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八章第2讲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展开第2讲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课标要求 | 考情展示 | 命题规律 |
1.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 2018·海南卷,24 2015·全国Ⅱ卷,44 | 以某事件为例,在环境保护中作为环境管理的执行者与参与者应采取的措施及遵守的准则。 |
一、认识环境管理
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因此单靠技术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的。
2.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
(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3.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1)管理手段
①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②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
(2)中国公民违反环境法律的原因
①经济利益的驱动。
②不懂法律,不知道法律的威慑力。
二、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1.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1)纵观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
(2)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特点。
(3)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4)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
2.中国认真履行国际公约和国际合作
三、公众参与
1.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1)优势: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而且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2)工作方向: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2.个人环境道德修养
(1)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①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②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③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④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⑤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2)青年环保行为
科学考察、保护野生动物、植树造林、净化环境、开展环境教育、对贫穷地区奉献爱心。
考点一 环境管理
青海海东地区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以有效制止建设项目中未审批就建设,未验收就投产的违法行为。据此回答(1)~(3)题:
(1)海东地区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环境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有关环境管理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人影响环境的行为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B.对企业具体的管理内容是严格限制企业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
C.政府具有双重身份
D.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
(3)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思路点拨:第(1)题,海东地区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是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主要运用了行政手段,①对。有效制止建设项目中未审批就建设,未验收就投产等违法行为,运用了法律手段,②对。材料没有经济处罚、宣传教育信息,不能体现经济手段、环境教育手段,③④错。第(2)题,个人影响环境的行为是个人需求和个人消费行为,反对无节制高消费行为,A错误。对企业具体的管理内容是严格限制企业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B错误。政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管理对象,又是执行者,C正确。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D错误。第(3)题,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做出的评价,A对。该环境管理发生在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前,是预计的一种可能情况,B、C、D错。
答案:(1)A (2)C (3)A
我国的环境管理
我国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很早就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管理轨道,并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我国生态环境部3月23日发布的2018年环境日主题。据此回答(1)~(2)题:
(1)世界环境日当天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2)实行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
A.保护环境免遭破坏
B.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C.实现可持续发展
D.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
解析:(1)D (2)C 第(1)题,通过庆祝活动宣传环保政策法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属于宣传教育手段,故选D。第(2)题,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其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故选C。
【教师备用】(2019·西藏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据此回答(1)~(2)题: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 )
A.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B.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C.环境管理制度 D.环境管理政策
(2)“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 )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解析:(1)A (2)C 第(1)题,“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故选A。第(2)题,“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故选C。
考点二 公众参与
只有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实行清洁生产,公众积极参与、选购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等,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据此回答(1)~(2)题:
(1)“十五”期间,我国重点开发环境无害技术,实行清洁生产的目的是( )
A.将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全过程中
B.主要控制生产产品的无污染
C.防止原料、燃料的污染
D.减少产品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的污染
(2)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是( )
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等
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
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
思路点拨:第(1)题,根据材料,“十五”期间,我国重点开发环境无害化技术,实行清洁生产的目的是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将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全过程中,A对。清洁生产过程是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各环节都注意保护环境,防治污染,B、C、D错。故选A。第(2)题,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属于高消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A错误;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等浪费资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B错误;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节约资源、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C正确;有些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需要使用,D错误。故选C。
答案:(1)A (2)C
个人环境道德修养
1.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2.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
(1)采取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2)参与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学校指学校的管理、课程、环境及与社区的关系,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参与创建绿色社区:绿色社区是指具有符合一定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并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
【教师备用】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兴建的住宅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内容符合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宅要求的是( )
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 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 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④公用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 ⑤隔音效果好,噪音低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B 绿色住宅的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隔音效果好,噪音低,B正确;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目前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公用绿地和停车场应根据需求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黏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瓷砖地面的黏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项目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温度(℃) | 15 | 25 | 30 | 35 | 37 | 40 |
黏附力(N) | 2.0 | 3.1 | 3.3 | 3.6 | 4.6 | 4.0 |
(1)该同学准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口香糖的消费量和人们对其污染的认识。在确定调查对象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公众;二是销售口香糖的商店。请你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2)作为一位现代中学生,我们在参与环保的活动中,应该抵制哪些不良行为?
(3)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者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第(1)题,根据个人参与环保行动的实践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第(2)题,现代中学生应该自觉抵制一些不良行为,如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瓜皮纸屑;浪费水电和纸张等;购买一次性商品;风景区乱涂乱画;公众场所大声喧哗等。第(3)题,口香糖污染治理措施,可从口香糖残留物的特性着手分析:①从污染源考虑:减少口香糖的消费,研制可吞食的口香糖;②从污染物的处置考虑:嚼完后用纸包好,不要乱扔,或改变口香糖成分,使其离开口后黏度迅速减小;③从规范人们行为考虑:通过制定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答案:(1)公众理由:便于客观了解公众对口香糖污染的认识(或商店理由:便于了解口香糖的消费量)。
(2)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瓜皮纸屑;浪费水电和纸张等;购买一次性商品;风景区乱涂乱画;公众场所大声喧哗等。
(3)①研制可吞食的口香糖;②改变口香糖成分,使其离开口后黏度迅速减小;③通过制定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常见地理问题的思维角度和答题技巧
(2019·江苏高考模拟)2018年11月,南京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回收,拒不执行的单位将被重罚。下图为南京市某校园内所张贴的垃圾分类指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显示,垃圾分类回收应用了环境管理的 手段和 手段。
(2)根据垃圾分类指南,你认为学校日常活动最容易产生图中三大类垃圾中的 。为了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请你为垃圾分类回收设计一条宣传语,或写出你最欣赏的有关垃圾分类回收的一条公益广告。
(3)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说明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4)除了垃圾分类外,减少垃圾危害最有效的途径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请你结合日常生活,为减少垃圾的产生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分析—考查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点。难度不大,开放性很强,要求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并且要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去谈。
2.详解—第(1)题,启动垃圾分类回收属于行政手段,不执行将被重罚属于经济手段,学校宣传属于教育手段。第(2)题,学校产生的废弃物多为纸张,属于可回收物。宣传标语只要有关“垃圾分类回收”即可,这样可让学生从思想上认知,从而引导学生的行为。第(3)题,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可从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方面考虑,当然也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第(4)题,生活中要节约、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注意本题不要答成垃圾的处理,而应从怎么减少作答。
答案:(1)行政、经济 教育
(2)可回收物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或“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3)可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影响;可将部分垃圾转化为资源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可带动垃圾处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4)养成节约的习惯,减少垃圾的产生(如节约用纸);废旧物品的循环利用。
常见地理问题的思维角度和答题技巧
1.思维角度
(1)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类:区域特征→限制性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矛盾。
(2)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要从区域特征出发遵循“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自然灾害防治措施或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
2.答题技巧
区域发展中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它们所揭示出的最核心的本质是相同的,那就是人类发展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既包括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包括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瞄准问题,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问题,在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是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人为原因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如长江中游泥沙淤积、围湖造田,湖泊萎缩导致洪涝威胁加重。
(2)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
【教师备用】(2019·广东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图为北京市PM2.5主要来源季节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 按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划分,污染源分为地面源和高架源。高架源是指高烟筒排放的污染物,一般排放量较大。2016年7月2日,环保部与京津冀三省市联合印发《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用排污许可证强化高架源监管。
(1)北京市燃煤和扬尘污染物出现率最高的季节是 ,原因有 。
(2)从长远看,为改善空气质量,京津冀地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3)京津冀地区用排污许可证强化高架源监管,这属于环境管理的 手段和 手段。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图例,北京市燃煤和扬尘污染物出现率最高的季节是冬季。原因是冬季采暖,燃煤使用量大,排放烟尘多;冬季天气干燥,大风天气多,易形成扬尘;冬季植被滞尘净化作用弱等。第(2)题,从长远看,为改善空气质量,京津冀地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能源的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工业企业废气达标排放,减少污染气体排放;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数量,或将高污染产业迁出;加强绿化,提高植物的净化能力;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实现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烟尘排放;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治理环境等。第(3)题,京津冀地区用排污许可证强化高架源监管,这属于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答案:(1)冬季 冬季采暖,燃煤使用量大;冬季天气干燥,大风天气多,易形成扬尘;冬季植被滞尘净化作用弱等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加强绿化;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实现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工业企业废气达标排放;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治理环境等
(3)行政 法律
(2019·全国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塑料垃圾是指城乡垃圾中散落各处,随时可见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废弃物。它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包装、一次性聚丙烯快餐盒、塑料餐具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雪糕袋等。例如,近年来随着外卖点餐就餐形式的兴起,每周至少4亿份外卖飞驰在我国的大街小巷,当人们吃完外卖后,塑料盒、塑料袋、吸管等塑料垃圾便随意扔进了垃圾桶里。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塑料袋平均使用时间为25分钟,但它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全球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
简述塑料垃圾的危害,以及为减少塑料垃圾,个人应怎样提升环境道德修养。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塑料垃圾的危害,以及个人应怎样提升环境道德修养。塑料垃圾的危害主要从对污染、资源、土地等角度分析。如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产生视觉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生物生长;占用大片土地;污染海洋,危害海洋生物;影响其他垃圾综合利用等。为减少塑料垃圾,与提升个人修养要从资源、环境及消费等角度考虑。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等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答案: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产生视觉污染;占用大片土地,破坏土壤结构;污染海洋,危害海洋生物;影响其他垃圾综合利用等。(任答1项)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