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版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30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30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01
    2021版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30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02
    2021版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30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30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

    展开
    第30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

     考点一 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

    [知识梳理]
    一、乙醇、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比较
    物质名称
    乙醇
    乙酸
    结构简式及官能团的名称、化学式
    CH3CH2OH羟基、—OH
    CH3COOH羧基、—COOH
    物理性质
    色、味、态
    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挥发性
    易挥发
    易挥发
    密度
    比水小

    溶解性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易溶于水和乙醇
    二、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醇(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乙酸(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三、乙酸乙酯的制取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

    3.实验操作
    (1)试管向上倾斜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瓷片,长导管起冷凝回流和导气的作用。
    (2)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不能先加浓硫酸。
    (3)要用酒精灯小火均匀加热,以防止液体剧烈沸腾及乙酸和乙醇大量挥发。
    4.反应特点

    5.反应条件及其意义
    (1)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浓硫酸的作用:做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做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3)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4)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6.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溶解乙醇。
    7.实验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具有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四、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反应可逆);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反应完全)。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7·高考全国卷Ⅱ,10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说明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
    (2)(2017·高考全国卷 Ⅱ,10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
    (3)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
    (4)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能证明乙酸是弱酸。(  )
    (5)乙醇、乙酸与Na2CO3均能反应产生CO2。(  )
    (6)向乙酸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
    (7)乙醇中含有—OH,乙酸中含有—COOH,均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  )
    (8)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
    (9)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10)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2.完成下列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③2CH3CHO+O22CH3COOH 氧化反应
    ④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复分解反应
    ⑤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⑥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演练一 乙醇、乙酸的性质及官能团的应用
    1.(2020·哈尔滨高三模拟)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B.乙醇和乙酸均可与钠反应,二者水溶液均呈酸性
    C.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氧化生成乙酸
    D.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和乙酸
    解析:选B。乙醇和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说法正确;乙醇的水溶液呈中性,B说法错误;乙醇可被强氧化剂如酸性 KMnO4溶液直接氧化生成乙酸,C说法正确;Cu(OH)2可溶于乙酸生成蓝色溶液,Cu(OH)2与乙醇不反应,因此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和乙酸,D说法正确。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
    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解析:选B。A项,乙酸和金属钠反应剧烈,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缓慢,苯和金属钠不反应,可以区分;B项,乙酸、乙醇均溶于溴水,且不分层,苯可以把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出现分层,不能区分;C项,乙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乙醇和碳酸钠溶液互溶不分层,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出现分层,可以区分;D项,乙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乙醇溶于石蕊溶液不分层,苯不溶于石蕊溶液,出现分层,可以区分。
    3.乳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乳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 mol乳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 mol乳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
    D.有机物与乳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B。乳酸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所以A正确;1 mol乳酸只含有1 mol羧基,只能和1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而羟基不参加反应,所以B错误;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和Na反应生成氢气,所以C正确;与乳酸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D正确。

    1.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较
    物质类别
    乙酸

    乙醇
    碳酸
    分子结构
    CH3COOH
    H—OH
    C2H5OH

    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

    H—
    C2H5—

    遇石蕊溶液
    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变浅红
    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2CO3溶液
    反应
    水解
    不反应
    反应
    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2.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羟基的关系

    (1)与Na反应时,只断裂a处化学键。
    (2)发生催化氧化时,断裂a和c两处化学键,形成碳氧双键。
    (3)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只断裂a处化学键。
    演练二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酯化反应的拓展
    4.(教材改编题)下列关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CH3CH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O
    B.反应液混合时,顺序为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
    C.乙酸乙酯不会和水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D.用蒸馏的方法从饱和Na2CO3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解析:选B。A项,CH3CH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18OCH2CH3和H2O,错误;B项,浓硫酸密度比乙醇大,溶于乙醇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加入药品时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将浓硫酸慢慢加入乙醇中,最后加入乙酸,正确;C项,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乙酸和乙醇,错误;D项,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分层,因此应采取分液操作实现二者的分离,错误。
    5.(2020·贵阳高三调研)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A。B和D中导管插入试管b内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C和D中试管b中的NaOH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应。
    6.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解析:选C。该酯化反应需要的温度为115~125 ℃,水浴的最高温度为100 ℃,A项正确;长导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酸和醇的作用,B项正确;乙酸丁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C项错误;在可逆反应中,增加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项正确。

    有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热
    ①用酒精灯加热:常见有机实验需要用酒精灯加热的有乙烯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石蜡油的催化裂化。
    ②水浴加热:银镜反应(温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 水浴)、蔗糖的水解(热水浴)。
    (2)蒸馏操作
    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烧瓶中加碎瓷片防暴沸;冷凝管一般选用直形冷凝管,冷凝剂的流动方向与被冷凝的液体的流动方向相反。
    (3)冷凝回流
    当需要使被汽化的物质重新流回到反应容器中时,可通过在反应容器的上方添加一个长导管达到此目的(此时空气是冷凝剂);若需要冷凝的试剂沸点较低,则需要在容器的上方安装冷凝管,常选用球形冷凝管,此时冷凝剂的方向是下进上出。
    (4)在有机制备实验中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提高产品的产率常用的方法:①及时蒸出或分离出产品;②用吸收剂吸收其他产物,如水;③利用冷凝回流装置,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④增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用量。
    演练三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探究
    7.如图所示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试管A中盛有无水乙醇,玻璃管B中装有CuO(用石棉绒做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试管A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上部放置铜丝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管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空气通过乙醇,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2)防止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
    (3)黑色固体变红 CuO+C2H5OHCH3CHO+H2O+Cu,2C2H5OH+O22CH3CHO+2H2O
     考点二 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

    [知识梳理]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有机物
    元素组成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式或分子组成
    水溶性
    糖类
    单糖
    C、H、O
    葡萄糖、果糖
    C6H12O6
    易溶于水
    双糖
    麦芽糖、蔗糖
    C12H22O11
    易溶于水
    多糖
    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油脂

    C、H、O
    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不溶于水
    脂肪
    C、H、O
    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不溶于水
    蛋白质
    C、H、O、N、S、P等
    酶、肌肉、毛发等
    氨基酸缩合成的高分子


    淀粉和纤维素尽管可用同一个通式表示,但其中的n值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有机物
    特征反应
    水解反应
    糖类
    葡萄糖
    葡萄糖有银镜产生
    葡萄糖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

    产物为葡萄糖__与果糖
    淀粉
    遇碘单质(I2)变蓝色
    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油脂

    酸性条件下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
    蛋白质
    (1)带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
    (2)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可用于鉴别毛织品和棉织物;
    (3)遇浓(NH4)2SO4、Na2SO4溶液等发生盐析;
    (4)遇紫外线、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发生变性
    最终生成氨基酸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
    1.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物及维生素C等;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
    2.油脂为人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氧化时,油脂放出的热量最多;油脂可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绝大多数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9·高考江苏卷改编)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分子中不含氮元素。(  )
    (2)(2017·高考全国卷Ⅱ,7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
    (3)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
    (4)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5)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
    (6)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
    (7)用银氨溶液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
    (8)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9)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  )
    (10)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11)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沸点。(  )
    (12)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
    (13)“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你能用哪些简单的方法鉴别淀粉溶液和鸡蛋清溶液?
    答案:(1)滴加碘水,变蓝的是淀粉溶液;
    (2)滴加浓硝酸,变黄的是鸡蛋清溶液。

    (1)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但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演练一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
    1.下列有关有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③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⑤淀粉遇碘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
    ⑥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 CuSO4 溶液,均有固体析出,所以蛋白质均发生盐析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⑤⑥
    解析:选B。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错误;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分解转化为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正确;③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正确;④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错误;⑤淀粉遇碘变蓝色,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发生反应,正确;⑥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其中前者是盐析,后者是变性,错误。
    2.(2020·衡水高三模拟)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
    C.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
    D.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
    解析:选D。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可用碘水鉴别淀粉溶液;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可用浓硝酸鉴别蛋白质溶液;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葡萄糖溶液。
    3.(2018·高考全国卷Ⅰ,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绝大多数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解析:选A。果糖为单糖,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具有较高活性和选择性,B项正确;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之褪色,C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项正确。

    糖类物质的常见转化方式

    演练二 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探究
    4.(教材改编题)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解析:选D。混合液呈碱性,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因为I2能与NaOH溶液反应;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故结论应为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能判断是否完全水解。
    5.(2020·嘉峪关校级调研)现有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呈中性)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产生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呈碱性)有银镜产生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根据上述操作和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1)方案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正确,最终溶液变蓝,只能说明溶液中还有淀粉剩余,但不能说明淀粉尚未水解
    (2)不正确,淀粉水解液呈酸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因此不能说明淀粉尚未水解
    (3)正确,有银镜产生,说明溶液中存在葡萄糖,即淀粉已经水解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
    1.实验流程

    2.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A
    现象B
    结论
    溶液呈蓝色
    未产生银镜
    淀粉尚未水解
    溶液呈蓝色
    出现银镜
    淀粉部分水解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银镜
    淀粉完全水解
    3.注意问题
    (1)检验淀粉时,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I2能与NaOH溶液反应。
    (2)淀粉、蔗糖的水解实验是用稀硫酸做催化剂,而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检验淀粉或蔗糖的水解产物前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1.(2019·高考全国卷Ⅱ,7,6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解析:选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项正确;“蜡炬成灰”指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在古代蜡烛通常由动物油脂制成,动物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其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2.(2017·高考全国卷Ⅰ,7,6分)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解析:选A。尼龙绳是由尼龙切片制成的纤维丝经一系列加工制成的,属于合成纤维,A项正确;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天然纤维,B项错误;羊绒衫的主要原料是羊毛,羊毛属于蛋白质,C项错误;棉衬衣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纤维,D项错误。
    3.(2017·高考全国卷Ⅲ,8,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解析:选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二者n值不同,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环己烷与苯都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环己烷与苯,C项错误;溴苯与苯互溶,且二者均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D项错误。

    1.(2020·大连考试)下列广告语对应商品中含有的物质有误的是(  )
    A.“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蛋白质
    B.“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乙醇
    C.“吃了钙中钙,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碳酸钙
    D.“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丙三醇
    解析:选A。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不是蛋白质,A项错误;衡水老白干为白酒,主要成分是乙醇,B项正确;钙中钙为补钙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项正确;大宝为护肤品,其保湿成分为甘油(丙三醇),D项正确。
    2.(2020·安徽六校联考)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主要成分是Si,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O2
    B.“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10-6 m的细小颗粒物,这些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形成胶体
    C.医用酒精中乙醇体积分数通常是75%
    D.油脂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解析:选C。A项,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主要成分是SiO2,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A错误;B项,胶体粒子直径在10-9~10-7 m之间,B错误;D项,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D错误。
    3.据报道: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将古老的养蚕技术与时兴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合,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维,延展性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属于烯烃,属于有机物
    B.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蚕丝纤维属于纤维素,可水解
    D.鉴别某丝织品是否为真蚕丝可以用灼烧的方法
    解析:选D。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它是碳的单质,不属于烯烃,也不属于有机物,A项错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都属于碳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项错误;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项错误;因为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鉴别某丝织品是否为真蚕丝可以用灼烧的方法,D项正确。
    4.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乙醇分子中含有氢氧根,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C.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二者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解析:选B。羟基与氢氧根不同,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不含氢氧根,B项错误。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  )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B.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鲜产品
    C.乙醇、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合成橡胶与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解析:选A。A项,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正确;B项,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于保存动物标本,但不能用于食物防腐,错误;C项,乙醇不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错误;D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
    6.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都含有羟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D。比较乙醇与乙酸的结构特点,明确二者的性质差异,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二者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乙醇和乙酸分子式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7.(2020·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原因
    结论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
    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可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C
    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
    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
    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解析:选B。CH2===CH2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A项错误;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故可与Na2CO3反应放出CO2,B项正确;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虽然形式相同,但由于n值不同,故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CH3COOCH2CH3与H2O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CH2===CH2 与H2O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D项错误。
    8.(2020·西安八校联考)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2H18O5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只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选D。由题给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20O5,A项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B项错误;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C项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项正确。
    9.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的官能团相同
    解析:选C。有的油脂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项错误;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和Br2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乙醇分子中的羟基和乙酸分子中的羧基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D项错误。
    10.(教材改编题)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试管a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可将饱和碳酸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选D。向试管a中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乙醇、浓H2SO4、冰醋酸,A项正确;乙醇、乙酸与水互溶,则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B项正确;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增大反应速率并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C项正确;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而氢氧化钠能与乙酸乙酯反应,试管b中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D项错误。
    11.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
    A.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
    B.①分液;②蒸馏;③结晶、过滤
    C.①蒸馏;②分液;③分液
    D.①分液;②蒸馏;③蒸馏
    解析:选D。乙酸乙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易溶于水,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所以操作①是分液;甲是乙酸钠和乙醇,乙醇易挥发,所以操作②是蒸馏;乙是乙酸钠溶液,加入硫酸生成了乙酸和硫酸钠,乙酸易挥发,所以操作③是蒸馏,D项正确。
    12.某石油化工产品X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是制取聚乙烯的单体
    B.Y+乙酸―→W是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C.Y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D.W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解析:选D。X是乙烯,Y是乙醇,Z是乙醛,W是乙酸乙酯,由此可知A、B、C三项均正确;酯在酸、碱溶液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D项错误。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版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30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