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展开课时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目标与素养: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知道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宏观辨识与变化观念)2.知道离子方程式代表的是某一类的反应,能够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模型认知)3.能够熟练解决常见的复分解型离子共存问题,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科学探究)
一、离子反应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实验现象 | 有白色沉淀 |
混合前溶液中微粒 | K+、Cl- | Ba2+、Cl- |
Na+、SO | Na+、SO | |
混合后溶液中微粒变化 | K+、Cl-、Na+、SO没有变化 | Na+、Cl-没有变化,Ba2+、SO变少 |
2.概念: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
3.实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二、离子反应表示式——离子方程式
1.书写步骤(以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为例)
2.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3.意义
(1)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如BaCl2+Na2SO4===BaSO4↓+2NaCl可用离子方程式Ba2++SO===BaSO4↓表示。
(2)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NaOH和HCl、NaOH和HNO3、KOH和H2SO4的反应都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实验探究
| Ⅰ | Ⅱ | Ⅲ |
实验操作 | |||
现象 | 产生白色沉淀 | 红色褪去 | 有气体生成 |
离子方程式 | Ba2++SO ===BaSO4↓ | H++OH-===H2O | CO+2H+ ===CO2↑+H2O |
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溶液中金属与酸、盐的置换反应也是离子反应的一种类型:如Fe+2H+===Fe2++H2↑,Fe+Cu2+===Cu+Fe2+。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参加离子反应的物质一定都是电解质。 ( )
(2)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浓度减小生成沉淀。 ( )
(3)生成水的离子反应一定为中和反应。 ( )
(4)Cu投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离子反应。 ( )
[答案] (1)× (2)× (3)× (4)√
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Ca2+、Cl-、CO
B.Na+、Mg2+、SO、OH-
C.K+、Na+、OH-、Cl-
D.Cu2+、Ba2+、Cl-、SO
[答案] C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gNO3与Na2CO3溶液: 。
(2)CuSO4与Ba(OH)2溶液:
。
[答案] (1)2Ag++CO===Ag2CO3↓
(2)Cu2++SO+Ba2++2OH-===BaSO4↓+Cu(OH)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核心
2.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
(1)弄清反应原理,如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
(2)拆分原则
①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写化学式。
②改写微溶物时要看清题目要求:a.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b.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号)。
③氨水作反应物写成NH3·H2O;作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标↑号)。
④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和CO,应拆写成“Na++HCO”。
⑤强酸酸式酸根可拆开写,如HSO可拆写为“H++SO”。
模型认知——“六看”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
(1)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或原理。
(2)看是否符合拆写原则。
(3)看是否符合两守恒:原子守恒与电荷守恒。
(4)看是否漏掉反应。
(5)看是否符合阴、阳离子的个数配比。
(6)看是否拆分微溶物。如澄清石灰水可拆写为“Ca2++2OH-”。
1.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D [A项漏掉离子反应,正确应为Ba2++2OH-+2H++SO===BaSO4↓+2H2O;B项Ca(OH)2为澄清溶液时,应拆成离子的形式,正确应为OH-+H+===H2O;C项电荷不守恒,正确应为Cu+2Ag+===Cu2++2Ag;D项正确。]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
(2)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混合: 。
(3)Cu(OH)2溶于盐酸: 。
(4)Zn溶于稀硫酸: 。
[答案] (1)CO2+Ca2++2OH-===CaCO3↓+H2O
(2)Ba2++SO===BaSO4↓
(3)Cu(OH)2+2H+===Cu2++2H2O
(4)Zn+2H+===H2↑+Zn2+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可以用H++OH-===H2O表示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
B.Ba(OH)2+2HCl===BaCl2+2H2O
C.Cu(OH)2+2HNO3===Cu(NO3)2+2H2O
D.KOH+HCl===KCl+H2O
C [H++OH-===H2O代表强酸和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选项A、B、D符合;而选项C中氢氧化铜为难溶性弱碱,应写成化学式的形式。]
离子共存分析 |
1.离子反应的常见类型
(1)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H2O;
(2)碱性氧化物(如CuO)与酸反应;
(3)酸性氧化物(如CO2)与碱反应;
(4)活泼金属(如Zn)与酸反应;
(5)金属(如Zn)与盐(如CuSO4)的反应。
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两类情况
(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CaSO4、Ag2SO4、BaCO3、MgCO3、Fe(OH)3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CH3COOH、HClO、H2O、NH3·H2O等。
③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如生成CO2、SO2、H2S等。只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能发生置换反应
金属单质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如Fe与CuSO4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Fe与Cu2+之间的置换反应。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或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CO
B.K+、Cu2+、OH-、NO
C.0.1 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Cl-
D.K+、Mg2+、SO、OH-
A [A项,无离子反应;B项,Cu2+与OH-反应生成沉淀;C项,CO与Ba2+反应生成沉淀;D项,Mg2+与OH-反应生成沉淀。]
5.某溶液遇石蕊试液显红色,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Ca2+、Cl-
B.K+、SO、HCO、Na+
C.Fe3+、SO、OH-、Ba2+
D.MnO、SO、NO、CO
A [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H+。B项,HCO与H+不能大量共存;C项,Fe3+与OH-不能大量共存,H+与OH-不能大量共存,Ba2+与SO不能大量共存;D项,CO与H+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共存分析时易忽视的隐含条件
(1)隐含条件一:无色透明溶液。
①“无色”是指溶液中不含有带有颜色的离子,如:呈蓝色的Cu2+、呈浅绿色的Fe2+、呈棕黄色的Fe3+、呈紫色的MnO。
②“透明溶液”意味着无难溶物和微溶物,但并不意味着溶液是无色的。
(2)隐含条件二:酸性环境。“强酸性溶液”“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常温下,pH<7的溶液”。
(3)隐含条件三:碱性环境。“强碱性溶液”“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常温下,pH>7的溶液”。
1.下列反应不是离子反应的是( )
A.NaOH溶液与CuCl2溶液反应
B.2H2+O22H2O
C.Na2CO3溶液与稀HCl反应
D.CaCl2溶液与K2CO3溶液反应
B [H2与O2反应生成H2O的反应不存在离子的参与和生成。]
2.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aCO3和HCl、K2CO3和HCl
B.BaCl2和H2SO4、Ba(OH)2和H2SO4
C.HCl和Na2CO3、HCl和NaHCO3
D.NaOH和H2SO4、Ba(OH)2和HNO3
D [A项中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aCO3+2H+===Ca2++H2O+CO2↑和CO+2H+===CO2↑+H2O;B项中离子方程式分别为Ba2++SO===BaSO4↓和Ba2++2OH-+2H++SO===BaSO4↓+2H2O;C项中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O+2H+===CO2↑+H2O和HCO+H+===CO2↑+H2O;D项中离子方程式均为H++OH-===H2O。]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SO+Ba2+===BaSO4↓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D [某个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应遵循客观事实。A项反应不能发生,因为Cu的金属活动性弱,不能置换出氢气;B项忽视了所有阴、阳离子均参加了反应;C项反应生成的H2CO3不稳定,分解成CO2和H2O;D项正确。]
4.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pH=1的溶液中:NH、K+、HS-、Cl-
B.有SO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Na+、Cl-、SO、Fe3+
D.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I-、NO
D [A项,pH=1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HS-不能大量共存;B项,SO与Ca2+反应生成CaSO4微溶物,不能大量共存;C项,酚酞试液变红,溶液呈碱性,Fe3+不能大量共存。]
5.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制得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1)写出制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
①用蒸馏水完全溶解CaCl2后,加入 ;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Cl-;
③加入 ,使沉淀完全溶解;
④ ,得到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解析] 题目要求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从提供的试剂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a2++CO===CaCO3↓,CaCO3+2H+===Ca2++CO2↑+H2O。其实验步骤:加入Na2CO3使CaCl2转化为CaCO3沉淀,过滤洗涤后在沉淀中加HNO3溶解生成Ca(NO3)2,再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得纯净的Ca(NO3)2。
[答案] (1)Ca2++CO===CaCO3↓,
CaCO3+2H+===Ca2++CO2↑+H2O
(2)碳酸钠溶液 稀硝酸 蒸发结晶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及反思,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及反思,共11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