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六讲第52课时可持续发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177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六讲第52课时可持续发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177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六讲第52课时可持续发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177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六讲第52课时可持续发展
展开第52课时 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①巨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严重;
③环境问题突出。
(2)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
考点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1)~(2)题。
(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有( )
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②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 ③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④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方向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以下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有(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 ③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实现产业升级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调动和运用知识 |
该地有养殖基地、种植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 注重经济效益。 |
建设水土保持林。 | 体现了注重环境效益。 |
种苗孵化基地。 | 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
罗非鱼养殖基地,热带高效经济作物基地。 | 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
答案 (1)D (2)B
1.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 传统发展观 | 可持续发展观 |
发展目标 |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
增长方式 |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 |
消费模式 | 提倡高消费 | 提倡适度消费 |
文明标准 |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 |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
时间尺度 | 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 强调代际公平 |
空间尺度 | 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 |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的发展方式 |
2.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
| 生态农业 | 清洁生产 |
原因 | 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品质下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 |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环境保护代价高;经济效益低下 |
措施 |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农作物秸秆还田 | 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展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更新设备 |
意义 |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保护森林、草地等植被;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丰富、优质的绿色农产品 |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三)贵州省清镇市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铝城”,吸引多家企业在此集聚。据此完成1~3题。
1.清镇市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铝城”主要得益于( )
A.极高品位的铝土矿 B.丰富的水电和火电
C.非常便捷的交通 D.极其充足的淡水水源
答案 B
解析 炼铝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能源消耗量大。读图可知,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建有大量的火电站;贵州省河流众多,水量大,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建设有大量的水电站。故B项正确。
2.清镇市“铝城”产业发展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是( )
A.铝镁合金制造 B.氧化铝精炼
C.耐火材料生产 D.铝土矿绿色开采
答案 C
解析 循环经济理念是指对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理念。铝土矿绿色开采、铝镁合金制造、氧化铝精炼都属于铝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耐火材料生产是对炼铝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煤灰等废弃物的利用,属于循环经济的理念。
3.多家企业在清镇市集聚的环境效益是( )
A.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B.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C.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促进废弃物再生利用
答案 D
解析 多家企业在清镇市集聚,可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有利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属于环境效益。
循环经济图的判读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图流程】
答案 (1)D (2)B
【读图技巧】
第一步:判断循环经济关联图类型。
循环经济关联图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产生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主要呈现形式有三类:
例题中呈现的是农业循环经济关联图,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沼气可提供清洁能源。
第二步:把握该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三步: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并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
如例题中农作物为水稻和甘蔗,判断该地地处热带或亚热带。
第四步: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
循环经济图的判读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判读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顺藤摸瓜法
(1)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
(2)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3)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4)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5)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的越少就越容易填,在确定完填空内容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断的正确性。
(2019·河南南阳上学期期中)读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该区域种植油菜、养鱼。结合区域地理特征可知,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故D项正确。
2.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是( )
A.饲料厂 B.油菜地 C.养鱼场 D.酒精厂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该区域围绕油菜地发展了养殖业和工业,充分利用了资源,故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油菜地,B项正确。
一、选择题
(2019·沈阳市郊联体一模)“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下图为“富碳农业”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大
B.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C.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低
D.集约化程度高,受市场影响小
答案 B
解析 从图文看,富碳农业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几乎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生产规模不会很大,专业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和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大,B项正确。
2.发展“富碳农业”,能够( )
A.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
B.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价格
C.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
D.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答案 A
解析 根据富碳农业的生产原理,主要是将工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富集起来,进行农业生产,既能提高农业产出,又能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压力,A项正确。
2017年第四季度,我国北方某市要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水泥、玻璃等行业采取错峰生产方式。据此完成3~4题。
3.该市错峰生产的行业具备的共性是( )
A.低能耗,低污染 B.高能耗,高科技
C.高科技,低能耗 D.高能耗,高污染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知,错峰生产的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水泥、玻璃等,均属于传统工业部门,都具备高能耗、高污染的性质。
4.错峰生产的目的是( )
A.降低投入成本 B.提高产品价格
C.减轻雾霾污染 D.促进产业升级
答案 C
解析 据上题分析可知,这些被要求第四季度错峰生产的行业都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特点,因此错峰的主要目的是减排,以保护环境,减轻雾霾污染。
农用地中流失的大量氮元素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容易导致水质变差,水体富营养化。下图为云南洱海沿岸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灌渠出水口和入水口在5~10月份测得的总氮浓度。据此完成5~6题。
5.蔬菜地和水稻田出水口总氮浓度的月际变化较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事安排 B.作物类型
C.降水量多少 D.入水氮量
答案 A
解析 蔬菜地和水稻田出水口总氮浓度的月际变化较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事安排,不同作物施肥时间不同,导致出水口氮浓度的变化,A项正确。
6.为了减轻农业生产对洱海水体的污染,由洱海远岸到近岸的农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
A.苗木地、蔬菜地、水稻田 B.苗木地、水稻田、蔬菜地
C.蔬菜地、水稻田、苗木地 D.蔬菜地、苗木地、水稻田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示出水口氮浓度变化,氮浓度变化最明显的对洱海的污染最强,布局时距洱海应最远。由洱海远岸到近岸的农业布局最合理的是蔬菜地、水稻田、苗木地,C项正确。
二、综合题
7.(2019·云南江川二中期末)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马尔默部长宣言》提出“全球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我们所面临的就是通过促进具体表现为清洁生产战略的寿命周期来改变这些不可持续的方向。”清洁生产主要是针对企业具体的制造过程,是独立公司的行业战略,要在更多的公司乃至一个地区使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应运而生。
(1)有人认为清洁生产就是对环境完全无害的生产方式,请谈一下你的看法。
(2)若上图中发电厂为我国秦山核电站。请你用生态工业的观点,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我国在推广清洁生产方面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清洁生产不能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只是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一方面要避免冷却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海洋中造成生态破坏;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核废料,避免核废料泄漏造成的放射性污染。
(3)制定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等。
解析 第(1)题,清洁生产不能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只是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清洁生产并不是对环境完全无害的生产方式。第(2)题,若图中发电厂为我国秦山核电站,从生态工业角度考虑,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冷却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海洋中,造成生态破坏。核原料、核废料都有放射性污染,要妥善处理核废料,避免核废料泄漏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第(3)题,我国在推广清洁生产方面还要注意制定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