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中学教科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说课稿:万有引力定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7205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阆中中学教科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说课稿:万有引力定律
展开四川省阆中中学校备课组活动中心发言提纲时间:2018年春 9周 组别:物理备课组 发言人: 学科:物理 模块: 章节: 万有引力定律一 基本要求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思路和过程。2.知道万有引力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吸引力,知道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统一性。3.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知道引力常量的物理意义。4.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简单情景中万有引力。二 发展要求1.了解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的方法。2.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学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三 与四川高考考试说明四川高考考试说明对应的高考要求理解万有引力及其应用能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运动的速度、周期以及天体的质量和密度的问题四 教学建议(一) 教学课时 2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⒉)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⒊)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 (⒈)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学习处理问题时,抓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⒉)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训练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和数学推理的能力;(⒊)用数学公式表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向学生渗透由一般观察到假说再数学推理直至实验验证这一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⒉)学习科学家们坚持不懈、一丝不苛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⒊)学习科学家们谦逊美德和互相协作的精神。(三)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⒈)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⒉)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公式。2、教学难点(⒈)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⒉)对万有引力的理解:地面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性质相同,都遵从“平方反比关系” ; (⒊)一般物体间的引力很小,学生缺乏感性认识;(⒋)计算万有引力时物体间距离的含义。(四)设计思路⒈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推理——采用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方法。⒉对疑 难 问 题 的处理——采用讲授法、例证法。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知道:老教材直接定性地给出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计算公式,重在识记;而新教材先介绍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思路,然后运用科学推理得出万有引力定律,重在逻辑思维和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根据教材编排的意图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我采用“阅读-启发”式教学法。用两种方法计算月球绕地球的向心加速度(一种:根据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根据圆周运动知识计算得出具体数字,二种方法:根据引力大小如果是同种性质的力,加速度该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从而计算出加速度的大小,也就说明月球受到地球吸引力与地球吸引苹果你是同样的,因此两个物体间的吸引力都是一样,得出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中运用图表分析、设问、提问、幻灯投影、多媒体教学等综合手段,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是为了不教,在教知识的同时最关键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悟法、会中用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阅读、讨论总结、数理推导、归纳概括等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大量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思维,充分体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五)教学资源1.演示器材:卡文迪许扭秤2.课件:万有引力定律发展史,牛顿月地检验思路3.音像文件:天体运动的视频五 考法考例本节内容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一般是6很例1.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A. B. C. D. 例2.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g2,则A.g1=a B.g2=a C.g1+g2=a D.g2-g1=a例3.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T2,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1、g2,则( )A = B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