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展开第43讲 旅游开发与保护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旅游规划
1.(2018·高考全国卷Ⅱ)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解析:(1)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两个角度作答,包括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知名度等。(2)依托“佛手山药”可以开展的旅游项目从观光、体验、购物等角度着手设计,该问为开放性设问,以“佛手山药”为中心设计项目即可。
答案:(1)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
(2)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2.(2017·高考全国卷Ⅱ)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解析:旅游活动的规划设计可以从旅游活动的空间设计、旅游地区特征的适应性设计等角度分析。
答案: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
1.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2)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①旅游景区的交通规划
景区交通 线路规划 | 旅游景区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紧邻的主要景点为中心,通过公路、河道、索道和人行道等交通线,将周围若干景点相连而成的。因此景区交通规划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
旅游交通 工具规划 |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某些交通工具(如观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 |
②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的 目的 |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
规划时 要考虑 的因素 |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游览 | |
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局时需要具体分析 |
2.选择和设计旅游线路
(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①主观方面:个人的兴趣(旅游动机)和爱好(旅游偏好)。
②客观方面: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睱时间。
(2)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①途径: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②内容: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等。
(3)确定旅游目的地
①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②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③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4)旅游线路的选择
①倾向于环路设计,追求以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游览最多的旅游地。
②若两个旅游地景观类型相同、所提供的游玩时间相近,但与居住地距离不同,通常会选择较近的旅游地。
(5)保证旅游安全
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2020·佛山模拟)“文化旅游”是指以鉴赏某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四川省夹江县石堰村的72道工序竹纸制作技艺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生产的夹江蜀纸又称书画纸,与安徽宣纸齐名。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居住于此,与手工艺人一起研究造纸技术。2018年,当地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石堰村将旅游开发与传统造纸文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纸文化旅游产业。
分析石堰村发展文化旅游的自身优势,并依托“纸文化”为其设计合理的旅游项目。
解析:自身优势可从资源价值、独特性(“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居住于此”)与知名度(“与安徽宣纸齐名”)角度分析。旅游项目设计可从观赏技艺、体验过程等角度分析。
答案:自身优势:有历史悠久的传统造纸工艺,旅游资源独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国画大师张大千留下的故居和造纸遗迹,旅游景观具有不可复制性(独特性);生产的蜀纸(书画纸)享有较高知名度,对游客吸引力大。
旅游项目:建造纸文化博物馆(引入光影技术),展示传统造纸技艺的发展历程;手工艺人现场展示传统造纸工序,游客参与互动体验;发挥名人效应,建造艺术家画馆,举办书画展等文化活动。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2019·高考全国卷Ⅰ)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主要原因:安仁古镇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县城)。古镇旅游主要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
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多样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 | 成因 | 危害 |
环境污染 | 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 | 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健康 |
对生物的危害 |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 | 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
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 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 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
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 |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
(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 | 成因 | 危害 |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 | 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
城市化问题 | 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 | 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等 |
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
旅游环境保护策略 | 具体措施 | 实施主体 |
法律法规 |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 立法机关 |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 | ||
工程建设 |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 政府 |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 旅游研究专家、政府 | |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 |
旅游项目评价 | 评定旅游环境容量 |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
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 | 旅游研究专家 | |
旅游环保教育 | 倡导绿色旅游 | 政府 |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 教育专家 | |
生态旅游 | 约束个人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 旅游者 |
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流经鲁西南5市,包括8段共180余千米的河道以及15处遗址点,大运河将沿线遗址点及周边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纵贯鲁西南的旅游景点带。下图为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按旅游资源本质属性划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属于________________,具有突出的________价值。
(2)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鲁西南沿运河景观带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义。
(4)为更好地体现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当地在旅游发展中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1)按照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是人为修建的人文旅游资源,由于其建设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价值。(2)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结合图中旅游景点的分布,从旅游资源数量和价值、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交通、客源地市场等角度作答。(3)鲁西南沿运河景观带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义,主要从居民就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文化弘扬、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作答。(4)旅游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可以从旅游规划、旅游规模、旅游设施建设、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等角度作答。
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
(2)资源丰富,历史文化价值高;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交通便利;潜在客源市场大
(3)扩大知名度,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4)做好旅游规划;控制旅游规模;配置旅游设施;保护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
非选择题
1.(2020·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是我国古镇开发的成功典范。乌镇一期定位于观光市场,一般只有半天的游程,观赏内容有限,客源数量有限,景区营收以门票为主,人均消费百元左右;乌镇二期定位于商务休闲市场,目的是把游客留下来,人均消费提高到上千元,逐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
指出在乌镇的开发过程中,延长游程和提高景区接待能力的具体措施。
解析:因“观赏内容有限”,则可通过提高旅游资源质量或增加数量来满足游客需求,“定位于观光市场”则游览时间短,可开发民宿,定位体验,延长游客在此地的旅游时间;接待能力主要从交通、餐饮,以及会所场地开发角度分析。
答案:延长游程:景区开发民宿,丰富旅游资源;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表演,让游客参与其中,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加强景区的生态保护、文物保护的力度,提高旅游资源质量。
提高景区接待能力:完善交通、通信、餐饮等基础服务设施;对传统民居进行改造,为商务、会展提供场所。
2.(2020·广州综合测试)珠穆朗玛峰旅游景区拥有独特的生物资源、壮丽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族文化。珠穆朗玛峰也是研究高原生态、板块运动等环境科学的宝贵基地,科学价值无法估量。1988年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1994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12月,珠峰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
分析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禁止旅游的原因。
答案:为了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会产生大量垃圾,破坏自然环境;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容易遭受人类活动破坏;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3.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 目前来看,杭州作为国内最早提出全域旅游的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相对成熟。2002年10月,西湖景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景区;到2017年底,杭州旅游业成为总收入突破3 000亿元的大产业,旅游业已成为杭州的一大经济支柱,实现了由“门票经济”到“全域旅游”的转化。 图示为2017年杭州各商户数量分布图。
重点国有景区是国有资产,具有公共属性。请从全域旅游的角度说明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目的,并根据图文材料阐述降低门票价格后如何减轻核心景区的承载压力。
解析: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价主要是为了发挥其公共属性,让更多旅游者参与,同时还要实现旅游经济的转型;而景区门票价格降低之后,将会迎来大批游客,会对景区造成巨大压力,同时也会对景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基于此可以通过帮助大众转变旅游方式,扩大旅游范围,完善旅游服务以及打造旅游产业链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目的:发挥重点国有景区的公共属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发挥重点国有景区的示范作用,实现旅游经济的转型(或促进旅游服务的多样化)。
减轻核心景区承载压力的措施:①转变旅游方式。增加体验型旅游项目,实现旅游从“观光式”到“体验式”转变。②扩大旅游范围。统筹规划行政区内旅游活动,促进旅游要素在全域范围内流动。③完善旅游服务。完善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如道路交通、餐饮供给、信息通信等。④发展旅游产业。结合核心景区的特色,打造特色产业链。
4.长白山风景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森林覆盖率达87.9%,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等,景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游客主要从北坡进入景区,景区管理部门规定游客必须统一乘坐景区车辆(车票与景区门票同时出售,从景区大门到主峰约30千米)前往各个景点,任何其他车辆不允许进入景区。
简析长白山景区管理部门规定游客必须乘坐景区车辆前往各景点的原因。
解析: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地形、大型野生动物出没、路程、游客活动范围、上山游客数量、各景点旅游人流、接待服务水平等角度分析回答。
答案:地形复杂,可能有大型野生动物出没,统一的景区车辆可保障游客的安全;路程较长,可快速到达目的地,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限制游客活动范围,减少对景区野生动植物的干扰、破坏及垃圾污染;控制上山游客数量,将游客规模控制在旅游环境容量内;合理疏导、分流各景点旅游人流;全面提升景区接待服务水平,提高景区旅游收入。
5.可替代性旅游是相对于传统的大众旅游而提出的概念。随着大众旅游的出现和发展,其给旅游目的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大量密集的人流和过度的旅游开发使目的地生态环境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坏,同时也衍生出目的地传统文化衰退、社会矛盾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外学者提出,应寻求一种对旅游目的地负责的旅游模式来“替代”传统大众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的概念由此产生。
简述可替代性旅游相对于传统的大众旅游的特点。
解析:由材料可知,可替代性旅游以对旅游目的地负责的旅游模式为理念,再将其与传统的大众旅游如人流过大、旅游开发过度、对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矛盾加剧等进行对比,即可得出可替代性旅游的特点。
答案:人流较少,限制旅游人数,控制旅游活动规模,避免给目的地环境带来压力;活动形式多样化,灵活性强,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旅游形式;选择游客密度小的特色旅游目的地,以便于旅游者充分亲近目的地和体验当地的特色;强化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意识,旅游目的地开发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和沟通,增进双方的理解和相互尊重;旅游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给旅游目的地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章末综合检测(十九)
(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1.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冬季银装素裹,林海雪原无边无际。“乌兰布统坝上草原+经棚蒸汽机车+达里湖捕鱼节+达尔罕骆驼节+金山岭长城”八日行程(如下图)是近五年冬季(12月-次年1月)人气最高的摄影旅游线路。
分别列举两例线路上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并阐明该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依据。(10分)
解析:线路上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该旅游线路规划设计要结合该地旅游资源的特性并考虑旅游者的出游愿望与承受能力,分析景点之间的可达性、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
答案:飘雪、云雾、林海、雪原等自然旅游资源;篱笆、马群、冬渔、驼文化、长城等人文旅游资源。
从旅游者的出游愿望与能力看:各景点摄影题材丰富独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客源经济承受能力强,客源丰富。
从旅游资源条件看:各旅游景点独具特色,集群程度高;以北京为交通集散中心,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强,具有合理的最小旅游时间比;与南方地理环境差异大;线路成熟,安全性高。
2.(2020·石家庄一模)近年来,在法国从电力公司、标致汽车等大型公司,到奶酪工坊、香皂厂等中小型企业,2 000多家企业向游客敞开了大门,以开放工厂、设立博物馆等方式吸引游客参观。参观中游客能与工作人员交流,可以触摸原材料,看到生产过程,闻到产品的味道,有些还能品尝。这种“体验式”的企业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游客参与其中。统计数据显示,法国开放参观的企业中,93%都是中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34%的企业拥有50年以上的历史。下图示意法国波尔多一家历史悠久酒庄的工作人员正在向游客讲解造酒过程。
说明越来越多法国企业和游客参与企业游的原因。(10分)
解析:“触摸原材料,看到生产过程”,可接受消费者监督,从而赢得信赖;“开放工厂、设立博物馆”,可宣传企业价值和历史文化;“闻到产品的味道,有些还能品尝”,利于产品推广。对游客来说,通过企业游也增长了见识。
答案:企业参与:企业游能使企业透明开放地接受消费者监督,赢得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维护和改善企业良好形象;企业游可以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和保护企业历史和文化遗产;企业游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增加企业收入。
游客参与:游客可以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增长见识,满足好奇心;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环境、卫生标准、产品质量等,形成对企业和产品的印象和评价。
3.(2020·郑州测试)燕山—太行山片区位于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腹地。该片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带。因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时代特征,燕山—太行山片区大力发展旅游业来脱贫致富。
说明燕山—太行山片区为脱贫致富而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原因。(10分)
答案: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发展落后;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不利于工业发展;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融,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毗邻京津等都市圈,接近客源地;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
4.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郊游获得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走近自然,走近田园,参与娱乐项目,来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济南的南部山区紧邻市区,是济南市区周末近郊游的理想地点。 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众多,部分景区还开设了游客参与类项目。 当地居民也开设了大量的农家乐场所。2016年济南市成立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下辖仲宫镇、柳埠镇、西营镇。南山管委会立足于保护泉水源地,建设济南后花园,逐步开始了对南部山区的统一规划、保护与开发。
分析南部山区发展近郊游的优势,以及南部山区管委会的成立对该地近郊游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10分)
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济南南部山区紧邻市区,距离市区较近,客源充足;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众多,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较丰富,适宜发展近郊游;南山管委会立足于保护泉水源地,建设济南后花园,对南部山区统一规划、保护与开发;管委会的成立对近郊游进行科学的统一规划,避免近郊游的同质化竞争;保护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城市居民近郊游需求。
答案:优势: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较丰富;距离市区较近,客源充足。
积极影响:进行科学的统一规划,避免近郊游的同质化竞争;保护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城市居民近郊游需求。
5.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丹霞山,位于客家人聚居地仁化县,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动植物科普乐园,也是全国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自从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后,丹霞山的研学旅行便日渐兴起,2017年国庆长假国内20多支团队深入丹霞山研学旅行,在“自然学校”中深度体验丹霞之美。下图示意丹霞山地理位置。
分析丹霞山“研学旅行”日渐兴起的原因。(10分)
解析:“世界自然遗产地”说明知名度较高;“国家5A级景区”说明配套设施较完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动植物科普乐园”,说明旅游资源丰富;“国务院印发的《……意见》”,说明国家政策支持;图示交通运输方式多样而交通便捷。
答案:有丹霞地貌、客家文化、丰富物种等资源,研学旅行的内容丰富;是世界自然遗产,知名度较高;国家5A级景区,配套设施较完善;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距珠三角较近,中小学研究团队多;国家政策对研学旅行的支持。
6.上王村位于秦岭北麓青华山下,北有省道107环山公路,西邻210国道,距西安市区20 km。下图为上王村旅游开发模式。
评价上王村采取以农家乐休闲为主体的旅游开发模式的有利条件。(10分)
答案:位于秦岭北麓,拥有良好的自然风光、乡村田园等吃、住、观、赏和体验的旅游资源;距西安市区近,具备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省道、国道穿行,交通便捷,通达度高;政府主导,村委会主体,农家乐协会管理,资金、信息、服务质量、风险管控等得到保障。
7.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目前中国甚至世界最大苗族聚集地。苗寨大多依山傍水,相连成片,木质吊脚楼错落有致;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在旅游资源没有开发前,西江千户苗寨地处偏远,交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老百姓生活贫困。如今的千户苗寨,旅游资源得到合理有序开发,乡村旅游开展的红红火火,村容村貌彻底改观。如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景观。
请以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说明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10分)
解析: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转移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经济面貌、加强文化交流、文明乡风、传承农村文化、保护生态等角度分析。
答案: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乡村卫生、医疗、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经济落后面貌;加强城乡经济文化交流;形成新的文明乡风;保护、弘扬和传承农村文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8.(2020·齐鲁名校协作体模拟)银发旅游是指60岁及以上老人的旅游活动。新时代的老年人,正以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桐庐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受到长三角附近地区老年人的热捧。桐庐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养生基地”称号,把银发旅游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发展集生态养生、健康管理、高端养老为一体的银发旅游基地。
分析桐庐政府把银发旅游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的原因。(10分)
解析:首先要分析银发旅游的客源市场优势以及该地针对银发人群的资源优势;同时,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银发旅游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答案:长三角地区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数量多;老年人的收入稳定;部分老年人身体较好,出行意愿强烈;桐庐风景优美,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养生健康产业基础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