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章末测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238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秋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章末测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238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秋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章末测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238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3.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 m/s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4.如图所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 Hz,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500 Hz.当它们从你的身后飞过时,你( )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B.只能听到蜜蜂的声音
C.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能听到
D.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听不到
5.如图所示是蚊子和老牛的一段对话,下列对这段对话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B.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6.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 )
A.甲图中声音尖利,音调高
B.乙图中声音尖利,音调高
C.甲图中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
D.乙图中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
7.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个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乙两个音叉发声的响度相同
8.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9.如图所示,在A、B、C、D 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 B C D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不论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 100 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 000 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11.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此事实说明( )
A.蜡烛能够燃烧 B.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具有能量 D.烛焰具有摇晃的特征
12.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13.下出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B.可以根据地震、火山发出的超声波来确定它们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通过次声波来进行回声定位的
D.超声波导盲仪发出的超声波频率在20~20 000 Hz之间
14.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于这件事的认识,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 )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
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
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5.如图所示现象说明了 ,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法.
eq \a\vs4\al( 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 eq \a\vs4\al(扬声器发声时纸片上下跳动)
16.小梦在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17.(东营中考)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如图所示),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____和____都能传声.
19.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20.家用轿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了____原理,它表明声音能传递____.
21.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__.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利用噪声监测仪____(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当附近有拖拉机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值将____(填“增大”或“减小”);噪声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2.如图所示,8个完全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是由 (填“水和瓶子”或“空气柱”)振动发出的.越用力敲,声音就越响,是因为: .用相同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越来越____(填“高”或“低”).在瓶口向内吹气,声音是由于____振动而产生的.
23.噪声令人心烦意乱,是四大污染之一.如图所示,请分析:“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 减弱噪声;“隔音蛟龙”是在_ 减弱噪声;“防噪声耳罩”是在 减弱噪声.中考期间,学校周围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 控制噪声.
eq \a\vs4\al(甲 摩托车的消声器,) eq \a\vs4\al(乙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eq \a\vs4\al(丙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4.如图所示,小琳将几个小纸团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她发现纸团不断上下跳动.
(1)她断开开关,让扬声器停止播放音乐,纸盆上的小纸团____(填“还在”或“停止”)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振动__产生的.实验中,小纸团的作用是 ,从而便于观察.
(2)她在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调大音量,发现小纸团跳得 (填“更高”或“更低”).这说明发声体的____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小琳突发奇想:若将该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进行实验,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她____(填下列序号).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C.能听到声音,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D.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25.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
图1 图2
(1)他利用弦音计进行了探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根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两根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对应的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_点.
四、综合应用题(12分)
26.某同学走在两山之间大喊一声,听到一个回声,经过6 s后又听到另一个回声.这个同学到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听到第一个回声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已知两山相距1200 m,当时气温为15 ℃)
参考答案
第二章 声现象 章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C)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A)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3.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 m/s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4.如图所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 Hz,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500 Hz.当它们从你的身后飞过时,你(B)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B.只能听到蜜蜂的声音
C.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能听到
D.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听不到
5.如图所示是蚊子和老牛的一段对话,下列对这段对话的描述正确的是(C)
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B.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6.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B)
A.甲图中声音尖利,音调高
B.乙图中声音尖利,音调高
C.甲图中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
D.乙图中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
7.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个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乙两个音叉发声的响度相同
8.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C)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9.如图所示,在A、B、C、D 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B)
A B C D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不论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 100 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 000 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11.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此事实说明(C)
A.蜡烛能够燃烧 B.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具有能量 D.烛焰具有摇晃的特征
12.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C)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13.下出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B.可以根据地震、火山发出的超声波来确定它们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通过次声波来进行回声定位的
D.超声波导盲仪发出的超声波频率在20~20 000 Hz之间
14.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于这件事的认识,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C)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
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
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5.如图所示现象说明了__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__,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转换__法.
eq \a\vs4\al( 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 eq \a\vs4\al(扬声器发声时纸片上下跳动)
16.小梦在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__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__,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__钢尺振动的快慢__,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17.(东营中考)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音色__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如图所示),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__固体__和__气体__都能传声.
19.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液体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9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20.家用轿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了__回声定位__原理,它表明声音能传递__信息__.
21.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dB__.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响度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利用噪声监测仪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当附近有拖拉机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值将__增大__(填“增大”或“减小”);噪声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2.如图所示,8个完全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是由__水和瓶子__(填“水和瓶子”或“空气柱”)振动发出的.越用力敲,声音就越响,是因为:__振幅越大、响度越大__.用相同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越来越__高__(填“高”或“低”).在瓶口向内吹气,声音是由于__空气柱__振动而产生的.
23.噪声令人心烦意乱,是四大污染之一.如图所示,请分析:“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__声源处__减弱噪声;“隔音蛟龙”是在__传播过程中__减弱噪声;“防噪声耳罩”是在__人耳处__减弱噪声.中考期间,学校周围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__声源处__控制噪声.
eq \a\vs4\al(甲 摩托车的消声器,) eq \a\vs4\al(乙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eq \a\vs4\al(丙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4.如图所示,小琳将几个小纸团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她发现纸团不断上下跳动.
(1)她断开开关,让扬声器停止播放音乐,纸盆上的小纸团__停止__(填“还在”或“停止”)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振动__产生的.实验中,小纸团的作用是__将纸盆的振动放大__,从而便于观察.
(2)她在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调大音量,发现小纸团跳得__更高__(填“更高”或“更低”).这说明发声体的__振幅__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小琳突发奇想:若将该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进行实验,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她__B__(填下列序号).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C.能听到声音,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D.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25.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
图1 图2
(1)他利用弦音计进行了探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根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长度__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a__、__b__两根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对应的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A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B__点.
四、综合应用题(12分)
26.某同学走在两山之间大喊一声,听到一个回声,经过6 s后又听到另一个回声.这个同学到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听到第一个回声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已知两山相距1200 m,当时气温为15 ℃)
26.90m 1110m
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8页。
2021学年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