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2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②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③了解常见离子Cl-、SO、CO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
②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旨在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在水溶液中真正的存在形式,并进一步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多角度看待物质、分析物质的习惯和视角;并逐步建立起运用“分类观”“微粒观”研究物质的意识。
2.学情分析
(1)知识结构
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在此基础上,简单复习进而引出电解质的概念并不困难,但是电解质的含义,电解质导电的原理,这些都是新内容,理解分析起来并不容易;实验现象容易观察到,但为什么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根据现象得到怎样的结论,学生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对“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也不够深刻。
(2)心理特征
本章位于第一册第一章,本节知识源于初中化学又高于初中化学,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学习化学。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难点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1.本节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要目的,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实验探究、引导归纳→学生讨论、反思总结。
课前准备
学生用的学案,相关演示实验仪器及药品。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准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板书设计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①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特征:①方程式中出现离子符号;②等号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方法1:拆消法
方法2:反应实质法
情景导入
导入设计一
上节课,我们对电解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电解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与离子这种微粒密不可分。(展示试管中的NaOH和CuSO4溶液并混合)那么,像NaOH和CuSO4这些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与离子有何关系?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做出正确回答。
导入设计二
上节课,我们通过酸、碱、盐溶液或熔融物的导电性实验分析,对电解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①电解质是具有特定性质的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②酸、碱、盐是电解质(其水溶液或熔融物能导电);③酸、碱、盐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大小成正比。即电解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与离子这种微粒密不可分。(展示试管中的NaOH和CuSO4溶液并混合)那么,像NaOH和CuSO4这些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与离子有何关系?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做出正确回答。
【设计思路】这两种情境设计思路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指向新知识的核心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深层次思考。
【板书】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离子反应
【观察思考】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向0.01 mol·L-1 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按课本43页图连接好装置。
①按下开关接通电路,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Ba(OH)2溶液中滴加0.2 mol·L-1稀硫酸,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电流计指针的变化情况。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①现象:电流计指针明显偏转。结论:Ba(OH)2是电解质,它溶于水时会发生电离。
②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先逐渐减小至接近0刻度,后来又逐渐增大。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粉红色,后来又由粉红色逐渐变为无色。结论: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发生了离子反应。
【分组讨论】Ⅰ.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Ⅱ.该实验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交流分享】【归纳总结】
Ⅰ.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稀硫酸电离出的H+和SO分别与Ba(OH)2电离出的OH-和Ba2+反应生成H2O和BaSO4沉淀的过程。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Ⅱ.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问题思考】请说明下列反应的实质:①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②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③Na2CO3和盐酸的反应。
【学生活动】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实质是OH-与Cu2+结合生成Cu(OH)2沉淀,本质特点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溶物。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Na2CO3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CO与H+结合生成H2O和CO2气体。
【设计思路】这三个练习是同学们熟悉的反应,以熟悉的反应为背景,恰好又是代表了生成难溶物、弱电解质和气体三种不同的情况,所以问题的指向性就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之一离子反应的实质,所以通过这样的练习,更能有效地落实离子反应的实质。
【教师点拨】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即反应有离子参加,在化学上我们把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板书】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问题思考】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通过两种化合物相互接触,交换成分,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活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生成难溶物、弱电解质和气体。
【深入探究】离子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板书】2.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①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特征:①方程式中出现离子符号;②等号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问题思考】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呢?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师讲解】方法1:
①“写”:写出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明确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②“断”:判断电离出的微粒中哪些能够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③“写”:综合①和②,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例如:NaOH(aq)+HCl(aq)①写出电离方程式:NaOH===Na++OH-;HCl===H++Cl-;②H+和OH-能够生成H2O;③H++OH-===H2O;体会课本45页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例子。
方法2: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一切单质、气体、氧化物、难溶物、弱电解质均写成化学式。
③“删”: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例如:NaOH(aq)+HCl(aq)①写出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②NaOH拆成Na+和OH-;HCl拆成H+和Cl-;NaCl拆成Na+和Cl-;H2O不能拆。③删去Na+和Cl-整理成H++OH-===H2O。
【设计思路】方法1易于帮助同学理解离子反应,但易造成不符合物质的配比的错误。初学方法2易于掌握。所以,本节课两种方法都进行介绍,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并能满足认知水平不同的同学的需要。
【巩固练习】
1.NaOH(aq)+CuSO4(aq):2OH-+Cu2+===Cu(OH)2↓
2.Na2CO3(aq)+HCl(aq):2H++CO===H2O+CO2↑
【深入探究】完成课本45页4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进行比较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1、2的离子方程式相同。3、4的相同。
【教师点拨】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表示所有同一类的反应。例如:强酸、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大都可以表示为:H++OH-===H2O。
【问题思考】离子反应有什么应用呢?
【教师点拨】利用离子反应可以检验某种离子的存在。如Cl-的检验方法:在待测液中加入AgNO3溶液后再滴加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即证明溶液中有Cl-。同学们可以课下讨论SO与CO的检验方法。
【设计思路】由Cl-的检验方法推广到SO与CO的检验方法,让同学们讨论后再予以反馈。
【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Ba(NO3)2溶液中加稀H2SO4:
②铁屑加入CuSO4溶液中;
2.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Cu2++2OH-===Cu(OH)2↓,改写为:
②CO+2H+===CO2↑+H2O,改写为:
③CaCO3+2H+===Ca2++H2O+CO2↑,改写为: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边引导边媒体显示):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其反应结果有难电离物(水)或难溶物或易挥发物生成——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OH(aq)+HCl(aq):H++OH-===H2O;
NaOH(aq)+CuSO4(aq):2OH-+Cu2+===Cu(OH)2↓
Na2CO3(aq)+HCl(aq):2H++CO===H2O+CO2↑
教学反思
《离子反应》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是化学学习中一种应用标准,当遇到概念时如何对概念进行分析,怎样准确的理解概念并学会如何应用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本课从电离方程式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对物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借助溶液中离子的微观图过渡到溶液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从而理解离子反应进行的本质。通过分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入手,介绍了以“写—拆—删—查”四步走的方式来分析解说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同时将哪些物质要拆,哪些物质不用拆的问题对学生做了归纳,使他们的知识点有一个小结。最后采用实际离子方程式讲述了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判断方法,并对有关的问题做了总结。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难点的教学更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在时间把握上应该更注重,在探究实验中要充分“想学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堂作业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稀硫酸溶液反应:MgCO3+2H+===Mg2++H2O+CO2↑
答案:AB
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Ba2+、Na+、CO、OH-
B.Mg2+、Ba2+、OH-、NO
C.H+、K+、CO、SO
D.Al3+、Fe3+、SO、Cl-
答案:D
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NaCl、CuSO4。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②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
(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可能存在的物质的检验方法是(写出简要步骤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CaCO3、Na2SO4、CuSO4
(2)Na2CO3
(3)NaCl
(4)取无色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HNO3,待气泡放尽后,加AgNO3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有,则含有NaCl,反之则无。2H++CO===CO2↑+H2O,Ag++Cl-===AgCl↓
鲁科版必修1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第1课时教案,共7页。
鲁科版必修1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教案设计,共10页。
鲁科版必修1第2节 电解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2节 电解质教学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