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19高考鲁教版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讲义()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3单元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
展开第单元 世界地理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对应学生用书第209页)[识记—基础梳理]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B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C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2.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1)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2)海底地形的类型与分布3.板块构造理论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1)六大板块: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亚欧板块。(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3)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 海陆分布大势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回答第1题。 【导学号:98510185】1.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B [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都处于环太平洋灾害带,B项正确;中国位于中低纬度,华盛顿所在的美国本土大部分在中纬度,但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在高纬度,夏威夷州在低纬度,A项错误;三国人口增长模式都为现代型,C项错误;三国南部沿海有暖流经过,D项错误。](2018·西安模拟)下图示意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2~3题。2.图中( )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3.图中( )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2.A 3.B [第2题,根据经纬度和大洋面积判断,①是太平洋,其西部多岛弧和海沟;③为大西洋,大洋海域的北部和南部都开敞;⑤是莫桑比克海峡,不是大洲的分界线;⑦是印度洋,海域呈“S”形的是大西洋。第3题,②大陆是南美大陆,位于西半球,地跨南、北半球;④大陆是非洲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⑥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的东南部海域;⑧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地区位于板块内部,火山活动较少。]◎考向2 世界各大洲的地形及对气候的影响2016年11月2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从上海港出发,奔赴南极,执行第33次南极科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4.南极地区地形特征主要表现为( )A.跨经度最广B.地处高纬度C.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D.受海洋影响大5.南极地区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气候严寒的根本原因B.是降水稀少的根本原因C.产生烈风酷寒D.加剧烈风酷寒4.C 5.D [第4题,经度、纬度和海洋的影响不属于题干要求的地形特征,南极大陆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被称为冰雪大陆。第5题,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根本原因是纬度高,降水稀少的根本原因是受干燥的大气(极地高气压和极地东风)控制,烈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极地高气压控制盛行极地东风。冰雪覆盖的地表可以减小风与地面的摩擦进而加大风速,可以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进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考点二|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征(对应学生用书第210页)[识记—基础梳理]1.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1)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①分布规律: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②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地形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低(2)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①影响气温升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当地大气热量的收支状况;②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日之内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日之内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③气温的年变化规律:一年之内陆地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北半球)、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北半球),海洋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北半球)、最低值出现在2月份(北半球)。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2018·淄博模拟)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1.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C.纬度 D.海陆位置2.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 )A.16 B.20C.23 D.27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1.C 2.A 3.B [第1题,图中三条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基本与纬线平行,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说明影响因素是纬度。第2题,图中R地外围等温线处于20 ℃与25 ℃两条等温线之间,则闭合等温线可能为20 ℃或25 ℃,再根据R地是两河源头,说明地势较高,故此处闭合等温线为20 ℃,由此可知R地气温介于15~20 ℃。第3题,乙地东侧等温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且气温较低,则此处有一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从乙地位置可知该地受西南风影响较大,位于山地迎风坡而降水较多。]下图为海洋与陆地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回答4~5题。4.图中表示全球海洋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推测影响气温年较差最主要的一组因素是( )A.纬度差异和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和洋流分布C.地表形态和海拔 D.人类活动和城市分布4.D 5.A [第4题,一般海洋气温日较差小于陆地,且气温日较差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则图中③④分别表示的是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日较差。第5题,另外的两条线表示的是气温年较差,大体上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增,则与纬度差异有关;另外,图中显示南北半球的气温年较差也有差异,主要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考向2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完成6~7题。6.该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C.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7.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B.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6.C 7.D [第6题,图示大陆西海岸分布在南纬10°到南纬60°,所以不可能是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只有南美大陆在该纬度范围内有大陆分布,降水量变化趋势符合图示趋势,澳大利亚大陆只在南纬10°到南纬40°之间,故答案选C。第7题,图中纬度10°~20°地区为东南信风带,西海岸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处于背风地带,而且沿岸有强盛的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降水少,故答案选D。]下图五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欧洲和非洲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完成8~9题。8.表示南美洲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A.①曲线 B.②曲线C.③曲线 D.④曲线9.甲地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8.A 9.D [第8题,南美洲和非洲最低纬度为0°,但南美洲最南端的纬度比非洲最南端的纬度高,因此①曲线表示南美洲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②曲线表示非洲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北美洲最低纬度在9°N附近,故③曲线表示北美洲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澳大利亚西海岸范围大约为10°S~35°S,故④曲线表示澳大利亚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则⑤曲线表示欧洲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第9题,根据上题解析可知,⑤曲线表示欧洲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甲地位于这个纬度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