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模块1第1单元单元综合提升
展开
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形成原因
(1)经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
(2)政治: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
(3)思想: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
2.发展历程
奠基 |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
建立 | 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
巩固 | 西汉建立“中朝”,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完善 |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
加强 | 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
发展 | 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
强化 |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
结束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3.主要措施
(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决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
4.演变趋势
(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始终,但君权不断加强,直到明朝废除丞相。
②分权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明朝都采取了一些措施。
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国家法定机构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①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结果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②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等特别突出。
5.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②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
③思想上,专制统治严密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明清时期中国与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项目 | 明清时期的中国 | 与明清同时期的英国 |
政体形式 | 封建君主专制 |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
权力中心 | 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君主意志即国家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 | 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
政府机构 | 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决策权,对皇帝负责 | 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
历史影响 | 君主专制强化,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是中国落后的政治根源 | 防止专制独裁,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