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新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8章第2讲 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展开第2讲 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特点评价某地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1.结合区域分布图或具体区域的农业生产,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特点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形成条件、特点区分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传统畜牧业的差异2.结合相关示意图,考查农业地域类型3.结合统计图表分析,考查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的形成条件、特点总结归纳乳畜业的分布特征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1)分布:主要分布在A南亚、B东南亚、C东亚等的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2)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植历史悠久。(3)特点2.商品谷物农业读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及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2)作物:主要以A小麦和B玉米为主。(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4)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特别提醒] 世界其他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多为家庭农场经营,而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多为国营。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有分布生产对象牛、羊奶牛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程度高区位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要求接近消费市场[特别提醒] 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均为商品农业,但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草场,离市场较远,交通便利;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靠近消费市场。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季风水田农业区都分布在亚洲地区。 (×)2.我国没有出现商品谷物农业区。 (×)3.我国藏族同胞主要从事的是大牧场放牧业。 (×)4.北京、上海城市周边的畜牧养殖属于乳畜业。 (√)二、区域认知——精准连线将下列区域与其主要的地域类型进行连线三、地理实践力——趣味思考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了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是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这种说法对吗?[提示] 不对。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目前还是传统的畜牧业,还不具备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这样的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2.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推进,各地都出现了许多的种粮大户,请分析这是商品谷物农业的表现吗?[提示] 不是,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条件之一是地广人稀,其特点应该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这些种粮大户所进行的农业生产,生产规模增大,商品率提高,但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并不是很高。 (经典高考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题。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图示区域位于亚洲的东南亚地区,乙地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从热量带看主要为热带地区教材寻因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具有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等特点综合判断由图中信息可知,乙地位于亚洲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平原地带,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尝试解答] B1.季风水田农业(以亚洲东部、东南部为例)(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2)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单产高精耕细作 商品率低农村人口多,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机械化水平低经济水平低,田地规模小大力发展工业,加快机械化发展科技水平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经验生产加大科技宣传与投入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大力投资建设水利工程2.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商品谷物生产的基础,地广人稀和机械化水平高是大规模经营的条件,先进的农业科技是现代化生产的保证。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及主要影响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因素分析①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分析形成条件评价地势平坦开阔(位于美国中部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气候温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土壤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水源充足(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②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分析形成条件评价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交通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与铁路、公路交织)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金低)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了支撑)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2)具体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命题视角一 结合具体区域的农业生产,考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019·潍坊模拟)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当时的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水稻种植业发展良好,所产“鱼台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此完成1~3题。1.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 )A.光热充足 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2.在1964年之前,制约鱼台县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旱涝灾害频繁 B.种植经验缺乏C.劳动力 D.机械化水平低3.在1964年之后,鱼台县水稻种植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河湖众多 ②政策引导 ③兴修水利 ④科技进步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1.D 2.A 3.B [第1题,水稻生长耗水量较大;材料显示该地“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则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水源充足。第2题,由“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决定“治水”等信息,以及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可判断旱涝灾害是最大制约因素。注意“历史悠久”说明种植经验丰富,山东人口密度大而劳动力丰富,水稻对机械化要求不高。第3题,“县委县政府决定”体现了政策因素;“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体现了兴修水利;故B正确。](2019·西宁模拟)如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斜线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4~5题。4.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A.①②⑤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5.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②⑤ B.②④⑤C.②③⑤ D.①③⑤4.D 5.C [第4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热量条件相对较差,而地广人稀不是自然条件。第5题,中美两国玉米带都地处地广人稀的地区,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则玉米的市场需求量大,两地交通线稠密,交通条件便利。]命题视角二 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考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019·乌鲁木齐测试)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季风水田农业 B.自给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7.依图示信息可知该农场可能分布在 ( )A.英国 B.加拿大 C.马来西亚 D.德国6.C 7.B [第6题,从图中的农事安排可知,该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机械化程度较高,并对产品进行售卖,所以为商品谷物农业。第7题,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和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 (经典高考题)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2)该国上述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牧草生长B.国内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C.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D.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图中显示该岛屿位于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应位于西风带影响范围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从等高线分布看,地形以山地为主教材寻因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综合判断(1)由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岛屿为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发展乳畜业(2)由图中信息可知,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夏季气温不高;新西兰为岛国,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市场狭小;岛上河流众多,水源丰富,可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该岛海洋交通便利,但陆路交通不便[尝试解答] (1)D (2)C1.典型的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对比分析项目异同西欧乳畜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产品相同点畜牧业,生产乳畜产品不同点牛奶及其制品牛肉市场相同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点满足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的国内市场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经营方式相同点集约化、专业化商品经营不同点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规模较大交通条件相同点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不同点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公路需要依赖国际间联系的铁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原料供应相同点牧草、饲料不同点种植牧草、饲料作物以天然牧草为主(种植饲料)区位指向不同点城市郊区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区科技相同点机械化、培育良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等2.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启示(1)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牧区的借鉴意义①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②改善牧区生态环境。③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④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2)西欧地区乳畜业生产对我国乳畜业生产的借鉴意义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完善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②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的生产结构,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方法技巧]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气候判断①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兴修水利,工程量大。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丰富,热量、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③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干旱区可以通过解决灌溉问题发展优质农产品,如温带水果、棉花等的生产,因而多为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半干旱区可利用天然牧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2)根据分布来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明显稳定,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3)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属于畜牧业。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而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4)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判断抓住各种农业的生产特点,关键要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所示:判断依据判断结论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水稻自给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农业牛、羊面向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小麦、玉米面向市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谷物、牲畜主要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混合农业单一热带经济作物面向国际市场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种植园农业命题视角一 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019·开封模拟)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条件的是 ( )A.夏季气候温暖 B.土地辽阔,地势平坦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草类茂盛2.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B.甲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乙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1.C 2.D [第1题,根据两牧区的区位图可知,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远离海港,而潘帕斯牧区临近海港。其他三项均属两牧区共同的区位条件。 第2题,呼伦贝尔牧区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皮、毛、肉、奶的重要供应地,其产品靠铁路或公路运输,牧区内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为我国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的主要是农耕区畜牧业。潘帕斯草原的牛肉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出口到欧洲国家,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2019·东北联考)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乳畜业 B.季风水田农业C.游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4.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市场 C.交通 D.劳动力3.D 4.B [第3题,①地位于欧洲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第4题,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典型的乳畜业,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命题视角二 结合统计图表分析,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判断(2019·云南师大附中模拟)新西兰的奶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这一特征是由牧草的生长季节所决定的,新西兰的奶牛每年有60~70天的干奶期,称为“奶牛假期”。下图为有机牧草季节性生长曲线与产奶量的关系图。据此回答5~6题。5.“奶牛假期”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塔里木河以降水补给为主B.我国东部城区地面沉降较快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D.新西兰牧羊业正值剪羊毛的最佳时期6.影响新西兰奶牛产奶量和草场生长状况的共同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C.市场 D.土壤5.C 6.A [第5题,“奶牛假期”出现在6、7月,为北半球夏季,塔里木河流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此时气温高,融水多形成夏汛;此时我国东部正值雨季,下渗强,地下水位高,地面沉降速度较慢;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6、7月为南半球冬季,新西兰气温较低,不宜剪羊毛。第6题,根据图示曲线变化特征,产奶量与草场牧草生长状况呈正相关,5~8月气温较低,产奶量和产草量均较低,成为“奶牛假期”;新西兰绝大部分区域气候湿润且降水比较均匀,与草场的生长变化特征不一致,所以影响因素不是降水量;草场生长状况与市场因素关系不大;土壤一般不会出现季节性变化。](2019·德州模拟)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图。读图,完成7~8题。7.有关三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混合农业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C.③为季风水田农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8.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B.②生产规模小,单产高C.③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低D.①③生产规模大 7.A 8.C [第7题,由图可以看出:①地种植业比重约50%、畜牧业比重约55%,商品率高,应该是混合农业;②地种植业比重约85%、畜牧业比重约15%,商品率低,应该是季风水田农业;③地种植业比重约10%、畜牧业比重约90%,商品率高,应该是大牧场放牧业。第8题,①地混合农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种植或者养殖的类型和规模,市场适应性强,种植与放牧轮作,利于恢复地力;①③两地的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水平高;②地为季风水田农业,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