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江苏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4章实验20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
展开实验二十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
1.实验目的
(1)了解光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
(2)观察白光及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3)掌握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距的方法。
(4)测单色光的波长。
2.实验原理
(1)根据公式Δx=λ得λ=Δx。
(2)用刻度尺测出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用测量头调节出清晰的干涉条纹,测出n个亮纹间的距离a,则Δx=。双缝间距d是已知的,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波长λ。
3.实验器材
双缝干涉仪、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刻度尺。
4.实验步骤
(1)观察干涉条纹
①将光源、遮光筒、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②接好电源,打开开关,使灯丝正常发光。
③调节各器件的高度,使光源灯丝发出的光能沿遮光筒的轴线到达光屏。
④安装双缝和单缝,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使双缝与单缝的缝平行,二者间距约5~10 cm,这时,可观察白光的干涉条纹。
⑤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观察单色光的干涉条纹。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①安装测量头,调节至可清晰观察到干涉条纹。
②使分划板中心线对齐某条亮条纹的中央,记下手轮上的读数a1,将该条纹记为第1条亮条纹;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线移动至另一亮条纹的中央,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a2;将该条亮条纹记为第n条亮条纹,则相邻两亮条纹间距Δx=。
③用刻度尺测量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d是已知的)。
④重复测量、计算,求出波长的平均值。
5.注意事项
(1)双缝干涉仪是比较精密的仪器,应轻拿轻放,且注意保养。
(2)安装时,注意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双缝平行且间距适当。
(3)光源灯丝最好为线状灯丝,并与单缝平行且靠近。
(4)照在光屏上的光很弱,主要原因是灯丝与单缝、双缝,测量头与遮光筒不共轴所致;干涉条纹不清晰的一般原因是单缝与双缝不平行所致,故应正确调节。
实验原理与操作
1.干涉条纹要调整到最清晰的程度。
2.干涉条纹的疏密程度与单缝宽度无关,与光的波长有关。
3.分划板刻线与干涉条纹需平行,中心刻线要恰好位于条纹中心。
1.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测量红光的波长:
(1)图甲中标示的器材 “A”应为________。
甲
乙
(2)图乙中测量头的读数为________ mm。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调节光源高度,观察到光束沿遮光筒的轴线传播后再装上测量头
B.接通电源前把输出电压调到小灯泡额定的电压
C.观察到条纹比较模糊,可以调节拨杆进行调整
D.测量某亮条纹位置时,目镜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该亮纹边缘重合
(4)下列图示中条纹间距表示正确是________。
A B C D
[解析] (1)图甲中标示的器材 “A”应为红光滤色片;
(2)图乙中测量头的读数为:10 mm+18×0.02 mm=10.36 mm;
(3)根据“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操作步骤可知,安装器材的过程中,先调节光源高度,观察到光束沿遮光筒的轴线传播后再安装单缝、双缝以及装上测量头,故A正确;若要小灯泡正常发光,则接通电源前把输出电压调到小灯泡额定的电压,故B正确;观察到条纹比较模糊,可能是单缝与双缝不平行,可以调节拨杆进行调整,故C正确;测量某亮条纹位置时,目镜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该亮纹的中心重合,故D错误。
(4)干涉条纹的宽度是指一个明条纹与一个暗条纹的宽度的和,为两个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故图C是正确的,图A、B、D错。
[答案] (1)红光滤色片(写滤光片也对) (2)10.36(10.34~10.40都算对) (3)ABC (4)C
2.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__、A。
(2)本实验所用的滤光片应选用________色滤光片,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暗)条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 (1)滤光片E是从白光中选出单色红光,单缝屏是获取线光源,双缝屏是获得相干光源,最后成像在毛玻璃屏上,所以排列顺序为:C、E、D、B、A。
(2)红色滤光片能透过红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应选用红色滤光片。根据实验原理,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双缝到屏的距离和n条亮(暗)条纹的距离。
(3)在操作步骤②时应注意的事项有:放置单缝、双缝时,必须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且单缝、双缝距离为5~10 cm;要使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
[答案] (1)E、D、B (2)红 双缝到屏的距离 n条亮(暗)条纹的距离 (3)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且单缝、双缝距离为5~10 cm 使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
3.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
(1)在观察红光的干涉图样时,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透镜D、单缝E等光学元件,如图甲所示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右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右至左,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______(选填①或②)。
①C、D、E、B、A①;②C、D、B、E、A。
(2)一同学通过测量头的目镜观察单色光的干涉图样时,发现里面的亮条纹与分划板竖线未对齐。如图乙所示若要使两者对齐,该同学应如何调节________。
A.仅左右转动透镜 B.仅旋转单缝
C.仅旋转双缝 D.仅旋转测量头
(3)图丙为实验中用测量头测得某次条纹位置的局部图象,则x=________ mm。
(4)为了使测得单色光的条纹间距增大,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以下做法合适的是________。
A.增大单缝与双缝间距
B.增大双缝与毛玻璃屏间距
C.更换双缝间距更小的双缝片
D.增强光源亮度
[解析] (1)为了获取单色的线光源,光源后面应放置滤光片、单缝,单缝形成的相干线性光源经过双缝产生干涉现象,在光屏上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因此,由右至左,各光学元件排列顺序应为白光光源、透红光的滤光片、单缝、双缝、毛玻璃屏,故为CDEBA,故选:①。
(2)发现里面的亮条纹与分划板竖线未对齐,若要使两者对齐,该同学应调节测量头,故A、B、C错误,D正确。
(3)游标卡尺的主尺刻度读数为1 mm,游标读数为0.02×16 mm=0.32 mm,所以最终读数为:L=1 mm+0.32 mm=1.32 mm。
(4)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Δx=λ,要使Δx增大,可以增大L,或减小d,还可以增大λ,与单缝与双缝间距,及光的强度无关,故B、C正确,A、D错误。
[答案] (1)① (2)D (3)1.32 (4)BC
4.(2019·全国Ⅱ卷)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则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
(3)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300 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1.20 m,第1条暗条纹到第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7.56 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 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需要减小条纹间距,由公式Δx=λ可知,需要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l或增大双缝间的距离d,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2)由题意可知,=λ,解得λ=。
(3)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解得λ=630 nm。
[答案] (1)B (2) (3)630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干涉图样或条纹间距变化的分析,二是干涉光波长或双缝间距的计算等。以上两点都围绕条纹间距公式Δx=λ的应用命题。同时,由于Δx的测量需要用到螺旋测微器或游标卡尺,所以读数时要科学、准确。
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 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 mm,双缝间距d=0.25 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甲
乙 丙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2.190 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_ mm。
(2)根据以上条件,可算出这种光的波长λ=________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下列操作中可以使条纹变稀疏的是________。
A.改用波长较短的光(如紫光)做入射光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C.减少双缝间距
D.增大双缝间距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7.5 mm,可动刻度为36.8×0.01 mm=0.368 mm,所以最终读数为7.5 mm+0.368 mm=7.868 mm,所以对准第4条时读数为x2=7.868 mm。
(2)相邻条纹的间距为Δx== mm=1.89 mm,根据Δx=λ得波长为λ== m=675 nm。
(3)根据Δx=λ得要使条纹变稀疏,则减小双缝间距,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或增大入射光的波长,故选项B、C正确,A、D错误。
[答案] (1)7.868 (2)675 (3)BC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仪测量光的波长。
甲
乙 丙
(1)实验中选用的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像屏的距离为L,在像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乙所示。已知分划板刻线在图乙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的读数分别为x1、x2,则计算入射的单色光波长的表达式为λ=________。
(2)分划板刻线在某明条纹中心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丙所示,则其读数为________ mm。
(3)用黄色滤光片做实验时得到了干涉图样,为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A.仅换用紫色的滤光片
B.仅换用红色的滤光片
C.仅更换间距更大的双缝
D.仅使像屏离双缝距离远一些
[解析] (1)相邻亮纹的间距为:Δx = ,根据公式Δx=λ,则有λ=Δx·=;
(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1 cm=31 mm,游标尺上第2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2×0.05 mm=0.1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31 mm+0.10 mm=31.10 mm;
(3)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λ可知换用紫色的滤光片,波长减小,则相邻条纹间距减小;用红色的滤光片,波长增大,则相邻条纹间距增大,故选项B正确,A错误。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λ可知仅更换间距更大的双缝,即d增大,则相邻条纹间距减小,故选项C错误。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λ可知仅使像屏离双缝距离远一些,即L增大,则相邻条纹间距增大,故选项D正确。
[答案] (1) (2)31.10 (3)BD
3.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
甲
(1)以下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测完了紫光的波长后,要再测量红光的波长,只需要更换滤光片,不需要再调节单缝及双缝就可以直接测量
B.去掉滤光片就观察不到干涉现象
C.若将光源换成激光,则不需要滤光片及单缝也能通过干涉现象测出光波的波长
D.若将光源换成激光,则不需要滤光片及双缝也能通过干涉现象测出光波的波长
(2)在实验中,双缝间距d=0.5 mm,双缝与光屏间距离L=0.5 m,某次实验在分划板上得到清晰的干涉图象,分划板中心与第一条亮条纹中心, 第八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分划板在第八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时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 mm,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 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乙
[解析] (1)由干涉条纹间距Δx=λ知,测完了紫光的波长后,要再测量红光的波长,只需要更换滤光片,改变入射光的波长λ,不需要再调节单缝及双缝就可以直接测量,故A正确;去掉滤光片观察,会出现白光的干涉图样,故B错误;若将光源换成激光,激光是单色光,不需要滤光片及单缝也能通过干涉现象测出光波的波长,故C正确,D错误。
(2)分划板在第八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时游标卡尺读数为x8=15.5 mm。分划板中心与第一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时游标卡尺读数x1=11.1 mm,x8- x1=λ,单色光的波长λ= m=6.3×10-7 m。
[答案] (1)AC (2)15.5 mm 6.3×10-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