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地理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三讲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地理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三讲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01
    2020版高考地理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三讲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02
    2020版高考地理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三讲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地理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三讲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展开
    第三讲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试说明] 1.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2.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及江苏省辖市的分布。

    [教材内案例——抓牢靠]
    一、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
    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2)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
    (1)指标
    (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类型
    含义
    举例
    均质区
    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自然区域如高原区、平原区;人文区域如方言区、水田农业区
    功能区
    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城市经济区如辽中南工业区

    (三)区域的特征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一)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2.差异性
     区域
    要素 
    日本
    英国
    地形
    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
    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
    森林覆盖率,约占领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
    森林覆盖率,以草地为主
    水文
    河流短小湍急,不利于航行,水力资源丰富
    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大多有运河相通
    矿产
    资源
    贫乏
    煤、铁、石油
      (二)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都发挥了岛国的优势,渔业资源比较丰富。
    2.差异性
     区域
    要素 
    日本
    英国
    经济发
    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农业
    生产
    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高产值的园艺作物在种植业中占重要地位
    工业及
    其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为主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资源型”布局为主
    人口与
    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1.形成原因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气温:受太阳辐射影响由南向北递减。
    (3)降水:受海陆位置影响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划分指标:地形和气候。
    3.具体划分

    (1)三大自然区名称: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
    (2)界线
    四、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区域发
    展阶段
    特点
    人地关系
    初期
    阶段
    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基本协调
    成长
    阶段
    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转型
    阶段
    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集聚效应减弱;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地矛盾加剧
    再生
    阶段
    采取措施,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紧张走向协调

    [教材外案例——领悟好]

    一、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比较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相同点
    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
    不同点
    位置
    北纬30°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土地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少
    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
    贫乏
    石油等矿产丰富

    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耕作类型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
    玉米、春小麦、大豆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特色产业
    水产业
    西部畜牧业
    工 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贸易
    发达
    不发达

    二、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差异

    区域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自然条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棕壤、黑土、钙质土、部分盐碱土
    红壤、砖红壤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生产
    以旱地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以水田为主,长江流域和珠三角是重要商品粮基地
    工业生产
    以重工业为主
    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产业结构
    以传统产业为主,面临调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转型较快
    交通运输
    比较发达
    比较发达,内河航运发达
    对外开放
    开放程度相对落后
    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方便

    三、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

    区域
    项目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范围
    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沿海省、市、自治区
    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个省、自治区
    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10个省、市、自治区
    自然
    特征
    濒临海洋,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水热条件较好,气候条件优越,多位于河流下游
    距海近,地形以高原、平原、丘陵为主;能源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较好
    距海较远,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地势较高;矿产及水能资源丰富;干旱和高寒地区广
    地位
    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平最高
    位于中国腹地,起承东启西的作用
    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
    优势
    条件
    为我国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经济的国际化程度高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是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70%的国界线,利于边境贸易;能源、矿产资源前景可观;其西南部水力资源丰富
    存在
    问题
    能源、原料不足;北方缺水;江河下游洪涝多
    山西煤炭外运能力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北林区过度砍伐;长江中下游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发展
    方向
    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发挥能源优势,建设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东西向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开发能源、矿产,建设中国动力基地

    [循流程解题——有一套]

    在解答有关“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类试题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考点(一) 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 
    [考题怎么命——找规律]
    (2018·江苏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图1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图2
    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解析]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西以秦岭为界,北部和中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形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和渭河平原;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形以山地和谷地为主。
    [答案] 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
    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满分如何答——学方法]
    区域特征类试题答题模板
    1.自然地理特征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
    气候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灾害
    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光照××;易受××灾害影响
    地形
    地形类型、地势特征
    以××地形为主;地势××高××低;多××地貌
    河流
    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为内(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东西(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小)
    植被
    覆盖率、植被类型
    以××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
    土壤
    类型及肥力状况
    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
    资源
    种类、数量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

    2.人文地理特征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人口
    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
    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老龄化问题××;人口就业压力××
    城市
    数量、规模、布局、城市化
    城市数量××;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多沿××分布;城市化水平××
    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土地价格、科技。有利条件是××,不利条件是××
    其他
    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
    工业
    工业类型
    以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
    交通
    运输方式、便利程度、区位因素
    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有利因素是××,不利因素是××
    环境
    环境问题类型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

    [类题这样考——提知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全长491 km,流域面积30 260 km2。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流域内农牧经营方式多有变化,径流量随之变化,历史上无定河清浊无常,故有“无定河”之名。榆溪河是无定河的北部支流,有“清水河”之称。
    如图示意黄河及无定河流域的水系。

    (1)判断无定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说出和纳林河相比,榆溪河的主要特征,并分析榆溪河水量较大(或较小)的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无定河流域所在地形区的特点、河流总体流向等信息,从地势特点、地型类型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河流特征包括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可从长度、流域面积、支流特点、水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等方面进行比对;流量的大小主要受流域面积的大小、流域内降水的多少等因素影响。
    答案:(1)地势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流域以高原地形为主;流域西北部(或北部)主要位于毛乌素沙地,地表较平坦,流域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区,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2)特征:榆溪河流程长;流域面积广;水网密;河流水量大且较稳定;含沙量较小。榆溪河水量较大,原因:榆溪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区(纳林河流经毛乌素沙地),榆溪河流域内年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植被状况较好,支流多,补给多。
    考点(二) 区域差异分析 
    [考题怎么命——找规律]

    (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从图1中可以直接看出高缺粮省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其缺粮原因可以从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主要有粮食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等。第(2)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苏南和苏北人口变化及粮食增产变化。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而粮食增产快。第(3)题,江苏农业示范区推广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市场、技术、生态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
    [答案] (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 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
    (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
    [满分如何答——学方法]
    一、区域差异类试题的3大解题流程
    1.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解题流程为:

    2.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解题流程为:

    3.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解题流程为:

    二、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方法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
    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图所示:

    2.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图所示:

    [类题这样考——提知能]
    (2019·通徐扬泰淮宿六市模拟)2018年冬奥会于2月9日~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如图为2014年和2018年冬奥会举办地位置及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2题。(双选)

    1.两届冬奥会举办地适宜发展冰雪运动的主要条件有(   )
    A.降雪丰富        B.植被茂密
    C.政策支持 D.交通便捷
    2.本届冬奥会举办时节,平昌较索契(   )
    A.气温更低 B.降水更多
    C.日照更长 D.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解析:1.AD 2.AC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两届冬奥会举办地(平昌、索契)适宜发展冰雪运动的主要条件是降雪丰富和交通便捷。第2题,本届冬奥会举办时节,平昌较索契气温更低,降水更少,日照更长,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图1)和法国示意图(图2)。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2 000 h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地点
    海拔/m
    1月均温/℃
    7月均温/℃
    1月降水量/mm
    7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年日照时数/h
    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 975.3
    Q
    1 111
    -8.4
    23.3
    1.2
    42.2
    193.7
    2 975.7

    (1) 分析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
    (2)与法国相比,说明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R地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而Q地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贺兰山附近。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R地海拔较低,Q地海拔较高;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第(2)题,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气温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R 地海拔较低,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海拔高且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
    (2)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
    [课时跟踪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南京、盐城二模)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于北京时间2016年6月16日在上海正式开园。下图为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部分省级客源市场份额比重及人均GDP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M、N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湘、豫         B.浙、甘
    C.晋、黑 D.京、鄂
    2.关于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的省级客源市场份额差异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皖人均收入比津高,旅游人数较多
    B.赣距旅游地比鲁远,旅游人数较少
    C.沪人均GDP最高,所以旅游人数最多
    D.苏人均收入高且距离近,旅游人数较青多
    解析:1.B 2.D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M省级行政区人均GDP较高,客源市场份额比重较大,为经济发达省区,可能是浙、京,N省级行政区人均GDP最低,客源市场较小,可能是甘。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皖人均收入比津低,但距离近,旅游人数较多;赣人均收入比鲁低;沪旅游人数较少;沪人均GDP最高且距离近,所以旅游人数最多;苏人均收入高且距离近,旅游人数较青多。
    (2019·南京模拟)下表为2000~2012年我国北方海岸线长度(km)统计表,下图示意2000~2012年引起北方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3~4题。
    区域
    2000年
    2005年
    2008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天津市
    146.53
    154.87
    178.81
    262.24
    302.44
    302.62
    河北省
    365.68
    393.36
    440.35
    448.85
    485.55
    499.43
    辽宁省
    1 906.33
    1 953.28
    1 978.81
    2 060.04
    2 114.31
    2 168.52
    山东省
    2 512.08
    2 556.28
    2 549.72
    2 576.16
    2 578.33
    2 598.01
    合计
    4 930.62
    5 057.79
    5 147.69
    5 347.29
    5 480.63
    5 568.58


    3.对表中2005~2010年四省市数据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岸线长度均逐年增加
    B.河北海岸线长度增加最少
    C.天津海岸线长度增速最快
    D.北方海岸线整体呈后退的趋势
    4.人类活动是我国北方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图中①最可能是(   )
    A.港口建设 B.泥沙淤积
    C.旅游发展 D.海洋污染
    解析:3.C 4.A 第3题,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山东省2008年海岸线长度较2005年减小;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增加最少;北方海岸线整体呈前移的趋势;天津海岸线长度增速最快。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影响我国北方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图中①最可能的是港口建设。
    (2019·扬州一模)浙江华东铝业曾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解铝冶炼企业。2017年3月29日该企业在关停四年后转型发展光学薄膜产业,下图为华东铝业发展阶段和生产模式转变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华东铝业各发展阶段的正确叙述是(   )
    A.阶段一新安江水电站与华东铝业之间形成空间上联系
    B.阶段一到阶段二华东铝业因技术投入而延长了生产链
    C.阶段二华东铝业因产业集聚而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D.阶段三华东铝业的转型导致当地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
    6.导致阶段三华东铝业原技术人员迁移的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环境
    C.交通 D.自然资源
    解析:5.B 6.A 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阶段一新安江水电站为企业提供电能,与华东铝业之间形成生产上联系;阶段一到阶段二华东铝业因技术投入而延长生产链,增加了新技术、自动化设备等;阶段二华东铝业因产业集聚而导致生产成本降低;阶段三华东铝业的转型,新增光学薄膜产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增多,减少了当地技术人才的流失。第6题,阶段三华东铝业原技术人员迁往内蒙古、宁夏,迁移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企业转型,发展光学薄膜产业,需要的技术与原来不同。而环境、交通、自然资源不是其迁移的原因。
    (2019·金陵中学模拟)技术成熟度曲线是通过技术发展阶段和公众期望值等指标来评价新技术的一种工具。下图为某咨询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5G技术可能比自动驾驶技术更早进入生产成熟期
    B.增强现实AR已经进入泡沫破裂期,该技术将停止发展
    C.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期望值持续提高
    D.机器学习期望值高,生产企业最多
    8.下列关于中国发展新兴技术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发机构多分布于东部风景优美的小城镇
    B.该类企业常常为了降低能源消耗而聚集
    C.应立足于引进新兴技术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D.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7.A 8.D 第7题,据图分析可知,5G技术可能比自动驾驶技术更早进入生产成熟期;增强现实AR已经进入泡沫破裂期,但后期还有稳步爬升恢复期,因此该技术不会停止发展;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期望值可能持续降低;机器学习期望值高,生产企业不一定最多。第8题,新兴技术产业的研发机构多分布于东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的大城市;新兴技术产业常常为了获得效益而分散;快速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二、双项选择题
    (2019·苏锡常镇模拟)2016年5月6日,加拿大艾伯塔省(图中A地附近)的针叶林遭遇史上最严重森林大火。下图为北半球针叶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有(   )
    A.①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B.②地地热资源丰富
    C.③国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乳畜业
    D.④处洋流使得其沿岸针叶林分布纬度偏高
    10.导致此次加拿大大火的自然原因可能有(   )
    A.气候极端干旱,多大风
    B.森林防火的设施老化,缺乏控制大火的能力
    C.枯枝落叶积累多,极易燃烧
    D.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解析:9.BD 10.AC 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图中②地位于大西洋中脊附近的冰岛,地热资源丰富,图中③国为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等;图中④地受沿岸暖流影响,使得其沿岸针叶林分布纬度偏高。第10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自然原因,森林防火的设施老化,缺乏控制大火的能力是人为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在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度之间,加拿大离副高较远,不受其控制。
    (2018·江苏高考)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如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
    A.高寒及荒漠地区少 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C.面积大的省区较多 D.边境省区比较多
    12.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  )
    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
    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
    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
    解析:11.AB 12.BC 第11题,读图可知,我国的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大多位于边疆地区,土地面积广阔,是高寒及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外来入侵植物种数较少;我国东部地区受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大致呈南多北少的格局,即由低纬向高纬减少。第12题,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北回归线从两省穿过,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降水量丰富,区域内地形复杂,环境多样,有适合各种植物生存的条件,因而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省份。
    三、综合题
    13.(2019·苏锡常镇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由贸易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下图为中国自贸区省市示意图。

    材料二 2016年8月31日,重庆市成为全国11个拥有自贸区的省市之一。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其区域定位主要为落实中央关于发挥重庆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和对外开放连接点的重要作用。下图为重庆区位图。

    材料三 巴西马瑙斯位于亚马孙河支流,是亚马孙河的重要港口,万吨货轮可以经亚马孙河到此,1967年被辟为自由贸易区,马瑙斯现已从热带林产品集散地发展成为拥有多种工业部门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下图为巴西人口、城市区位图。

    (1)我国11个自贸区所在省市中A是______;B是______。巴西人口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庆和马瑙斯都是内陆自贸区。重庆建立自贸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相比重庆的区位,马瑙斯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空间位置、交通条件和城市地位三方面分析重庆成为“战略支点和连接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A是四川省,B是陕西省,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第(2)题,从工业基础、技术人才、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重庆自贸区的区位优势;从技术人才、气候、交通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马瑙斯的不足;第(3)题,重庆市为内陆地区(空间位置)唯一的直辖市、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市地位),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渝新欧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连接点、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交通条件)。
    答案:(1)四川 陕西 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人才众多,科技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人力资源缺乏(当地现有的劳动力素质偏低);地处偏僻,常年湿热多雨;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
    (3)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渝新欧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连接点,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

    14.(2019·南京盐城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辽中南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基地,区内工业发展条件优越。
    材料二 美国东北部的匹兹堡,最初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19世纪中叶才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城市,如今匹兹堡已华丽转身为美国东北部的一座科技新城。
    材料三 辽中南工业基地和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位置图。

    (1)与五大湖工业区比较,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劣势是___________;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
    (2)除资源条件外,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还有那些?
    (3)匹兹堡的“华丽转身”,对辽中南地区发展转型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4)为实现我国由钢铁大国变成钢铁强国,你有何建议?
    解析:第(1)题,与五大湖工业区比较,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是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辽中南地区位于半湿润区,劣势是水资源不足;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钢铁、煤炭、机械、汽车制造等工业部门。第(2)题,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是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除资源外,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第(3)题,辽中南地区应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的经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吸引新兴产业进入。第(4)题,建议主要是从企业管理、科技水平、企业规模、市场需求、国家调控等方面考虑。
    答案:(1)丰富的石油资源  水资源不足 钢铁、煤炭、机械、汽车制造
    (2)便利的交通运输;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治理环境污染。
    (4)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实行规模化生产;进一步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打造自主品牌。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高考地理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部分第二单元第三讲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