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6章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6章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第1页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6章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第2页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6章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6章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展开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考纲
    考点
    知识细化
    能力要求
    应用实践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理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读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时空差异
    能详细表述增长历程

    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绘制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示意图
    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构成要素,判断人口增长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准确判断主导因素
    分析人口指标变化,判断人口增长特点
    人口问题及对策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成因
    依据年龄结构断判人口问题
    关注社会热点,分析人口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成因
    结合社会现象判断人口问题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的含义
    列举实例说明
    分析统计图表,判断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特点
    理解每种因素的影响特点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读10万年以来和100年来的人口增长图,回答问题。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增长的原因
    (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主要动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3.特点
    项 目
    内 容
    时间差异
    ①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
    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空间差异
    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②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
    模式类型
    类型Ⅰ
    类型Ⅱ
    类型Ⅲ
    名称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特点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转变过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转变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
    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特别提醒]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原始型与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相似,但原始型是出生率、死亡率处于高位状态下的缓慢增长,而现代型则是低位状态下的缓慢增长。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衡量重要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主要包括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其中资源状况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
    (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
    1.自古至今,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
    2.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特点是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
    3.非洲许多国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
    4.我国可以通过接纳移民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填写下列表格。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首要因素,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2.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环境人口容量在变大(大、小)。
    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
    1.在俄罗斯,目前国家准备向生育多胎子女的妇女授予“英雄母亲”的称号,你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俄罗斯的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问题严重,为鼓励人口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2.目前我国已实施了“全面二胎”政策,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增长缓慢吗?
    [提示] 不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很多,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生育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缓解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017·海南高考)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❶。如图所示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❷,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思维流程] 
    信息
    提取
    ❶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❷图示为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
    ❸图中显示2000年时,该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8%,到2050年比重几乎不变
    教材
    寻因
    目前,世界上人口过10亿的人口大国是中国和印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高低高的传统型
    综合
    判断
    (1)由信息❶、❸可知,该国人口在2000年时占世界人口的18%,由此可推断应是人口大国印度,因我国人口所占比重已超过20%
    (2)由信息❷、❸可知,该国人口在2000年到2050年所占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尝试解答] (1)C (2)B

    1.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经济
    因素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文化
    因素
    这一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
    医疗卫
    生因素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政策
    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政策和移民政策直接影响该国或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如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会促进人口的自然增长
    2.列表比较三类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型)
    传统型(“高—低—高”型)
    现代型(“低—低—低”型)
    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状况
    速度
    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数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3.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
    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2.5%)
    高(>2.5%)
    低(<1.0%)
    传统型
    高(>2.5%)
    低(<1.5%)
    高(>1.0%)
    现代型
    低(<2.0%)
    低(<1.5%)
    低(<1.0%)

    命题视角一 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构成要素,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2019·深圳模拟)我国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的传宗欲望是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下图示意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台湾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  )
    A.2023年、2022年 B.2024年、2025年
    C.2026年、2025年 D.2024年、2022年
    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 (  )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1.D 2.C [第1题,结合材料中“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属相每12年一个轮回,图中2010年为虎年,故2022年为出生低谷期,2012年为龙年,故2024年为出生高峰期。 第2题,图中显示,2010~2014年台湾地区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死亡率波动比较小;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台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已经进入现代型,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龄化问题。]
    (2019·沈阳四校联考)下图表示近2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分别表示人口的(  )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4.有关我国现阶段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B.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C.劳动力短缺
    D.大量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3.D 4.B [第3题,图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为正值,根据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可知,甲数值最大,应为出生率;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乙为自然增长率。第4题,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命题视角二 分析某人口指标的变化,判断人口增长的特点
    (2019·日照调研)如图为某区域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图。读图完成5~7题。

    5.1965年至2045年,该区域劳动人口数量由逐年增加到逐年减少的转折点是(  )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6.根据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推测该区域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为(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7.根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区域可能是(  )
    A.日本 B.法国
    C.中国 D.印度
    5.C 6.D 7.C [第5题,201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0,从这之后人口增长率开始小于0,劳动人口数量开始下降,因此,2015年该区域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第6题,劳动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意味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所以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现代型。第7题,该区域劳动人口数量在2015年之前一直在增长,而日本和法国作为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在2015年之前劳动人口数量就在下降,因此A和B错。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劳动人口数量至今仍在增加,D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执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率不高,劳动人口数量减少,步入老龄化社会,C正确。]


     (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❶。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思维流程] 
    信息
    提取
    ❶图示主题是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❷图中显示欧盟境内欧盟籍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
    ❸图中显示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中,青壮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
    教材
    寻因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多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其主要的应对措施是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和接纳移民等
    综合
    判断
    (1)由信息❷、❸可知,非欧盟籍人口中,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人口所占比重大,因此可判定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2)由信息❶、❷、❸可知,近些年来,欧盟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吸收了大批的非欧盟籍的青壮年人口迁入,这些劳动年龄人口的迁入,在一定程度上使老年人口比重降低,减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尝试解答] (1)C (2)B

    1.全面掌握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1)不同发展类型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虽然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每年新增人口的数量依然较大。
    解决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必须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问题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现象,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2.正确认识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的关系
    (1)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
    →→

    命题视角 关注社会热点,分析人口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2019·安庆高三联考)《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迅猛,预计2012~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1.94亿增长到4.83亿,老龄化水平由14.3%提高到34.1%,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老龄问题将在我国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读201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完成1~2题。

    注: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
    1.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有(  )
    ①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 ②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③老年人口高龄化显著 ④老年人口比重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快
    B.大量国外移民迁入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1.A 2.C [第1题,读图可知,目前我国80岁及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的比例相对较低,高龄化并不是很显著;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部分发达国家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结合材料可知,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速度快,说明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第2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在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实现的;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保持较低的出生率,从而加速了老龄化进程,加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所以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
    根据我国结婚登记年龄层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结婚主要年龄层是25~29岁,占比最大。1988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并在2010年达到11.9‰的历史最低值,2017年人口出生率为12.43‰,接近历史最低值。人口出生率下降,我国人口红利即将消退。图1为我国出生人数统计图,图2为我国1981~2017年结婚率和人口出生率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近几年我国结婚率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
    A.适龄结婚人数大幅下降
    B.结婚成本越来越高
    C.单身比例增加
    D.工作强度和生活压力大
    4.人口红利消退的影响包括(  )
    A.老年人口抚养比下降 B.经济的增长速度加快
    C.消费结构趋于稳定 D.奶粉品牌高端化明显
    3.A 4.D [第3题,由图文材料分析可知,20世纪90年代出生人口减少,导致目前适龄结婚人数下降,这是我国结婚率降低的根本原因,结婚成本越来越高、单身比例增加、工作强度和生活压力大会导致结婚率降低,但不是结婚率降低的根本原因。第4题,人口出生率低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使社会劳动力资源减少,导致国内经济活力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影响消费结构,人口红利消退会使消费结构出现波动;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新生儿数量的减少,国内奶粉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企业为了增加利润、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奶粉产品会趋于高端化。]
    5.(2019·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盟是由东南亚10个国家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2000年以来,人口由5亿左右增长至现在的6亿以上。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东盟年产汽车约400万辆,是全球六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汽车除满足当地市场外,还持续扩展外销规模。
    指出东盟人口变化的特点,并说明人口因素对其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 人口变化特点:“2000年以来,人口由5亿左右增长至现在的6亿以上”,说明人口增长快,劳动人口数量也会随之增多。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所以分析人口因素对其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时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生产者角度看,劳动力充足且价格较低,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强;从消费者角度看,人口多和增长快使本地汽车市场规模大,劳动人口数量多,收入水平提高,增强了对汽车的购买力。
    [答案] 人口变化特点:增长快,劳动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影响:从生产者角度看,劳动力充足且价格较低,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强;从消费者角度看,人口多和增长快使本地汽车市场规模大,劳动人口数量多,收入水平提高,增强了对汽车的购买力。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❶。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❷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 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思维流程] 
    信息
    提取
    ❶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❷表中显示四省中水资源总量最小的是丙省;耕地面积最小的是丁省
    教材
    寻因
    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
    综合
    判断
    由信息❶、❷,可知四省中丙省的水土资源配合较差,水资源短缺是丙省的制约因素,因此其人口容量可能最小
    [尝试解答] C

    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区别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参考
    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体现的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
    数量


    共同点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四步法分析区域环境人口容量
    (1)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一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矿产、水、耕地、气候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源越丰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2)考虑科技、经济等条件
    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会影响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一个地区的上述条件好,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
    (3)考虑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从其他区域调入资源,提高本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
    (4)考虑该区域的消费水平
    一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越高,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命题视角 通过统计图表分析、考查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2019·苏州模拟)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
    2.下列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是(  )
    A.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B.草地开垦
    C.保护野生动植物
    D.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1.A 2.B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虽然巴西比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小,但生态承载力大,主要因为巴西地处热带,水热充足,生物生长范围广;俄罗斯以温带、亚寒带气候为主,寒带面积广,所以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第2题,草地开垦只是改变土地利用形式,不会提高生态承载力,同时开垦草地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降低生态承载力,故选B项。]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下图所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3~4题。

    3.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①市    ②市     ③市    ④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D 4.C [第3题,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相同,但是从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化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根据理论人口容量公式,④地熟制最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4题,人均用水总量低于人均水资源总量则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①和④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
    地理图表专攻(十一)|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
    A.人口总数减少 B.老龄化加剧
    C.平均年龄减小 D.劳动力增多
    (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增长 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 D.生育观念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D (2)C

    1.曲线图的判读

    看趋势
    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看数值
    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看速度
    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出生率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
    看阶段
    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l%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④⑤⑥。
    (3)读出箭头④⑤⑥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7%、15~64岁约为57%、65岁及以上约为16%。
    (4)验证一下三个数值的总和是否为100%。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图1         图2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为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首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值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Ⅰ处的虚线。(Ⅰ、Ⅱ、Ⅲ、Ⅳ四点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5‰、0、29‰、16‰)。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可直观地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人口金字塔图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等。其判读技巧如下:


    (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沿海某城市户籍(本地居民)与非户籍(外来人口)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该城市(  )
    ①户籍人口总抚养比较高 ②非户籍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户籍人口外迁率较高 ④非户籍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该城市非户籍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则该城市(  )
    A.人口增长模式改变 B.常住人口抚养比降低
    C.老年人口比重提高 D.城市住宅用地将扩大
    1.D 2.B [第1题,读图可知,户籍人口中的人口总抚养比较高;该城市非户籍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而幼儿和老年人口比重较低,人口的总抚养比较低,因此①④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城市户籍人口的总抚养比较高,而非户籍人口中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其总抚养比较低,若该城市的非户籍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可以起到适当降低城市常住人口抚养比的作用,故选B正确。]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