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章知识解读方案
一、选择题
1.[湖南湘西州中考]张亮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公路路面 D.他自己
2.[浙江杭州中考]两列火车如图3-1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来源:Z。xx。k.Cm]
图3-1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3.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
B.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C.对于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D.任意时刻瞬时速度都相等的两个物体,它们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4.甲物体的速度是72 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 m/s,丙物体1 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 200 m,比较可知( )
A.甲物体运动最快
B.乙物体运动最快
C.丙物体运动最快
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5.[湖南衡阳二模]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3-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2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 m处;③从第3 s开始,vA>vB,5 s末A、B相遇;④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6.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
A.每隔1 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B.只需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
C.1 s内运动5 m,2 s内运动10 m,3 s内运动15 m[来源:ZXXK]
D.任何相等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
二、填空题
7.[江苏无锡中考]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8.[湖南湘西州中考]体育课时,李明同学用40 s的时间沿200 m的运动场跑步一圈,他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9.[安徽模拟]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3-3,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 m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 m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s.
图3-3
10.[甘肃兰州中考]如图3-4是某物体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前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在5 ~15 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m/s.[来源:学*科*网Z*X*X*K]
图3-4
三、实验与探究题
1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方法.如图3-5中两幅频闪摄影照片中,甲做______运动,乙做______运动.(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图3-5
12.如图3-6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小车不同阶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图3-6
(1)该实验的原理公式是____.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填“大”或“小”).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
为什么____.
四、计算题
13.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 m/s的速度行驶500 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100 s.求:
(1)该汽车在600 s内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
一、1.D 解析:张亮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时,他以他自己为参照物时,他与路边的树木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他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运动;远处高山、公路路面与路旁的树木没有位置变化,以远处高山、公路路面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故D正确.
2.B 解析: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号静止,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故A错误;若西子号向东行驶,西子号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向东行驶,且比西子号快,故B正确;若西子号静止,和谐号向西行驶,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故C错误;若两车都向西行驶且西子号较慢,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故D错误.
3.A 解析: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A说法错误.
4.D 解析:甲的速度v甲=72 km/h,乙的速度v乙=20 m/s=20×3.6 km/h=72 km/h,丙的速度v丙= SKIPIF 1 < 0 =72 km/h.由于v甲=v乙=v丙,故选D.
5. A 解析:①由题中图像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 m处出发的;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 m处;③从第3 s开始,vA>vB,5 s末A、B相遇;④5 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 SKIPIF 1 < 0 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只有②③正确.故选A.
6.D解析:物体每隔1 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即相等的时间内物体运动路程相等,直接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算出的速度是1 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是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故A不符合题意;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考虑运动的路径是否是直线,故B不符合题意;1 s内运动5 m,2 s内运动10 m,3 s内运动15 m,通过速度的公式v= SKIPIF 1 < 0 算出的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是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s=vt可知,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故D符合题意.
二、7.战机 地面(航母) 解析:以战机为参照物,飞行员与飞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行员是静止的;以地面(航母)为参照物,飞行员与地面(航母)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飞行员是运动的.
8. 5 解析:李明的平均速度v= SKIPIF 1 < 0 =5 m/s.
9.99.8 解析:先观察停表的小表盘,指示的时间在1.5 min和 2 min之间;再观察大表盘,指针在39.8 s或 9.8 s处,由小表盘的指针可知,大表盘的示数应该大于30 s,故大表盘的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 s,即停表示数为t=1 min+39.8 s=99.8 s.
10. 0 0.4 解析:由题中图像可知,前5 s内物体始终在距起点2 m处,即保持静止,因此前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0 m;由题中图像知,在5~1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6 m-2 m=4 m,因此在5~15 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v= SKIPIF 1 < 0 =0.4 m/s.
三、11.匀速直线 变速直线 解析:题图中,甲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甲进行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乙进行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12.(1)v= SKIPIF 1 < 0 小 (2)40.0 25.0 (3)小 (4)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或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解析:(1)测量速度的原理:v= SKIPIF 1 < 0 ;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 (2)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通过的路程sAB=80.0 cm-40.0 cm=40.0 cm,tAB=1.6 s,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 SKIPIF 1 < 0 =25.0 cm/s.(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 SKIPIF 1 < 0 知,平均速度会偏小.(4)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他的方案不正确.
四、13.(1)6 000 m (2)10 m/s 解析:(1)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s1=v1t1=8 m/s×500 s=4 000 m;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s2=v2t2=20 m/s×100 s=2 000 m;汽车在600 s内行驶的总路程s=s1+s2=4 000 m+2 000 m=6 000 m.(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时间t=t1+t2=500 s+100 s=600 s,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v= SKIPIF 1 < 0 =10 m/s.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光的传播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光的传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二 光的反射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光的反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