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新高考语文一轮鲁琼京津教师用书精品教案
- 2021版新高考语文一轮鲁琼京津教师用书:第1部分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散文阅读第1讲学会题文比对快解散文选择题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版新高考语文一轮鲁琼京津教师用书:第1部分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散文阅读第6讲注重挖掘分析把控形象概括鉴赏题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版新高考语文一轮鲁琼京津教师用书:第1部分专题1现代文阅读Ⅰ第2讲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版新高考语文一轮鲁琼京津教师用书:第1部分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鉴赏第2讲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版新高考语文一轮鲁琼京津教师用书:第1部分专题1现代文阅读Ⅰ第6讲比较材料异同 教案 0 次下载
2021版新高考语文一轮鲁琼京津教师用书:第1部分专题1现代文阅读Ⅰ第1讲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展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是现代文阅读Ⅰ的必考题,此类题目的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或删或添或漏或拼),选项在原文中的信息区间也往往涉及局部,题目难度不大,只要细心比对,基本上能准确判定。
一、研透命题规律,识破“9大陷阱”
(一)掌握“4大设题方式”
设题方式 | 解 读 |
句群内设题 | 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往往集中在一段内的几句话组成的句群中,做题时需要对相应的句群所表达的语意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和选项进行细致比对分析,并加以判断。 |
层次内设题 | 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往往分散在两段或多段文字中,做题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层次对这些信息进行检索、整合、概括,然后和选项进行细致比对分析,并加以判断。 |
语篇内设题 | 选项内容往往是对整体文意的概括分析,是依据对原文信息的理解而做出的推理判断,做题时需结合对整体文意的把握来加以分析判断。 |
语篇外设题 | 选项设置着力于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问题,在更开放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
(二)了解“6大设误手段”
设误手段 | 解 读 |
删减 | 删减句子中的定语或状语等修饰成分可能使语意发生改变,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
添加 | 添加定语、状语、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使原文内容发生改变。 |
调换 |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 |
改变 |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使原文意思发生变化,从而形成错误选项。 |
遗漏 | 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选项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
拼凑 | 将意义相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胡拼乱凑,使信息随意组合,形成错误选项。 |
(三)运用比对法巧识命题“9大陷阱”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题的命题方式主要是选择题,解答方法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排除错误选项,即“圈点→比对→排除”。运用比对法,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命题陷阱1 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采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方式,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判定技巧]
一要特别注意词语前面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针对部分,是全称还是特称。
1.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2019·全国卷Ⅲ,T3—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
[原文]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分析]
[答案] 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该项是对文章最后一段的推断,“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以偏概全,原文说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但“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并非“没有价值”。
⊙命题陷阱2 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解释文意时,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或外延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表面上与原文说法一致,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并不相同。
[判定技巧]
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对象,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句中的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或宾语)与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2.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2018·全国卷Ⅲ,T1—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
[原文]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
[分析]
[答案] 选项采用“调换”“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说法错误。原文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选项说“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偷换概念。
⊙命题陷阱3 混淆时态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把“必然”说成“或然”。
[判定技巧]要判断“混淆时态”的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表推测和表时间的词语。
3.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2018·天津卷,T6—A)信息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原文]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
[分析]
[答案] 选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原文“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说明了信息化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并未说已经“实现了”;而选项“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说“已经实现了”,将未然当成了已然,属于“混淆时态”的错误类型。
⊙命题陷阱4 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判定技巧]
要特别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要格外关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4.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2017·全国卷Ⅱ,T1—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已关系。
[原文]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
[分析]
[答案] 选项采用“添加”“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选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混淆是非。命题者添加否定词“无”将原文“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世界时尚”一句肯定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意思变成了否定两者之间有关系。
⊙命题陷阱5 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
[判定技巧]
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意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5.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2017·天津卷,T7—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等,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
[原文] 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分析]
[答案] 选项采用“调换”“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将原文“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说成“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这里属于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
⊙命题陷阱6 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也不能从原文信息中推断出来,即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的。这类选项若脱离文本,根据个人经验或常识判断,很可能会误认为正确,迷惑性较强。
[判定技巧]
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6.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2019·全国卷Ⅰ,T3—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凝聚共识。
[原文]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
。
[分析]
[答案] 选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推断错误。原文是“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没有提到“少”,选项在推理的过程中加入“少”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的错误类型。
⊙命题陷阱7 关系混乱(强加关系)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有意混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将充分(必要)条件说成必要(充分)条件。还要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两种情况:一是因果的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或条件)等;二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说成有因果关系。
[判定技巧]
分析各选项分句的构成和分句间的关系,比对每一个选项分句之间的关系,能否在原文找到对应的依据,是否符合逻辑关系。要特别注意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副词以及一些修饰性词语。
7.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2017·全国卷Ⅱ,T1—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原文]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
[分析]
[答案] 选项采用“添加”的命题手段设误。“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因素。
⊙命题陷阱8 曲解文意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误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判定技巧]
要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或者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
8.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2019·全国卷Ⅲ,T1—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原文] 比如,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分析]
[答案] “应当避免西式改编”分析错误,作者列举“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对传统艺术进行再创作要坚持“本真性的原则”,不能理解为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这里是曲解文意。
⊙命题陷阱9 推断过度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从而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效等,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判定技巧]
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重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应”“可以”“能”“就”“才会”“可见”等词语。
9.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2019·全国卷Ⅰ,T1—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
[原文]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
[分析]
[答案] 该项“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错误。原文“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是“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的前提,由此并不能推理出“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结论,造成“推断过度”的错误。
二、熟知类题通法,规范答题思路
熟知类题通法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往往通过以下两步便可以快速解答:
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 (2020·新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文本见“[读文示范]”),完成后面的题目。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尝试解答] ________
[解题思维]
步骤 选项 | 第一步:审清题意, 确定答题区间 | 第二步:回归原文, 逐项仔细比对 |
A | 对应材料二第二段的第④~⑥句: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 根据原文可知,科幻小说应集中笔力创造一个新世界,客观上不需要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而并非主观上的“无暇”,该选项错误。 |
B | 对应材料二第三段: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 | 原文强调了科幻小说看重题材的新奇,不注重细致的形式。原文说“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但并非“较为随意”,选项曲解文意。 |
C | 对应材料一的整体和材料二的第二、三、五段: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 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 | 材料一指出了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的现象;材料二从具体内容和题材两个方面对这种现象加以解释,界定了科幻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区别。原文指出,科幻文学的“文学性”不同于传统文学,但并没有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选项无中生有。 |
D | 对应材料二的整体和材料三第一段的第④句: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 材料三明确指出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在叙事结构和情节模式上有了明显变化,这里的文学思维融入了科学幻想,涵盖了新的文学样式,而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是指的固化的文学性。二者含意不同,选项分析正确。 |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同时,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的审美意识也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既反映着历史环境,又彰显出时代背景,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往往在人们心中孕育出“底色的乡愁”并镌刻在人的一生中。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反映着民族友好、社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有对孔子、屈原、诸葛亮等人物的思想品格认同,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等故事类型用各自的方式接受并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群众,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如今,中国民间文学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被外来的文学系统挤压,尤其儿童成长初期所接受的童话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长此以往,孩子们将对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
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使其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有效融入当代社会。首要的是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资源、伦理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比如,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让传统民间故事得到保护和传承。
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比如,英国的《魔戒》《哈利·波特》等吸纳了西方的神话资源,让传统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在日本,《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也都取材于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作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了有效嫁接,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作品的转化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观念都与现代社会有所脱节,有时即便用很精彩的方式讲述出来,现代人可能也不接受。对此,我们不必强求。最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故事,而是要将故事所承载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传承好,传播好。
(摘编自孙正国《留住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民间文学失去了口口相传的传承场景,其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
B.民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它是促进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C.目前我国儿童接受的童话多来自西方,这导致中国民间文学受到外来文学系统挤压。
D.一部分民间文学已经与现代社会脱节,即使改变讲述方式,现代人也不可能再接受。
B [A项,“传统民间文学失去了口口相传的传承场景,其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一段“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的表述可知,“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只是原因之一,并非全部。C项,“目前我国儿童接受的童话多来自西方,这导致中国民间文学受到外来文学系统挤压”,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长此以往,孩子们将对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侧重的是孩子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D项,“现代人也不可能再接受”,混淆时态。原文为“现代人可能也不接受”,讲的是“可能性”,不是绝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