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高频考点微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61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高频考点微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61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高频考点微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61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高频考点微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展开高频考点微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建议用时:25分钟)
(对应考点集训第255页)
角度1 速率(浓度)—时间图像
1.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W+Z(已配平),在t时刻增大压强(其他条件不变),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X、Y、W、Z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W、Z均为气体,X、Y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B.X、Y均为气体,W、Z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C.X、Y或W、Z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
D.X、Y均为气体,W、Z均为液体或固体
B [根据图像,t时刻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且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方向是气体的分子数减小的方向,B符合题意。]
2.(2019·海南中学月考)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如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 ⑥t1=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A.②③⑤⑧ B.①④⑥⑧
C.②④⑤⑦ D.①③⑥⑦
C [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如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a1、a2分别为两种条件下的正反应速率,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则a1<a2;使用催化剂缩小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则加催化剂时达到平衡的反应速率大,所以b1<b2;使用催化剂缩小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则t1>t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平衡状态没有改变,则阴影部分面积相同。综上所述,②④⑤⑦说法正确,故选C。]
角度2 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温度(压强)图像
3.(2018·衡水模拟)可逆反应mA(g)+nB(g)xC(g)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和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m+n<x
B.正反应吸热,m+n>x
C.正反应放热,m+n<x
D.正反应放热,m+n>x
D [根据图像可知,p1>p2,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m+n>x;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
4.已知反应:CO(g)+3H2(g)CH4(g)+H2O(g)。起始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反应物,不同压强条件下,H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M、N点标记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ΔH<0
B.N点时对应的体系压强为1.01×105Pa,M点对应的体系压强为1.01×106Pa
C.降低温度,H2的转化率可达到100%
D.工业用此法制取甲烷应采用更高的压强
A [根据图像,升高温度,H2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A正确;M点对应的体系压强为1.01×105Pa,B错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2的转化率变大,但对于可逆反应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C错误;应采用适宜的压强,如果压强过高,对材料要求高,成本变高,D错误。]
5.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pD,
则pC=pD>pB
D.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D [温度升高,NO的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左移,则该反应的ΔH<0,故A错误;ΔH<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则K1>K2,故B错误;反应中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pC>pD=pB,故C错误;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达到平衡NO的浓度要减小,反应正向进行,则此时v正>v逆,故D正确。]
角度3 恒温(恒压)图像
6.(2019·丰台区模拟)合成乙烯的主要反应为6H2(g)+2CO2(g)CH2 ===CH2(g)+4H2O(g) ΔH<0,图中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 <L2
B.X代表压强
C.M、N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D.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 [若X代表压强,则相同温度下,随压强增大,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与图像不符,则X代表温度,L代表压强。A.温度相同时,L1对应的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高,所以L1>L2,故A错误;B.X代表温度,故B错误;C.M、N两点对应的温度不同,所以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相同,故C错误;D.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故D正确。]
7.(2018·郴州模拟)工业生产硫酸中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2SO2(g)+O2(g)2SO3(g),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B、C三点时,v(正)=v(逆),在D点时v(正)>v(逆)
B.A、B、C三点的平衡常数一定不相同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一定温度下,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
C [T1时,由D点到A点,SO3%升高,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A正确;A、B、C三点温度不同,平衡常数一定不同,B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但SO3%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错误;体积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体系中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D正确。]
角度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图像
8.在10 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当在某一温度时,A、B、C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
甲 乙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0~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 mol·L-1·min-1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由T1向T2变化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A [根据图甲知,随着反应的进行,A和B的物质的量减小,C的物质的量增大,则A和B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A、B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4-1.6)∶(1.6-1.2)∶(0.4-0)=2∶1∶1,当反应达到T3时,再升高温度C的含量降低,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g)+B(g)C(g) ΔH<0,D正确;0~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v==0.01 mol·L-1·min-1,A错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g)C(g),K=,B正确;由T1向T2变化时,C的含量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C正确。]
9.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2合成CH3OH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1,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CO2(g)+H2(g)CO(g)+H2O(g) ΔH2,温度对CH3OH、CO的产率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ΔH1<0,ΔH2>0
B.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成反应的速率
C.生产过程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
D.合成CH3OH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C [由题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CH3OH的产率逐渐减小,CO2(g)+3H2(g)CH3OH(g)+H2O(g)平衡逆向移动,则ΔH1<0;CO的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CO2(g)+H2(g)CO(g)+H2O(g)平衡正向移动,则ΔH2>0,A项正确,C项错误;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成反应的速率,B项正确;合成CH3OH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D项正确。]
[章末知识结构整理]
(对应复习讲义第88页)
,[自我校对]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⑦__________
⑧__________
⑨__________
⑩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化学计量数 ③反应物的性质 ④向吸热反应方向 ⑤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 ⑥物质的量浓度或百分含量
⑦ ⑧增大
⑨< 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