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5章第18讲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01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5章第18讲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01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5章第18讲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01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精品学案
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5章第18讲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展开第18讲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 短周期长周期序号1234567元素种数288181832320族元素原子序数21018365486118(2)族①18个纵行: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第Ⅷ族、一个0族。②纵行对应的族。(注意族序号排列规律)1~2纵行→第ⅠA~ⅡA族;3~7纵行→第ⅢB~ⅦB族;8~10纵行→第Ⅷ族;11~12纵行→第ⅠB~第ⅡB族;13~17纵行→第ⅢA~ⅦA族;第18纵行为0族。(3)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①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②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③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④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二、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1.元素周期律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内容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结构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1个相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元素的性质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主要化合价一般,最高正价:+1→+7,负化合价:-4→-1最高正价数=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3.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1)单质置换出水或酸中氢的能力为Na>Mg>Al。(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为NaOH>Mg(OH)2>Al(OH)3。(3)单质与H2化合的能力为Si<P<S<Cl。(4)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SiH4<PH3<H2S<HCl。(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H2SiO3<H3PO4<H2SO4<HClO4。4.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例)(1)碱金属元素(Li、Na、K、Rb、Cs)。①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Li>Na>K>Rb>Cs。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LiOH<NaOH<KOH<RbOH<CsOH。③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为Li<Na<K<Rb<Cs。(2)卤族元素(F、Cl、Br、I)。①单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I2>Br2>Cl2>F2。②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F>HCl>HBr>HI。③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为F2>Cl2>Br2>I2。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HClO4>HBrO4>HIO4。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1)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它的族序数数值相等。(×)错因:O、F无正价。(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错因:同周期元素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如:r(N3-)>r(Li+)。(3)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错因: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的强弱与其原子得(失)电子难易程度有关,与原子得(失)电子数目无关。(4)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错因:没有强调最高价氧化物。(5)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其水溶液的酸性越强,还原性越弱。(×)错因:HF比HCl稳定,但酸性:HCl>HF,所以非金属性强弱与其氢化物酸性强弱无关。(6)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错因:He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属于0族;Zn最外层有2个电子,是第ⅡB族。2.教材改编题(据人教必修二P19T3)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A.镁的失电子能力比钠强B.HBr比HCl稳定C.H2SO4比HClO4酸性强D.Ca(OH)2比Mg(OH)2碱性强答案 D3.(2019·北京东城高三期末)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l>P B.碱性:NaOH>KOHC.热稳定性:SiH4>CH4 D.还原性:S2->F-答案 D解析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越来越小,所以原子半径Cl<P,A错误;Na、K同主族,K的金属性强于Na,所以KOH的碱性强于NaOH,B错误;C、Si同主族,碳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CH4的热稳定性强于SiH4,C错误;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F-的还原性最弱,D正确。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解析] 由题意,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可推出W、X、Y、Z分别为N、Al、Si、P。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可得原子半径:W<X,A正确;常温常压下,硅单质为固态,B正确;同一主族由下到上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热稳定性:NH3>PH3,C正确;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D错误。[答案] D1.元素周期表中的两个等量关系(主族元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8-|最低负价|(H除外)2.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1)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①元素周期表中左侧元素(第ⅠA、第ⅡA族):同主族相邻两元素中,Z(下)=Z(上)+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②元素周期表中右侧元素(第ⅢA~ⅦA族):同主族相邻两元素中,Z(下)=Z(上)+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2)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周期序数234567原子序数差1111112525原因—增加了过渡元素3.根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来确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原子序数-最邻近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ΔZ。若ΔZ<0,则与稀有气体元素同周期,主族序数为8-|ΔZ|;若ΔZ>0,则在稀有气体元素下一周期,主族序数为ΔΖ。例如①35号元素(最邻近的是36Kr),则35-36=-1,故周期数为4,族序数为8-|-1|=7,即第四周期第ⅦA族,为溴元素。②87号元素(相邻近的是86Rn),则87-86=1,故周期数为7,族序数为1,即第七周期第ⅠA族,为钫元素。1.(2019·北京海淀高三期末)114号元素为Fl(中文名“”),它是主族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l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B.Fl是第七周期第ⅣA族元素C.Fl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D.Fl的原子半径小于同主族其他元素答案 D解析 根据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Fl的核电荷数为114,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4,故A正确;Fl为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4,即属于ⅣA族,114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即Fl位于第七周期第ⅣA族,故B正确;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即Fl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故C正确;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即Fl的原子半径大于同主族其他元素,故D错误。2.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aB.Y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17C.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31D.X、Y、Z一定为短周期元素答案 D解析 由于X、Y、Z均为主族元素,结合其位置关系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故Y元素一定不在第一周期,即X、Y、Z不可能都在短周期,D错误;若Y、X、Z分别位于第三、四、五周期的右侧,则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a,A正确;若Y、X、Z分别位于第三、四、五周期(或分别位于第四、五、六周期)的右侧,则Y的原子序数为(a-17),B正确;若Y、X、Z分别位于四、五、六周期的右侧,则Z的原子序数为(a+31),C正确。考点二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解析] R2Q2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说明R为钠元素,Q为氧元素;其中T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4、+6,且半径大于氧原子,则T为硫元素;M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1,且其原子半径比氧小,则M为氢元素;Z原子半径比氧大,主要化合价为-1,则为氯元素;X、Y两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3、+2,原子半径比钠略小,则X、Y分别为铝、镁元素,据此分析可得结论。[答案] A1.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方法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失电子数目无关)判断方法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周期左边或同主族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强非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判断方法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周期右边或同主族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2.微粒半径大小比较(1)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如rK>rNa。(2)电子层数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反而小,如:rNa>rAl。(3)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看电子数,电子数多的半径大,如:rCl->rCl。3.(2019·北京朝阳高三期末)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不正确的是( )A.铍(Be)原子失电子能力比Ca弱B.K与水反应比Mg与水反应剧烈C.HCl的稳定性强于HBrD.硼酸(H3BO3)的电离程度强于H2SO4答案 D解析 Be、Ca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同主族元素越往下金属性越强,所以铍(Be)原子失电子能力比Ca弱,A正确;由于同主族元素K比Na金属性强,同周期中Na比Mg金属性强,所以K比Mg金属性强,故K与水反应比Mg与水反应剧烈,B正确;Cl、Br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所以稳定性HCl>HBr,C正确;非金属性B<S,所以酸性H3BO3<H2SO4,即硼酸比硫酸难电离,D错误。4.(2019·安徽宣城高三期末调研)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Z是同族元素,W元素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可得四种溶液,25 ℃时,0.010 mol·L-1的这四种溶液pH与该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XC.简单离子半径:W>YD.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共价键答案 C解析 W元素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W是S元素;0.010 mol·L-1的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pH=12,则Y是Na元素;0.010 mol·L-1的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pH=2,且四种元素中X的原子序数最小,则X是N元素;X、Z是同族元素,Z是P元素。W是S元素,S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中,H2SO3是弱酸,A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所以稳定性NH3>PH3,B错误;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简单离子半径S2->Na+,C正确;Na与S形成的化合物Na2S中不含有共价键,D错误。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根据中学化学教材中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则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ⅦA族D.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答案 D解析 A项,在短周期里,除第一周期含两种元素外,其余两个周期所含元素都是8种。若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不可能在同一周期也不可能相差两个周期,正确;B项,L层电子数为奇数,则L层一定是最外层,其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正确;C项,稀有气体元素Xe是54号元素,故核电荷数为53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ⅦA族,正确;D项,氧、氟没有正价,错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C.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A族的所有的元素D.周期表中的各主族元素都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答案 B解析 A项,O、F元素无正价;C项,H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D项,第ⅡA族不含非金属元素。3.(2019·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原子半径:K>Ca>MgB.碱性:NaOH>Mg(OH)2>Al(OH)3C.热稳定性:HF>HCl>H2SD.酸性:H2SO3>H2CO3>H2SiO3答案 D解析 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K>Ca>Mg,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选;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Na、Mg、Al位于周期表相同周期,金属性Na>Mg>Al,因此碱性:NaOH>Mg(OH)2>Al(OH)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不选;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热稳定性:HF>HCl>H2S,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选;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H2SO3不是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选D。4.(2019·北京高考)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B.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原子半径:In>AlD.碱性:In(OH)3>RbOH答案 D解析 由铟(49I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推断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A正确;In的中子数为115-49=66,电子数为49,因此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B正确;铟和铝同属于ⅢA族元素,前者位于第五周期,后者位于第三周期,因此原子半径:In>Al,C正确;铟和铷同属于第五周期元素,前者位于ⅢA族,后者位于ⅠA族,根据同周期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递变规律得:碱性In(OH)3<RbOH,D错误。5.X、Y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溶液中置换出来答案 C解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非金属性减弱,A错误。根据氢化物的沸点不能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C正确。D项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D错误。6.若甲、乙分别是同一周期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下列关于m和n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n=m+1 B.n=m+18C.n=m+25 D.n=m+11答案 B解析 对于第二、三周期,同一周期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只相差1;对于第四、五周期来说,由于存在过渡元素,同一周期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则相差11;对于第六、七周期来说,由于存在过渡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同一周期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则相差25。7.(2019·成都七中高三期末)25 ℃时,等浓度的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pH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其中Z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Y>X>WB.工业上常电解熔融的ZR3制取Z的单质C.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W>R>Z>Y>XD.X3与WX2均可用于漂白,其原理相同答案 A解析 均为短周期元素,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Z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Z为Al,则Y为Na;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酸性,由溶液pH及原子序数,可推知W为S、R为Cl,由横坐标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X是O,Y是Na,W是S,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NaH是离子化合物,常温下呈固态,H2O为液体,H2S为气态,所以氢化物的沸点:Y>X>W,A正确。AlCl3是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在液态时没有带电荷的微粒,所以不能用电解熔融AlCl3方法制取Al,要用电解熔融的离子化合物Al2O3的方法冶炼Al,B错误。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离子电子层数相同时,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W、R离子有3个电子层,X、Y、Z离子有2个电子层,结合原子序数关系,可知离子半径:W>R>X>Y>Z,C错误。X3是O3,具有强氧化性而使物质褪色;WX2是SO2,该物质能和有色物质结合产生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从而使物质褪色,二者的漂白原理不同,D错误。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主族元素的一部分。短周期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Z单质可在空气中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X Y ZWA.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B.Y的最高价氧化物能溶于烧碱溶液C.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D.Z、W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前者的半径较大答案 C解析 短周期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Y最外层电子数为4,依据表格,Y只能为硅,则X为碳,Z为硫,W为氯。硫酸为强酸,A正确;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正确;碳与氯形成四氯化碳,为共价化合物,没有离子键,C错误;硫、氯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氯的核电荷数大,所以氯离子半径小,D正确。9.下列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得出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该金属失电子能力越强B.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一定位于第ⅥA族C.aA2+、bB+、cC3-三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序数c>a>bD.铅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交界处,可作半导体材料答案 B解析 A项,金属失电子能力强弱与最外层电子数多少无关,错误;C项原子序数a>b>c,错误;D项,铅不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交界处,属于典型的金属元素,不能做半导体材料,错误。10.(2019·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二))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B.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 D解析 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Z为Al元素,Y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则W为S元素。A错:Na、Al、S在同一周期,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所以r(Y)>r(Z)>r(W);B错:X、Y组成的Na2O2中含有共价键;C错:Y、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NaOH的碱性强于Al(OH)3。11.(2019·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一))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Z)<r(W)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W为钠元素,Z为氧元素,Y与Z同一周期且相邻,原子序数比Z小,为氮元素。X原子序数小且与Y、Z不在同一周期,X为氢元素。原子半径:r(H)<r(O)<r(N)<r(Na),A错误;NaOH是强碱,B错误;氧化性:O2>N2,C错误;H、N、O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HNO3、HNO2、NH3·H2O,离子化合物:NH4NO3,D正确。12.(2019·广东汕头高三期末)下列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元素XWYZR原子半径(pm)37646670154主要化合价+1-1-2+5、-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按X、W、Y、Z、R的顺序依次增大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可能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分子晶体C.W、Y、Z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H3>H2Y>HWD.R元素可分别与X、W、Y三种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答案 C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知,X的原子半径最小,且其正化合价为+1,则X位于第ⅠA族;W、Y、Z为同周期元素,根据其化合价知,W为第ⅦA族、Y为第ⅥA族、Z为第ⅤA族元素,R为第Ⅰ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最大,且为短周期元素,所以R是Na元素,W、Y、Z都属于第二周期元素,所以W是F元素、Y是O元素、Z是N元素,X原子半径小于W,所以X是H元素。由表中数据知,原子半径按X、W、Y、Z、R的顺序依次增大,A正确;由H、O、N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可能是分子晶体,如HNO3,也可能是离子晶体,如NH4NO3,B正确;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F>O>N,所以这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3<H2O<HF,C错误;Na与H、F、O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NaH、NaF、Na2O、Na2O2,这些物质都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8分)13.(14分)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1 mol 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第三周期第ⅢA族(2)O2- Na+ HClO4>H2SO4(3) 、HC⋮⋮CH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4)2Na(s)+O2(g)===Na2O2(s) ΔH=-511 kJ·mol-1解析 根据图中八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及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判断出x是H,y是C,z是N,d是O,e是Na,f是Al,g是S,h是Cl。 (2)O2-和Na+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r(O2-)>r(N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故酸性:HClO4>H2SO4。(3)八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四原子共价化合物有NH3、H2O2、C2H2等,它们的电子式分别为、、HC⋮⋮CH等。(4)1 mol Na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Na2O2放出热量为255.5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s)+O2(g)===Na2O2(s) ΔH=-511 kJ·mol-1。 14.(14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A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2)AE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C、E、F的单质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4)C、D、E、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5)实验室制取F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微电子工业中,B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ⅥA族 (3)O2 (4)S2->Cl->O2->Al3+(5)MnO2+4H++2Cl-Mn2++Cl2↑+2H2O(6)2NH3·H2O+3H2O2===N2↑+8H2O解析 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能与氧元素形成两种无色气体,则A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D为铝元素,且图中给出了A和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则E是硫元素。由题意可推知,B为氮元素,F为氯元素。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