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六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素能特训
展开素能特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成都一诊)大闸蟹生长要经历多次退壳,其新壳柔软,易受水鸟袭击。江浙一带的养殖户常在蟹池中种植水草以保护大闸蟹。现在许多养殖户改为宽间距种植高杆稻(植株可达1.8~2.0 m)替代水草。据此完成1~2题。
1.以高杆稻替代水草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扩大蟹的活动空间 B.阻挡水鸟视线
C.提高蟹池经济效益 D.降低蟹池水温
答案 C
解析 水草和高杆稻都可以阻挡水鸟视线,有利于保护大闸蟹,排除B项;水草和高杆稻都可以减少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水温,排除D项;对大闸蟹活动范围没有影响,排除A项;高杆稻的产品为稻米,可以提高经济效益,C项正确。
2.高杆稻种植在蟹池中主要是能够适应( )
A.池水较深的环境 B.土层较薄的环境
C.风力较大的环境 D.旱涝频发的环境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高杆稻高达1.8~2.0 m,可适应池水较深的环境,有利于高杆稻的生长,A项正确;土层薄不利于扎根,B项错误;受大风的影响,高杆稻易倒伏,排除C项;高杆稻并不能适应旱涝频发的环境,排除D项。
(2019·考试大纲调研卷四模)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下图为保定市政区图。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容城、雄县、安新三县设立国家级新区。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雄安新区选址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地形 B.生态 C.气候 D土壤
答案 B
解析 保定市中东部地区为平原,气候类型、土壤类型相似,容城、雄县、安新三县靠近白洋淀,生态环境好,生态是影响雄安新区选址的主要自然因素,B项正确。
4.有人根据人口、经济、用地将城市分为持续增长型、转型增长型、潜在收缩型、显著收缩型四种类型(见下图),雄安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属于( )
A.持续增长型 B.转型增长型
C.潜在收缩型 D.显著收缩型
答案 A
解析 雄安新区将承接首都的部分功能,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都将持续增长,A项正确。
5.雄安新区的设立,可以( )
A.促使北京各产业向外转移
B.提高保定市的城市服务等级
C.避免区域城市间的人才竞争
D.促进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聚集
答案 D
解析 设立雄安新区主要是为了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会促使北京部分产业向该地转移,A项错误;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保定市的城市等级影响不大,B项错误;新区的设立会促进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D项正确;虽然雄安新区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但在人才等方面仍难免和天津等城市竞争,C项错误。
PM2.5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它是导致许多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物。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推进,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区域大气重污染天气频发,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2016年PM2.5质量浓度不同季节日变化趋势。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关于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浓度峰值四季均出现在夜晚
B.PM2.5浓度峰值四季都只有一个
C.PM2.5浓度谷值四季均出现在正午
D.秋冬季PM2.5浓度变化趋势相同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PM2.5浓度峰值夏、春季出现在日出以后,A项错误;图中显示冬季PM2.5浓度峰值有两个,B项错误;PM2.5浓度谷值出现在午后,C项错误;秋冬季PM2.5浓度变化趋势相同,D项正确。
7.四季中PM2.5浓度都是在午后两点左右出现低谷,主要原因是( )
A.午后多降水 B.大气对流强
C.废气排放少 D.太阳辐射强
答案 B
解析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两点前后,此时大气对流作用最强,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四季中PM2.5浓度都是在午后两点左右出现低谷,故B项正确。
8.京津冀地区冬季PM2.5浓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冬季( )
A.降雪多 B.燃煤多 C.风力强 D.阴天多
答案 B
解析 京津冀地区冬季大量燃烧煤取暖,故PM2.5浓度较高,B项正确;降雪多和风力强有利于大气中的污染物沉降和扩散,PM2.5浓度较低,A、C两项错误;京津冀地区冬季阴天少,D项错误。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的特珠交接地带。在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用地压力陡增的情况下,人类的各种经济开发利用活动使海岸带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且海岸线变成凸出的多边形。下表为1990~2014年我国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数据统计。据此完成9~11题。
注:除蚀退表示海域面积增加外,其他利用类型均表示海域面积减少。
9.数据显示泉州港海岸线的变化特征是( )
A.海岸线长度基本稳定 B.海岸线长度增加
C.海岸线长度先增后缩 D.海岸线长度缩短
答案 B
解析 读表可知,除蚀退类型的海域面积增加外,其他利用类型的海域面积减少,海域面积减少的数值大于海域面积增加的数值,这说明海域面积逐渐减少,陆地面积逐渐增大,且海岸线变成凸出的多边形,海岸线长度呈现增加状态,B项正确。
10.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状况是( )
A.土地利用率低 B.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C.土地集约化程度高 D.土地规划合理
答案 A
解析 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海岸带的土地利用中,未利用土地和待利用水面合计超过50%,意味着新开发的陆地面积近一半没有充分利用,这说明土地利用率较低,故A项正确。
11.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岸带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扩大滨海湿地面积 B.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C.加剧生态的脆弱性 D.减缓海岸侵蚀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分析可知,泉州港海域由于经济发展,大量围海造陆,加剧了海岸生态环境的脆弱性,C项正确;滨海湿地面积缩小,防灾减灾能力下降,加剧了海岸侵蚀,A、B、D三项错误。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9·河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金丝猴群常年栖息于海拔1 500~3 500 m的高山密林中,主要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身上的皮毛美观华丽,质地柔软,可耐寒。目前全世界金丝猴有6种,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其余4种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历史时期金丝猴一直生活在热带低山森林带地区,曾经在我国广泛分布,而如今金丝猴的分布范围已经大为萎缩,主要呈碎片状零星分布在六片狭窄区域。在横断山区,金丝猴是仅次于国宝大熊猫的明星物种,但是横断山脉阻碍了不同种类金丝猴之间的交流。下图为5种金丝猴分布示意图。
(1)描述我国不同种类金丝猴的分布差异。(6分)
(2)说明横断山脉阻碍不同种类金丝猴之间交流的原因。(6分)
(3)分析金丝猴从热带低山森林带向目前分布区域转移的原因。(6分)
(4)请从个人和政府任选一个角度,为保护金丝猴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 (1)怒江金丝猴和滇金丝猴零散地分布在横断山区,其中滇金丝猴比怒江金丝猴活动范围广;川金丝猴大多分布在四川与陕西、甘肃交界地带及鄂西地区,分布面积较大;黔金丝猴位于贵州省的东北部。
(2)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环境相对封闭,阻碍了不同种类金丝猴之间的交流;横断山区气候的水平和垂直差异大,不同地区生存环境差异大,不同种类金丝猴对栖息地生态环境要求苛刻,对生存的生态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或同类金丝猴长期习惯生存在特定区域,很难再适应其他环境差异大的区域)。
(3)热带低山森林带地区,适合人类生存,随着人类的集聚规模扩大,加剧对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导致金丝猴活动范围急剧缩小;金丝猴的天敌很多,且非法偷猎行为还时有发生。
(4)政府:划定自然保护区,保护金丝猴的生存环境;对数量较少的金丝猴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加强整治,避免人类的猎杀;完善保护金丝猴的法律法规;实行生态移民,使居民远离核心保护区。
个人:积极参与保护金丝猴的各种宣传活动;从自身做起,不猎杀金丝猴;勇于同破坏金丝猴生存环境以及猎杀金丝猴的行为做斗争;不使用由金丝猴皮毛制成的生活用品。
解析 第(1)题,读图即可描述分布差异。第(2)题,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阻碍了不同种类金丝猴之间的交流;气候的地域差异显著,不利于其他物种的生存。第(3)题,从气候、人类等方面分析。第(4)题,答案合理即可。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2分)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位于印度洋上“既穷又富”的非洲岛国。该国“穷”在工业基础薄弱,以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业为主;“富”在地理位置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森林和渔业资源,有众多的旅游胜地;2/5的土地上覆盖着热带雨林,80%的物种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见不到。但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状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的位置、水系及雨林分布。
(1)简述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8分)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8分)
(3)说明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8分)
(4)请就如何推进马达加斯加岛资源开发、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8分)
答案 (1)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变薄,肥力下降;大气降水变率增大,旱涝灾害多发;河流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增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有些物种濒临灭绝。
(2)人类过度垦殖放牧、过度砍伐雨林、滥挖乱掘矿产资源,使地表裸露,流水侵蚀加剧;雨林的大面积砍伐,使动植物栖息地缩小,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损。
(3)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都会影响农作物产量;河流暴涨暴落,引起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降低旅游资源价值,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滥挖乱掘矿产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影响采矿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生活环境质量差。
(4)将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与实施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采矿,禁止乱采滥挖、破坏性开发资源现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旅游和循环经济,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状十分严重。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可知,矿产资源滥挖乱掘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旱涝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第(2)题,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雨林植被造成。如过度开垦、过度砍伐、滥采资源,破坏地表植被,使地表裸露,使流水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第(3)题,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水土的恶化影响农作物产量;水文恶化引起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滥挖乱掘矿产资源,影响采矿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等。第(4)题,推进马达加斯加岛资源开发、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属于建议措施之类的问题。从教育措施、管理措施、法治措施等方面分析。如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禁止乱采滥挖;应统一规划,立法执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旅游和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