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第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第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1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第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2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第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必修3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必修3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教学设计,共15页。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2.通过阅读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图及工业结构的变化等,理解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重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重、难点)


    1.工业化和城市化

    工业化
    城市化
    概念
    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
    本质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工业化衡量指标,城市化内涵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关系


    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江苏省概况
    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现状
    ①工业化进程较快、工业化水平较高,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特别提醒] 城市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异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与乡村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因此城市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异。
    3.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1)存在的问题
    (2)主要措施
    ①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②“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③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④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⑤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1)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  )
    (2)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三大产业比重大致相当。 (  )
    (3)江苏省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
    (4)环境污染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 (  )
    (5)关于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
    B.轻工业比重增加,重工业比重下降
    C.目前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
    D.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提示:(1)√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2)×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产业结构是三二一比重排列由高到低。
    (3)√ 江苏省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4)×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就容易带来环境污染,但不是必然的。
    (5)D [江苏城市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截止到2017年年底,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68%,其中苏南地区达76%,已基本实现了城市化。下图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问题1 (区域认知)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有何特点?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哪一个阶段?
    提示:特点:城市化速度较快,水平较高。
    阶段:城市化加速阶段。
    问题2 (综合思维)促进江苏省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提示: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
    问题3 (综合思维)江苏省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江苏省属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地势平坦,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处开放的前沿,加上江苏省南部为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在其带动下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归纳总结]                       
    1.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2.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优势
    因素
    区位优势
    位置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
    自然资源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
    交通条件
    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
    科技条件
    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市场条件
    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毗邻沪宁杭工业区,市场广阔
    [拓展延伸] 我国五种城市化典型模式


    区域工业化分析思路
    (1)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统计图的分析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
    (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分析区域工业化特点
    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区域内主要的工业类型,若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若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
    (3)根据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
    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资源丰富区工业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业,因此多形成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1.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1)~(2)题。
    →→→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
    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以下对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1)D (2)A [第(1)题,通过图中信息可知,两地城市化均是由区域工业化带动的。第(2)题,通过图中信息可知,甲城市通过外资企业建立促进城市化发展,乙城市通过乡镇企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材料一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可如今的太湖景区,湖面上漂浮的蓝藻气味难闻,不少游客纷纷掩鼻离开。无锡,这个太湖岸边的城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市民们只好大量采购纯净水以满足生活用水的需要。
    材料二 太湖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图


    问题1 (区域认知)上述图文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水污染。
    问题2 (综合思维)太湖湖水中氮、磷含量为什么会出现此种变化?
    提示:随着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和城市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放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大量含氮、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水未经处理大量排入太湖,使太湖水中氮、磷含量呈上升趋势。
    问题3 (区域认知)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水污染外,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哪些污染问题?
    提示: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归纳总结]__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处在快速发展中,政府通过行政和经济相结合的手段,大力推动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措施
    意义
    调整行政区划
    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
    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减小政府建设城镇的负担
    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
    让农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得到好处,从而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
    政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拓展提升]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措施

    出现的
    问题
    原因
    解决对策
    大量占
    用耕地
    ①土地开发过热;②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③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城”
    ①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②城镇规模要适度,要适合资源、环境的承载力;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
    城镇和
    工业过
    度密集
    ①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②产业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过多,重复建设严重;③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间缺乏分工合作,城市规划与管理严重滞后
    ①确保理想的城镇空间发展形态;②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③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
    环境污
    染严重
    ①工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②“三废”大量排放,但处理量小;③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管理及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工程
    产业结
    构层次
    偏低
    ①产业基础薄弱,对外引资投入下降;②市场腹地狭小,产业升级困难
    ①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地区产业升级;②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
    [规律方法]
    1.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思路

    2.解决区域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分析思路


    2.“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是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据此回答(1)~(2)题。
    (1)实施该城市化战略,是针对江苏省城市化存在的什么问题(  )
    A.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B.乡镇企业过分集中
    C.缺少特大型城市
    D.小城镇规模缩小,大城市规模相对扩大
    (2)三大“城市圈”建设的意义有(  )
    ①增强核心城市的功能 ②不利于跨江发展 ③苏南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 ④苏北地区发展劣势更加突出
    ⑤使苏中快速崛起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C (2)B [第(1)题,江苏省由于缺少特大城市,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因此,构建“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增强了核心城市的功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明显。第(2)题,苏锡常与南通、泰州间的联系增强有利于跨江发展,从整体上会提高苏南的发展水平,促进苏中的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

    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变化


    2000年
    2013年
    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2.0∶51.7∶36.3
    6.1∶49.2∶44.7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44.84%
    93.84%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42.7∶30.2∶27.1
    20.1∶42.9∶37.0
    江苏省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2000年
    2013年
    轻重工业的比重
    43∶57
    24∶76
    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
    17.2%
    38.5%
    全省人均收入(美元)
    1 422.13
    4 000.52
    【探讨1】 2013年相比于2000年,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有何特点?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第一、二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下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上升。
    第二产业(工业)产值比重的上升,说明江苏省工业化进程加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带动了当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探讨2】 2013年相比于2000年,江苏省工业结构的变化有何特点?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重工业的比重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上升。反映江苏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
    阅读上表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明确三次产业所指含义:即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2)明确与地区城市化有密切关系的是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
    (3)了解工业内部结构的状况可以反映地区工业发展的水平。
    (4)注意上述两表主要反映江苏省2013年相对于2000年产业和工业的一个变化。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曲线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曲线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曲线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曲线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3.该省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1.A 2.D 3.A [第1题,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出,该省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其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可确定为江苏省。第2题,分析其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曲线可知,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第3题,该省的工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人地协调——未来城市
    2018年10月31日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在泰国曼谷隆重纪念第五个“世界城市日”,主要议题有: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11和《新城市议程》本地化;国际绿色范例新城倡议;有弹性的循环经济;可持续的城市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与智慧城市等,探讨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方向。

    陕西西咸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设施现代、社会和谐、开放包容、彰显历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下图为西咸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实现西咸新区的规划目标,在城市建设中必须保护哪些用地类型?
    (2)规划区生态用地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它的主要生态作用是什么?规划区内农林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解析] 第(1)题,图中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类型除建设用地外,还包括农林生产用地、文化古迹用地和生态用地,因此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第(2)题,从图例符号可以看出生态用地主要沿河流分布,结合植被的功能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角度分析。规划区内农林生产靠近城市,市场广阔,因此可发展观光、休闲等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
    [答案] (1)农林生产用地、文化古迹用地、生态用地(环境)。
    (2)沿河分布。保护环境、减轻洪水威胁(涵养水源)(或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都市型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教师独具)

    题组1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通常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①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③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下图为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B.b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c表示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c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结合图文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指标的差异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a指标的差异是由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造成的
    C.b指标的差异是由我国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造成的
    D.c指标的差异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慢造成的
    1.D 2.C [第1题,由图可知,a指标国际通用标准

    相关教案

    中图版必修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图版必修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8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及反思,共16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