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创新教学案:第十六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自主加餐课
展开(2019·全国卷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第(1)题,图示为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第(2)题,读图可知,在自动处理系统中,对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后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并产生一定的废渣,故工艺流程“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正确;图中显示,废渣是该工艺流程中生产沼气后的残留物,是该系统中的最终产物;读图可知,厨余垃圾分拣后,部分可以用于提取生物油脂,进而加工成为工业油脂,并产生一定的有机渣;读图可知,提取生物油脂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
答案 (1)B (2)C
[真题再用]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故应单独、合法回收,依法科学处置。
(1)分析厨余垃圾非法收集利用和混装、倾倒荒野对居民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威胁。
(2)指出厨余垃圾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答案 (1)非法收集,引发“地沟油”“垃圾猪”等事件,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运输,滤液滴漏、遗漏,污染道路,污染空气,危害居民健康;倾倒荒野,有害成分向地下渗透,污染土壤;露天堆放,受风吹日晒,影响大气质量;腐败渗液污染水体、农田(诱发鼠害)。
(2)合法回收后,将厨余垃圾转变为有机肥;合法回收后,将厨余垃圾转变为沼气原料、制备生物燃料;合法回收后,将厨余垃圾转变为营养饲料。
解析 第(1)题,厨余垃圾非法收集利用和混装、倾倒荒野对居民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威胁可从危害食品安全、危害居民健康、污染土壤、影响大气质量和污染江湖、农田等方面组织答案。第(2)题,厨余垃圾可持续利用途径主要从资源化角度考虑。
(2018·天津高考)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据此完成下题。
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读图可知,A、C、D三项都对人类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高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都体现了循环经济特点;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是绿色出行方式,没有体现出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属于循环经济。
答案 B
[真题再用]
1.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答案 D
解析 循环经济突出了“循环”二字,强调产业之间的产出—投入关系,体现对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体现了这种理念。
2.下列关于循环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答案 A
解析 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2016·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可知:1976年大熊猫的栖息地范围大,成片分布;1987年范围明显减小,且被分割成片状;2000年范围又逐渐扩大,且向北和向西扩展明显。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地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导致:该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20世纪70年代多家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这一地区经济活动的变化即可解释其原因。第(3)题,该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途径,其实质是考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答题时要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工程建设要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言之有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即可。
答案 (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真题再用]
1.导致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
A.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
B.修建108国道,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C.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和秦岭隧道通车
D.发生了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主要是因为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秦岭隧道通车,108国道原路段废弃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大熊猫栖息地得以向北、向西扩展。
2.关于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
B.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
C.国道的建成使大熊猫栖息地扩展
D.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答案 C
解析 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可知:1976年大熊猫的栖息地范围大,成片分布;1987年范围明显减小,且被分割断裂成片状分布;修建道路(国道、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大熊猫栖息地缩小;2000年左右范围又逐渐扩大,且向北和向西扩展明显。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十九大报告节选】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理论发展历程:2012年,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搭建起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路径和重点任务,提出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我国建设了四大天然气战略通道,即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中缅天然气管道)、东北(建设中的中俄天然气东线)和东部海上(LNG贸易)四大通道,为实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即东运的中亚气,南下的俄罗斯气,西行的加拿大气,北上的澳大利亚、卡塔尔及北非天然气等)多气源供气提供了可能。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清洁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多。高考侧重考查区域能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如2016年全国卷Ⅲ第37题考查风能相比煤炭、水能的开发优势。
内蒙古武川县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率先迈出坚定的步伐,同时,该县正在着力引进光伏发电,形成“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市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提供支持。图中“白道”是沟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历来是一条经商之路。读图完成1~2题。
1.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 ②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 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④产业基础好,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图示武川县南侧是阴山山口,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武川县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建设风电场土地广阔;武川县地处内蒙古,经济并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
2.武川县发展“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 )
A.可以降低风能利用率 B.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
C.可以降低建设成本 D.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答案 B
解析 风能和太阳能都是气候资源,受气候影响大,“风光互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蓄储一体”可以提高风能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