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湘教版4.4 解直接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1课时 仰角、俯角相关问题
课题
第1课时 仰角、俯角相关问题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考
结合实际问题,弄清仰角、俯角等概念,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获得解决物体的高、宽等问题的经验.
问题解决
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或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并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利用俯角、仰角测量计算物体的高和宽等.
教学难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1.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据是什么?
2.解直角三角形主要有哪两种类型?
学生回忆并回答,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迁移或类比方法.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肖颖的教室在教学楼的二楼,一天,他站在教室的窗台前看操场上的旗杆,心想:站在地面上可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得旗杆的高吗?他望着旗杆顶端和旗杆底部,测得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各一个,但是,这两个角怎样命名区别呢?如图4-4-15,∠CAE,∠DAE在测量中分别叫什么角呢?
图4-4-15
[答案:仰角和俯角]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先讨论,教师再给出答案,目的是让学生对仰角、俯角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 (多媒体出示)
1.[嘉兴中考] 如图4-4-16,在地面上的点A处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α,AC=7米,则树高BC为__7tanα__米.
图4-4-16
【探究2】 (多媒体出示)
2.一棵树AC在地面上的影子BC为10米,如图4-4-17①,在树影一端B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45°,则树高是多少米?如图②,若一只小鸟从树顶A看树影BC的顶端B的俯角为60°,则树高是多少米?(精确到1米)
[答案:10米 17米]
图4-4-17
【活动总结】
(1)弄清题中仰角和俯角的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建立数学模型.
(2)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当有些图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时,可适当添加辅助线,把它们分割成直角三角形或矩形.
(3)解非直角三角形常见的添辅助线的方法:①通过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②利用图形本身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于底边构造直角三角形.
1.探究1直接根据仰角的意义,求树高.
2.本活动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其对具体问题的认识从形象到抽象,训练学生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后续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奠定基础.
3.归纳总结主要是把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条理化,是知识的一次升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突出教学重点.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襄阳中考] 如图4-4-18,在建筑平台的顶部C处,测得大树AB的顶部A的仰角为45°,测得大树AB的底部B的俯角为30°,已知平台的高度CD为5 m,则大树的高度为__(5+5_eq \r(3))__m(结果保留根号).
图4-4-18
[解析] 如图4-4-19,作CE⊥AB于点E,则∠ACE=45°,∠BCE=30°,BE=CD=5 m,先在Rt△BCE中求出CE的长,再在Rt△ACE中求出AE的长.
图4-4-19
变式 如图4-4-20,线段AB,CD分别表示甲、乙两幢楼,AB⊥BD,CD⊥BD,从甲楼顶A测乙楼顶C的仰角α=30°,已知甲楼高15米,两楼水平距离为24米,求乙楼的高.
[答案:(8 eq \r(3)+15)米]
图4-4-20
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通过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会解决简单的问题.采取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潜能.
【拓展提升】
例2 如图4-4-21,为了测量顶部不能达到的建筑物AB的高度,在地平面上取一点C,用测量仪测得A点的仰角为45°,再向远处走20米取一点D,使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此时测得A的仰角为30°,已知测量仪的高为1.5米,求建筑物AB的高度.
图4-4-21
[答案: (10 eq \r(3)+11.5)米]
例3 [河南中考] 在中俄“海上联合——2014”反潜演习中,我军舰A测得潜艇C的俯角为30°,位于军舰A正上方1000米的反潜直升机B测得潜艇C的俯角为68°.试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潜艇C离开海平面的下潜深度.(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68°≈0.9,cs68°≈0.4,tan68°≈2.5,eq \r(3)≈1.7)
图4-4-22
[答案:潜艇C离开海平面的下潜深度约为308米]
例3主要是利用俯角构建直角三角形和一次方程,从而求水下深度.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训练】
1.教材P126练习中的T1,T2.
2.教材P129习题4.4中的T3,T4,T5.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知识网络】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本课时在新课引入时以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背景,提出了本节课要用到的仰角、俯角,并对这两种角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学生应用时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②[讲授效果反思]
应用仰角、俯角解决解直角三角形中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本节课选择了3个探究问题,比较基础,希望师生共同了解仰角、俯角的初步应用,接着又选择了4个中考题作为例题讲解,建议每道例题学生先做,然后教师再用多媒体展示答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师生互动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初中数学24.4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4.4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4 解直接三角形的应用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4 解直接三角形的应用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