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讲义:第9章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讲义:第9章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讲义:第9章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讲义:第9章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讲义:第9章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展开

    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160)[识记基础梳理]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时刻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2)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区域地理环境具有反作用可改变地理环境。2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影响治理措施a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利用效率b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c实施矿山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a原因:北部湿润河流水量丰沛。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b义:缓解了南部地区城市和工农业用水需求产生了水力发电、防洪、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跨流域调水的影响工程案例中国的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北水南调影响对调入区增加水源扩大水域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小气候缓解生态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减少地下水开采有利于水循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对水资源调出区和沿途流经地区也带来一定影响(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负面影响:如过度砍伐森林物种急剧减少正面影响a灌溉、施肥、塑料大棚等使土地的生物产量大幅度增加。b培育、改良农产品使农产品产量有了显著增高提高了饲养的劳动效率                                                           1西部地区水电输出的原因西部水能资源开发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蕴藏量的丰富上同时还体现在经济指标的优越上西南地区尤为突出。规模大、投资省、淹没损失小、梯级补偿效益显著是西南部水能开发的显著特点。2跨流域调水的负面影响淹没土地;大量移民;下游地区因来水减少引起下游河水水质变差、河口地区咸水渗入、河岸动力失衡、海岸遭受侵蚀、下游沿岸环境质量下降;可能因调水引发疾病如疟疾、脑炎、血吸虫病等影响人体健康。[理解要点突破]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意义方面  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经济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2.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及三条线路比较调水路线西线中线东线水源区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供水区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可调水量与水质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  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  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地形复杂工程艰巨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现有可用设施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有利影响: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b不利影响:中线和东线使北方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中线还会对汉江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等产生较大影响。(2)西气东输线路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轮南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在陕西省靖边与陕北气田连接贯穿黄河后经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到达上海。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从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途经13个省市自治区干线全长4 859 km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3)西电东送 线路(主力电源)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输出地的影响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4)晋煤外运类型主要线路东西运煤通道通往东北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通往华北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南北运煤通道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 [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1(2018·济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缅油气管道分布图。材料二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2013728日中缅油气管道(从中东进口再通过管道输送)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1)结合图文材料从地质、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设不利的自然条件。(2)与传统的海上油气运输航线相比铺设中缅油气管道有哪些好处?(3)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开通对我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经过众多山地河流(或山河相间的地形)地势起伏大;雨季多暴雨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2)可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增加油气运输量;不受天气、气候影响等。(3)可增加我国能源供给的多样性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减小能源风险;保障能源安全;可增加中国和缅甸的经济贸易联系;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等。考向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23题。(双选)22003年相比2013(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供水总量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3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2AC 3.AD [2由图可知20032013年工农业用水减少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上升说明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经计算可知20032013年供水总量减少;20032013年工农业用水减少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增加说明用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由图可知环境用水增幅最大。第3南水北调的实施使环境用水增加因此有利于该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南水北调的实施缓解了该市的用水紧张问题;南水北调的实施对降低用水成本影响不大;南水北调的实施有利于减少该地地下水的开采。]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而这些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1)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a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b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c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a本地少。b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c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考向3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4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29790128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 (1)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既有自然方面(水量、气候、生物)又有社会经济方面(航运、养殖、旅游)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第(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工业布局、强化监督制度、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答题中要注意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答案] (1)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2)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较大的企业;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利用;加强对沿岸工业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164)[识记基础梳理]1产业结构的变化(1)劳动力及产业结构形态变化:产业劳动力变化产业结构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产业逐渐减少低级高级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步增加(2)地区差异: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2产业转移(1)原因: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2)方向: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3)                                                            产业转移的规律(1)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2)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1产业结构调整转出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资源密集、污染严重、耗能高、效益低的企业;升级或保留下的是一些知识、技术含量高产品研发周期短、耗能少的环保型产业。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理解要点突破]产业转移及其影响1产业转移的规律(1)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2)产业转移的方向及原因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3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1)路线(2)主要驱动因素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动力。政策引导、市场拓展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流速度和物流成本等。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迁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 产业转移的规律(2016·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57题。5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6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7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思维流程】5675B 6.A 7.D [5家电组装工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但耗用劳动力数量多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影响其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故选项B正确。第6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经超过中国但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市场规模大使越南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数量远少于中国故选项A正确。第7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必然是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升级故选项D正确。]考向2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016·全国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810题。8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9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C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10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8D 9.A 10.C [8景德镇和佛山陶瓷生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佛山市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享受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得以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因而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比景德镇发展迅速。第9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陶瓷产业面临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2003随着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第10位于江西省的景德镇在资金方面远不如佛山充足;与佛山相比景德镇虽在劳动力、物流等方面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最大优势还是景德镇作为瓷都拥有其他区域不可比拟的人才资源优势与陶瓷文化底蕴即产业基础好。]考向3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思维流程】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好处据此要从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方面进行说明。[答案]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