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6实验微讲座4 4实验十四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6实验微讲座4 4实验十四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第1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6实验微讲座4 4实验十四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第2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6实验微讲座4 4实验十四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6实验微讲座4 4实验十四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展开

    实验十四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一、实验目的1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2探究一维弹性碰撞的特点二、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率vv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三、实验器材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等四、实验步骤1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a.改变滑块的质量b.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2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3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算出速度(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4方案四: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按照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3)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4)不放被撞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所示(6)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m1m2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7)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回原处(8)实验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系统的动量守恒五、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长木板实验是否平衡掉摩擦力等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3减小误差的措施(1)设计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且尽量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2)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 对实验步骤及实验误差分析的考查典题例析 (2020·嘉兴月考)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向气垫导轨空腔内通入压缩空气;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测得滑块1的质量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试说明(2)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滑块1.(2)作用前系统的总动量为滑块1的动量p0m1v0.v0 m/s2.00 m/sp00.310×2.00 kg·m/s0.620 kg·m/s.作用后系统的总动量为滑块1和滑块2的动量和且此时两滑块具有相同的速度vv m/s1.20 m/sp(m1m2)v(0.3100.205)×1.20 kg·m/s0.618 kg·m/s.(3)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间有摩擦[答案] (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放开滑块1(2)0.620 0.618(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间有摩擦 如图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O点下方桌子的边缘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右端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此外:(1)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小球的大小)解析:(1)要验证动量守恒必须知道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根据弹性球1碰撞前后的高度ab由机械能守恒可以求出碰撞前后的速度故只要再测量弹性球1的质量m1就能求出弹性球1的动量变化;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只要测出立柱高h和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就可以求出弹性球2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故只要测量弹性球2的质量和立柱高h、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就能求出弹性球2的动量变化(2)根据(1)的解析可以写出动量守恒的方程2m12m1m2.答案:(1)弹性球12的质量m1m2 立柱高h 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2)2m12m1m2 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考查典题例析 (2020·宁波联考)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薄木片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DE)(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 kg小车B的质量为m20.2 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解析] (1)从分析纸带上打点的情况看BC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又表示小车有较大速度因此BC段能较准确地描述小车A在碰撞前的运动情况应选用BC段计算小车A碰前的速度CD段打点的情况看小车的运动情况还没稳定而在DE段内小车运动稳定故应选用DE段计算AB碰后的共同速度(2)小车A在碰撞前速度v0 m/s1.050 m/s小车A在碰撞前动量p0mAv00.4×1.050 kg·m/s0.420 kg·m/s碰撞后AB的共同速度v m/s0.695 m/s碰撞后AB的总动量p(mAmB)v(0.40.2)×0.695 kg·m/s0.417 kg·m/s.[答案] (1)BC DE (2)0.420 0.417 利用气垫导轨通过闪光照相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一实验(1)实验要求研究两滑块碰撞时动能损失很小和很大等各种情况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大应选图中的________()若要求碰撞动能损失最小则应选图中的________()(甲图两滑块分别装有弹性圈乙图两滑块分别装有撞针和橡皮泥)(2)某次实验时碰撞前B滑块静止A滑块匀速向B滑块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连续4次拍摄得到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AB两滑块均在080 cm范围内且第1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x10 cmAB两滑块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________时刻AB两滑块质量比mAmB________解析:(1)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大则需两滑块碰撞后结合在一起故应选图中的乙;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小则应使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即选图中的甲(2)由图可知1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x10 cm第二次Ax30 cm第三次Ax50 cm碰撞在x60 cm从第三次闪光到碰撞的时间为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2.5T时刻设碰前A的速度为v则碰后A的速度为B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Av=-mA·mB·v解得.答案:(1)  (2)2.5T 23[随堂检测]1(2020·湖州调研)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释放点越低小球所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速度越小误差越小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轨道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解析:C.入射小球释放点越高入射球碰前速度越大相碰时内力越大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可以较好地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也有利于减少测量水平位移时的相对误差从而使实验误差减小选项C正确2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入射球a的质量为m1被碰球b的质量为m2小球的半径为r各小球的落地点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球与被碰球最好采用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小球B让入射球与被碰球连续10次相碰每次都要使入射小球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滚下C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1m1m2D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1m1m2解析:D.在此装置中应使入射球的质量大于被碰球的质量防止入射球反弹或静止A错;入射球每次必须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保证每次碰撞都具有相同的初动量B错;两球做平抛运动时都具有相同的起点P为不放被碰球时小球的落点M为入射球碰后的落点N为被碰球的落点故应验证的关系式为:m1m1m2DC3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冲量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了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的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则碰撞前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m________解析:由题图(b)可得碰前甲车的速度为v1 m/s0.6 m/s.碰后两车的共同速度v2 m/s0.4 m/s.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1(mm)v2.由此得甲、乙两车的质量比.答案:0.6 214气垫导轨(如图)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如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相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x1x2x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碰撞前后两滑块动量不变解析:打点周期为x1x2x3均用时.碰前其中一个滑块的动量p1mv1ma0.2abx1碰前另一个滑块的动量p2mv2ma0.2abx3.故碰前总动量pp1p20.2ab(x1x3)同理碰后总动量p2m0.4abx2.答案:0.2abx1 0.2abx3 0.2ab(x1x3) 0.4abx2[课后达标]1(2020·杭州调研)(1)两个同学分别利用清华大学和广东中山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在中山大学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B)(2)在清华大学做实验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关于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ab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Bb摆的振幅比a摆小Ca摆的机械能比b摆大Dt1 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a解析:(1)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可得:T2L由此可知T2L图象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图线的斜率k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小中山大学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小于清华大学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图象可知图线A是在中山大学的同学的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2)由于TaTb重力加速度g相等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可得两单摆的摆长不相等A错误;由题图乙所示图象可知两单摆的振幅关系:AaAbB错误;由于不知道两摆球的质量关系因此无法比较两摆的机械能关系C错误;由题图乙所示图象可知t1 s时刻a摆球位于负最大位移处因此它具有正向的最大加速度D正确答案:(1)A (2)D2(2020·绍兴质检)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T2L函数关系图象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中的________(2)由图可知小筒的深度h________m当地重力速度g________m/s2(π3.14g的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T2纵轴截距大于0图线应为题图乙中的图线a(2)由图象的截距得h0.3 m;由斜率可求得gm/s2π2 m/s29.86 m/s2.答案:(1)a (2)0.3 9.86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D大头针P1P2P3P4之间的距离尽量小些(2)某同学在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OO延长线于C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如图甲所示若他测得AB6 cmCD4 cm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3)某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解析:(1)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玻璃砖上下表面不一定要平行A错误;为了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大些效果会更好B错误;为了准确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C正确;大头针P1P2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时引起的角度误差会减小角度的测量误差会小些D错误(2)图中P1P2作为入射光线OO是折射光线设光线在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则由几何知识得到:sin isin rAOOC则折射率:n1.5.答案:(1)C (2)1.5 (3)偏小4.(2020·嘉兴质检)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用刻度尺测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进行的主要步骤是:A用刻度尺测玻璃砖的直径AB的大小d.B先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将玻璃砖水平放置在白纸上用笔描出玻璃砖的边界将玻璃砖移走标出玻璃砖的圆心O、直径ABAB的法线OC.C将玻璃砖放回白纸的原处长直尺MN紧靠A点并与直径AB垂直放置D调节激光器使PO光线从玻璃砖圆弧面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并使长直尺MN的左右两侧均出现亮点记下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1)小明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此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为n________(2)关于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BOC的范围内改变入射光线PO的入射角直尺MN上可能只出现一个亮点B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小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C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大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D要使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增大应减小入射角解析:(1)设光线在AB面上的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根据几何关系有:sin αsin β.则折射率n.(2)当入射角大于等于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只有反射没有折射则直尺MN上只出现一个亮点A正确;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通过几何关系知x1<x2B正确C错误;减小入射角则折射角减小x1增大D正确答案:(1)  (2)ABD5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滤光片、单缝、双缝、光屏a是实验时用红色滤光片和缝间距d0.36 mm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图b是实验时用红色滤光片和缝间距d0.18 mm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图c是实验时用蓝色滤光片和双缝间距d0.36 mm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1)比较图a和图b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2)比较图a和图c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3)能进行上述比较的前提是做这三次实验时不改变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A”“B”“C”“D中选择)解析:(1)比较图a和图b可知对相同色光双缝间的距离变小相邻条纹间距增大;(2)比较图a和图c可知对相同双缝光波长变短相邻条纹间距减小;(3)能进行上述比较的前提是做这三次实验时保证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即不改变CD的位置答案:(1)对相同色光双缝间距减小相邻条纹间距增大(2)对相同双缝光波长变短相邻条纹间距减小(3)C D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2相比Δx1________Δx2(“>”“<”)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 nm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1.00 m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 m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mm.解析:由公式Δxλ可知Δx1>Δx2.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 mm2.1 mm双缝间的距离d代入数据得d0.300 mm.答案:> 0.3007(2018·4月浙江选考)(1)细丝和单缝有相似的衍射图样在相同条件下小明用激光束分别垂直照射两种不同直径的细丝和细丝在光屏上形成的衍射图样如图1ab所示已知细丝的直径为0.605 mm现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细丝的直径如图2所示细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1中的________(a“b)是细丝的衍射图样  (2)小明在做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时尝试用单缝和平面镜做类似实验单缝和平面镜的放置如图3所示白炽灯发出的光经过滤光片成为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射单缝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小明测得单缝与镜面延长线的距离为h与光屏的距离为D则条纹间距Δx________随后小明撤去平面镜在单缝下方A处放置同样的另一单缝形成双缝结构则在光屏上________(不能)观察到干涉条纹解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固定刻度的0.5 mm 刻度线已露出估读到0.001 mm读数为0.998 mm.由图1可知b图中衍射现象更明显对应的细丝更细a图是细丝的衍射图样(2)该实验可以看成是双缝间距d2h、双缝与光屏间距LD的双缝干涉(如图所示)所以Δxλλ.在单缝下方A处放置同样的另一单缝可以形成双缝结构但白炽灯的光通过滤光片后直接通过双缝是形成了两个光源而光波是概率波随机发射即使两个光源同时打开也不能保证相遇的两列光波相位差恒定所以不能形成稳定的相位差并不能成为相干光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振动方向相同以及相位差恒定必须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获得相干光所以双缝干涉实验需要在双缝前再加一条单缝. 答案:(1)0.998(0.9961.000均可) a (2)λ 不能8.(2018·11月浙江选考)小明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的装置如图甲所示悬挂在O点的单摆由长为l的细线和直径为d的小球A组成小球A与放置在光滑支撑杆上的直径相同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碰撞后小球A继续摆动小球B做平抛运动(1)小明用游标卡尺测小球A直径如图乙所示d____________mm.又测得了小球A质量m1细线长度l碰撞前小球A拉起的角度α和碰撞后小球B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竖直下落高度h.为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形成新单摆其周期___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大于)黏合前单摆的周期(摆角小于5°)解析:(1)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0.05 mm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可知d14 mm8×0.05 mm14.40 mm.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m1v1m1v1m2v2A球碰前的速度可以由m1g(l)(1cos α)m1v得出故还需要测小球B的质量m2以及碰后A球的最大摆角来计算碰后A球的速度(2)若碰后粘在一起形成新单摆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知T2π摆球质量变大不会改变单摆的周期答案:(1)14.40 小球B的质量m2碰撞后A球摆动的最大摆角β (2)等于9.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选用了两个外形相同的硬质小球AB小球A质量较大小球B质量较小该同学实验发现:若在水平面上用A球去撞击原来静止的B碰后AB都向前运动;若用B球去撞击原来静止的A碰后A球向前运动B球向后运动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该同学计划用如图所示的圆弧槽进行实验实验时分别将小球MN放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玻璃轨道内侧(轨道半径远大于小球半径)现让小球M从与圆心O等高处由静止释放在底部与静止的小球N发生正碰(1)实验中若实验室里有如下所述的四个小球: 半径为r的玻璃球;半径为2r的玻璃球;半径为1.5r的钢球;半径为2r的钢球为了便于测量该同学M球应选用______________N球应选用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2)实验中不用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小球M的质量m1和小球N的质量m2; 圆弧轨道的半径R; 小球M碰后上升的最高处与O点连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1; 小球N碰后上升的最高处与O点连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2.(3)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中的不变量的等式为:______________解析:(1)两球大小应该相同为使M球撞后反弹要使M球质量小于N球质量根据条件M球选N球选.(2)(3)根据机械能守恒碰前:m1gRm1v后:m1gR(1cos θ1)m1vm2gR(1cos θ2)m2v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m1v1m2v2m1v1m1m2m1故圆弧轨道的半径不用测量答案:(1)  (2)(3)m1m2m1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