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版新设计一轮复习数学(理)通用版讲义
2020版新设计一轮复习数学(理)通用版讲义:第四讲解题的化归原则——清晰熟悉
展开第四讲解题的化归原则——清晰熟悉一、清晰原则,淘尽泥沙见真金问题是呈现给解题者的感性材料,可能是一种粗糙的、模糊的信息材料,这些材料在表达上具有非直观形象化、非数学语言化,在内容上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的特点,容易给解题者感知和思维活动造成障碍.解题者面对这些粗糙的、模糊的信息材料,需要利用自己的认知经验对信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进行转化,使信息呈现出清晰的感性材料,这种加工处理信息的原则我们称为清晰原则.信息材料通过清晰后,更适合解题者认知活动的心理需求,可以加速神经系统的传导,有利于新信息与认知结构的链接.常见的清晰手段有:①数学语言化:将问题信息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便于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②数形结合:将问题的信息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描述,使信息表述得更详尽、更直观;③形变化归:将复杂的信息进行形变化归,使复杂信息的内涵得到彻底挖掘和展示.[例1] 调查某个高中毕业班学生的升学报考志愿情况,得到如下结果:(1)报考A大学的学生不报考B大学;(2)报考B大学的学生也报考D大学;(3)报考C大学的学生不报考D大学;(4)不报考C大学的学生报考B大学.根据上述结果,某人得出下述结论:①报考D大学的学生也报考A大学.②没有既报考B大学又报考C大学的学生.③有既报考C大学又报考D大学的学生.④报考B大学的学生数和报考D大学的学生数相同.⑤报考A大学的学生也报考C大学.这些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④⑤C.①②④ D.③④⑤[解析] 此题信息繁多,让人感到有点云里雾里,虽然每项信息的含义简单明白,毫不隐蔽,人人都会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探求解答方案,但推理过程容易混乱且不便于表述,对问题产生排斥心理.对此,我们先将各项信息进行数学语言易化处理,使问题的信息清晰直白,以观其变.用x表示高中毕业班学生,“∈”表示报考,“∉”表示不报考.此时调查结果可以改写为:(1)x∈A⇒x∉B,再由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可知x∈B⇒x∉A.(2)x∈B⇒x∈D等价转化为x∉D⇒x∉B.(3)x∈C⇒x∉D等价转化为x∈D⇒x∉C.(4)x∉C⇒x∈B等价转化为x∉B⇒x∈C.这样处理后,问题的各项信息已经简洁明了.我们对问题新信息感到亲切、熟悉.下面对5条结论信息也进行数学语言化处理,再结合条件信息进行推理:考查①:x∈D⇒x∉C⇒x∈B⇒x∉A,则①不正确.考查②:x∈B⇒x∈D⇒x∉C,则②正确.考查③:x∈C⇒x∉D,则③不正确.考查④:x∈B⇒x∈D,x∈D⇒x∉C⇒x∈B,则④正确.考查⑤:x∈A⇒x∉B⇒x∈C,则⑤正确.所以,答案B正确.[答案] B[反思领悟] 从此题的解答过程可以看出,对信息的数学语言化处理,使信息清晰明了,是成功解答此题的关键.[例2] 设0<b<1+a,若关于x的不等式(x-b)2>(ax)2的解集中恰有3个整数,求a的取值范围.[解] 此题中的(x-b)2>(ax)2是一个熟悉的二次不等式,但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中恰有3个整数的条件是什么含义?我们首先对这一信息进行清晰化——形变化归.因为(x-b)2>(ax)2,所以[(a-1)x+b]<0.①当a≤1时,不等式的解集中有无穷多个整数,不合题意.②当a>1时,不等式的解为<x<.因为0<b<1+a,所以0<<1.要使解集中恰有3个整数,则-3≤<-2⇒3(a-1)≥b>2(a-1).通过信息清晰后,问题转化为已知求a的取值范围.如图,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容易得到1<a<3.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1,3).[反思领悟] 此题本是一个二次不等式问题,很多学生都考虑用不等式放缩法进行解答,又担心扩大了a的范围,即使得到1<a<3,也不敢坚信一定正确.我们对“(x-b)2>(ax)2的解集中恰有3个整数”这一信息进行清晰,得到新信息“a>1且3(a-1)≥b>2(a-1)”,不仅顺利地将原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而且还可以坚信答案是正确的.二、熟悉原则,寻找曾经走过的路在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利用我们的认知经验对问题信息的表述形式或内容进行处理,转化为我们认知结构中熟悉的信息材料,这种处理信息的原则就是熟悉原则.熟悉原则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熟悉知识原则,就是把不熟悉的知识和问题转化为教材上或大家熟知的知识和问题.第二种是熟悉经验原则,就是把不熟悉的知识和问题转化为解题者曾经解答过的问题.[例3]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x2,若对任意x∈[a,a+2],不等式f(x+a)≥f(x+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 由于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现在只知道x≥0时的函数表达式.首先对问题信息进行清晰,利用奇函数求出x<0时的函数表达式,进一步得到f(x)在R上的函数表达式f(x)=利用数形结合再对函数进行信息清晰,可以发现f(x)在R上单调递增,如图所示.我们知道当f(x)在R上单调递增,f(m)≥f(n)的充分必要条件是m≥n.现在问题信息f(x+a)≥f(x+1)与认知经验f(m)≥f(n)在形式上存在差异,如果能把去掉,将不等式f(x+a)≥f(x+1)化为f(m)≥f(n)的形式,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这是熟悉经验原则.观察f(x)表达式的结构,容易发现f(x)=f,于是原问题可以转化为:已知f(x)在R上单调递增,对任意x∈[a,a+2],不等式f(x+a)≥f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于是可得对任意x∈[a,a+2],不等式x+a≥恒成立.即对x∈[a,a+2],不等式x≥1-2a恒成立.所以a≥1-2a,所以a≥.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反思领悟] 上述解答最关键的一步是熟悉经验的运用,将f(x+a)≥f(x+1)化为f(x+a)≥f,进一步化为“对x∈[a,a+2],不等式x≥1-2a恒成立”,使问题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悉,就可以顺利地用熟悉性知识解答.[例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集M=,点P是点集M内的点,设A(-2,1),B(8,-9),则|PA|2+|PB|2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由于问题中点集M的元素是坐标形式,而结论信息不是坐标形式,我们将结论信息用坐标表示,这样,条件和结论信息的表达形式保持一致,这就是熟悉知识原则的应用.令P(x,y),可得|PA|2+|PB|2=2x2+2y2+16y-12x+150.①式①类似我们熟悉的圆方程的左边,运用熟悉知识原则,可以将上述式子进行配方,可得|PA|2+|PB|2=22+100.②观察式②的结构,用熟悉知识原则,表示点P到N(3,-4)的距离.所以,问题可以转化为求|PN|的最小值.再用熟悉经验原则,要求|PN|的最小值,只需求出点集M表示的几何图形,然后利用数形结合就可以顺利解答.又用熟悉经验原则,要求点集M表示的几何图形,只需消去参数即可.于是:x2+y2=169+120sin(α+β)⇒49≤x2+y2≤289.所以,点集M表示的几何图形是以O为圆心,半径由7变到17的一个圆环,如图所示.因为|PN|min=7-=2,所以|PA|2+|PB|2=2|PN|2+100≥108.所以|PA|2+|PB|2的最小值为108.[答案]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