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案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236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案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236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沪教版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1)
地点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
2.知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
教
学
方
法
自主
探索
能力目标
理解观察与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
初步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材分析
重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教
学
过
程
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请举例说明:如石蜡的熔化、水结成冰。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请举例说明:如石蜡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钢铁生锈。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生成新物质。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请举例说明: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和
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请举例说明:如蜡烛可以燃烧、钢铁容易生锈等。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
步入化学的殿堂,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幅与物质有关的美丽画卷。那么,化学研究些什么呢?
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活动与探究】蜡烛的燃烧:
1.现象:(1)发出明亮的火焰,火焰轻轻摇曳,烛泪流淌。
(2)石蜡受热融化,从固态变成液态,冷却又凝结成固态。
(3)在吹灭蜡烛的瞬间,还能看到有白烟(存在着石蜡的蒸气)。
2.产物检验:
水: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点燃
二氧化碳:在烧杯内壁涂一层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3.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方法提示】观察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
观察的内容包括: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变化后新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一)物质的两种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也称为化学反应)。
【交流与讨论】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②汽油的挥发 ③煤油的燃烧
④植物的光合作用 ⑤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⑥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 ⑦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⑧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①②⑦;属于化学变化的有③④⑤⑥⑧。
说明:(1)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2)判断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关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4)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如可燃物燃烧会发光、放热;
干电池使用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而绿色植物要吸收太阳能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素
光
二氧化碳+水 葡萄糖+氧气
(二)物质的两种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气味和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说明:变化与性质的区别:
(1)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2)性质的描述中一般有“可以、会、能、易、是、具有”等字眼。
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水结冰 B.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C.蜡烛熔化 D.森林火灾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C)
A.发光发热 B.有颜色的变化
C.有其它物质生成 D.有气体、沉淀产生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C)
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光 B.燃烧时放出大量热
C.燃烧后变成另一种白色固体 D.镁条燃烧后最终消失
4.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C)
A.棉花、石油能燃烧 B.鸡蛋放入白醋有气泡
C.食盐、白糖能溶于水 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会变浑浊
五、归纳总结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六.教学反思:
个人二次备课
初中沪教版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常用仪器介绍,实验基本操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4页。
初中化学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