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1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2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3页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展开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考点

    频次
    卷别
    城市空间结构与等级体系
    城市化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卷Ⅰ
    2016·T4~6
    2017·T2
    卷Ⅱ
    ——
    2015·T1 2014·T1~2 
    卷Ⅲ
    2017·T4~6
    ——
    海南卷
    2018·T4~5
    2016·T10~12

    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区位分析
    1.城市
    (1)概念: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①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②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③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2.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2)经济地理区位:随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
    (3)政治文化地理区位: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3.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圣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二、城市土地利用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
    (1)功能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3)中心商务区:
    ①主要功能:具有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
    ②特点: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发达。
    2.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
    ②社会因素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③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四、中心地理论
    1.含义: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城市区位理论。
    2.城镇体系特点
    (1)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
    (2)中心地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3)高级中心地比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
    (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覆盖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点1】 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分布是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相一致的,即城市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大、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
    【注1】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类型
    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注2】 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是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分布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注3】 中心商务区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中心商务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记】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为最主要的因素。
    【点2】 城市等级体系需要注意的三点内容
    (1)等级高的城市具有的职能,等级低的城市不一定具有。
    (2)同一个区域内,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同一个区域内,等级是变化的,但变化是有条件的。
    【联】 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考点一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主旨把握]
    1.认识城市功能分区

    2.知晓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1)历史因素是形成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
    (2)经济因素是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原因。
    (3)社会因素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4)行政因素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或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一)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二)图示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 

    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分析
    (1)分析风向:结合文字材料或图中的经纬度位置、相关的地理事物、指向标及风频图等,确定风向。例如,图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和东南风,因而仅从风向、空气清新的角度考虑,东南方和东北方是城市扩展的首选之地。
    (2)分析河流流向: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变化、等高线弯曲方向、河流的宽窄变化等,确定河流流向。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由此可知图中的河流流向。
    (3)分析位置和交通通达度:依据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及是否位于干道交会处,确定某功能区在城市中的位置优势及交通通达度。
    (三)常见功能区的布局原则 
    一般布局原则
    具体要求与污染
    举例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垃圾污染、大气污染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水污染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
    噪声污染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布局在河流上游
    要求水源清洁
    自来水厂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需要高科技人才
    高新技术开发区
    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商贸中心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用地多,交通方便
    仓库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靠近市场
    奶牛场、蛋鸡场
    [典题精研]

    [典例] (2017·全国卷Ⅲ·节选)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如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2)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站点位于内环或其附近地区,地价较高;甲、乙、丙站点等级较高;这三个站点分布相对集中,所以人流量较大。综上可知,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故本题选择A。其他三项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区一般不会位于城市内环附近,故B、C、D错误。第(2)题,从图中可知,与河流垂直的方向上有多个一级站点,推测该城市有多个核心区,所以该城市最可能为多核心结构,其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答案] (1)A (2)C


    1.(变设问) 图中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
    C.环境优美 D.土地价格低
    解析:选B 图中甲、乙、丙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因此成为中心商务区。
    2.(变题型) 若该城市位于我国,在该城市建一座自来水厂,厂址应选在________点(填字母);若建一座钢铁厂,厂址应选在________点(填字母)。
    解析:自来水厂选址要求靠近水源地,且要求水源清洁,B点符合选址要求。钢铁厂产生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应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且要位于河流下流,靠近公路、水运等交通便利的地方,A点符合选址要求。
    答案:B A
    [方法规律] “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集训冲关]
    (2018·海南高考)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下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
    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解析:1.A 2.D 第1题,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不但征地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还能缓解该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交通拥堵的现状,改善人居环境,A对。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城市中心附近,B错;建住宅区会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C错;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郊交通便捷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心附近,会加剧城区交通拥堵,D错。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一般而言,在同心圆模式中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中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广。图中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且占地范围广,因此最可能为住宅区,D对。仓储用地一般位于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且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A错;乙地附近地价较高,因此不适宜建设公共绿地,B错;工业用地一般位于城郊,C错。
    (2018·北京高考)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回答3~4题。

    3.该城市(  )
    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4.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
    解析:3.A 4.D 第3题,图中显示,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最大,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含义可知,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由于Ⅰ区位于城市中心,可推知建筑物密度大,A对。Ⅱ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大,且位于Ⅰ区附近,可推知为住宅区,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B错。Ⅲ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小,建筑物较稀疏,且在住宅区外围,应为工业区,商业网点较少,C错。Ⅳ区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城市热岛效应较弱,D错。第4题,民俗博物馆一般都依托既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并不会使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A错。划定耕地保护区和增加种植业投入都不会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B、C错。甲地位于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甲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大,因此最可能是扩大卫星城规模所致,D对。
    (2019·常德期末考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5~6题。

    5.图中拟建住宅区和道路都合理的是(  )
    A.N、① B.M、②
    C.Q、③ D.P、④
    6.现代城市居民出行越来越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悄然兴起,蓬勃发展。工作日的6:00和17:00下列地点停放的公共自行车最多的分别是(  )
    A.a c B.b c
    C.c d D.b d
    解析:5.B 6.C 第5题,由图可知,拟建住宅区N离铁路太近,有噪音,拟建道路①占用农田,故A项错误。拟建住宅区M靠近林地,自然环境好;拟建道路②连接住宅区与火车站、道路干线,M与②的规划均合理,故B项正确。拟建住宅区Q靠近风景名胜区,建筑施工有可能对风景名胜区产生破坏,不合理,C项错误。拟建住宅区P离铁路太近,而拟建道路④线路过长,且沿途主要穿过林地,经济效益低,不合理,D项错误。第6题,工作日的6:00和17:00为上班和下班的高峰期,住宅区附近和工业区附近人流量均较大,使用、停放公共自行车的数量较大,c和d两点分别靠近住宅区和工业区,故C项正确。
    考点二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一)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2大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自然因素
    河流
    供水和运输功能
    我国南方多沿河设城:①位于河口处,如上海、广州;②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如武汉、重庆;③位于水运起点或终点,如赣州;④公路、铁路过河点位置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和交通联系
    我国大城市多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山区的河谷和开阔低地,自然条件优越
    汾河谷地和渭河平原的城市分布
    气候
    适宜的降水、温度
    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矿产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伯明翰、匹兹堡、攀枝花等






    交通

    沿铁路干线、高速公路等,交通便捷
    郑州、石家庄、株洲等
    政治

    地区的政治中心
    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华盛顿、巴西利亚、堪培拉、伊斯兰堡、内比都等
    宗教
    地区的宗教中心
    如耶路撒冷、梵蒂冈、拉萨、麦加等
    城市的形成、发展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联系密切。在城市发展早期,自然因素对城市的形成影响较大(一些城市还受政治、军事、宗教活动的影响而建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因素对城市影响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科技因素对城市的影响逐渐增强。
    (二)不同等级城市及影响因素
    1.不同等级城市间的相互关系

    2.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变化的因素
    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等)条件、丰富的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资源条件支撑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交通条件则会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归纳整合]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典题精研]
    [典例1] (2016·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 km2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1)~(2)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解析] 第(1)题,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使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核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各不相同,即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等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是难以通过空间规划限制的。第(2)题,该区的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乡村地带)的周围,且城镇之间设置的绿地不可侵占,既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充分说明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 (1)A (2)D

    1.(变题型) 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使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核心城市的________和________各不相同。
    解析:核心城市分工明确,各具特殊职能,说明各核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各不相同。
    答案:服务职能 服务种类
    2.(变设问)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对各核心城市的有利影响有(  )
    ①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②缓解交通拥挤 ③利于各核心城市联系 ④利于各核心城市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各核心城市分散在“绿心”周围,且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说明各核心城市分散发展,不利于相互联系。
    [方法技巧] 判断城市等级高低的方法
    根据图例来判定
    一般地图上,不同等级城市图例不一样,可根据图例和注记确定城市等级
    根据城市服务范围来判定
    城市服务范围大,等级高;反之,等级低。不同级别的行政中心服务范围差异明显
    根据提供服务的种类和级别来判定
    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先判定城市服务职能(商品的档次)的高低,再确定城市等级
    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来判定
    如果根据以上条件不能判定,可大体根据城市位置的优越性和资源条件,判定城市发展的等级高低
    [典例2] (2015·福建高考·节选)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解析] 读图可知,两地都位于河谷平原,地形、气候、水源、交通、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都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 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方法技巧] 城市主导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对于城市主导区位因素的分析,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如下图所示:

    [集训冲关]
    (2019·邯郸模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读特克斯县城道路网及河流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  )
    A.北依山地,森林茂密 B.河谷平坦,利于筑城
    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 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
    2.特克斯县城的马路上没有一盏红绿灯,但从来不会堵车,主要是由于该县城(  )
    A.地形平坦开阔,街道平直 B.河流远离,未穿城区
    C.道路环形放射,街道相连 D.过境干道,绕城边缘
    解析:1.B 2.C 第1题,图示该县城呈同心圆状,则修建的前提条件是地形平坦开阔。而河谷中地形多狭窄,则该处能修建的突出优势是地形平坦。第2题,图示八卦布局的形式,使环形道路与放射状道路多处相连,可避免车流汇集导致堵车。
    读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城市等级系列最高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城市④形成的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C.气候条件优越 D.铁路枢纽,交通便利
    解析:3.C 4.D 第3题,图中的几个点相比较,③地交通四通八达,最便捷,且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服务范围大,应该是级别最高的城市。第4题,由图可知,城市④位于山脚下两条铁路交会处,周边没有河流与矿产,所以,其形成的区位因素最可能是因为处于铁路枢纽的交通优势。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说出新区选在雄安的区位优势。
    解析:雄安的区位优势在于地处京津冀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自然环境良好,白洋淀等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比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比较充裕等。
    答案:①交通便捷通畅,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通过,可比较快地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半小时的交通圈;②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③白洋淀等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生态用水需求;④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比较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
    [常见图示]
    图1 坐标图
    图2 立体图
    图3 等值线图



    [判读技巧]
    1.坐标图的判读


    2.立体图的判读



    3.等值线图的判读


    [应用体验]
    (2016·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中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2)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答案] (1)C (2)A

    (2019·贵阳适应性检测)如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读图回答1~2题。

    1.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  )
    A.小于E点地租 B.等于E点地租
    C.大于F点地租 D.等于F点地租
    2.从地租变化的一般规律看,G地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交通用地 D.农业用地
    解析:1.C 2.D 第1题,①②③三地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则由中心向外变化幅度应相同,即M点与F点地租相等,E点地租低于F点。H点地租大于N点,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则H点地租大于M点和F点地租,也大于E点地租,C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G地离商业中心远,地租低,且面积大,最可能是农业用地,D项正确。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如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城市各地点房价最大差值(元/m2)可能是(  )
    A.6 000 B.5 000
    C.4 000 D.3 000
    4.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  )
    A.M点 B.E点
    C.F点 D.P点
    解析:3.B 4.A 第3题,图示房价最高处在D点附近,为6 600~7 600元/m2之间;最低值在P、K两地附近,为1 600~2 600元/m2之间;则差值介于4 000~6 000元/m2之间,但不会等于6 000元/m2,故最大差值可能是5 000元/m2。第4题,图示M点地势较高、位于河流上游而水质较好,距离市中心也不太远且房价较低,故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M点。
    如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6.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7.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⑤市中心人口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解析:5.C 6.B 7.D 第5题,根据图示及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可知,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付租能力大于工业付租能力转移到三环路,住宅区可拓展到三环路。第6题,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地租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纷纷外迁。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为人们上下班提供方便,有利于工厂外迁。第7题,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近年来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一方面由于此地地租较低,能够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市中心交通拥堵;更重要的是二、三环路交通便利,能够为商业活动带来大量消费人群,满足其市场需求。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2019·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a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b示意该城市地租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城市功能区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A.西风;自西向东      B.西北风;自东向西
    C.东南风;自东向西 D.东风;自西向东
    2.图b中曲线最能反映图a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A 2.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水及大气都有较重污染的化工区位于城市的正东方,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应为西风,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第2题,地租的高低与离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度有关。图a中甲乙一线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两侧地租较高,其中左边公路贯穿整个城市,交通通达度最好,地租最高。
    (2019·湖北七市协作体联考)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据此完成3~5题。
    3.“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
    A.人口密度 B.城市等级
    C.城市面积 D.服务范围
    4.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
    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提高城市化水平 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5.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解析:3.C 4.A 5.B 第3题,注意材料中的“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则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城市面积,故C正确。第4题,城市周边一般为农田,该规划方案限制城市面积扩大,则能保护城市边缘农田不被城市占用,故A正确。第5题,由材料可知,该规划关键在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而不是通过土地扩张来发展城市。故我国也应立足现有城区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来发展城市。开发老城区、棚户区,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故B正确。
    2017年5月5日,兰州市连续18个小时空气污染指数“爆表”,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土腥味。读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卫星图,完成6~7题。

    6.影响兰州城区形态呈东西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交通
    C.气候 D.地形
    7.造成兰州本次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对夏季风的阻挡 B.居民燃煤污染物多
    C.受输入性沙尘的影响 D.人口集聚引发污染
    解析:6.D 7.C 第6题,兰州市主要是受地形影响,沿河谷分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时期为5月5日,为春季,兰州气候干旱,温差较大,风力较大,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土腥味,说明该地的污染物质主要为沙尘,由此判断本次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沙尘暴天气带来大量的沙尘,故答案选C项。
    当今多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经济或文化因素有关。读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三角形示意图,完成8~9题。

    8.我国大部分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是(  )
    A.加工基地 B.交通运输
    C.工业和交通 D.区域中心地
    9.由于专门化职能而兴起的城市是(  )
    A.武汉 B.大庆
    C.郑州 D.扬州
    解析:8.D 9.B 第8题,由图可知,城镇职能主要是中心地职能,多为当地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中心,因此D项正确。第9题,武汉、郑州、扬州主要是交通中心,主要是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职能。大庆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城市,因此B项正确。
    (2019·郑州模拟)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
    A.服务门槛 B.服务种类
    C.服务等级 D.服务范围
    11.“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
    A.空间结构 B.规模结构
    C.产业协作 D.城市化进程
    解析:10.D 11.B 第10题,通过扩大边缘城市的服务范围,来吸引周边人口集聚在边缘城市附近,从而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图示阴影部分为“平衡城市”影响范围,没有提及服务种类和服务等级。第11题,“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体现的是城市规模结构的差异。
    二、非选择题
    1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属于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位于商业区以外,应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第(2)题,兴建钢铁厂要结合钢铁工业布局原理进行分析。第(3)题,绿化带应设置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防护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答案:(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2)合理。甲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污染空气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
    (3)③地。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地应建绿化带,①地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13.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上北运河是一条通向北京的重要漕运河道,通州曾是盛极一时的水路都会、皇家码头,千年大运河的北起点。今天河运被陆路交通所取代,运河成为城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3月,《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通州区作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将建成“一城、一河、两组团”的空间布局。“一城”即通州新城,“一河”指北运河,“两组团”指台湖—马驹桥组团和于家务—永乐店组团,前者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区域,建设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后者则是与武清、廊坊共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


    (1)说出通州古城兴盛的主要原因及北运河功能的变化。
    (2)依据图2和文字材料,概括通州作为北京行政副中心的主要职能。
    (3)你认为在台湖—马驹桥组团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规划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解析:第(1)题,材料中提到“通州曾是盛极一时的水路都会、皇家码头,千年大运河的北起点”,因此水运是其兴盛的最主要原因。材料中提到“今天河运被陆路交通所取代,运河成为城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运河从开始的水运功能转为了今天的湿地。第(2)题,材料中“通州区作为北京行政副中心”体现了其行政、管理职能;图2中的“商务园金融服务区、北苑商业区、运河北京新商务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医疗康体功能区”等体现了其服务职能和经济职能。第(3)题,此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要明确观点,若认为合理,则从该地适合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有利条件分析;若认为不合理,则从发展该类产业的不利条件分析。
    答案:(1)原因:通州位于大运河的北起点,交通位置重要,古城因水运而兴。 北运河功能的变化:以前以水运为主,今天主要是湿地。
    (2)行政、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经济职能。
    (3)合理。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工业用地充足,地价低廉。
    不合理:距北京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较远;相关产业基础薄弱;靠近亦庄工业园,与其相比竞争力差。
    第二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化的意义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
    5.城市化特点
    (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出现“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
    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
    (2)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3)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城乡差距缩小。
    2.城市环境问题
    (1)产生原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表现: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环境质量下降、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等。
    (3)逆城市化: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注1】 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
    【注2】 城市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联1】 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
    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新商业区和基础设施完善,为居住在中小城镇和乡村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联2】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
    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点】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产业。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考点一 城市化进程

      [主旨把握]
    (一)城市化进程及差异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时间
    早晚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
    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原因
    城市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市
    人口
    比重

    大小

    较小
    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一般较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城市
    化表
    现及
    原因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二)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
    1.郊区城市化
    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
    2.逆城市化
    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3.再城市化
    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图3所示。

    [典题精研]
    [典例] (2019·烟台模拟)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力人口是指20~59岁男性人口及20~54岁女性人口)。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  )
    A.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
    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
    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
    D.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2)据图推测,2020年后我国应(  )
    ①积极发展大中城市 ②提高制造业水平 ③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④延迟退休年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 第(1)题,由图中全国总人口、城镇总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等数据,计算可知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在减少。注意图示2010年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第(2)题,图示2020年我国劳动力比重仅为50%左右,应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制造业水平等措施,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
    [答案] (1)A (2)C
      
    1.(变题型) 由图可知,全国总人口的变化趋势是______,城镇总人口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全国劳动力人口__________,城镇劳动力人口__________,农村劳动力人口_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全国总人口先持续增加到2040年达到15亿,然后再减少,城镇总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依据全国总人口数及全国劳动力人口比重计算可知,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依据城镇总人口数及城镇劳动力人口比重计算可知,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同时也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减少。
    答案:先增加后减少 持续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2.(变设问) 据图推测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  )
    A.2035年 B.2040年
    C.2047年 D.2050年
    解析:选C 计算可知,我国2040年的城市化率为67.3%,2050年的城市化率为73.6%,说明我国2040~2050年间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
    [集训冲关]
    (2019·成都一诊)如图是我国1998~2008年城镇人口增长率折线与城镇住宅投资增长率柱状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期间我国(  )
    A.城镇住宅投资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C.农村住宅投资持续减少 D.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2.图示期间我国(  )
    A.大城市数量多于中小城市 B.步入逆城市化阶段
    C.城市数量增加,分布均匀 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1.A 2.D 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1998~2008年城镇住宅投资年均增长率一直为正值,说明我国城镇住宅投资一直在增加,故A项正确;城镇人口增长率一直为正值,说明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项错误;图中看不出农村住宅投资持续减少,C项错误;图示期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均为正值,故城镇人口数量持续上升,D项错误。第2题,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故A项错误;我国在图示期间没有逆城市化现象,故B项错误;城市化的发展并不会使城市分布均匀,故C项错误;图示期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故D项正确。
    (2019·广州检测)如图是世界及部分国家城市化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2010年与1950年相比,城市化率增加值最大的国家是(  )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马来西亚
    4.下列因素中,对我国城市化率偏低影响最小的是(  )
    A.自然条件 B.人口政策
    C.经济政策 D.户籍制度
    解析:3.D 4.A 第3题,由图可知,1950年到2010年,马来西亚的曲线斜率变化最大,故其城市化率增加值最大。第4题,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小。
    (2019·本溪模拟)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如图显示四个国家的城市化平均增长速度。完成5~6题。

    5.图中1984~198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促进西欧部分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  )
    ①传统工业的复苏 ②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④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5.B 6.C 第5题,图中奥地利、比利时、瑞士三个国家城市化增长速度在1980~1984年为负值,说明这三个国家出现逆城市化问题。瑞士在1984~1989年仍是逆城市化状态,奥地利、比利时在1984~1989年的城市化增长速度为正值,是再城市化现象。第6题,西欧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工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而传统工业产值小,污染重,不会再复苏,①错。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所以再城市化的原因可能是第三产业发展,②对。再城市化的表现是城市发展的后期,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环境质量改善,③错、④对。
    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2.有利影响
    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如铺透水砖、建设雨水花园、增加绿地,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















    (二)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要素
    成因
    应对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节约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生活、工业、交通等燃烧煤、石油、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源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噪声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2.有利影响
    要素
    影响
    人口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结构
    ①城市化过程能够带动广大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②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归纳整合]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角度
    1.全面的角度:要从对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和对人文环境(人口、农业、产业结构、文化交流等)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2.辩证的角度: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   
    [典题精研]
    [典例] (2016·海南高考)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3)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第(1)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最为平衡,也就是职住比在1.00附近。读图可知,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第(2)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第(3)题,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
    [答案] (1)C (2)B (3)A
      
    1.(变题型) 由图可知,北京职住比差异最大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各环线的职住比分布可知,二环与三环间职住比差异最大。其形成原因是靠近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产业集聚,形成商业区,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多。
    答案:二环与三环之间 靠近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商业区,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多
    2.(变设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别逐渐加大,导致的主要城市问题是(  )
    A.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堵
    C.就业困难 D.资源短缺
    解析:选B 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由此带来的城市问题主要是交通拥堵。
    [集训冲关]
    (2019·河北衡水中学联考)近年来,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国内外多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洛阳市区三面环山,并有多个森林公园,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由于多种原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据此完成1~3题。
    1.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稳定度高      B.交通通达度高
    C.城市化水平高 D.城市绿化率高
    2.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可以促进洛阳市(  )
    A.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
    B.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C.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D.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
    3.洛阳城市通风廊道不通畅主要是因为(  )
    A.生态载体不足 B.城市土地紧张
    C.缺乏技术指导 D.缺少政策支持
    解析:1.A 2.B 3.B 第1题,城市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洛阳三面环山,地形封闭,空气流动不畅,加上森林、河流众多,使得水汽与悬浮颗粒物长期聚积。第2题,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不会因通风廊道建设大幅提高。通风廊道能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不会影响到产业结构,也不会使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可以促进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第3题,洛阳市有多个森林公园,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均可作为城市通风廊道生态载体,生态载体充足,A错;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若干城市通风廊道,说明有一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C、D错;城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建设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城市土地紧张,B对。
    (2019·河南八市测评)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绿化也快速推进。因为影响市容,野草、野花在园林绿化中成为被消灭的对象。现在城市绿化多以园林花卉或者人工草坪为主。人工草坪在实际养护中,不仅耗水量大,还需要定期除杂草,喷农药。近些年许多欧美国家纷纷“告别”人工草坪,让野草、野花回归城市。据此完成4~6题。
    4.城市绿化的社会效益有(  )
    ①创造城市景观 ②调节气候 ③提供休憩场所 ④吸烟滞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人工草坪成为现代城市绿化主角的原因是(  )
    A.其更富自然美 B.使植被类型多样
    C.其整洁美观 D.其适应性强
    6.近些年许多欧美国家纷纷“告别”人工草坪,让野草、野花回归城市绿化的原因是用野草、野花(  )
    ①生态系统稳定 ②绿化成本低 ③景致多样,富于变化
    ④增加绿地面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4.C 5.C 6.B 第4题,城市绿化的社会效益有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憩场所等,而调节气候、吸烟滞尘属于生态效益。第5题,人工草坪因整洁美观,受城市绿化欢迎。第6题,野花、野草适应性强,用野花、野草绿化城市无生物入侵问题,有助于生态系统稳定;将野草、野花作为绿化植被有绿化成本低、景致多样、富于变化等优势。由材料可知,许多欧美国家用野草、野花代替人工草坪,不一定会增加绿地面积。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2019·河北五校联考)如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2007~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此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
    2.据图可知(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解析:1.B 2.D 第1题,2007~2050年预计世界城市人口增加比世界人口增加多6亿,主要是城市化导致的。故B项正确。第2题,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以欠发达区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为主;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预计将超过其农村人口。故选D项。
    (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如图表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情况。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可推断(  )
    A.目前北美洲平均城市化速度最慢
    B.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期阶段
    C.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正相关
    D.非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4.城市化可能会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雨季地表径流减少
    C.土地的质量改善 D.城市热岛现象出现
    解析:3.A 4.D 第3题,读图中曲线可知,北美洲城市化速度最慢;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中期加速阶段;从图中可知欧洲和北美洲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现阶段城市化速度较慢;非洲地区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第4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植被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面积地面硬化,地表水不易下渗,雨季地表径流增多;城市化过程对土地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土壤侵蚀,土地质量下降;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易产生热岛效应。
    (2019·重庆模拟)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涵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5~6题。
    5.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主要是基于(  )
    A.城市化水平 B.人口密度
    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水平
    6.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
    A.城市中心萎缩加剧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D.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解析:5.B 6.D 第5题,“外延式”城市扩容模式,占地面积大,故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人口密度相对小的国家。第6题,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会使城市建设占用土地太多,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对;与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失业人数增多关系不大,A、B错;城市面积扩大,会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C错。
    (2019·南昌调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堵城”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如图为某城市中心商务区(阴影处)向外四条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行车时间等时线图(图中数字单位为分钟)。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最可能与主要住宅区连接的道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交通方式,对缓解“堵城”问题作用较小的是(  )
    A.市区快速公交系统 B.地铁
    C.高铁 D.高架道路
    解析:7.A 8.C 第7题,读图可知,在高峰时段,甲线路单位距离用时最长,说明交通最为拥堵,最可能与主要住宅区连接,故A项正确。第8题,市区快速公交系统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客运量,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地铁受地面交通、建筑物影响小,运量大,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高铁一般承接城市之间的中远途运输,对于城市交通影响不大;高架道路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也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2019·安庆重点中学联考)在干旱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洲及背景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读绿洲城镇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图,完成9~11题。

    9.绿洲城镇与我国珠三角地区城镇相比(  )
    A.环境承载力大 B.社会文化差异小
    C.经济基础薄弱 D.交通通达度较高
    10.制约绿洲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风沙
    C.矿产 D.水源
    11.下列措施中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的是(  )
    A.荒漠化治理 B.水利设施的建设
    C.人工植被的培养 D.光照资源的开发
    解析:9.C 10.D 11.D 第9题,绿洲城镇规模较小,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较我国珠三角地区城镇明显要薄弱。第10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绿洲城镇位于干旱地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第11题,沙漠化的治理、水利设施的建设、人工植被的培养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较大,而光照资源的开发对其作用较小。
    二、非选择题
    12.(2019·唐山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宋代临安城的选址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关系密切,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地适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下图为宋代临安城位置及布局示意图。

    (1)宋代临安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河流穿城而过。简述该城市布局顺应山水自然格局的主要功效。
    (2)古代都城的建设一般都采用传统方正规矩左右对称的空间形态,而宋代临安城的布局则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简析形成这种城市形态的原因。
    (3)临安城在充分适应城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分析地形、气候要素对宫城的选址的影响。
    解析:第(1)题,“功效”是指功能、效果(好处)等,注意这是古代城市。第(2)题,注意图中地形、河流、湖泊位置分布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第(3)题,“南宫北市”是指南部为宫城(居住区)、北部为商品交易市场。图示河流众多且由南向北流,说明地势南高北低;该地水网密集、为亚热带气候而夏季湿热、冬季冷湿。
    答案:(1)减少城市防御设施建设,利于防卫;(水资源丰富)供水和排水便利,可减轻洪涝灾害;利于商业网点和住宅沿河流布局,运输便利(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环境,节省建设成本)。
    (2)临安城的发展适应周边环境,城市西侧受到西湖限制;东侧受到钱塘江限制;南部又有山地分布(凤凰山);北部、东部为平原,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内的运河水道相互贯通,构建了城市南北向发展的骨架,所以城市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
    (3)南部山地地势较高,山麓之上远离密集的水网和潮湿的空气,可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优越的宜居条件;山麓之上夏季通风顺畅凉爽,冬季温暖湿润,生态环境(植物长势)良好。
    1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4~5日,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的第十一次G20峰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2015年城市化水平已达63%。但浙北、浙南经济水平和城市化发展差异较大。目前,以具有特色网络经济为背景的“互联网+产业集群”模式初具规模,2015年浙江淘宝村已达280个,领跑于全国。下面图甲为浙江省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乙为浙江省淘宝村形成示意图。

    (1)分析造成浙江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2)分析G20峰会的举办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3)简述淘宝村的形成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浙北、浙南经济水平和城市化发展差异较大;结合设问可知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逆推。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水平低则城市化水平低。从图甲中可看出,浙江南部地区等高线数值较大且分布密集,故可知浙南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区面积较大,交通不便,人口密度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低,因而城市化水平较低。第(2)题,G20峰会的举办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等要求较高,因此要求杭州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此外,G20峰会的举办还能促进该城市高科技产业、旅游业及商业的发展。第(3)题,有利影响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就业等角度分析。
    答案:(1)浙江南部地区丘陵、山区面积相对较大,人口相对稀疏;交通运输比较落后等。
    (2)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高科技产业和低碳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业、商业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增加就业,扩大市场规模;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企业分工与合作;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