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教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九 3专题优化提升
展开专题优化提升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阶段项目 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国英、俄、法、美等国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扩张地区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全世界范围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活动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续 表阶段项目 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结果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沉重灾难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推动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涨[针对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1.(2020·衡阳八中月考)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不少的殖民垄断公司,有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等,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性质的组织( )A.都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B.都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 C.都只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D.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选D。殖民垄断公司是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欧国家在生产力不高的情况下建立的,采取正当贸易、黑奴贸易、屠杀掠夺等方式攫取利润,有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垄断组织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2.(2020·德阳三模)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 )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解析:选B。柏林会议的背景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强调“自由竞争”,由其内容可推知柏林会议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柏林会议暂时缓和了矛盾,不能称为“解决了”矛盾,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列强划分侵略范围,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途径、特点及影响1.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特点(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3.影响(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2)消极影响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是一种很不公正、很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表现。[拓展训练——对接12分开放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结合材料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材料观点,自行拟定论题,并加以阐述。(12分)(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思路点拨】 首先,根据材料“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欧洲殖民扩张的角度拟定论题。如:资本主义在殖民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世界统治地位。其次,根据题目要求,对所拟论题,“史论结合”“加以阐述”。如: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飞速进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寻求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暴力掠夺等方式进行殖民扩张。【尝试作答】 答案:示例论题:资本主义在殖民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世界统治地位。论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同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飞速进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寻求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暴力掠夺等方式进行殖民扩张,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也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总之,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在不断扩张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核心素养——培优提能]家国情怀——历史阐释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判断1.家国情怀是学科核心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家国情怀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3.家国情怀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明确家国情怀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1)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2)认识到分辨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3)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2.认识家国情怀从家到国,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1)“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是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在近两个世纪驱逐外侮、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它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今天,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家国情怀”也有了新的发展。(2)中国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维和生活方式——“家国情怀”,包括“舍己为 家”和“保家卫国”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的儒家信念。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3.理解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性(1)爱岗敬业是“家国情怀”:为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要把对理想执着的追求,落实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上。要讲道德,知荣辱,讲诚信,重责任,有作为。(2)奉献牺牲是“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付出、拼搏和牺牲,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3)恪守道德是“家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磊落坦荡。正因为能够超越个人私利而关注国家、社会和民生,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优秀分子和重要力量。4.家国情怀与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1)目前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而在德育教育中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让学生在面对大是大非的事情的时候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志向的青年。(2)在“家国情怀”的浸润之下,当每一个公民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给予他的福祉,感受到自己和国家息息相关之后,“我的传奇”才可能成为这个国家的传奇,“我”才可能和这个国家共同成长。5.家国情怀与正确的历史观相一致: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学习历史重要的是通过历史上的事件来促进自己情感的提升。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虑,才能够对当时的人和事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和理解。6.追寻主流价值观、例析家国情怀(1)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2)追求公平正义、捍卫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倡导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三、工业革命时期中西社会对比(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 西方中国特征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的主导),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程度逐步加深表现经济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扩展(法德)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开展洋务运动;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等革命斗争文化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理性主义推动欧洲资本主义浪潮的发展,自由主义兴起,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科学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破“西学东渐”,新思潮萌发对外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2.(2020·合肥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12分)【思路点拨】 欧洲移民的背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等方面来概括。中国移民的背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等方面来概括。【尝试作答】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13分)【思路点拨】 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欧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的欧洲移民是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国移民是迫于生存的压力。第二小问共同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论是自愿的移民,还是迫于生存压力的移民,都能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尝试作答】 答案:(1)背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2)不同之处: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迫于生存的压力。共同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四、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侵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抗:爱国官兵反抗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反抗: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学习西方发展至制度层面社会生活衣、食、住、行、风俗观念近代化[针对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3.(2020·天津二模)下图为1838~186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该图反映出( )A.自然经济无法抵制外来经济侵略B.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C.中国渐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英国在中国外贸中占据主导地位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整体呈增长趋势,这表明中国日益成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地,故选C项;材料中三、四阶段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增长停滞,反映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的抵制作用,排除A项;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其他国家,不能反映英国的主导地位,排除D项。4.(2020·菏泽一模)下图反映了1867~1876年中国的棉布进口交易量和交易价格的变化趋势。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中国棉布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成反比B.列强侵略促使民族工业的诞生C.外国棉布在华的竞争优势有所增强D.中国农业迎合国际市场的需要 解析:选C。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1867~1876年外国棉布进口交易量增加,交易价格有所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棉布的价格一降再降,体现了外国棉布在中国的竞争优势有所增强,故选C项。史学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认识【史界观点】观点一 在许多方面,英国已经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不过,最终将工业革命从可能变为现实的却是一群新贵,他们抓住了历史的潜在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与声望。……当时,所有人都热衷于扩张、热衷于发展、热衷于投资。他们全都关心技术进步和生产过程。莫兹利工厂里的一名雇工说:“看莫兹利操作任何一种工具都是令人愉悦的,他最拿手的是使用18英寸的锉刀。”瓦特不知疲倦地试验着他的机器;威基伍德一看到别人粗心工作就生气跺脚,指出“这样给威基伍德干活可不行”;还有那个不知疲倦地追求利益的理查德·阿克莱特……在旅途中他还不忘保持商业通信。对英国新兴的工业资本家来说,他们的工作有其自身的尊严和回报;至于工作所带来的财富,则是另一回事。当博斯韦尔在伦敦索霍区看到瓦特和博尔顿的大型发动机工厂时,他想起了博尔顿的一句话:“先生,我们在卖全世界都渴望拥有的东西——动力。”这些新贵就是企业家,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精神。事实证明,这种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经济而非政治的角度来讲,他们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全面彻底且不可逆转的变革,因此他们堪称“革命者”。——罗伯特·L·海尔布隆厄《经济社会的起源》观点二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我只能推断,英国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后,在斯图亚特王朝的末期无意间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这一切纯属碰巧,而非刻意。”正如历史学家所言,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也是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以至于拿破仑将英国称为“小店主的国家”。——《大国崛起》解说词【争鸣感悟】1.观点一是对传统观点的批判,传统观点认为工业革命造就了“新贵”,而罗伯特·L·海尔布隆厄认为新贵们善于抓住历史机遇,热衷于投资建厂,关心技术革新和生产,以及具有的积极进取精神,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观点二主要描述了学者对英国现代化发展的原因的看法。学者认为英国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偶然性,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现代化。实际上,英国现代化是英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革命及建立的民主制度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封建势力强大及传统文化所决定的;而且英国首先具备工业革命的基本条件。专题质量检测(九)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潍坊二模)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B.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C.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D.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解析:选D。根据材料“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故选D项。2.(2020·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联考)下图是一篇历史论文的提纲。据此推断,其标题应是:新航路的开辟________( )标题:新航路的开辟________一、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新航路的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三、意识形态领域里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的冲击四、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A.促进了世界整体化的进程B.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速度C.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兴起D.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解析:选D。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导致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里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的冲击,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殖民掠夺一方面导致亚非拉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的近代化,综上,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故选D项。3.(2020·桂林二模)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奴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 )年份西非(价格:英镑)牙买加(价格:英镑)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英镑)1651~16752.6823.1214.681701~172010.2824.988.461761~178016.0837.73(31.25)12.22(1.58)A.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解析:选C。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选C项;材料仅涉及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美洲地区劳动力的状况,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非洲地区的人口情况,排除D项。4.(2020·青岛二模)成立于1600年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特许了如下条件——如果公司破产、欠债,不管出多大事儿,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由此奠定了有限公司制度,影响至今。这一制度( )A.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 B.保证了王室的尊贵地位C.确立了财产私有的原则 D.奠定了大工厂制的基础解析:选A。“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使投资人的利益得到保护,这一制度有利于消除投资人的后顾之忧,激发人们的投资热情,故选A项。5.(2020·洛阳、许昌联考)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但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岁至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B.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C.当时社会矛盾的缓和 D.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解析:选A。材料中19世纪以前的精英教育发展到20世纪初的大众教育,说明社会发展对人民教育提出了要求,这符合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故选A项。6.(2020·衡阳八中月考)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D.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解析:选B。紧扣设问“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英国称雄的主要因素——工业革命可知,B项正确。7.(2020·南通二模)下图是英国各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据图中的数据变化可知( )A.英国工业化转型尚未完成B.圈地运动导致农业发展缓慢C.服务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D.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解析:选A。图中数据显示到1801年农业的比重仍然超过工业,故选A项;圈地运动使农业迅速资本主义化,排除B项;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机器的全面使用,排除D项。8.(2020·昆明诊断测试)西方黑奴贸易废除情况表1807年后英美法先后宣布禁止黑奴贸易,但黑奴贸易禁而不止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使大西洋黑奴贸易的根基发生了彻底的动摇1890年布鲁塞尔国际会议通过了反对奴隶贸易的总决议书,黑奴贸易最终画上了句号由表可推知,黑奴贸易终结主要是因为( )A.工业革命与黑奴贸易的矛盾B.国际会议通过立法方式推动C.各国政府先后采取措施推动D.黑人奴隶不断进行反抗斗争解析:选A。据材料“美国南北战争”“1890年……黑奴贸易最终画上了句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需要广阔的殖民地与劳动力,黑奴贸易的终止有助于提供广阔的劳动力与市场,故选A项。9.(2020·张家界一中月考)从19世纪70~80年代开始,英国形成了“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对外出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的工业贸易结构。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企业缺乏创新精神B.美德综合国力已经超过了英国C.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D.英国贸易政策促进贸易自由化解析:选A。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随后英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德迅速赶上,“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对外出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说明英国的企业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被美国、德国等超过,故选A项。10.(2020·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联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影响了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佐证,正确的是( )A.电炉取代煤气炉 B.缝纫机由电动到数控C.电灯代替霓虹灯 D.电冰箱从电动到智能解析:选A。电炉取代煤气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替代,且是家庭的必需生活品,故A项正确;缝纫机由电动到数控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升级,故B项错误;霓虹灯是1899年发明的,且不适宜家庭,故C项错误;电冰箱从电动到智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升级,故D项错误。11.(2020·泸州诊断性考试)下表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它反映了( )国家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中国32.833.329.819.712.56.2印度24.519.717.68.62.81.7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0.82.57.214.723.6——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A.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B.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产量逐渐减少C.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D.19世纪初中国制造业水平世界领先解析:选C。分析表格数据可知,1750~1830年中国占比最大,印度其次;1860~1880年间英国占比最大,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独占鳌头;1900年美国后来居上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C项。12.(2020·济宁二模)1913年10月,在总统威尔逊的呼吁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将关税税率由40%降至29%。有人评价该法案“目的是减少保护,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竞争”。美国的关税改革( )A.体现出扩大资本积累的客观需求B.客观上推进世界市场的发展C.反映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妥协让步D.有利于保护美国的国内市场解析:选B。《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将关税税率由40%降至29%,评价认为其“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竞争”,由此可知美国的关税改革有利于美国与欧洲竞争,客观上推进世界市场的发展,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0·株洲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 两宋时运河发达,漕运繁荣,开封、临安等重要城市皆依河傍水。沿河居民向河道“投瓦砾堆粪壤,日加益而人不知”,导致河道“瓦砾粪壤,日填月壅,几与岸平”。官、私纺织印染、造纸印刷、冶炼等工坊也对城郭水系造成污染。当时,“盗杀伤行人,弃尸河中”,每逢战争,“河岸倒尸无数,出城河中更无水可饮,以水皆浮尸”。随着河道污染日益严重,官府规定“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派人严查污水排放,制止居民侵占河道,严厉打击偷伐河堤林木。民间也出现了清理垃圾、粪便和人畜浮尸的专门人员。为防止河堤衰塌,北宋政府把汴河两岸栽种树木作为政绩考核的依据。熙宁年间,有人“献铁龙爪(浚川耙)以浚河”,这种疏浚河道的专用工具成为河道治理的利器。——摘编自王战扬《历史视阈下宋代河道水污染、日常维护与堤岸绿化管理》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疾病流行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强烈反应。为解决水污染和城市用水问题,议会于1847年通过了《河道法令》,禁止污染作为公共水源的河流、水库以及供水管道。1848年颁布了《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地方当局应负责供应清洁卫生的饮用水。1855年《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房屋和供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这个委员会建成了一条主管道120公里、支线长度1 650公里的下水道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污水排放和泰晤士河的净化问题。1875年,政府通过新的《公共卫生法》,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包括供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管理等。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1876年、1878年又分别颁布《河流污染防治条例》《公共卫生条例》,基本建立起完善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河道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概述宋代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有益经验。(10分)答案:(1)原因:城市人口增加;手工行业排污;人畜弃尸严重;民众偷伐河堤林木。特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重视社会治理;鼓励民众参与;运用新兴技术。(2)经验:高度重视立法的作用;组建相应的政府部门专职负责;将水污染治理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建立水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水污染防治与公共卫生体系相结合。14.(2020·新乡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发表于1865~1866年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1864年7月26日,格里那凡爵士一行驾驶邓肯号游船在海上意外地发现了一份儿被海水侵蚀的残缺的文件。经过分析,这是1862年为英格兰人寻找新移民地的大不列颠号失事后,船长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文件。爵士决定携同妻子海伦、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尔以及船员们,驾驶邓肯号去搜寻格兰特船长。邓肯号经过大西洋、马德加群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麦哲伦海峡、不伦瑞克半岛、波拉尔角、塔尔卡那诺港,最终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意外地发现了格兰特船长。格兰特船长重返祖国后,他的儿子罗伯尔做了海员。并且在格里那凡爵士的支持下,为实现在太平洋建立一个苏格兰移民区的计划而努力。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小说的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12分)(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解析:从小说的梗概中可以提取1862年英格兰人寻找新殖民地的情节,这一情节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的实力,进一步推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小说发表时正值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获得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积极对外扩张。对殖民扩张的评价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答案:示例情节:1862年英格兰人寻找新殖民地。历史现象: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的实力,进一步推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概述: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英国工业实力的增强,英国需要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加紧了殖民扩张。评价:19世纪中期英国的殖民扩张,一方面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传播了西方的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殖民地区的近代化,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