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精品学案
2021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5章高考真题演练
展开1.(2019·全国卷Ⅲ)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答案 B解析 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Y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只能为2,且Y原子半径大于Z,所以Y为Mg,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故X为C,Z为Si。MgO的熔点高于CO2、CO的熔点,A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C的非金属性强于Si,故CH4的热稳定性大于SiH4,B正确;X与Z形成的SiC是共价化合物,C错误;Mg能溶于浓硝酸,但是Si单质不能溶于浓硝酸,D错误。2.(2019·江苏高考)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r(X)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D.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答案 B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Y为Mg元素,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Z为Si元素,W与X位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原子半径应为r(Y)>r(Z)>r(W)>r(X),A错误;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镁,是离子化合物,B正确;Z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硅酸和硫酸,硫酸的酸性强于硅酸的,C错误;W和X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H2S和H2O,热稳定性H2O强于H2S,D错误。3.(2018·全国卷Ⅱ)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 A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W、X、Y和Z分别是N、O、Na、Cl。则氧元素与N、Na、Cl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例如NO、NO2、Na2O、Na2O2、Cl2O7、ClO2等,A正确;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N、O、Na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10电子微粒,氯离子是18电子微粒,C错误;亚硝酸为弱酸,D错误。4.(2018·全国卷Ⅲ)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答案 D解析 黄绿色气体为氯气,通入烧碱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所以YZW为NaClO,再根据X和Z同族,得到W、X、Y、Z分别为O、F、Na、Cl。同周期主族元素由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由上向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短周期中Na(Y)的原子半径最大,A错误。HCl是强酸,HF是弱酸,所以同浓度时X(F)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于Z(Cl)的,B错误。ClO2的中心原子是Cl,分子中只存在Cl和O之间的极性共价键,C错误。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O2或O3均为气态,X的单质F2也是气态,D正确。5.(2018·江苏高考)用化学用语表示NH3+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NB.HCl的电子式:C.NH3的结构式:D.Cl-的结构示意图:答案 C解析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表示为7N,A错误;HCl中只含共价键,HCl的电子式为,B错误;NH3中含3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C正确;Cl-最外层有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6.(2017·全国卷Ⅰ)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答案 C解析 四种主族元素都在短周期,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则W为N元素。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Y为Na元素。一种盐与稀盐酸反应既有黄色沉淀生成也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则该盐为硫代硫酸钠,X为O元素,Z为S元素。A对:非金属性O强于N,所以水的热稳定性强于氨气。B对:Y的简单离子为Na+,X的简单离子为O2-,Na+与O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错:硫化钠水解显碱性,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对:O元素与S元素属于同一主族(第ⅥA族),S元素与Na元素都在第三周期。7.(2017·全国卷Ⅱ)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答案 B解析 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为2或8,若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为2,则a为He,不是主族元素,不符合题意;则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为8,则b为第三周期元素,a为O;d与a同族,则d为S;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则c为Al,b为Na或Mg。A错:原子半径:a<d<c<b。B对:b为Na或Mg,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错: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不是强碱。D错:a、d同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8.(2017·北京高考)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石田”,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Ts答案 D解析 A对:Ts的原子序数为117,其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7,则Ts元素处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ⅦA族。B对:Ts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或质量数)。C对:Ts元素与F、Cl、Br、I、At元素同处于第ⅦA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错:核电荷数为117、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其质量数为117+176=293,该核素应表示为Ts。9.(2017·天津高考)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图中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答案 C解析 A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B对:氢元素可与O、S等形成共价化合物,又可与Na、Ca等形成离子化合物。C错:该实验只能证明酸性:HCl>H2CO3>H2SiO3,HCl酸性的强弱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无关。D对: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11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10.(2016·全国卷Ⅰ)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不难推出n为Cl2,m为H2O,q为HClO,r为HCl,p为烷烃,s为一氯代烷、二氯代烷等的混合物,从而推出W、X、Y、Z四种元素分别为H、C、O、Cl。A项,原子半径大小为H<O<C(即W<Y<X),错误;B项,元素的非金属性为O>Cl>C(即Y>Z>X),错误;C项,Y的氢化物有H2O2、H2O,二者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正确;D项,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CO3,属于弱酸,错误。11.(2016·全国卷Ⅱ)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答案 A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a、b、c、d分别是H、O、Na、S。H与N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A项错误;O与其他三种元素可分别形成H2O、H2O2,Na2O、Na2O2,SO2、SO3等,B项正确;Na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ⅠA族,在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C项正确;氢硫酸是一种弱酸,D项正确。12.(2019·天津高考节选)氮、磷、砷(As)、锑(Sb)、铋(Bi)、镆(M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Mc的中子数为________。(2)氮和磷氢化物性质的比较:热稳定性:NH3________PH3(填“>”或“<”)。沸点:N2H4________P2H4(填“>”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3)PH3和NH3与卤化氢的反应相似,产物的结构和性质也相似。下列对PH3与HI反应产物的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不能与NaOH反应 b.含离子键、共价键c.能与水反应答案 (1)第四周期第ⅤA族 173 (2)> > N2H4分子间存在氢键 (3)b、c解析 (1)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ⅤA族;Mc的中子数=288-115=173。(2)N的非金属性比P的强,因此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熔、沸点的高低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小有关,N2H4的分子间存在着氢键,沸点:N2H4>P2H4。(3)NH3与HI反应生成NH4I,同样PH3与HI反应生成PH4I。NH4I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NH4I能和NaOH反应,NH4I+NaOHNaI+NH3↑+H2O,NH4I能水解,NH+H2ONH3·H2O+H+;PH4I与NH4I结构和性质相似,所以选b、c。13.(2018·天津高考)下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Mg(OH)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_______(写化学式)。(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r(H+)<r(Mg2+)<r(N3-)<r(Cl-) 第三周期ⅡA族 (2)Mg2Si 熔融,电解 NH3,NH4Cl (3)SiC(4)2Mg(OH)2+2SO2+O2===2MgSO4+2H2O解析 (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为Mg2+、Cl-、N3-、H+,比较离子半径应该先看电子层,电子层多半径大,电子层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这几种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H+)<r(Mg2+)<r(N3-)<r(Cl-)。(2)根据元素守恒,A2B中一定有Mg和Si,考虑到各自化合价Mg为+2,Si为-4,所以化学式为Mg2Si。反应②是MgCl2熔融电解得到单质Mg,所以必备条件为:熔融、电解。反应①需要的是Mg2Si、NH3和NH4Cl,而后续过程又得到了NH3和NH4Cl,所以可以循环使用的是NH3和NH4Cl。(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该耐磨材料一定有Si和C,考虑到课本中介绍了碳化硅的高硬度,所以该物质为SiC。(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镁反应得到亚硫酸镁,亚硫酸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得到硫酸镁,所以反应为:2Mg(OH)2+2SO2+O2===2MgSO4+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