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一讲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一讲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01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一讲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02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一讲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一讲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

    展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讲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


    了解水圈的组成形式及相互关系
    1.水圈的特点
    (1)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
    (2)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圈的组成
    存在形式: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和固态水。
    水体类型:海洋水(最主要)、陆地水和大气水。
    3.陆地水体间的关系:一般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由图忆知]
       
    1.填表分析三类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海陆间
    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
    循环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诗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降水、地表径流环节。
    3.人类活动对E(填字母)环节影响最大,主要体现:改变时间分布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4.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特别提醒]
    (1)驱动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水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三相变化。
    (2)外流区域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题组练通
    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如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完成1~2题。

    1.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  )
    A.79 13          B.79 8
    C.21 13 D.21 8
    2.a、b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  )
    ①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②环节a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③环节b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1.D 2.C 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表面水体蒸发量最大的是海洋,这些水体大部分形成海洋上的降水,故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由此可推断出图中海水蒸发为87,海洋上的降水为79,陆地蒸发为13,陆地降水为21;陆地降水除了被蒸发的部分,剩余部分以径流的形式流回海洋,故入海径流量为8。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环节a为水汽输送,该环节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其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环节b为地表径流,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所以大棚设计要尽量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读图完成3~4题。

    3.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下渗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4.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
    A.大棚内外温差 B.棚内昼夜温差
    C.棚外风力大小 D.棚顶倾斜角度
    解析:3.B 4.A 第3题,棚内水汽遇到玻璃顶受冷凝结形成水滴,然后水滴在重力作用下由棚顶降落到集水容器,类似于水循环的降水环节。第4题,凝结量与棚内的空气湿度和大棚内外温差有关。大棚内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顶,就会凝结形成小水滴。大棚内的空气湿度越大,大棚内外温差越大,玻璃顶的温度越低,水汽凝结越多。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陆地水体的三类补给关系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3.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气候类型判断:大气降水为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根据径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判断: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减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题组练通
    如图为黄河源头年径流量月平均值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1972~2013年,黄河源头两次汛期的主要补给类型依次是(  )
    A.积雪融水、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湖泊水
    C.大气降水、地下水 D.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2.针对黄河源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应(  )
    A.恢复源头植被 B.增加人工降水
    C.减少灌溉农业面积 D.修建水库
    解析:1.D 2.A 第1题,1972~2013年,黄河源头第1个汛期出现在3月,应为春季的积雪融水补给;第2个汛期出现在8~9月,应为冰川融水补给。第2题,对比两条曲线可知,整体而言,1972~2013年黄河源头径流量小于1919~1971年,恢复源头植被可以涵养水源,使河流源头的径流量增加;增加人工降水不宜长期进行,黄河源头几乎没有灌溉农业,水库只能调节径流而不能影响年径流量。
    读两种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4.下列活动中,有利于箭头b发生的是(  )
    A.植树种草 B.围湖造田
    C.大力发展城市建设 D.大量开采地下水
    解析:3.C 4.A 第3题,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反映长江水位高于洞庭湖水位,为洪水期,即6~7月。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箭头b表示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围湖造田、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大量开采地下水都使洞庭湖调蓄能力下降,不利于湖水补给长江水;植树种草增大洞庭湖丰水期蓄水能力,枯水期才能更多的补给长江水,A项正确。


    重难点一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有哪些
    —————————————[师说技法]——————————————————
    (一)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同地表径流量成正比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或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地表径流减少
    蒸发
    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减少地表径流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小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二)水量平衡和水循环原理
    1.水量平衡
    (1)概念:指任意尺度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之间的差额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2)各区域的水量平衡问题:
    海洋
    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蒸发量=0
    内流区
    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外流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0
    全球
    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利用水循环原理来解释某些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或分析某水体及其特征的演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水循环涉及的关键环节,说明这些环节在地理事象及其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或影响;二是分析透彻其中的因果关系,水循环环节中的“因”,导致自然地理特征的“果”,只有因果分明、逻辑清楚,才能准确地阐释地理问题。
    —————————————[典题示例]—————————————————
    (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学解题]
    第一步:从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入手,分析森林植被遭破坏后和恢复后,对区域径流的影响。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减少,更多降水转化为地面径流,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补给河流水量减少,河流枯水期水位下降,因而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
    (2)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明显加强,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
    第二步:分析图示岩层结构对径流的影响: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减少。由于岩层倾斜,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甲河流径流量减少,乙河流径流量增加。
    [答案] (1)B (2)C (3)D
    —————————————[集训过关]——————————————————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 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m3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m3/s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示意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1~2题。
    湖名
    面积/km2
    贮水量W/亿立方米
    入湖流量Q/(m3/s)
    洞庭湖
    2 820
    173
    10 353
    太湖
    2 420
    44
    195
    滇池(昆明)
    297
    12
    29
    青海湖
    4 853
    742
    39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
    A.洞庭湖水体更新周期最短
    B.贮水量越大,换水周期越短
    C.滇池水循环最活跃
    D.青海湖水体更新周期最短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青海湖贮水量最大导致湖泊面积最大
    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储水量大
    C.洞庭湖平均深度浅是因为泥沙淤积严重
    D.洞庭湖换水周期长是因为入湖流量大
    解析:1.A 2.C 第1题,根据湖泊换水周期公式可知,洞庭湖在四个湖泊中换水周期最短,水循环最活跃,水体更新周期最短;在年平均入湖流量稳定的情况下,换水周期与贮水量呈正相关,即贮水量越大,换水周期越长,也就是越慢。第2题,根据“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可知,湖泊面积受储水量和深度共同影响,A错;根据湖泊换水周期公式可知,青海湖储水量大、入湖流量小,导致换水周期长,B错;洞庭湖因入湖流量很大,导致换水周期较短,D错;读表格可知,洞庭湖入湖流量很大,入湖河流搬运能力强,可能挟带大量泥沙入湖,导致湖泊泥沙淤积严重,使洞庭湖平均深度浅,C正确。
    2017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雨水通过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实现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如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以下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花园可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缩短汇流时间
    ②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
    ③渗、滞、蓄、净、用、排等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衔接
    ④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
    A.调节a B.调节e
    C.增加f D.增加d
    解析:3.D 4.A 第3题,由题干可知,雨水花园的作用是集水(或汇水),增加下渗,①对于雨水花园作用的表述错误。渗、滞、蓄、净、用、排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③错误。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a为地表径流环节,d为降水环节,e为蒸发环节,f为水汽输送环节。通过题干材料对“海绵公园”建设原理的描述,可以确定其主要影响地表径流。

    重难点二 如何把握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师说技法]————————————————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正向利用
    (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4)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
    (5)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2.负向影响
    (1)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3)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4)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
    —————————————[典题示例]——————————————————
    (2015·全国卷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学解题]
    第一步:明确“雨水花园”的各个层次,表层为树皮覆盖层,往下有种植土层,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
    第二步:分析各层的作用:树皮覆盖层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种植土层的水分蒸发;砾石层的砾石之间缝隙较大,其主要作用在于使水下渗;起净化作用的主要是种植土层和砂层。
    第三步:揭示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故其核心功能在于利用雨水,同时通过对雨水的利用及收集控制雨洪。
    [答案] (1)D (2)B (3)C
    —————————————[集训过关]—————————————————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如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增加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解析:1.D 2.A 第1题,结合水循环的自然循环过程和社会循环过程,并结合各个环节所连水体特点即可判断出来。第2题,⑤为下渗,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增加下渗量。④为蒸发,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减少蒸发。②为地表径流,污水回收利用后排放量会减小,地表径流减少。⑥为水汽输送,城市绿地建设使植被蒸腾作用增强,水汽输送量增大。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3.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该区域降水增加 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该区域蒸发量不变 D.该区域地下径流增加
    4.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下列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封山育林 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 D.人工降雨
    解析:3.B 4.A 第3题,蒸腾作用显著减弱,说明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缺乏植被覆盖,短期蒸发量增加,长期蒸发量减少,整体该区域降水减少。第4题,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需封山育林,发挥其涵养水源的作用。
    大题增分——河流特征类题目答题规范
    [试典题——查薄弱点]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甲国降雨较为丰富,年平均降雨量为1 180 mm,3~5月及9~11月为雨季,其余为两个旱季。该国东北部地区属于低降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735 mm;南部维多利亚湖周边地区属于高降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 863 mm。

    概括图示河段白尼罗河的水文特征。
    [解析] 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
    [答案] 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河流的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汛期较长,出现在3~5月及9~11月。
    [析考法——答准答全]
    考法(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

    思维流程

    失误防范
    概念性错误:对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范畴理解不到位,描述方法和角度出现混淆或遗漏;信息性错误:对河流区域特征归纳失误,导致描述特征错误
    考法(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
    思维流程

    失误防范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分析问题不全面、针对性不强,水文特征与相应自然环境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不到位
    考法(三) 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

    思维流程

    失误防范
    对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描述要点掌握不全面;差异比较类的语言描述缺乏严谨性

    [用术语——严谨规范]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水文特征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
    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
    汛期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夏季(或其他季节)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
    流速(水力)
    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丰富
    水系特征
    长度
    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大(小)
    支流
    支流多(少)
    弯曲度
    河道弯曲(平直)
    水系形状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

    [练类题——全训冲关]
    1.(2017·北京高考·节选)读图,回答问题。

    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解析:甲河段位于山地,乙河段地势低平,所以甲河段流速快、乙河段流速慢;甲河段所在纬度稍高,乙河段所在纬度稍低,所以乙河段结冰期短;乙河段位于河流下游,有较多支流汇入,所以乙河段水量更大。
    答案: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2.(2017·天津高考·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送量/万人
    0.0
    0.0
    0.0
    0.0
    15.6
    42.5
    72.8
    110.8
    135.1
    156.3
    156.3
    156.3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______个月。
    (2)说明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解析:第(1)题,1~4月,水运交通累计旅客发送量一直为0,说明不能开展水运,应为河流结冰期;11月和12月,累计旅客发送量并未增加,说明当月的旅客发送量为0,亦为河流结冰期。综上可知,该省境内河流的结冰期约为6个月。第(2)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径流总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水位的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方面进行描述。
    答案:(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典题感悟]——————————————————
    (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解析] 第(1)题,森林火灾后,植被减少,第1年的森林覆盖率较低,经过几年的恢复,到第6年植被覆盖率应提高。相同降雨条件下,植被覆盖率低的时期(第1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河流的径流量大,流量峰值大;植被覆盖率高的时期(第6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强,河流的径流量小,流量峰值小。故选D项。第(2)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的大小影响径流量的大小,即下渗的多少是导致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故选B项。
    [答案] (1)D (2)B
    —————————————[技法指导]—————————————————
    1.识别图中横、纵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数值
    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例如下图中的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气温、流量。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
    (1)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状况,可以确定河流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出现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等。
    3.根据流量过程分析河流补给
    (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是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冬季内流河往往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
    (5)流量过程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判读思路:图中流量的大小和汛期出现的时间→降水多的月份→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如图表示北半球某河流的流量变化,由图中河流7月份处于枯水期,1月份处于汛期可知,该河流所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5.常见变式图分析
    (1)多种补给方式的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以松花江为例)

    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严寒,积雪深厚,春季积雪消融,4月份左右形成第一次汛期(春汛);7、8月份东南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出现第二次汛期(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
    (2)水库建成前后的流量变化图

    水库对河流水量具有调蓄功能,汛期时可以蓄水,降低水库下游的水位;枯水期时通过放水,可以提高水库下游的水位,这样就使河流流量变得平缓,达到清除洪峰或推迟洪峰、枯水期增加下游水量的目的,实现趋利避害。
    (3)入湖、出湖径流量变化曲线图

    汛期时上游来水,一部分流到湖泊中去,减小了下游水量,这样就使湖泊下游河段在汛期时,水位有所降低;枯水期时,湖泊中的一部分水可以回流到河流,增加了下游水量,这样就使枯水期时,水位有所升高。湖泊下游的径流量过程线比上游平缓。
    (4)同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径流量变化图

    判读思路:
    第一步,明确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受气候(降水和气温)的影响。
    第二步,根据图名或材料获取河流的位置信息,并结合径流高值区或低值区出现的时间及径流的变化分析影响径流变化的因素,进而判断河流补给类型。例如,上图中,由图名可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该河上游水量小,各月份水量变化平缓,冬季径流量小,夏季径流量大,说明径流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补给类型应为冰雪融水补给。下游全年径流量变化明显,冬季径流量大,而冬季气温低,不会是冰雪融水补给,只能是雨水补给,且下游夏季径流量小,说明降水少,结合下游冬季降水多可知,下游为地中海气候。
    (5)与径流量相关的要素变化曲线图
    如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径流量逐月累积曲线图,判读时先要明确径流量逐月累积曲线与月径流量之间的关系,月径流量越大,累积径流曲线变化越明显(斜率越大)。由6~9月曲线变化最明显,说明6~9月径流量最大,由该河流位于我国可知,该河流6~9月降水量大,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迁移应用]——————————————————
    (2019·临沂检测)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2.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解析:1.A 2.C 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第2题,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3~5题。

    3.长江补给洞庭湖的时段是(  )
    ①甲之前 ②甲到丙 ③丙到丁 ④丁到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洞庭湖水位下降的时段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戊
    5.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  )
    A.高峰值减小 B.高峰值增大
    C.总量变大 D.高峰值提前
    解析:3.D 4.C 5.A 第3题,当入湖径流大于出湖径流时,长江补给洞庭湖。读图可知,甲到丙、丁到戊时段符合题意。第4题,当入湖径流小于出湖径流时,洞庭湖水位开始下降。读图可知,丙→丁时段符合题意。第5题,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植被的调蓄功能增强,汇入长江的地表径流减少,同样一次洪水过程中,入湖径流高峰值减小,高峰值滞后。
    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
    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
    B.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南部、欧洲东部
    C.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区
    D.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欧洲东部、欧洲西部
    解析:6.B 7.D 第6题,图中②③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而且②河流夏季相对流量大,③河流春季相对流量大,可判断②河流河水由冰川融水补给,③河流河水由积雪融水补给,两河补给量受气温影响较大。第7题,①河流夏季径流量较小,冬季径流量较大,应位于欧洲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②河流夏季流量大,是因有冰川融水补给,应位于海拔较高的阿尔卑斯山区;③河流春季流量大,是因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应位于欧洲东部,纬度高,冬季有积雪;④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应位于欧洲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一讲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