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作业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体育课上,甲,右表是卡车沿直线平稳行驶和电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描述,要学会平均速度的计算哟!
课时作业
1、汽车从起动到静止沿直线通过50m路程,用了20s,则汽车的运动是( )
A.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是2.5m/s
B.汽车作变速直线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5m/s
C.汽车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作变速直线运动
2、小明跑60米,前20米用了3秒,余下的路程用了5秒,小明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
A.8米/秒 B.7.5米/秒 C.7.34米/秒 D.6.67米/秒
3、如图3—3—1所示,由图象可知,甲图为 直线运动,乙图为 直线运动。在运动时间为4s时,它们行驶的路程分别为 、 。
甲 乙
图3—3—1
4、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 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 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5、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设计速度为4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比普通列车缩短了 h。
6、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l,运动时间之比是3;4,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
A.1:2 B.4:3 C.2;3 D.3:2
中考练兵
7、如图3—3—2所示,向右作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则小车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m/s.
图3—3—2
8、右表是卡车沿直线平稳行驶和电车、机车起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起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请你比较和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卡车做 运动;
(2)电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定性)是 ;
(3)电车的速度v与时间t的定量关系式是v= ;
(4)通过分析电车和机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它们 是相同的.
9、如图3—3—3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图3—3—3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10、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3—3—4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3—3—4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
图3—3—4
11、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从其中的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min,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_______________km/h。(结果取整数)
12、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30min走了5.4km,休息10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20min。求:
(1)前30min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拓展延伸
13、在四人一组的4×100m接力赛中,甲队最后一名运动员接棒时,先接棒的乙队队员乙超过他16m远,若这名乙队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8m/s,甲队最后一名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8.4m/s,则( )
A.甲先到终点 B.乙先到终点 C.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判断
14、物理科技活动小组研究了某一物体自由下落时下落高度跟所需时间的关系,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上述数据,你可得到哪些结论?(至少二个)
15、如图3—3—5所示,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1000km.从郑州开往上海的快车,要运行16h到达上海.已知南京、郑州间的铁路线长约700km.假设快车在郑州、南京间的平均速度跟郑州、上海间的相等,那么从郑州开出的快车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南京?
图3—3—5
16、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公路边竖立了距离确认牌.小明巧妙地利用确认牌估测出了自己乘坐的汽车的速度,他用表测出汽车从0m牌到200m牌的时间为8s,则他乘坐的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17、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T31和T3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_分。
(2)除去停站时间,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公里/小时。
(3)列车T31和T32估计在什么时刻___________,在离开北京___________公里处相遇。
18、如图3—3—6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两个小球的运动。
图3—3—6
(1)会发生一个小球超越另一个小球的情况吗?如果会在什么时刻?
(2)小球A作什么样的机械运动?小球B作什么样的机械运动?
(3)小球A和小球B曾有过相同的平均速度吗?如果有在什么时间间隔内?
(4)分别求出小球A和小球B在从第3s到第7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
第三节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课时作业
1、B 2、B 3、匀速 变速 48m 36m 4、丙 路程 5、2.25 6、D
中考练兵
7、变速 25m/s 8、(1)匀速直线 (2)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5+0.5t (4)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或加速度,或速度的变化率) 9、D 10、80km/h、0.5 11、289 100 12. 9.8 km/h 10.6 km/h
拓展延伸
13、B
14、(1)物体下落高度跟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2)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15、11.2h 16、25m/s 17、(1)15;40;(2)109; (3) 2∶35 ;1141.7
18、(1)会,第五秒后 (2)小球A作变速直线运动,小球B作匀速成直线运动 (3)有,第卑秒到第5,秒的时间间隔内或第1~6秒时间间隔内 (4)VA=1.1m/s l,B-0.8m/s 16、3 m/s 3.4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精品课堂检测,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B,【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光的折射巩固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五 物体的颜色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发白光的手电筒分别蒙上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