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3讲 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展开
第23讲 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起源与区位选择
1.城市的起源
(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
2.城市的区位选择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气候
适度的降水,适宜的气温,适宜人类生存
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地形
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②热带的高原地区。
③山区的河谷和较开阔的低地
①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②巴西高原的城市分布。
③中国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的城市分布
河流(沿河设城)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中国赣州
河流汇合处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中国宜宾、重庆、武汉
续 表
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河流(沿河设城)
河口处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洋,河海联运便利
中国上海、广州,印度加尔各答
过河点位置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英国伦敦
自然资源
具有资源优势,矿产开发可降低成本;影响矿业城市经济的宏观分布
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中国鞍山等城市
(2)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区位
举例
交通
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和沿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
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格尔木因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青新公路交会而成为交通枢纽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大运河沿岸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
政治
首都、省会等地吸引人口分布
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3)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
军事、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减弱;科技、旅游等已成为重要因素;经济、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终产生着巨大影响。
二、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过程
1.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划分
特点
产业革命前
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产业革命后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大
“二战”后
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形成了“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
2.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当代城市化特点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微点1 城市起源的根本原因和基本前提不同
城市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基本前提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微点2 图示城市形成的条件
微点3 城市并不是全部分布在平原地区
虽然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但城市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平原上,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差,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山区的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我国汾河、渭河谷地中城市的分布。
微点4 图示法记忆城市化及其特点
微点5 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
微点6 城市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2)地区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目前速度
趋缓(甚至停滞)
快
城市人
口比重
大小
大(70%以上)
小(不到40%)
原因
起步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起步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阶段
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
城市化表现及原因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受人类影响最集中、最深刻,地理环境变化最大的区域。城市的不合理发展往往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1.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出的尾气
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合理布局对城市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和建设、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理,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设置绿化隔离带
2.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交通拥挤
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造成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公交
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
导致住房紧张,影响居住质量
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微点7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
城市化水平主要通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比重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快慢,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微点8 不同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判断
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说明不同的发展时期。一般认为城市化比重在30%以下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中期阶段。另外还可以通过人口数量迁移方向和示意图来判读城市化进程阶段。
微点9 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各环节的变化
与城市建设前相比,城市建设后,蒸发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微点10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高考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B
1.图解城市区位因素
2.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1)首先考虑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城市吸引在这一地点的(自然因素)。
(2)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
(3)在影响城市形成的两大因素中,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4)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如经济布局调整,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个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 ( )
A.甲 B.丁
C.戊 D.己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乙和丙
B.甲地的主导工业部门可能是棉纺工业
C.图中乙城市的规模较大
D.充分发挥丁地旅游资源优势,把丁地发展为区域中心
解析:戊位于河口地区,形成较早。丁地交通不便,不可能发展成为区域中心。
答案:1.C 2.D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3~4题。
3.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4.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当时的东京城有河流(汴河)流经,大小船只穿梭于河流中,水运便利,加之陆路交通发达,形成商业繁荣发达的东京城。故选D。第4题,东京作为当时的北宋都城,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行政功能。故选A。
答案:3.D 4.A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过程
(2019·高考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回答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 )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D 2.B 3.A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间
19-20世纪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迁往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解
(2020·济南评估)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据此回答1~2题。
1.该城市发展历程可能是 ( )
A.Q—P—N B.N—P—Q
C.P—N—Q D.N—Q—P
2.下列关于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P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
B.Q阶段城市交通体系较完善
C.N阶段城郊农业最发达
D.Q阶段工业产值不断降低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N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约为50%,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只有约35%和15%,为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P阶段第二产业比重约为50%,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约为18%和32%,为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Q阶段第三产业比重约为65%,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只有约5%和30%,为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P阶段为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大,人口不断涌向城市,但城市化水平仍在不断提升,还没有达到最高,A错;N阶段为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第一产业比重大,但生产力水平较低,城郊农业并不是最发达的,C错;Q阶段为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生产力水平最高,交通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比成长阶段有所减少,但工业仍然不断发展,产值继续上升,B对、D错。
答案:1.B 2.B
(2020·青岛质检)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口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回答3~5题。
3.推测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
A.辽宁 B.上海
C.湖南 D.安徽
4.2000-2005年,吉林省的 ( )
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 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
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 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
5.图示时期,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 ( )
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
C.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解析:第3题,两个时段,M省级行政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普遍较低。2000-2005年,M省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为负值,说明该时期镇区人口减少,镇区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城化贡献率高;2010-2015年,由于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镇区人口增多,镇化贡献率提高。综上分析,上海符合该特点。故B选项正确。第4题,2000-2005年吉林省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为正值,说明镇区人口在增加,故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人口总数应该增加,故B选项错误;该图反映的信息是吉林省镇化贡献率为正值,说明镇区人口增加,但不代表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故C选项错误。第5题,城化贡献率与镇化贡献率呈负相关,城化贡献率越高,镇化贡献率相对越低。读图可知2010-2015年重庆镇化贡献率低于陕西,说明重庆的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故D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2000-2005年重庆镇化贡献率高于陕西,即城化贡献率低于陕西,故A、C选项错误。
答案:3.B 4.D 5.D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9·高考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
A.10~15 km B.15~20 km
C.20~25 km D.25~30 km
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C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0·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读深圳、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扩展曲线图,回答1~2题。
1.深圳城市建成区扩展速度明显快于厦门,这主要得益于 ( )
A.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B.其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
C.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D.其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
2.据图推测,深圳、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可能导致 ( )
A.居民通勤距离增加 B.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C.大气降水下渗增加 D.地表径流减少
解析:第1题,厦门和深圳都是经济特区,都是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A、D不选;深圳邻近香港,受其影响经济发展迅速,B正确;深圳是移民城市,发展历史较短,C不选。第2题,深圳、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大,居民的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增加,通勤距离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地表硬化面积大,降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选A。
答案:1.B 2.A
(2020·南阳一中模拟)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铺贴于各种建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由法国植物学家帕特里克·布兰克发明,他将体型较大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上方,体型较小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下方。该类型植物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土壤和种植基质,以管线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来维持植物生长。图1示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结构,图2为植物墙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 ( )
A.减少建筑能耗 B.增加绿化面积
C.延长建筑寿命 D.丰富城市景观
4.推测目前高层建筑没有大规模采用植物墙的原因是 ( )
A.技术不够成熟 B.破坏建筑景观
C.安装维护费高 D.市场需求不足
解析:第3题,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地面绿地日益被侵蚀的今天,垂直绿化成为一种节省空间的绿化趋势,植物墙应运而生。第4题,植物墙安装维护技术较成熟;植物墙设计崇尚美观高雅,推崇环保自然,又兼具功能性及实用性,市场需求旺盛;由图1可知,植物墙安装与维护的费用高,使植物墙普及难度较大。
答案:3.B 4.C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路交通枢纽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该区域人口沿河分布于地势较为低平的地区,影响因素为河流与地形。第2题,据图中信息及河流判断,该区域为四川盆地,甲城为成都、乙城为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与成都相比,水路交通便捷是其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优势所在。
答案:1.D 2.D
(2020·辽宁朝阳抽测)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据此回答3~5题。
3.日本都市圈建设的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 )
A.雏形阶段 B.加速阶段
C.调整阶段 D.成熟阶段
4.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
A.核心城市劳动力短缺 B.城市商业中心外移
C.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 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5.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 ( )
A.形成了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B.以核心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间差距拉大
D.已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阶段是雏形阶段。第4题,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突出;加速阶段有大量人口流入城市,不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和都市圈圈层萎缩问题,城市商业中心外移不属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5题,由图可知成熟阶段形成了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以外围地区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间差距缩小;是否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从图中无法看出。
答案:3.A 4.D 5.A
(2020·河南六市联考)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了城市人口收缩现象,为此,有学者将城市划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等类型。下表中,甲、乙、丙、丁是四个不同类型的城市,其对应框内的数字,依次代表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各指数均采用1~5的等级,数字越大,在全国的相对地位越高。据此回答6~7题。
甲
乙
丙
丁
1980年
221
433
344
435
2016年
544
333
434
324
6.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增长城市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对四座城市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
B.乙——对外来人口的引力增大
C.丙——城市化水平显著下降
D.丁——厂矿资产闲置现象突出
解析:第6题,丙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增大,说明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上升,但是人口规模在全国的相对地位下降,说明该城市可能经历了传统产业衰落、外来劳动力减少的过程,其后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第7题,甲城市从小城市发展为经济实力处于全国顶级位置的大城市,仅依靠传统制造业是很难达到的;乙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基本稳定,这说明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属于潜在收缩型城市;丙城市的人口数量指数减小,但经济总量指数增加,在我国高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水平仍会有所提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丁城市的三个指数均降低,一般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厂矿倒闭或效益低下,形成大量的闲置土地、设备等。
答案:6.C 7.D
(2020·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联考)随着我国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此,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村并居”理念,即在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村居,采用增加绿地、广场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降低高密度建筑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营造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宜居场所。据此回答8~9题。
8.“合村并居”的理念,限制了乡村的 (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用地规模 D.人口流动
9.“合村并居”的实施,可以 ( )
A.优化乡村用地结构 B.降低人口密度
C.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D.促进乡村竞争
解析:第8题,由“建设高密度村居”,可判断合村后会大大减少住宅用地,则可限制用地规模。“合村并居”将几个邻近的乡村整合成一个乡村,所辖人口变多,加之基础设施的完善,新乡村的服务种类会增多、服务等级也会得到提升。第9题,“合村并居”通过高密度安置农户,会减少对农村周边耕地的占用,也能重新利用原来闲置的土地,则可优化乡村用地结构。合村是把几个小乡村合并,没有增加区域内的乡村人口,则人口密度、比重变化不大;合并后成为一个整体,也降低了乡村之间的竞争。
答案:8.C 9.A
(2020·北京西城区模拟)“城市绿心”指在城市中央或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起来的绿色空间,通常兼顾有多种自然或人工绿地、水域、湿地等类型。从2013年至今,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一直致力打造“中国绿心”。据此回答10~11题。
10.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打造“中国绿心”的优势条件是 ( )
A.湘、鄂、皖之间,居全国中心位置
B.位于阶梯交界处,山林茂密
C.“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
D.城市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11.图示“城市绿心”的生态效益表现在 ( )
A.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
B.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
C.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
D.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
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中国绿心”位于湘、鄂、赣之间;“中国绿心”位于第三级阶梯,并没有处于阶梯交界处;“中国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中国绿心”所在区域的农村人口较多,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人口应小于农村人口,工业不发达。据此分析选C。第11题,结合上题可知,该“城市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该绿心主要是乡村、田园风光,周边是城市群,绿心是江、湖组成的湿地主体,建设绿心可以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周边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C对;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属于经济效益,A错;绿心的建设旨在让城乡协同发展,使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目前城市提供的服务、就业、收入等远好于乡村,故该现象不会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这也不是生态效益,B错;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不属于生态效益,D错。据此分析选C。
答案:10.C 11.C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图为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该大城市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图。
(1)据材料一描述该大城市的发展特征。
(2)据材料一中的右图,说明该大城市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
(3)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该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1)发展特征应结合非农业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比重以及建成区面积进行分析。(2)城市发展促进郊区农业结构调整,使耕地面积减小。(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状况,其解决措施应从增大下渗量、增强地表径流的排泄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变大;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大。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花卉种植;耕地面积减小,农业用地紧张。
(3)问题: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小,地表径流量较大,易形成城市内涝。 措施: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大雨水的下渗量;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图1为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图2为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下表为该城市市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
时间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2)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解析:(1)从地形看,该地处于背风坡,风速小,导致自净能力下降;从植被看,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城市绿化带中的树木落叶,直接影响净化效果。(2)要根据图2明确该城市土地利用上的变化,即城市不透水层面积大大增加,实质上是地面硬化,由此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3)由表可知,城郊之间的温差较大,说明热岛效应较强烈,因此在城郊之间形成城市风环流,为了减少市区的污染,郊区有污染的工厂应当布局在城市风环流下沉气流(距离)之外的区域,并在郊区提高绿化率,净化回归到城市的气流。
答案:(1)该市地处冬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风速小;冬季气温低,植被处于休眠期(树木落叶),对污染气体的净化作用减弱。
(2)加重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内涝的形成;城市水资源更加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3)由于城郊之间的温差产生了热力环流,污染物随地面风由郊区流向市区。
措施:郊区有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市风环流(热力环流)下沉气流(距离)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第23讲 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起源与区位选择
1.城市的起源
(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
2.城市的区位选择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气候
适度的降水,适宜的气温,适宜人类生存
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地形
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②热带的高原地区。
③山区的河谷和较开阔的低地
①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②巴西高原的城市分布。
③中国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的城市分布
河流(沿河设城)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中国赣州
河流汇合处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中国宜宾、重庆、武汉
续 表
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河流(沿河设城)
河口处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洋,河海联运便利
中国上海、广州,印度加尔各答
过河点位置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英国伦敦
自然资源
具有资源优势,矿产开发可降低成本;影响矿业城市经济的宏观分布
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中国鞍山等城市
(2)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区位
举例
交通
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和沿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
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格尔木因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青新公路交会而成为交通枢纽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大运河沿岸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
政治
首都、省会等地吸引人口分布
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3)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
军事、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减弱;科技、旅游等已成为重要因素;经济、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终产生着巨大影响。
二、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过程
1.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划分
特点
产业革命前
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产业革命后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大
“二战”后
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形成了“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
2.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当代城市化特点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微点1 城市起源的根本原因和基本前提不同
城市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基本前提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微点2 图示城市形成的条件
微点3 城市并不是全部分布在平原地区
虽然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但城市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平原上,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差,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山区的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我国汾河、渭河谷地中城市的分布。
微点4 图示法记忆城市化及其特点
微点5 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
微点6 城市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2)地区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目前速度
趋缓(甚至停滞)
快
城市人
口比重
大小
大(70%以上)
小(不到40%)
原因
起步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起步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阶段
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
城市化表现及原因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受人类影响最集中、最深刻,地理环境变化最大的区域。城市的不合理发展往往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1.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出的尾气
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合理布局对城市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和建设、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理,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设置绿化隔离带
2.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交通拥挤
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造成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公交
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
导致住房紧张,影响居住质量
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微点7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
城市化水平主要通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比重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快慢,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微点8 不同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判断
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说明不同的发展时期。一般认为城市化比重在30%以下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中期阶段。另外还可以通过人口数量迁移方向和示意图来判读城市化进程阶段。
微点9 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各环节的变化
与城市建设前相比,城市建设后,蒸发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微点10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高考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B
1.图解城市区位因素
2.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1)首先考虑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城市吸引在这一地点的(自然因素)。
(2)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
(3)在影响城市形成的两大因素中,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4)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如经济布局调整,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个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 ( )
A.甲 B.丁
C.戊 D.己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乙和丙
B.甲地的主导工业部门可能是棉纺工业
C.图中乙城市的规模较大
D.充分发挥丁地旅游资源优势,把丁地发展为区域中心
解析:戊位于河口地区,形成较早。丁地交通不便,不可能发展成为区域中心。
答案:1.C 2.D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3~4题。
3.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4.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当时的东京城有河流(汴河)流经,大小船只穿梭于河流中,水运便利,加之陆路交通发达,形成商业繁荣发达的东京城。故选D。第4题,东京作为当时的北宋都城,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行政功能。故选A。
答案:3.D 4.A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过程
(2019·高考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回答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 )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D 2.B 3.A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间
19-20世纪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迁往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解
(2020·济南评估)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据此回答1~2题。
1.该城市发展历程可能是 ( )
A.Q—P—N B.N—P—Q
C.P—N—Q D.N—Q—P
2.下列关于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P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
B.Q阶段城市交通体系较完善
C.N阶段城郊农业最发达
D.Q阶段工业产值不断降低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N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约为50%,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只有约35%和15%,为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P阶段第二产业比重约为50%,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约为18%和32%,为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Q阶段第三产业比重约为65%,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只有约5%和30%,为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P阶段为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大,人口不断涌向城市,但城市化水平仍在不断提升,还没有达到最高,A错;N阶段为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第一产业比重大,但生产力水平较低,城郊农业并不是最发达的,C错;Q阶段为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生产力水平最高,交通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比成长阶段有所减少,但工业仍然不断发展,产值继续上升,B对、D错。
答案:1.B 2.B
(2020·青岛质检)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口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回答3~5题。
3.推测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
A.辽宁 B.上海
C.湖南 D.安徽
4.2000-2005年,吉林省的 ( )
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 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
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 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
5.图示时期,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 ( )
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
C.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解析:第3题,两个时段,M省级行政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普遍较低。2000-2005年,M省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为负值,说明该时期镇区人口减少,镇区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城化贡献率高;2010-2015年,由于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镇区人口增多,镇化贡献率提高。综上分析,上海符合该特点。故B选项正确。第4题,2000-2005年吉林省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为正值,说明镇区人口在增加,故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人口总数应该增加,故B选项错误;该图反映的信息是吉林省镇化贡献率为正值,说明镇区人口增加,但不代表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故C选项错误。第5题,城化贡献率与镇化贡献率呈负相关,城化贡献率越高,镇化贡献率相对越低。读图可知2010-2015年重庆镇化贡献率低于陕西,说明重庆的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故D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2000-2005年重庆镇化贡献率高于陕西,即城化贡献率低于陕西,故A、C选项错误。
答案:3.B 4.D 5.D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9·高考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
A.10~15 km B.15~20 km
C.20~25 km D.25~30 km
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C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0·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读深圳、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扩展曲线图,回答1~2题。
1.深圳城市建成区扩展速度明显快于厦门,这主要得益于 ( )
A.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B.其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
C.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D.其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
2.据图推测,深圳、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可能导致 ( )
A.居民通勤距离增加 B.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C.大气降水下渗增加 D.地表径流减少
解析:第1题,厦门和深圳都是经济特区,都是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A、D不选;深圳邻近香港,受其影响经济发展迅速,B正确;深圳是移民城市,发展历史较短,C不选。第2题,深圳、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大,居民的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增加,通勤距离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地表硬化面积大,降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选A。
答案:1.B 2.A
(2020·南阳一中模拟)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铺贴于各种建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由法国植物学家帕特里克·布兰克发明,他将体型较大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上方,体型较小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下方。该类型植物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土壤和种植基质,以管线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来维持植物生长。图1示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结构,图2为植物墙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 ( )
A.减少建筑能耗 B.增加绿化面积
C.延长建筑寿命 D.丰富城市景观
4.推测目前高层建筑没有大规模采用植物墙的原因是 ( )
A.技术不够成熟 B.破坏建筑景观
C.安装维护费高 D.市场需求不足
解析:第3题,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地面绿地日益被侵蚀的今天,垂直绿化成为一种节省空间的绿化趋势,植物墙应运而生。第4题,植物墙安装维护技术较成熟;植物墙设计崇尚美观高雅,推崇环保自然,又兼具功能性及实用性,市场需求旺盛;由图1可知,植物墙安装与维护的费用高,使植物墙普及难度较大。
答案:3.B 4.C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路交通枢纽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该区域人口沿河分布于地势较为低平的地区,影响因素为河流与地形。第2题,据图中信息及河流判断,该区域为四川盆地,甲城为成都、乙城为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与成都相比,水路交通便捷是其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优势所在。
答案:1.D 2.D
(2020·辽宁朝阳抽测)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据此回答3~5题。
3.日本都市圈建设的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 )
A.雏形阶段 B.加速阶段
C.调整阶段 D.成熟阶段
4.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
A.核心城市劳动力短缺 B.城市商业中心外移
C.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 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5.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 ( )
A.形成了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B.以核心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间差距拉大
D.已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阶段是雏形阶段。第4题,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突出;加速阶段有大量人口流入城市,不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和都市圈圈层萎缩问题,城市商业中心外移不属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5题,由图可知成熟阶段形成了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以外围地区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间差距缩小;是否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从图中无法看出。
答案:3.A 4.D 5.A
(2020·河南六市联考)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了城市人口收缩现象,为此,有学者将城市划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等类型。下表中,甲、乙、丙、丁是四个不同类型的城市,其对应框内的数字,依次代表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各指数均采用1~5的等级,数字越大,在全国的相对地位越高。据此回答6~7题。
甲
乙
丙
丁
1980年
221
433
344
435
2016年
544
333
434
324
6.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增长城市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对四座城市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
B.乙——对外来人口的引力增大
C.丙——城市化水平显著下降
D.丁——厂矿资产闲置现象突出
解析:第6题,丙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增大,说明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上升,但是人口规模在全国的相对地位下降,说明该城市可能经历了传统产业衰落、外来劳动力减少的过程,其后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第7题,甲城市从小城市发展为经济实力处于全国顶级位置的大城市,仅依靠传统制造业是很难达到的;乙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基本稳定,这说明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属于潜在收缩型城市;丙城市的人口数量指数减小,但经济总量指数增加,在我国高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水平仍会有所提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丁城市的三个指数均降低,一般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厂矿倒闭或效益低下,形成大量的闲置土地、设备等。
答案:6.C 7.D
(2020·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联考)随着我国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此,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村并居”理念,即在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村居,采用增加绿地、广场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降低高密度建筑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营造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宜居场所。据此回答8~9题。
8.“合村并居”的理念,限制了乡村的 (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用地规模 D.人口流动
9.“合村并居”的实施,可以 ( )
A.优化乡村用地结构 B.降低人口密度
C.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D.促进乡村竞争
解析:第8题,由“建设高密度村居”,可判断合村后会大大减少住宅用地,则可限制用地规模。“合村并居”将几个邻近的乡村整合成一个乡村,所辖人口变多,加之基础设施的完善,新乡村的服务种类会增多、服务等级也会得到提升。第9题,“合村并居”通过高密度安置农户,会减少对农村周边耕地的占用,也能重新利用原来闲置的土地,则可优化乡村用地结构。合村是把几个小乡村合并,没有增加区域内的乡村人口,则人口密度、比重变化不大;合并后成为一个整体,也降低了乡村之间的竞争。
答案:8.C 9.A
(2020·北京西城区模拟)“城市绿心”指在城市中央或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起来的绿色空间,通常兼顾有多种自然或人工绿地、水域、湿地等类型。从2013年至今,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一直致力打造“中国绿心”。据此回答10~11题。
10.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打造“中国绿心”的优势条件是 ( )
A.湘、鄂、皖之间,居全国中心位置
B.位于阶梯交界处,山林茂密
C.“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
D.城市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11.图示“城市绿心”的生态效益表现在 ( )
A.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
B.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
C.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
D.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
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中国绿心”位于湘、鄂、赣之间;“中国绿心”位于第三级阶梯,并没有处于阶梯交界处;“中国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中国绿心”所在区域的农村人口较多,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人口应小于农村人口,工业不发达。据此分析选C。第11题,结合上题可知,该“城市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该绿心主要是乡村、田园风光,周边是城市群,绿心是江、湖组成的湿地主体,建设绿心可以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周边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C对;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属于经济效益,A错;绿心的建设旨在让城乡协同发展,使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目前城市提供的服务、就业、收入等远好于乡村,故该现象不会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这也不是生态效益,B错;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不属于生态效益,D错。据此分析选C。
答案:10.C 11.C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图为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该大城市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图。
(1)据材料一描述该大城市的发展特征。
(2)据材料一中的右图,说明该大城市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
(3)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该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1)发展特征应结合非农业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比重以及建成区面积进行分析。(2)城市发展促进郊区农业结构调整,使耕地面积减小。(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状况,其解决措施应从增大下渗量、增强地表径流的排泄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变大;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大。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花卉种植;耕地面积减小,农业用地紧张。
(3)问题: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小,地表径流量较大,易形成城市内涝。 措施: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大雨水的下渗量;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图1为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图2为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下表为该城市市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
时间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2)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解析:(1)从地形看,该地处于背风坡,风速小,导致自净能力下降;从植被看,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城市绿化带中的树木落叶,直接影响净化效果。(2)要根据图2明确该城市土地利用上的变化,即城市不透水层面积大大增加,实质上是地面硬化,由此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3)由表可知,城郊之间的温差较大,说明热岛效应较强烈,因此在城郊之间形成城市风环流,为了减少市区的污染,郊区有污染的工厂应当布局在城市风环流下沉气流(距离)之外的区域,并在郊区提高绿化率,净化回归到城市的气流。
答案:(1)该市地处冬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风速小;冬季气温低,植被处于休眠期(树木落叶),对污染气体的净化作用减弱。
(2)加重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内涝的形成;城市水资源更加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3)由于城郊之间的温差产生了热力环流,污染物随地面风由郊区流向市区。
措施:郊区有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市风环流(热力环流)下沉气流(距离)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