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小专题突破5 常考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展开小专题突破5 常考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专题精讲]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2.重要气体的发生装置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1)固体+固体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O2、NH3等。(2)固体(或液体)+液体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Cl2、C2H4等。(3)固体+液体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能制取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如CO2、H2、H2S、O2等。3.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1)“固体+固体气体”装置的创新改进的目的:用于加热易熔化的固体物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固体熔化时造成液体流向试管口,如草酸晶体受热分解制取CO2气体。(2)“固体(或液体)+液体气体”装置的创新图A的改进优点是能控制反应液的温度。图B的改进优点是使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相等,便于液体顺利滴下。(3)“固体+液体―→气体”装置的创新4.气体的除杂方法(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除杂原则:①不损失主体气体;②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③在密闭装置内进行;④先除易除去的杂质气体。(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类型液态干燥剂固态干燥剂固体,加热装置 常见试剂浓H2SO4(酸性、强氧化性)无水氯化钙(中性)、碱石灰(碱性)Cu、CuO、Mg等例如,当CO2中混有O2杂质时,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装置Ⅳ除O2,除杂试剂是Cu粉。5.气体的收集方法收集方法收集气体的类型收集装置可收集的气体(举例)排水法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O2、H2、NO、CO等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Cl2、SO2、NO2、CO2向下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H2、NH36.集气装置的创新——排液集气装置装置 Ⅰ:从a管进气b管出水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等。若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更换,还可以收集以下气体。①饱和食盐水——收集Cl2。②饱和NaHCO3溶液——收集CO2。③饱和NaHS溶液——收集H2S。④四氯化碳——收集HCl或NH3。装置Ⅱ:储气式集气。气体从橡胶管进入,可将水由A瓶排入B瓶,在A瓶中收集到气体。7.尾气处理的原因、方法及装置(1)原因:有些气体有毒或可燃,任其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或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2)方法:一般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使其转化为非气态物质或无毒物质,如酸性有毒气体用碱溶液吸收、可燃性气体用点燃等措施。(3)装置(详见第1章课题1学习任务3)[专题精练]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探究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1.(2020·惠州高三模拟)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解析:选D。A中被加热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收集气体的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B中NO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得不到NO;C中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所以集气瓶中的进气导管应比出气导管短。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提示:硅酸(H2SiO3)为弱酸,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选项试剂甲试剂乙试剂丙丙中的现象A稀盐酸CaCO3Na2Si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浓硫酸Na2SO3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过氧化氢MnO2酸性KI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D浓盐酸KMnO4Na2S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解析:选B。A项,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CO2,CO2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白色沉淀,正确;B项,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SO2,但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错误;C项,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氧气把碘化钾氧化为单质碘,淀粉遇碘显蓝色,正确;D项,浓盐酸与高锰酸钾混合生成氯气,氯气把硫化钠氧化为单质S,产生黄色沉淀,正确。3.(2020·沈阳高三检测)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相应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试剂a试剂b试剂c装置A验证非金属性:S>C>Si稀硫酸Na2CO3Na2SiO3溶液B制备纯净的氯气浓盐酸MnO2饱和食盐水C检验溶液X中含有CO盐酸溶液X澄清石灰水D除去Na2SO3中的Na2SO4氯水混合物NaOH溶液解析:选A。A项,装置②中出现气体,说明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装置③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即非金属性:S>C>Si,正确;B项,MnO2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此装置中没有加热装置,无法制得Cl2,错误;C项,向装置②中加入盐酸,出现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说明溶液X中含有CO,也可能含有HCO或SO或HSO,错误;D项,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氧化成SO,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与气体制备有关的仪器连接问题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4.(双选)硫酰氯(SO2Cl2)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其熔点为-54.1 ℃,沸点为69.1 ℃,遇冷水逐渐分解,其制备原理为SO2(g)+Cl2(g)===SO2Cl2(l) ΔH=-97.3 kJ·mol-1,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冷凝水应从a口进b口出B.乙和丙中分别盛装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C.活性炭可加快反应速率D.B中最好盛装碱石灰,其作用只是为了除去多余的SO2和Cl2解析:选AC。由于该反应放热会使SO2Cl2挥发损失,所以冷凝管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冷凝水应从a口进b口出,A项正确;由于SO2Cl2遇冷水逐渐分解,所以制得的氯气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挥发出来的HCl气体,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B项错误;从反应原理来看,活性炭不参与反应,而活性炭的特点是表面积大,具有吸附作用,所以其可增大两种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C项正确;B中盛装碱石灰,既要防止多余的SO2和Cl2逸出污染环境,也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使SO2Cl2水解,D项错误。5.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①NO+NO2+2OH-===2NO+H2O;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 ℃),NO(-152 ℃)。(1)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从左向右连接):A→_____;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NO的检验。(2)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从左向右连接):A是发生装置,C是干燥装置。因为NO2更易液化,先分离NO2,所以接E冷却二氧化氮,NO2分离后再检验NO,再接D通氧气,观察到气体从无色变成红棕色,说明是NO,B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反应后剩余的NO和NO2的混合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E→D→B;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1)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NO的检验(2)C→E→D→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