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八讲第59课时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展开第59课时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1.湿地的形成(以三江湿地为例)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冻土广布,不易下渗等。
2.湿地的价值
(1)调节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2)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3)环保功能: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4)经济功能:提供资源、旅游、航运。
3.湿地减少的原因
4.湿地的保护
考点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2015·安徽高考)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2)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调动和运用知识 |
(1)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年平均气温-4.7 ℃;盆地内等高线稀疏。 (2)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 | (1)该地湿地的水源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河流水;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水分不易下渗。 (2)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合理放牧,恢复天然植被;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保护意识;减少保护区内人畜活动。 |
答案 (1)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2)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1.沼泽湿地的成因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三江平原 | 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
青藏高原 |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
长江中下 游平原 | 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
2.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作用,但各湿地保护的侧重点不同。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 | 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
内陆干旱区湖泊 |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 |
大河上游(如我 国三江源湿地) |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 |
东北三江 平原湿地 | 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
黄河三角 洲湿地 | 主要目的是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
3.湿地开发与保护
湿地 类型 | 开发与保护 |
三江源 | 退耕还牧、还草;通过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生态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培养农牧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将三江源地区建设成集生态环境保护、科学考察研究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实现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东北 沼泽 |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田还沼;禁止滥捕滥伐,保护野生动植物;在急需补水的重要湿地实施生态补水示范工程,引松花江水、嫩江水回灌;恢复原有湿地 |
续表
湿地 类型 | 开发与保护 |
外流 湖泊 | 退田还湖,退田还塘,既可蓄水分洪,又可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民变渔民,既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又使居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
内流湖 | 尽可能增大入湖水量;流域内退耕还草;保护水源等 |
沿海 滩涂 | 划定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边界,限制开垦滩涂;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开展滨海湿地养殖优化和生态养殖;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开发旅游观光事业,实现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
河口三 角洲 | 修筑防海潮大堤,湿地内围堰蓄水,在高盐碱地域人工培育柽柳林和人工种植芦苇等;防止水质污染事件;注意河流水利工程的建设 |
(2020·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联考)“红地毯”是黄河口独特的湿地自然景观,由一簇簇高20厘米左右、学名翅碱蓬的野生植物“织成”。翅碱蓬被当地人称为“黄须菜”,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深秋的黄须菜给大地披上了艳丽的红装,像火海,似朝霞,又叫“红地毯”。近年来翅碱蓬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退化乃至死亡。为此,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治。下图示意“红地毯”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翅碱蓬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退化乃至死亡,对其影响最小的是( )
A.过度采挖 B.海平面上升
C.修堤筑路 D.近海养殖
答案 B
解析 过度采挖会直接导致翅碱蓬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退化乃至死亡;修堤筑路、近海养殖都会使得翅碱蓬生长环境受到影响,生存空间缩小;海平面上升可能会导致滩涂面积扩大,不会导致翅碱蓬种群数量的减少。
2.为保护“红地毯”,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禁止采挖 B.筑坝防护
C.抬高路基 D.退养还滩
答案 D
解析 为保护“红地毯”,禁止采挖、筑坝防护、抬高路基都只能局部见效,而且效果不一定好。退养还滩可以扩大翅碱蓬生存空间,是更为有效的举措。
生态类综合题
1.弄清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和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资料,判断出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
2.全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多数是因为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视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利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下表为常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答题术语。
3.认清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与危害
对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要全面准确地进行分析。
4.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合理措施和建议
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要理论联系实际。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2019·湖南衡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城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 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 253平方千米,创造5 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 库布齐充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答案 (1)该地气候干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烈;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邻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
(2)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淤塞河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泥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且气候变得更加干旱,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
(3)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 第(1)题,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沙漠广布,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且邻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加剧蒸发;同时该地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最终演变成“死亡之海”。第(2)题,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第(3)题,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应从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角度找答案。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选择题
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广布,近年来白城市十年九旱,成为缺水的“水乡”。下图为吉林省西部略图。据此完成1~2题。
1.白城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与地形 B.地形与水文
C.植被与水文 D.气候与植被
答案 B
解析 白城年降水量小于400 mm,属于半干旱地区,气候与形成水乡无关,故A、D两项错误;该地有河流经过,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形与水文是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故B项正确;植被与水乡形成无关,故C项错误。
2.在旱灾时白城居民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 )
A.水质盐碱度高 B.引水工程量大
C.保护湿地资源 D.保障下游用水
答案 A
解析 旱灾时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水质盐碱度高,A项正确。白城是水乡,引水工程量小;旱灾时,居民考虑的主要是生存问题,而不是保护湿地资源和保障下游用水。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下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
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答案 B
解析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泥沙淤积,海水顶托,造成滩涂面积不断变化,海岸线向海洋推进,B项正确;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A项错误;河流改道,波浪侵蚀海岸线向陆地推进,C项错误;地壳下沉海岸线向陆地推进,D项错误。
4.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
A.使用频率较高 B.海水污染严重
C.有机质含量少 D.盐碱化程度高
答案 D
解析 土地质量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土壤盐分含量高,盐碱化程度高,不适宜作物生长,D项正确;土地质量低,导致使用频率较低,A项错误;海水污染严重、有机质含量少,不是主要原因,B、C两项错误。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不属于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B.人类活动增多,大量引用入湖河水
C.过度开垦,长期引湖水灌溉
D.入湖河流减少,稀释作用减弱
答案 C
解析 从经纬度位置看,该湖泊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决定了湖水淡咸;同时考虑全球变暖的影响。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可知,入湖水量减少,导致湖水变咸;由于是内陆湖,湖水盐度高,不能用于灌溉。
6.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有( )
①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 ②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风沙加剧,影响交通 ④地下水位上升,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湖泊萎缩,则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风沙活动增多,危及交通;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加剧。
二、综合题
7.(2019·广东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反映着湿地蓄水量的变化,而湿地蓄水量的变化则是湿地水分收支变化的结果。下图示意实测的1997~1999年植物生长季三江平原某沼泽试验场湿地积水深度变化。
(1)说出1999年植物生长季该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2)概括1997~1999年该沼泽湿地蓄水量年际变化的特征,并分析该变化对湿地产生的影响。
(3)对该湿地,有人建议排干围垦,有人建议保护性开发。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水位总体变化大;5月比较平稳(下降较小或略有下降);6月至7月初迅速下降,直至为零,地表积水干涸。
(2)特征:年际变化大,且蓄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影响:湿地退化,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湿地调节气候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湿地被开垦为耕地的可能性增加。
(3)排干围垦:增加土地供给,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农业产量;扩大人类活动的空间。
保护性开发: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如降解污染物、蓄水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保护湿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湿地还具有物质生产功能,可为人类提供多种宝贵的资源;可利用湿地适当发展旅游业、养殖业等,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植物生长季,该沼泽湿地水位总体变化大;5月比较平稳;6月至7月初迅速下降,直至为零,地表积水干涸。第(2)题,图中显示,1997~1999年该沼泽湿地蓄水量年际变化的特征是年际变化大,且蓄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该变化会导致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湿地调节气候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湿地被开垦为耕地的可能性增加。第(3)题,为开放性题目。如果赞成排干围垦,其好处是增加土地,缓解人地矛盾;增加农业产量;扩大人类活动的空间。如果赞成保护性开发则是因为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保护湿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湿地还具有物质生产功能,可为人类提供多种宝贵的资源;可利用湿地适当发展旅游业、养殖业等,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