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课题5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课题5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01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课题5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02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课题5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课题5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展开

    课题5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学习任务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一、原子、分子和离子

    1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来说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构成物质

    二、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化合态

    (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

    元素

    3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固定的熔、沸点

    无固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三、同素异形体

    1概念: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

    (1)原子个数不同O2O3

    (2)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四、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树状分类法

    (1)分类的关键——明确分类标准

    (2)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组成成分的判断及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①“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  )

    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  )

    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  )

    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  )

    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  )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断

    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混合物。   (  )

    花生油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的混合物。  (  )

    冰水共存物为纯净物。   (  )

    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均属于混合物。  (  )

    纤维素、合成纤维、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  )

    (3)正确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

    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

    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  )

    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H3PO2属于一元弱酸。  (  )

    答案:(1)①× ②× ③√ ④× ⑤√

    (2)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①× ②× ③× ④× ⑤√

     

    1熟悉常见的混合物

    (1)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COH2)、爆鸣气(H2O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焦炉气(主要成分是H2CH4)、出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

    (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福尔马林、浓硫酸、盐酸、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植物油、胶体。

    (3)固体混合物:大理石、碱石灰、漂白粉、煤、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水泥、合金、铝热剂。

    2正确理解几个一定不一定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ONO等。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SiO2Fe2O3等。

    (4)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Na2O2

    3确定某酸是几元酸不能依据分子式中氢原子的个数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是一元酸。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教材改编题)下列含有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

    水玻璃 氨水 汽水 氯水 重水 紫水晶 水银 溴水 硬水 软水 王水 卤水 生理盐水 水煤气 石灰水 油水 矿泉水 蒸馏水 水泥 钢水

    答案:⑤⑦

    2(双选)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沼气、液化石油气都是清洁能源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

    B加碘食盐中添加的含碘物质是KI

    C碘酒、84消毒液、75%的酒精都可用于消毒

    D生活中常用的淀粉、蔗糖、葡萄糖、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解析:BD。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都属于烃类A项正确;加碘食盐中添加的含碘物质是KIO3B项错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酒、84消毒液、75%的酒精都可用于消毒C项正确;淀粉、蔗糖和葡萄糖都属于糖类组成元素都是CHO而蛋白质的组成中还含有NP等元素D项错误。

    3(2020·临沂第三次调研)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

    A淀粉、CuOHClOCu

    B普通玻璃、H2OFe(SCN)3、葡萄糖

    C水玻璃、CaO·Na2O·6SiO2AgClSO3

    DKAl(SO4)2·12H2OKClO3NH3·H2OCH3CH2OH

    解析:B。淀粉属于混合物CuO属于氧化物HClO属于弱电解质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普通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H2O属于氧化物Fe(SCN)3属于弱电解质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B正确。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于混合物CaO·Na2O·6SiO2是硅酸盐属于盐类AgCl属于强电解质SO3属于非电解质 C错误。KAl(SO4)2·12H2OKClO3均属于盐类NH3·H2O属于弱碱是弱电解质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 D错误。

    4(2020·石家庄高中毕业调研)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D·乾隆瓷母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解析:D。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A项正确;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正确;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C项正确;瓷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项错误。

     

    学习任务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概念及相互关系

     

     

    2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分馏、蒸馏

    干馏

    四色

    焰色试验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液化、升华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

    注:焰色试验又叫焰色反应。

     

    升华、萃取、分液、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电离、渗析等均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同素异形体互变、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均为化学变化。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三、常见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  (  )

    (2)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

    (3)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  )

    (4)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移动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5)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

    (6)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

    (7)Na2CO3·10H2O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  )

    (8)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  )

    (9)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  )

    (10)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  )

    (11)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  )

    (12)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的分馏 煤的干馏 钠的焰色试验 碘的升华 氯化铵分解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电解食盐水 CaCl2的潮解 冰的融化

    FeCl3的水解 石油的裂化、裂解 蛋白质的盐析

    食物的缓慢氧化 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

    答案:①③④⑨⑩ ②⑤⑥⑦⑧⑪⑫⑭⑮

    3下列用途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用铝箔包装物品 NaHCO3作为食品工业的膨松剂

    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 SO2漂白纸浆 液态丙烷做制冷剂

    答案:①⑤ ②③④

    传统文化中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判断

    宏观辨识、变化观念

     

    1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

    解析:CC滴水石穿过程中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

    2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诗文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常见古诗文记载

    化学知识

    A

    《荀子·劝学》记载: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

    B

    《泉州府志》记载: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

    C

    《物理小识》记载:青矾(绿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盛凝即得矾油

    青矾厂气是硫的氧化物

    D

    《本草纲目》记载: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石碱)浣衣发面

    石碱具有碱性遇酸产生气体

    解析:A。冰变为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因而不能称为吸热反应。

    STSE中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判断

    变化观念、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3(2018·高考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解析:B。由甲醇制备氢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核聚变过程中原子发生了变化所以核聚变属于核反应而不是化学反应B项符合题意;偏二甲肼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是利用其还原性与氧化剂(常见的是四氧化二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把火箭送入太空C项不符合题意;可燃冰作为能源是由于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4(2020·郑州一模)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  )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的盐析 胶体聚沉 盐类水解  焰色试验 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解析:B。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起到杀菌的作用①⑥正确;高铁酸根被还原得到的Fe3能水解产生Fe(OH)3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聚沉形成沉淀③④正确。

     

    常考易错的几种物质的变化与转化

    (1)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

    (3)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蛋白质的变性均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蛋白质的盐析焰色试验均属于物理变化。

    (4)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5)物质间转化的几个常见误区

    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Fe2O3与水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Fe(OH)3

    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Fe分别与Cl2Br2反应不能生成FeCl2FeBr2而是生成FeCl3FeBr3Fe分别与SI2反应生成FeSFeI2CuS反应生成Cu2S

    FeHCu2反应不能生成Fe3

     

    学习任务3 分散系与胶体

    一、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下图直观地表示。

    二、三大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巨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

    小于1 nm

    1100 nm

    大于100 nm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鉴别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有沉淀

    分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油水

     

    三、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四、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

    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

    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  )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

    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   (  )

    雾和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  )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

    胶体与溶液都可以通过滤纸、半透膜和分子筛。  (  )

    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  )

    稀豆浆、氯化铁溶液均属于胶体。   (  )

    1 mL 1 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FeCl3完全水解则可制得Fe(OH)3胶体粒子少于0.001NA个。                                          (  )

    (2)胶体的应用及纳米材料

    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  )

    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利用的是电泳原理。  (  )

    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                                          (  )

    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  )

    胶体微粒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   (  )

    向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

    答案:(1)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也不带电荷即淀粉溶液没有电泳现象。

    (3)Fe(OH)3胶体中Fe(OH)3胶粒数目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4)胶粒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很强。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1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碳酸钙粒子直径是几纳米至几十纳米),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正确的是                                                        (  )

    A纳米碳酸钙的水溶液会浑浊不清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

    D纳米碳酸钙的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解析:B。纳米碳酸钙的水溶液属于胶体是澄清透明的液体A错误;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形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原来碳酸钙相同C错误;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所以纳米碳酸钙的粒子能透过滤纸D错误。

    2(双选)(2020·济宁高三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酸钠可称为碳酸盐、钠盐或碱式盐

    B鸡蛋清、浑浊的河水也可以属于同一物质类别

    C强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发生了显著的化学变化

    D直径为108 m的微粒不一定属于胶体

    解析:BD。选项A对于盐的分类可以从阴、阳离子的角度进行;根据其组成的阳离子为Na来看碳酸钠属于钠盐;根据其组成的阴离子为CO来看碳酸钠属于碳酸盐;虽然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它不是碱式盐。选项B鸡蛋清属于胶体浑浊的河水属于悬浊液但它们都可归为混合物。选项C强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出现丁达尔效应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选项D胶体属于混合物而直径为108 m的微粒可能是纯净物。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生成红褐色沉淀而后沉淀溶解

    解析:BA项利用土壤胶粒的吸附作用;B项形成乳浊液与胶体无关;C项为丁达尔效应;D项先是Fe(OH)3胶体聚沉而后Fe(OH)3沉淀溶于稀硫酸。

    4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

    B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

    解析:CFeCl3溶液显棕黄色Fe(OH)3胶体显红褐色二者颜色不同。

     

    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吸附水中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KAl(SO4)2·12H2OFeCl3·6H2O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是Al3Fe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

     

    1(2019·高考天津卷)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解析:D。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乙醇的过程中秸秆中的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乙醇A项不符合题意;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的过程中发生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属于物理变化D项符合题意。

    2(2018·高考全国卷7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解析:A。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H2O能导电H2O也易损坏电器因此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起火A项错误;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高温下蛋白质易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要冷藏B项正确;水性漆以水作为溶剂相较于油性漆更有利于健康及环境C项正确;活泼金属镁易失去电子形成原电池时为负极电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被保护此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项正确。

    3(2018·高考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解析:A。谷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主要包括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因此酿造过程中涉及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A项错误;后()母戊鼎为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B项正确;陶瓷的主要原料为黏土C项正确;青蒿素易溶于乙醚而不易溶于水因此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项正确。

    4(2017·高考全国卷7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C。糖类化合物一般可用通式Cm(H2O)n表示又称作碳水化合物A项正确;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B项正确;蛋白质是由CHON等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C项错误;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D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B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保湿作用

    C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不能用于导电材料

    D葡萄与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起可以保鲜

    解析:CA选项乙醇汽油可降低CO排放量有效降低碳氢化合物、酮类等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A正确;B选项甘油具有吸湿性添加到化妆品中有保湿作用B正确;C选项某些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做导电材料如聚乙炔、聚苯胺等C错误;D选项葡萄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出乙烯高锰酸钾溶液可吸收乙烯防止水果过度成熟或提早成熟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D正确。

    2(2020·临川第一中学月考)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

    B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积极开发风力、太阳能发电改善能源结构

    D水晶、钻石、红宝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解析:C。焚烧废旧塑料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A错误;CO2是大气的组成成分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B错误;风力、太阳能对环境无影响C正确;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钻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以上各物质的主要成分都不是硅酸盐D错误。

    3夏文明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探索认知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贯穿始终。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  )

    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诗中包含了丁达尔效应

    B

    高奴出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

    文中提到的脂水指油脂

    C

    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

    这段记载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

    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解析:BA雾属于胶体可见光通过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B根据描述可知脂水指的是石油错误;C丹砂的主要成分是HgS由丹砂煅烧制水银(Hg)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制玻璃的成分之一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正确。

    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氧化物 CO2NO2P2O5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 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全部正确      B①②⑤⑦

    C②③⑥ D④⑥

    解析:D中水银为纯净物;中也可能为含氧酸、含氧酸盐或碱式盐等;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过氧化物;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5(2020·沈阳模拟)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外观上无法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

    解析:DA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可以从外观上区分二者错误;B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 107 m之间的分散系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错误;C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是因为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而胶体呈电中性错误;D粒大小变化了组成微粒没有变化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正确。

    6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没有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

    B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固体

    C用过氧化氢溶液漂洗衣服上的污渍

    D夏天超市用干冰给物质降温

    解析:D。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的作用是抗氧化、防腐、杀菌利用了SO2的化学性质A项不符合题意;加入的过氧化钙与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气B项不符合题意;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可以漂白衣物C项不符合题意;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受热后直接汽化吸收周围的热量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所以这种做法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D项符合题意。

    7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乙、丙、丁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生铁

    腐蚀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弱电解质

    醋酸、一水合氨、水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

    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解析:C。石灰石不能用作干燥剂错误;不锈钢、青铜、生铁都是合金正确;浓硫酸、烧碱和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正确;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错误;醋酸、一水合氨、水都存在电离平衡正确。

    8(2020·河北正定中学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BC60、液氯是单质HD、干冰是化合物

    C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

    解析:CA项中煤的气化、液化也为化学变化;B项中HD也是单质;D项中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油脂发生水解反应但石蜡的成分是烃类故热的饱和Na2CO3溶液无法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下列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B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C有沉淀析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液氯、乙醇、NH3均属于非电解质

    解析:AC。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不产生新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项正确;制备Fe(OH)3胶体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B项错误;有沉淀析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饱和溶液在外界条件变化时析出溶质属于物理变化C项正确;液氯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

    10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项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B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解析:D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D错误。

    11(2020·青岛调研检测)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古文或谚语

    化学解释

    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发生物理变化

    B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置换反应

    C

    煮豆燃豆萁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雷雨发庄稼

    自然固氮

    解析: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中涉及的反应有石灰石加热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皆为化学变化A项错误;曾青CuSO4溶液铁与 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项正确;豆萁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项正确;雷雨天气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HNO3与土壤中的弱酸盐反应生成硝酸盐农作物吸收NO中化合态的N而生长旺盛其中第一个反应属于自然固氮D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

    12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做指示剂)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浓硫酸;碱石灰。

    (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全部

    (2)上述②④⑤⑥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碱

    C D.氧化物

    (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4)下列气体中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________

    ACO2 BHCl

    CNO2 DNH3

    ENO

    (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C (2)B D C A (3)化学变化 (4)DE

    (5)CaOH2O===Ca(OH)2

    13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绿→……→的转化。

    铜绿ACu(OH)2B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答案:(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答案合理即可)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Cu(OH)2CuOH2O

    CuOH2CuH2O

    (4) ②③ 

    14(新题预测)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如图为一链状连环图案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从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两种物质都是非电解质________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________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________

    两种物质都是盐________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如图中一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H3CO2都是非电解质;CO2Na2O都是氧化物;Na2ONaCl都是钠的化合物;NaClFeCl3都是盐据此可得出答案。(2)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体。少量稀盐酸可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当稀盐酸的量较多时Fe(OH)3沉淀与HCl发生中和反应而溶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答案:(1)A C B D

    (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

    a.电解质溶液稀盐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

    bFe(OH)33H===Fe33H2O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课题5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