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全国统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学案:第8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30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高三全国统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学案:第8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30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高三全国统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学案:第8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30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经典版高三全国统考化学一轮精品学案()
2021高三全国统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学案:第8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展开
第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考试说明]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3.了解定量研究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命题规律] 本节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与热点,主要考点有四个:一是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Kw的应用;二是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pH的计算;三是滴定原理的应用及定量研究的计算;四是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等。考查形式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
考点1 水的电离
知识梳理
1.电离方程式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2H2OH3O++OH-,简写为H2OH++OH-。
2.水的离子积常数
Kw=c(H+)·c(OH-)。
(1)室温下:Kw=1×10-14。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Kw增大。
(3)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项目
电离平衡
溶液中c(H+)
溶液中c(OH-)
pH
溶液的酸碱性
Kw
升高温度
右移
增大
增大
减小
中性
增大
加酸
左移
增大
减小
减小
酸性
不变
加碱
左移
减小
增大
增大
碱性
不变
加入金属Na
右移
减小
增大
增大
碱性
不变
(1)任何情况下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总是相等的。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增大,pH减小,但仍呈中性。
(2)水的离子积常数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的稀溶液。即Kw=c(H+)·c(OH-)中的c(H+)、c(OH-)分别是溶液中H+、OH-的总浓度,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c(H+)和c(OH-)。
(3)水中加酸或碱对水的电离均有抑制作用,因此,室温下,若由水电离出的c(H+)Kw,平衡左移。
c(H+)·c(OH-)不变,因为Kw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Kw不变,与外加酸、碱、盐无关。
题组训练
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盐酸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升温促进水的电离,升温后溶液不能由碱性变为中性,A错误;根据c(H+)和c(OH-)可求出该温度下Kw=1.0×10-14,B错误;加入盐酸后溶液呈酸性,可引起由b向a变化,C正确;温度不变,稀释溶液,Kw不变,而c和d对应的Kw不相等,D错误。
2.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c(OH-)增大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c(H+)增大,Kw增大
C.向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
D.将水加热,Kw增大,c(H+)不变
答案 A
解析 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A正确。
3.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的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