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1节 水溶液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1节 水溶液
第1课时 水的电离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目标与素养:1.理解水的电离过程以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并能应用水的离子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2.知道强弱电解质的区别,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证据推理)3.能够书写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变化观念)
1.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方程式
纯水中存在少量的H+和OH-,是由于水分子电离产生的:H2OH++OH-。
(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水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其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K=。
2.水的离子积常数
(1)表达式:KW=[H+][OH-]。
(2)影响因素——温度
①25 ℃时:KW=1.0×10-14_mol2·L-2。
②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可逆过程,故温度升高,KW增大。
③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与[H+]、[OH-]的变化无关。
微点拨:KW适用于所有的电解质溶液,不仅仅适用于纯水。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1)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①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②弱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物质类别及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3)电离方程式
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如
①NaCl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
②醋酸和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
CH3COOHCH3COO-+H+,
NH3·H2ONH+OH-。
4.溶剂化作用
(1)溶剂化作用是指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
(2)电解质溶于水后的存在形态:由于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以“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
1.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25 ℃时,0.1 mol·L-1的NaOH溶液中KW=1×10-13 mol2·L-2。 ( )
(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H+]=2×10-7mol·L-1,则[OH-]=。 ( )
(3)25 ℃时,0.01 mol·L-1的盐酸中,[OH-]=1.0×10-12mol·L-1。 ( )
(4)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 )
(5)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 )
[提示] (1)× 25 ℃时,KW=1.0×10-14 mol2·L-2。
(2)× 纯水中[H+]=[OH-]=2×10-7 mol·L-1。
(3)√
(4)×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
(5)× 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大小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2.下列措施能使KW增大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水中加入NaOH溶液
B.温度不变向水中加入稀H2SO4
C.温度不变向水中加入NaCl固体
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D [KW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W增大。]
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
A.CH3COONaCH3COO-+Na+
B.Ba(OH)2===Ba+2+2OH-
C.Fe2(SO4)3===Fe3++SO
D.HClOH++ClO-
E.H2CO32H++CO
F.2H2OH3O++OH-
[答案] DF
水的电离 |
1.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溶液的酸碱性等。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如下表:
| H2OH++OH- ΔH>0 | ||||
条件变化 | 移动方向 | [H+] | [OH-] | KW | 对平衡 的影响 |
升高温度 | 向右移动 | 增大 | 增大 | 增大 | 促进 |
加酸 | 向左移动 | 增大 | 减小 | 不变 | 抑制 |
加碱 | 向左移动 | 减小 | 增大 | 不变 | 抑制 |
加活泼金 属,如Na | 向右移动 | 减小 | 增大 | 不变 | 促进 |
2.水电离出的[H+]和[OH-]的计算
(1)稀酸溶液中,[OH-]来源于水的电离,因此水电离的[H+]水=[OH-]=。
(2)稀碱溶液中,[H+]来源于水的电离,因此水电离的[OH-]水=[H+]=。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电离影响因素解疑
(1)能影响水的电离的酸和碱,不只有强酸、强碱,弱酸、弱碱也能抑制水的电离。
(2)水中加入酸(或碱)后,溶液中[H+](或[OH-])虽然增大,但是[OH-](或[H+])减小,KW仍不变。
(3)不管是纯水还是在酸、碱、盐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和[OH-]始终相等。
【例1】 (1)向水中加入0.1 mol·L-1的盐酸,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25 ℃时,0.1 mol·L-1的盐酸中,[H+]=________mol·L-1,[OH-]=________mol·L-1,水电离出来的[H+]=________mol·L-1。
(3)某温度下测得纯水中[H+]=2×10-7 mol·L-1,则此时[OH-]=________;该温度下向纯水中加盐酸使[H+]=5×10-6 mol·L-1,则此时[OH-]=________。
[解析] (1)酸会抑制水的电离。(2)加入盐酸,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H+]可忽略不计,溶液中[H+]=0.1 mol·L-1,溶液中的[OH-]==1.0×10-13 mol·L-1,水电离出来的[H+]=[OH-]溶=1.0×10-13 mol·L-1。(3)纯水中[H+]=[OH-],则[OH-]=2×10-7 mol·L-1;则该温度下KW=4×10-14 mol2·L-2,加入盐酸后,[OH-]= mol·L-1=8×10-9 mol·L-1。
[答案] (1)逆 (2)0.1 1.0×10-13 1.0×10-13
(3)2×10-7 mol·L-1 8×10-9 mol·L-1
常温时,水电离出的[H+]为1×10-13 mol·L-1时,溶液的酸碱性如何?
[答案] 水电离产生的[H+]=1.0×10-13 mol·L-1,水的电离平衡受到抑制,有两种情况,①该溶液可能显酸性,[H+]=0.1 mol·L-1,②该溶液可能显碱性,[OH-]=0.1 mol·L-1,故酸、碱都有可能。
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OH-浓度减小
B.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OH-浓度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逆向移动,H+浓度减小
D.将水加热,KW增大,H+浓度不变
B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溶液的碱性增强,OH-浓度增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平衡逆向移动;向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酸性增强,H+浓度增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平衡逆向移动;将水加热,KW增大,H+浓度增大。]
电解质的分类与电离 |
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比较
类别 项目 | 强电解质 | 弱电解质 |
电离程度 | 完全电离 | 部分电离 |
化学键类型 | 离子键、共价键 | 共价键 |
电离过程 | 不可逆,用“===”表示 | 可逆,用“”表示 |
溶液中的 存在形式 | 水合离子 | 分子、水合离子 |
相同点 | 都是化合物,在溶液中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 |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一步完全电离,一步写出,用“===”;弱电解质用“”。
(2)多元弱酸分步部分电离,分步写出,用“”;
如: H2SHS-+H+,HS-S2-+H+。
(3)多元弱碱分步部分电离,一步写出,用“”;
如:Fe(OH)3Fe3++3OH-。
(4)强酸酸式盐一步完全电离,用“===”;
如:NaHSO4===Na++H++SO。
(5)弱酸酸式盐分步电离,第一步完全电离出阳离子和弱酸酸根离子,用“===”,第二步弱酸酸根离子部分电离,用“”;如:NaHCO3===Na++HCO, HCOCO+H+。
(6)规范书写离子符号,要配平,满足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
小结: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写,多元弱碱一步写,弱酸酸式盐,强中还有弱。
【例2】 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强电解质熔化时都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
D.强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强电解质弱
D [HCl等共价化合物属强电解质,故A错;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故B错;强电解质熔化时不一定电离,如液态HCl,故C错。]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实质是什么?溶液的导电能力又取决于什么?
[答案]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电解的过程,发生了非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以及所带电荷数。
1NaHSO4电离要注意是在水溶液里,还是熔融状态。
2只含共价键的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里才能发生电离H2O除外,液态和熔融状态均不电离。
3弱酸的酸式盐第一步是盐的完全电离,第二部是弱酸酸根的部分电离,容易出错。
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Na++H++CO
B.HF===H++F-
C.KAl(SO4)2===K++Al3++2SO
D.CH3COONH4CH3COO-+NH
C [NaHCO3是弱酸酸式盐,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但HCO不能拆成离子形式;CH3COONH4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HF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
2.在四份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缓慢滴加下列溶液,其导电能力先减弱至最弱,然后又逐渐增强的是 ( )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BaCl2溶液 D.氨水
B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及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目有关。在稀硫酸中分别缓慢加入NaOH溶液、BaCl2溶液、氨水,溶液中分别有强电解质Na2SO4、HCl、(NH4)2SO4生成,溶液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离子,其导电能力无明显变化。由于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故在滴加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先减弱至最弱,继续加入Ba(OH)2溶液后,溶液中存在Ba2+和OH-,溶液的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
1.如果25 ℃时,KW=1.0×10-14 mol2·L-2,100 ℃时,KW=5.5×10-13 mol2·L-2,这说明 ( )
A.25 ℃时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较大
B.前者[H+]较后者大
C.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D.KW与温度无直接关系
C [由题知,考查温度对水的离子积的影响,温度升高,水的KW增大,即[H+]、[OH-]都增大,说明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1.0×10-13 mol·L-1,该溶液可能是 ( )
A.二氧化硫水溶液 B.氯化钠水溶液
C.硝酸钠水溶液 D.硫酸钠水溶液
A [[H+]水=1.0×10-13 mol·L-1<1.0×10-7 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既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A项,SO2+H2OH2SO3,H2SO3HSO+H+,HSOSO+H+,溶液呈酸性。]
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对应点的温度关系为a>b>c
B.纯水仅升高温度,可从a点变到c点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b>c>d
D.在b点对应温度下,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H+]=1×10-7mol·L-1
C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根据图中数据得出水的离子积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b>c>a=d,温度关系为b>c>a=d,C项正确,A项错误;a点和c点的[OH-]相等,若纯水仅升高温度,[OH-]与[H+]都增大,B项错误;b点的KW=1×10-12 mol2·L-2,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则[H+]=1×10-6 mol·L-1,D项错误。]
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H3·H2ONH+OH-
B.Ba(OH)2===Ba2++2OH-
C.H2SO4===2H++SO
D.NaHCO3===Na++H++CO
D [NH3·H2O属于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OH-。由于H2CO3为二元弱酸,HCO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写成H++CO的形式,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中HCO不能拆分,D项电离方程式应为NaHCO3===Na++HCO。]
5.下列五种物质:(a)烧碱 (b)锌 (c)五氧化二磷
(d)CH3COOH (e)碳酸钡。请将符合下列条件的物质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1)难溶于水,但在高温条件下能分解的电解质是________。
(2)固态和液态都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固态不导电,但熔融状态和水溶液均能导电的是________。
(4)固态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答案] (1)(e) (2)(b) (3)(a) (4)(c)
鲁科版必修1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教案设计,共10页。
鲁科版必修1第2节 电解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2节 电解质教学设计,共8页。
高中鲁科版第1节 水溶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第1节 水溶液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