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
展开
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学习目标: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2.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重点) 3. 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评价流域开发条件及方式。(重、难点)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自然背景及开发原则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1)概况
①位置:位于美国的东南部。
②发源地:A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③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B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自然背景
地理要素
具体表现
地形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气候
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末春初(季节)降水多
水系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较大,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特别提醒] 河流水系是指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也称为河系。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历史时期
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后期
开发状况
开发早,形成较为发达的农业区,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对资源大规模掠夺开发
开发后果
人口少,开发影响不大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形式: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3.措施: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
5.目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特别提醒] 梯级开发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力资源的方式。因自上游至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特点是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地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 目前,我国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红水河流域都在大力开展梯级开发。
(1)19世纪后期,田纳西河流域人口激增,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 )
(2)扩大耕地面积是田纳西河流域植被破坏的唯一原因。 ( )
(3)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内容主要是发电。 ( )
(4)水电开发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 )
(5)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修建大坝和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利于航运发展
B.修建大坝调节了径流量,有利于灌溉
C.大坝修建使水能得以充分开发,成为了该流域的唯一能源
D.梯级开发,水库的修建、流域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提示:(1)× 人口激增,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是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但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掠夺式开发。
(2)× 为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此外,矿山开采也破坏了地表植被。
(3)× 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等。
(4)× 田纳西河流域依靠水电开发,并充分利用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5)C [田纳西河流域的能源主要有水能、煤炭及核能。]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和田纳西河流域气候资料图,探究下列问题。
问题1 (区域认知)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点是什么?对流域开发有何影响?
提示: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多山的地形,使得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问题2 (区域认知)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样的气候给田纳西河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较多且季节变化明显。田纳西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其水量的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秋季水量相对较少,冬春季水量相对较多。在径流量小的季节影响航运的顺利进行,需修建水库和大坝调节河流的径流量,以改善航运条件。
[归纳总结]__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其开发方向
环境
要素
田纳西河
流域特征
对其他环境
要素的影响
对流域开
发的影响
地形
多山的地形,地势起伏大
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
修建船闸和水库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水能开发,建水电站
气候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
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
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河流流量不稳定
给航运带来困难,修建水库和船闸相结合
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
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
水系
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
航运发达
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
航运不便
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
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
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
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早期不合理开发导致环境和生态破坏
河流航运价值与水力资源的分析技巧
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看河流的水量和水量的变化两个方面;社会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达的程度。流域内经济越发达,客货运输的需求越大,航运也就越发达。分析思路如下: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1.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1)~(3)题。
(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 )
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有 (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该流域不同地区及其开发方向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1)A (2)A (3)A [第(1)题,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2)题,矿产资源丰富不属于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第(3)题,河流指整个流域,应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地区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生态环境保护是重点,同时注意防止洪涝灾害;河口不一定是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2.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
(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1)C (2)A [第(1)题,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少。第(2)题,根据图中的降水资料可知该地区11月份降水开始增多,进入多雨期,在此之前应留出一定的库容用以防洪。]
流域的综合开发
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开发的过程中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大中型水电站34座,通过实行梯级开发,并与流域内各部门联动,改善水质,扩大水运范围,开发水电,发展旅游。下面为田纳西河干流梯级开发示意图。
问题1 (区域认知)19世纪后期,经过早期开发,田纳西河洪涝灾害频发,造成百万人无家可归。试分析经过早期开发后为何洪涝灾害频发?
提示:一方面,田纳西河流域多山,降水集中于冬末春初;另一方面,早期开发以经济发展为主,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问题2 (地理实践力)观察河流流域自上而下修建了许多水坝,思考主要作用是什么?首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水坝的修建,可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等效益,还可以发挥提高水质,提供灌溉水源,增强土地利用等作用。修建水坝的首要目的是防洪。
问题3 (综合思维)田纳西河流域水电丰富,为什么还要大规模发展火电、核电?
提示:因为水电在河流枯水期往往电力不足,需火电或核电补充;而火电或核电检修时,又需水电代替供电。三类电力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稳定的供电系统。
1.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出现的问题
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生态环
境问题
原因
后果
土地
退化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棉花对地力消耗较大
土地退化,老棉花带衰落
植被
破坏
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矿山开采破坏了地表植被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环境
污染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通过修建水坝实现河流梯级开发,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得到协调,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其综合开发模式如下:
3.田纳西河开发和治理的借鉴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河流的国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田纳西河的成功治理与开发,对我国河流的综合开发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
(1)以河流综合开发为流域治理核心。
(2)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4)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
(5)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
(6)重视环境保护。
对河流的开发与治理的分析技巧
(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的有利影响是通过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流量季节变化小而实现的。
(2)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
(3)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4)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3.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18世纪下半叶,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和社会问题
C.19世纪30年代初,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
(2)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农业带中的( )
A.玉米带 B.小麦区
C.棉花带 D.亚热带作物带
(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组合,错误的是( )
A.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土地退化
B.矿山开采和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D.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1)A (2)C (3)D [第(1)题,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历程及环境发展状况:18世纪下半叶成为重要的农业区,19世纪后期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20世纪30年代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第(2)题,结合田纳西河流域地理位置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可知,田纳西河流域位于棉花带范围内。第(3)题,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工业、旅游业发达,早期农业、工业发展过程中曾因植被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问题;工业生产造成酸雨污染;臭氧层空洞为全球问题,并不是田纳西河流域内的。]
4.某河多流经平原地区,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水运占全国水运量的70%。该河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梯级开发为重点,进行全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渔业和旅游等综合效益。下图为该流域综合开发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对图中数字解释合理的是( )
A.①表示梯级开发 B.②表示发电
C.③表示航运 D.④表示灌溉、供水
(2)关于梯级开发对该流域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梯级开发不会对鱼群洄游产卵产生影响
B.梯级开发会促进当地工业发展
C.梯级开发会避免当地产生环境污染
D.梯级开发不会淹没耕地
(1)D (2)B [第(1)题,由图可知,④能为工业、生活提供水源,同时也有利于小麦种植,故它表示灌溉、供水。②表示梯级开发,③表示发电,①表示航运。第(2)题,对河流进行梯级开发,可以提供电能,同时也有利于发展航运,从而促进当地工业的发展。]
河流水文特征及开发类题目
【典例】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湄公河(中国境内段称澜沧江)是亚洲一条重要的跨国河流。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多次召开经济合作会议。
(1)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说出图中河流开发利用的方向。
(2)当地居民生产非常落后,指出图示地区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河流及其下游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
(3)要开发澜沧江的水能,必然会影响整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应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流域的水能?
[思路点拨] 第(1)题,河流水文特征要从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含沙量、有无冰期及其长短方面来回答;开发利用方向要从航运、水能、养殖以及结合流域资源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来分析。第(2)题,该地土地利用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导致下游洪涝灾害加剧。第(3)题,跨国的流域开发要从国际协作方面回答。
[答案] (1)水文特征:流量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开发利用的方向:开发水能;发展旅游;发展航运。
(2)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陡坡开垦。 环境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加,造成下游河道淤积,三角洲面积增加,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3)本着互惠原则,全流域各国积极合作,统筹兼顾,共同开发;既要开发水能,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1.河流水文特征
思考方向
分析内容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小
汛期
汛期长短、汛期出现的季节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等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水能
水能蕴藏量大小
2.河流水能开发条件评价
思考方向
分析内容
自然条件
水量大小、落差大小、地形地质条件等
社会经济
条件
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对电力)的需求、开发技术、资金等
3.河流航运条件开发评价
思考方向
分析内容
自然条件
河道宽窄、深浅、弯曲程度
水量季节变化大小(水量是否平稳)
地形平坦程度
有无结冰期或结冰期长短
社会经济条件
河流沿岸的经济发达程度
4.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措施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上游:调洪
修建水库;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中游:分洪、蓄洪
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泄洪、束水
修筑河堤,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其他
建设水利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污染,提高水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示意中亚咸海流域,图乙示意瓦赫什河上的M水文站月均降水量与径流量。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国”)的T水库(托克托古尔水库)于1978年建成,修建初就约定夏季水库泄水量约占全年的四分之三,以满足乌兹别克斯坦(“乌国”)和哈萨克斯坦(“哈国”)南部的灌溉用水,同时用夏季T水库发电换取乌、哈两国化石能源保证吉国越冬所需。1991年这种约定方式瓦解了,吉国必须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进口燃料,由于吉国国力弱小,昂贵的费用迫使吉国冬季增加T水库的发电量,从而减少了夏季水库泄量。
(1)简述瓦赫什河M水文站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2)推测冬季吉国水库泄量增加对乌、哈两国的不利影响,并分析两国为减轻上述不利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水文特征应从河流的水量大小、水位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汛期、流速大小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河流的下游河段从低纬流向高纬,冬季水库泄洪会增加下游河流的水量,河流下游结冰,导致河道堵塞,源源不断的水库泄水,易导致下游产生凌汛现象,从而出现洪涝灾害,淹没土地、冲毁道路;水库冬季泄水较多,易导致夏季水源短缺,从而会影响农业生产。可以采取流域内的国家合作,协调发电与灌溉之间的平衡;新建水库拦截上游水库泄水,减少河流决堤危害;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等。
[答案] (1)径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为汛期,冬春季为枯水期);结冰期长;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2)不利影响:导致冬季下游国家出现洪水(甚至凌汛),淹没土地、冲毁道路等基础设施;夏季灌溉水源严重短缺,影响农业生产。
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发电与灌溉之间的平衡);新建水库(或蓄水区) 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拦截上游水库泄水,减少河流决堤危害(或加固堤防);大力发展节水农
案例探究——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高,但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洪涝、干旱等灾害频繁发生。此外,人们对长江流域的开发过程,引发了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江流域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综合治理长江流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
内容
区域认知
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广;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流域内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气候上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上游: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的开发是发展的重点
中游:(1)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因此适合发展农业
(2)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因此适合发展工业
下游:(1)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因此适合发展农业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因此适合发展工业
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
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
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
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
(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
B.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
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
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
(3)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
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
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
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
(1)A (2)C (3)B [第(1)题,从图中可知,南五洲位于荆江河内,属于河心沙洲,是泥沙沉积形成的。河道弯曲是河流侧蚀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荆江分洪区内有公安、闸口等聚落,因此汛期不可能大量蓄水;人民大垸位于荆江的凹岸处,因此会受到洪水威胁。第(2)题,“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沉积使得河床增高,河水易漫出河道,形成洪灾。第(3)题,禁止开发会使分、蓄洪区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是对分、蓄洪区土地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把分、蓄洪区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土地性质发生改变,其调蓄洪水的能力将消失,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开挖成湖的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土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教师独具)
读某国局部地形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未来的开发方向
B.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
C.流域的自然背景对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影响不大
D.流域的自然背景对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影响很大
2.图中阴影地区用地下水灌溉最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盐碱化
C.地面沉降 D.海水倒灌
1.D 2.B [第1题,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而A、B叙述不全面。第2题,图中阴影区域为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为承压水,灌溉不合理会导致土地盐碱化。]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的水电 ③经济基础较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的水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4.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3.A 4.D [第3题,依据图示,珠江中上游水能资源充足,有色金属矿产丰富,经济基础较好,有利于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珠江中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不利于航运。第4题,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迅速增长,工农业生产用水明显增加,且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又使可用水体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出现“水质性”缺水。]
经过治理后,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据此完成5~7题。
5.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注重了 ( )
A.以畜牧业为主 B.以种植业为主
C.发展旅游业 D.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6.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 )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7.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建设和完善航运网
B.大力发展旅游业
C.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D.大力发展畜牧业
5.D 6.D 7.C [第5题,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注重了农林牧渔的综合发展;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不是农业。第6题,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水电、火电、核电丰富;高耗能工业,需要的能源多,应靠近能源资源丰富地区。第7题,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建设航运网、发展旅游业、畜牧业对控制洪水灾害没有效果。]
8.读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中,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具体表现为:
资源破坏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环境恶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灾害频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照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河流治理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解析] 第(1)题,通过图例及其在图中的分布可以看出,两条河流都兴建了大量水电站进行梯级开发。第(2)题,明确题干要求“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做出针对性分析。第(3)题,美国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通过建立TVA,加强了立法管理,并实现了防洪、发电、航运、提高水质、旅游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统一开发和管理,而我国在这些领域做得还不够完善,需加以改进。
[答案] (1)实行梯级开发 (2)森林资源破坏 水土流失 水旱灾害频繁
(3)①加强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②加强管理,实行自然资源统一开发管理,有利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管理;③经营上采取良性运行机制。
(教师独具)
教材P51活动
本活动主要考查墨累—达令河流域的灌溉问题,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灌溉对环境的影响,答题时要明确灌溉增加,会导致河流径流减少、湿地减少和地下水位上升等一系列问题;二是过度灌溉问题。
1.根据图3.16可知,农业灌溉的增加引起了自然界一系列因素的变化,最终产生了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牲畜质量下降、鱼类减少、干旱地盐渍化等。其实,这幅关系图还远未把许多影响表示出来。例如,湿地的减少会造成鸟类减少,鸟类减少会造成虫灾增多,人类如果使用杀虫剂则又会加剧环境的污染……
2.(1)水库和灌溉区多分布在河流上、中游的支流河段。
(2)河流灌溉开发强度很大。
(3)从图3.17中可以看出,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格局是位于河流的上、中游。过度灌溉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度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影响河流的利用。
(4)在河流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以及用大量河水灌溉农田和草地,不仅会导致灌溉区发生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还会导致下游水量大大减少,发生干旱,甚至海水倒灌,居民缺少饮用水等问题。因此在对流域进行开发时,一定要在保护全流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教材P56活动
1.根据图3.25和图3.26可知,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就是说要大量开垦荒地、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旅游设施、为造纸厂采集更多的原料……这些做法可能带来的影响:①旅游业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但从长远来看会导致旅游业萎缩;②农牧业用地的增多,会增加农药、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的使用量,从而导致水质下降;③大力发展农牧业,使用水量增加,枯水期的发电用水就会减少;④与③同样的理由,枯水期水位下降,航运条件变差;⑤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会加剧水土流失现象,河流含沙量增加、河道淤塞、小气候恶化、洪涝灾害增多,加重防洪负担。
2.以河水水质下降为例。河水水质下降可能引起其他因素产生以下变化:①河水水质变坏会影响到土地的利用,如水果、蔬菜、粮食、花卉的种植和畜牧业等都将受到影响,从而降低土地利用程度;②河水水质下降,将会使旅游人数减少;③如果水质变差是由于“富营养化”的话,则会引起水生植物大量生长,这些水生植物顺流而下就可能堵塞水轮机,影响发电,甚至使泄洪道排洪不畅而影响防洪效果;④短期内不会给航运带来影响,但旅游人数减少,也会影响航运的经济效益。其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共14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5章章末小结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本册综合教案,共9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与测试教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