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 声现象 同步作业(含答案) 练习

    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 声现象  同步作业(含答案)第1页
    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 声现象  同步作业(含答案)第2页
    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 声现象  同步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甲同学说话时,声带在3s内振动900次,乙同学说话时,声带在5s内振动1470次,则这两位同学的音调相比较( )


    A、甲的高些 B、乙的高些


    C、相同 D、无法比较





    2、如图4—1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3、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图4—1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4、如图4—2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 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图4—2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些,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5、1999年8月17 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 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 、大声呼救


    B.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说不定从废墟中能爬出来


    6、 CCTV歌手大赛,有—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依据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设计了图4-3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图4-3


    8、下列哪个措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的( )


    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C.机动车在市区禁鸣


    D.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9、(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10、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1、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改变音调 B、改变响度


    C、改变音色 D、改变频率


    12、下列不是为了增大响度的事例是( )


    A.医生用听诊器听内脏的声音


    B.开大会时为使在场的人均能听到而使用扩音器


    C.听报告时远处的同学把手挡在耳朵后面


    D.电影院墙面加工得不太平整光滑。





    13、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音调的是 ( )


    A、用劲拨动琴弦 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


    C.使劲拉弓 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


    14、如图4—4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





    图4—4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1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小


    B、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属于声的利用


    C、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呜喇叭属于噪声的利用


    16、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C.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D.声波能传递能量


    17、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二.填空题(18、22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8、分析下表中声音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v/(m·s—1)你可得出的结论有:(写出两个)





    (1) ;


    (2) 。





    19、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块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扬州火车站的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


    20、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4-5),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图4-5


    21、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_______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到人耳的。





    22、如图4—6所示是两个物体振动时


    的波形图.这两个波形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求写


    出1条):




















    图4—6





    23、夏秋时节来到太阳岛上,耳边会传来悦耳的鸟叫和蛙鸣,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 ,我们根据 能分辨出鸟叫和蛙鸣.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 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 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25、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








    四、计算题(7分)


    26、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底部装有声呐,探测水中有无暗礁,若探测船发出的超声波经0.4s被探测仪器接收到,求障碍物到探测者的距离。



































    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1.B 2.B 3. C 4. B 5.D 6.C 7.CD 8.B 9. D 10.B 11.B 12.A 13.D


    14.D 15.B 16.A 17.C


    1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相同温度时,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9.振动 传播过程中 20.音调(或频率) 21.振动 空气 22.它们都具有周期性(或它们都是有规律的)


    23.振动 音色


    24.(1)A B C ;A D F; 80 1.02


    (2)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琴弦,测出此时相应的振动频率,进行比较分析。


    25.机械闹钟 ; B ; 泡沫、衣服、锡箔纸 26. 300m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5页。

    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