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第17章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第17章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第1页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第17章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第2页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第17章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第17章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展开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1.位置与范围
    (1)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150°E,25°N~45°N之间。
    ②海陆位置:东临A太平洋,西临B日本海。以G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邻。
    (2)范围:由C北海道岛、D本州岛、E四国岛、F九州岛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

    3.气候
    (1)
    (2)气候特点: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4.资源
    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5.农业
    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规模、产量最大。
    6.工业
    主要分布地区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五大工业区
    a京滨工业区
    b名古屋工业区
    c阪神工业区
    d濑户内海工业区
    e北九州工业区
    [特别提醒]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带的原因
    (1)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于沿海。
    (2)日本矿产资源短缺,需要从国外进口。
    (3)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依赖出口。

    (2019·石家庄模拟)下图是日本几种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几种农作物中,在日本分布范围最大和最小的是(  )
    A.水稻和苹果 B.水稻和亚麻
    C.甘薯和茶 D.柑桔和亚麻
    2.日本冬季(  )
    A.南部海域多台风
    B.西岸降水较东岸多
    C.受西风控制
    D.北部森林郁郁葱葱
    [解题流程]

    1.B 2.B [第1题,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水稻生长,分布范围最大;亚麻只能生长在日本的北部,分布范围最小。第2题,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陆地西岸为西北风的迎风坡,因而降水多;日本夏季多台风;北部为温带气候类型,森林为落叶林。]
    如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回答3~4题。

    3.下列气候特征中,甲、乙、丙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夏季风的风向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4.日本IT工业集中在丁岛,因此该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资源丰富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3.A 4.B [第3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几乎位于同一纬度,三地均为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盛行风向相同,但因由东向西,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明显,因而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故选A。第4题,IT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对环境、交通和科技要求高。故选B。]



    1.三大地形区
    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
    2.主要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3.五大作物
    作物
    分布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山坡
    黄麻
    恒河三角洲
    4.四大工业
    部门
    钢铁工业
    棉纺织工业
    麻纺织工业
    新兴工业
    分布
    德干高原东北部
    西部沿海平原
    印度东北部
    印度南部
    5.四大城市
    (1)新德里——首都。
    (2)a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
    (3)b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
    (4)c班加罗尔——电子工业中心。
    6.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1)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
    (2)涉及领域:信息技术、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
    (3)产品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

    读印度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3.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
    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
    1.D 2.D 3.C [第1题,印度地处南亚,是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亚洲面积最大的是中国,①错;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②错;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③正确;是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④正确,故选D。第2题,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作物主要在印度半岛两侧、恒河下游平原,应是喜湿热的农作物,是水稻;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上游平原,棉花主要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主要在恒河三角洲地区。故选D。第3题,印度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班加罗尔,是图示的c工业区;a、b、d工业区都是传统工业区。故选C。]



    1.地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东北部隔A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临B波罗的海,西南临C黑海、D里海,北临E北冰洋。陆地边境线漫长,面积较大的邻国有①中国、蒙古、②哈萨克斯坦、③乌克兰。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地形多样,平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为西低东高。
    ①山脉: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两者为亚欧两洲分界线。
    ②四大地形区:F东欧平原、G西西伯利亚平原、H中西伯利亚高原、I东西伯利亚山地。
    (2)四大河流
    名称
    特点
    a伏尔加河
    欧洲最长的河流,向南注入里海,水能丰富,内河航运便利
    b鄂毕河
    c叶尼塞河
    d勒拿河
    位于亚洲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冰封期长,存在凌汛现象,下游沼泽广布,航运价值低
    (3)湖泊:e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3.气候
    (1)总体特点: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主要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
    4.农业
    (1)生产条件
    ①优势:耕地面积广大。
    ②劣势: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2)主要农业地带:东欧平原南部、顿河流域。
    (3)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向日葵、亚麻。
    5.主要矿产
    矿产

    石油
    天然气
    铁矿
    分布
    库兹巴斯
    秋明油田
    西西伯利亚
    库尔斯克
    6.四大工业区的区位比较
    工业区
    主要工业部门
    优势区位条件
    圣彼得堡工业区
    造船、电子、化工、宇航
    临波罗的海,有优良的港口
    莫斯科工业区
    汽车、钢铁、电子
    周围铁、石油资源丰富,铁路运输便利
    乌拉尔工业区
    钢铁、机械、石油
    矿产资源丰富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
    矿产资源丰富
    7.交通
    (1)以铁路为主,主要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
    (2)三大港口: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特别提醒] 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原因
    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地广人稀,经济发达,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运量大,内河航运欠发达;公路运输不适合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下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
    1.D 2.C 3.B [第1题,结合图例可知,在图示西伯利亚的南部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城市较多,但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不到5人。从图例符号可知,这里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所以①④正确。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寒冷,不适宜居住,②错。这里的冻土分布广,交通线主要依靠南部的一条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交通不便,③错。故D正确。第2题,俄罗斯纬度较高,只有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比较适合人类居住,①对。图示地区南部为山地地形,②错。南部地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可以发展农业生产,开发历史悠久,③对。南部人口较多,资源丰富,工业、农业发展水平高,经济相对发达,④对。故C正确。第3题,读图可知西伯利亚地区北部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因此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北部资源;西伯利亚地广人稀,不可能因为北部人口密度低而迁移;北方人口稀少,更不会是市场广阔;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因为资源的开发和人口增多,而不是因交通条件的改善引起人口迁入,故B正确。]
    如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5.关于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了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4.C 5.C [第4题,伏尔加河流域位于较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伏尔加河属于内流河,注入里海,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促进了里海水热平衡;东欧平原易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影响,盛行西风能给该流域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补给水源;伏尔加河的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可以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平坦。故选C项。第5题,化石燃料和水能都间接来源于太阳能;石油、天然气形成于地质时期的生物沉淀;丰富的水资源能促进石化工业的发展;伏尔加河受结冰期影响,航运价值低,该流域的石油、天然气外运主要通过管道运输。]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南回归线横穿中部,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
    (2)范围: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3)重要性: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补给站,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地形与河流
    (1)三大地形区:东部为A大分水岭;中部为B大自流盆地;西部为广阔的低矮高原。
    (2)河流、湖泊: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D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3.气候
    (1)特点:热带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原因

    4.经济发展状况
    (1)发达的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发达的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5.人口和城市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特别提醒] 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1)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2)临海,良港多,交通便利。
    (3)开发历史悠久。

    读图,回答1~2题。

    1.N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
    A.热带沙漠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热带草原气候 信风的影响
    D.热带草原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M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D 2.D [第1题,N所在区域是澳大利亚的西北部,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A、B错。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的西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形成雨季,D对,C错。第2题,M所在区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D对。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中西部,A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B错。热带草原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在沙漠带周围,C错。]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之一,近五年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3~4题。

    3.“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3.A 4.D [第3题,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国之一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甲区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混合农业区,主要发展小麦种植和牧羊;同时该区域水资源缺乏,严重依赖灌溉,灌溉停止会严重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所以本题选择A。第4题,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主要是饲养羊和种植小麦,一旦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所以本题选择D。]



    1.范围和位置
    (1)范围
    (2)位置:本土主要位于30°N与50°N,120°W与70°W之间,40°N和100°W穿过本土中部。东临甲大西洋,西临乙太平洋。
    2.地形和河湖
    (1)地形与地形区
    地形
    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点
    形成原因
    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海岸山脉、A落基山脉等平行山脉
    海拔高,在1 000 m以上
    板块碰撞挤压
    中部以平原为主
    中部为B中央平原
    地形平坦,海拔低
    密西西比河冲积而成
    东部以山地为主
    阿巴拉契亚山脉
    海拔相对较低,多在1 000 m以下
    流水等外力侵蚀
    (2)河流:D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
    (3)湖泊: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群,是过去由冰川作用形成的。面积最大的湖泊是苏必利尔湖,除密歇根湖完全属于美国外,其他四个湖泊均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
    3.气候
    (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太平洋沿岸:气候带呈南北狭长分布,自北而南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3)墨西哥湾沿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农业的地区专业化

    分布
    发展条件
    乳畜带
    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①气候较冷,无霜期短,生长期短;②土地较贫瘠,不适宜种植粮食,但适宜发展畜牧业;③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畜产品市场广阔
    玉米带
    乳畜带以南,中央大平原中北部
    ①地势低平,土层深厚;②气候温和,雨量适中;③无霜期约半年;④大豆、玉米轮作
    小麦带
    中部、北部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雨热同期;③北部是春小麦、中部是冬小麦
    棉花带
    35°N以南
    ①热量充足;②无霜期200天以上;③春季降水多,秋季干燥,适合棉花生长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西部落基山高原盆地
    ①干旱少雨;②面积广阔,占全国1/3以上;③多天然牧场
    5.美国三大工业区
    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地区
    南部地区
    西部地区
    分布范围
    落基山脉以东的北部地区
    落基山脉以东的南部地区
    落基山脉以西的地区
    自然条件
    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以西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广阔的平原
    密西西比河以西及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
    科迪勒拉山系的多种金属矿,加利福尼亚南部的石油,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
    主要工业部门
    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军事工业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
    宇航、电子、飞机等工业
    主要工业城市
    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
    休斯敦、亚特兰大、达拉斯
    洛杉矶、旧金山(“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西雅图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1~2题。

    1.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带为(  )
    A.乳畜带、玉米带 B.小麦带、玉米带
    C.小麦带、棉花带 D.混合农业带、棉花带
    2.美国西南部成为全国水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 ②濒临海洋,全年降水丰富 ③光照充足,尤其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 ④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D 2.A [第1题,田纳西河流域地处美国东南部,是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是美国重要的棉花带和混合农业带。选D正确。第2题,美国西南部纬度较低,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利于水果生产;是地中海气候区,光照充足,尤其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利于光合作用。选A正确。]
    美国佛罗里达州号称“阳光之州”,旅游和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下图为该州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3~5题。

    3.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温暖
    C.森林茂密 D.就业率高
    4.上图农业区中,该州下列经济作物产量占美国比重最大的是(  )
    A.甘蔗 B.棉花
    C.大豆 D.甜菜
    5.该州城市多沿海分布,与该分布特点形成无关的是(  )
    A.临海交通便利 B.内陆多沼泽分布
    C.临海开发较早 D.临海地形平坦
    3.B 4.A 5.B [第3题,美国冬季北方寒冷,不适宜老年人过冬,而南方的佛罗里达州纬度低,气候温暖,适宜老年人过冬。第4题,结合美国农业带分布知识,分析农作物生长习性可知,佛罗里达州纬度低,水热充足,适宜甘蔗生长。第5题,据图可知佛罗里达州的沼泽主要分布于南部,内陆几乎没有沼泽分布。]



    1.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0°和20°S之间,东临A大西洋。
    2.地形区与气候
    (1)B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
    (2)C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
    3.河流
    D亚马孙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4.人口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2)特征: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白种人占一半多等,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
    (3)语言:以葡萄牙语为通用语言。
    5.农业
    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6.资源和工业
    (1)资源: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水能丰富,与巴拉圭合建了伊泰普水电站。
    (2)工业及分布: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发展迅速,工业主要分布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东南沿海地区。
    7.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1)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
    (2)开发: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开发计划,使热带雨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3)保护: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保护热带雨林。

    近年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国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金砖五国”。其中巴西是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读资料和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巴西的人口和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区域由于地形平坦,所以是巴西人口稠密区,经济也比较发达
    B.巴西的铁矿储量大,其钢铁、造船、汽车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
    C.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气候凉爽,是全国人口最多、重工业最发达的城市
    D.巴西有广阔的热带草原,绵羊特别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2.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气候类型主要为(  )
    A.寒带气候 B.温带气候
    C.热带气候 D.高原气候
    1.B 2.C [第1题,①区域为亚马孙平原,地形平坦,但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是巴西人口稀少区,经济也不发达;巴西的铁矿储量大,其钢铁、造船、汽车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气候凉爽,是巴西的首都、政治中心,不是全国人口最多、重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巴西有广阔的热带草原,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第2题,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全年气温高,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气候。]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3~5题。

    3.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为(  )
    A.海拔高,地形复杂 B.气候温差大,潮湿闷热
    C.经济落后,资源贫乏 D.热带雨林广布,开发晚
    4.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增长和贫困——根本原因
    ②世界木材的需求量上升——根本原因
    ③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直接原因
    ④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直接原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豆的播种期应该在4月中下旬,个别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延迟到5月中旬。据此推测,巴西大豆的播种期约在(  )
    A.4~5月份 B.7~8月份
    C.1~2月份 D.10~11月份
    3.D 4.C 5.D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西北部为亚马孙河流域,地势较低,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雨林广布;该区因气候湿热、丛林阻隔、开发较晚,人口分布较少,D正确。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是热带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和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等是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C正确。第5题,由题干“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豆的播种期应该在4月中下旬,个别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延迟到5月中旬”可知,播种季节为春季;巴西位于南半球,其大豆的播种期约在10~11月份,D正确。]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