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展开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考纲展示]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4页
[基础梳理]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区位优势
2.发展概况
(1)发展成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
(2)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衰落的原因
(1)廉价石油的竞争。
(2)单一重型工业结构阻碍了经济发展。
(3)技术的发展使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
2.后果
特别提示 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除出现传统产业衰落外,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其原因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鲁尔区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
(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使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减少,生产效率提高。
(2)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采取平衡策略
3.治理环境污染
[图文拓展]
1.羊八井地热电站
羊八井海拔4 306米 ,其地热田地下深200米,地热蒸汽温度高达172 ℃,温度约为145~170 ℃。每年二 、三季度水量丰富时靠水力发电,一、四季度靠水热发电,能源互补。
2.达坂城风电场
目前我国最大的风能基地——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位于中天山和东天山之间的谷地,西北起于乌鲁木齐南郊,东南至达坂城山口,是南北疆的气流通道,可安装风力发电机的面积在1 000平方公里以上,同时,风速分布较为平均,破坏性风速和不可利用风速极少发生。一年内,12个月均可开机发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4页
考点一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规范审答
1.获取和解读信息
信息来源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材料
“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能属清洁能源、无污染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建设成本高,投资大
“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风能资源丰富
图象信息
年大风日数68.5天
年大风日数多
戈壁面积广
土地广阔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审清题干要求“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因此从风能比煤炭、风能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
(2)明确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的自然条件:一是丰富的风力资源,二是占用大量土地。
(3)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小、基础设施不足、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
(4)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保障电网的稳定性”,风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建设热电站是为了保证电力输出的稳定。
我的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评价角度
内容
资源条件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开采条件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市场条件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交通运输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例如,上题中瓜州距离省会城市、东部较远,是开发风能的不利条件。
2.案例分析(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为例)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
交通运输能力不足
我国能源生产地区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致使出现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现象,使铁路运输的压力进一步加重
水资源短缺
一方面,山西省水资源总量贫乏,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另一方面,随着大型能源基地的建设,工业耗水量加大,特别是火电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水土流失严重
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如果大面积露天开采煤矿,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题。
1.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②地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能源需求量大,风力资源丰富,利用最方便,B项正确。
答案:B
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解析:由图读出关键信息:油气田多、等深线大部分<200 m、周边国家经济发达,进一步分析其开采的有利条件;海洋油气开采受海洋环境、天气等影响较大,且开采成本较高。
答案: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
考点二 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规范审答
1.从文字资料中获取信息
“焦煤资源丰富”→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市场需求量大。“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技术和设备水平低,能耗多,污染源多。
2.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20世纪90年代焦化企业以汽车运输为主。2014年企业的数量减少,规模扩大,实力增强;交通运输方式增加了。
我的答案:(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1.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2.山西省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
①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 )
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
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
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
2.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 )
A.资金不足 B.交通不便
C.气候恶劣 D.氧气缺乏
解析:第1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由图可知,木里煤田位于大通河上游地区,煤炭露天开采导致当地原有的高山草甸出现大面积破坏,从而导致当地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下游地区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木里煤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当地植被为高山草甸,再结合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当地海拔在4 000米以上,地势较高,气候条件恶劣,造成植被恢复和生长困难,故生态环境修复的难度较大。
答案:1.B 2.C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3~4题。
3.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
4.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第4题,煤炭外运对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用煤炭发电后,由输煤变输电可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但这样会使本地大气污染更严重。
答案:3.C 4.B
考点三 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发展
(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二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审答
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任答两点)
1.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
(1)衰落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
(2)转型措施
①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
②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④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2.案例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持续发展
(1)区位优势:①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以西地区的铁矿资源丰富;②大西洋沿岸优良的港口,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便利的水运;③五大湖水资源丰富;④市场需求量大。
(2)产业结构:发展了钢铁、机械制造、化学、汽车等制造业,产业结构渐趋复杂,形成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
(3)衰落原因:①资源枯竭;②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衰落;③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④用地紧张,劳动力价格上涨;⑤新技术革命冲击等。
(4)转型复兴
①措施:a.大力发展科技(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b.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加快产业升级;c.治理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改善地区投资环境;d.政府提供支持(实现工人再就业;提供就业机会)。
②实例:许多城市由制造业中心转为服务业中心。如匹兹堡由钢都转为知识城。
下面图Ⅰ是美国甲城市位置图,图Ⅱ是甲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Ⅱ中陷入困境的产业主要有( )
A.炼铝、玻璃、精密仪表
B.机器人制造、医疗、金融
C.钢铁、煤炭、重型机械
D.生物制药、计算机、教育
2.甲城市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之后,钢铁技术服务企业仍选址在该城市附近的原因不包括( )
A.原有钢铁工业基础好 B.技术条件好
C.协作条件好 D.发展新兴工业的需要
解析:第1题,由图Ⅰ信息可知,甲城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接近阿巴拉契亚煤田,应是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传统工业中心。结合图Ⅱ可以判定,陷入困境的产业应该是传统工业,故排除新兴工业,可获得答案。第2题,除了发展新兴工业外,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还要运用先进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升级改造。甲城市原是钢铁工业发达的城市,原有工业基础、技术条件和协作条件较好,为钢铁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答案:1.C 2.D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至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
2005
2008
2012
GDP(亿元)
1 400
2 220
4 000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79
72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解析:第(1)题,产业结构和变化的特点据表中信息分析说明。第(2)题,根据材料比较分析两市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第(3)题,产业发展方向结合两市优势条件来分析。大庆发展较早,位于东部地区,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新能源产业。第(4)题,国家战略层面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支持。第(5)题,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要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角度来阐释。
答案:(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4)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
(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考点四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高考经典题)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下面是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据此回答(1)~(2)题。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煤炭
83.43%
86.51%
89.99%
石油
16.23%
13.23%
9.84%
天然气
0.34%
0.26%
0.17%
(1)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规范审答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1)C (2)D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卷中常见的图象之一。
1.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通过柱的长短反映某种能源结构组成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某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构成图。
判读方法:图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在西班牙的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比较三个国家,风电西班牙的比重最大,热电意大利的比重最大,核电法国的比重最大。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2.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
常见的曲线(折线)图是动态曲线图,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这种图一般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各种能源所占比重。判读方法如下:
(1)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内容与横坐标内容(时间)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
(3)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如下面的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的纵坐标段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重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1 204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12年的2 735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下图为我国2003年和2012年能源消费构成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
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
C.水力发电消费比重下降
D.核电和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最慢
2.下列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的叙述,合理的是( )
①减少灰霾天气 ②减少紫外线辐射 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 ④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程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从消费量上讲,煤炭和原油消费量增加较大;从比重上来讲,水电比重在上升,煤炭比重变化不大,发展速度最慢。第2题,从比重上看,化石燃料为主,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从数量上看,化石燃料消费量在增多,加剧了能源供应紧张程度。
答案:1.B 2.C
图1为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1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
B.粗铜综合能耗量增幅大于水泥
C.清洁能源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
D.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少
4.图2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工业比重上升 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
C.工业技术的革新 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粗铜综合能耗量降幅大于水泥;目前石油所占的比重仅次于煤炭,为18%;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少。第4题,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工业技术的革新。
答案:3.D 4.C
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57页
[基础巩固组]
(2019·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据此完成1~2题。
1.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生物能和太阳能、沼气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的薪柴和太阳能、沼气所占的比重最大。第2题,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但是并不能说明煤炭资源缺乏;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但工业化水平较低;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答案:1.D 2.B
(2019·试题调研)干热岩是指温度大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干热岩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未来干热岩地热资源将成为全球的主要能源之一,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2018年5月5日,在海南琼北成功完成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下图为干热岩地热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当前制约海南省干热岩规模化开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技术 D.气候
4.若规模化开发干热岩,将有利于我国( )
①加快进入石油时代 ②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③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3题,读图文材料可知,干热岩地热发电对技术要求高,故制约海南省干热岩规模化开发的主要因素是技术。第4题,规模化开发干热岩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对石油的依赖度减小;与能源利用效率无关;干热岩是清洁能源,可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答案:3.C 4.B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
①四川 ②河北 ③福建 ④辽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③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 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四川和辽宁矿产资源丰富,但GDP增幅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第6题,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长期依赖输出煤炭资源维持经济增长,为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摆脱“资源诅咒”。
答案:5.C 6.B
7.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鄂尔多斯地区能源开发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呼包鄂地区重点承接东部地区煤炭生产设备、发电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制造,农牧机械装备配套等项目。
(3)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包鄂地区重点承接东部地区上述项目的原因(请从上述项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从矿产资源、能源、工业用水、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角度作答即可。第(2)题,对地理环境影响应该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两个角度作答;大规模开采会导致地面塌陷、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第(3)题,生产联系也就是产业上下游,要从产业链的角度作答。从以下思路作答:首先当地该种资源丰富,引进设备,会促进该地产业结构升级,并且能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
答案:(1)接近白云鄂博稀土产地,原料丰富;靠近鄂尔多斯煤田,能源丰富;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源充足。
(2)大量开采煤炭引起地面塌陷;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造成环境污染。
(3)当地的煤炭工业发达(或:煤炭资源丰富);引进煤炭生产设备,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
或:当地的风能等电力资源丰富;引进发电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制造,促进电力工业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
或:当地的农牧业发达;引进农牧机械装备配套,促进农牧业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
[能力提升组]
(2018·高考海南卷)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解析:第1题,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第2题,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第3题,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 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答案:1.B 2.A 3.C
(2019·试题调研)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渗透压力推动涡轮发电机而获得的能源。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在发电厂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淡水供给。挪威能源集团研发出了获取这种新绿色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的工作原理。读图,完成4~6题。
4.我国依靠海洋渗透能发电最理想的盐湖是( )
A.青海西部察尔汗盐湖
B.山西南部运城盐湖
C.江苏东部盐城大盐湖
D.新疆东部巴里坤盐湖
5.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受天气影响小 B.受地域的影响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 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
6.我国利用海洋渗透能的天然优势是( )
A.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B.山地多,地势起伏大
C.有众多的内陆湖 D.有漫长的海岸线
解析:第4题,察尔汗盐湖、运城盐湖、巴里坤盐湖都位于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盐分浓度大,但由于气候较干旱,缺乏充足的淡水;盐城大盐湖地处江苏东部,濒临海洋,且有充足的淡水。第5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受天气影响小;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渗透能发电都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受地域的影响都很大;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水体中进行,电站建造成本高;海洋渗透能发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刚刚研发成功,在我国还处于研发初期阶段,说明其技术难度较大。第6题,我国海岸线漫长,发展海洋渗透能的自然条件优越;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不属于天然优势;海洋渗透能的开发,与地形关系不大;海洋渗透能的利用需有充足的淡水,有众多的内陆湖,不是优势。
答案:4.C 5.A 6.D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钛矿资源以钒钛磁铁矿为主,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攀枝花是著名的钒钛之都,有全国最大伴生多种稀有金属的钒钛磁铁矿,其中钛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目前全市钒钛磁铁矿中钛的利用率只有15%,众多选矿厂的钛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该市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攀枝花在战略布局上一直没有布局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主要是向外提供钛白粉等钛产品原料,在2015年之前几乎没有企业生产面向终端市场的钛金属产品。下图为“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1)与河北承德相比,简述攀枝花发展钛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2)简述攀枝花钛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
(3)分析攀枝花一直没有企业生产面向终端市场的钛金属产品的原因。
(4)目前攀枝花已经提出要延伸和发展钒钛产业链,大力促进钒钛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对此请你提出合理的对策。
解析:第(1)题,承德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攀枝花位于西部经济地带,与承德相比,攀枝花钛资源、水能资源更加丰富,生产成本低,政策更优惠。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攀枝花以钒钛磁铁矿为主,多伴生矿,分选较难。该地中小企业多,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较低,企业设备较落后,故资源利用率低。第(3)题,本地经济较为落后,产业基础差,且距离东部市场比较远,交通不便,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导致企业生产钛金属加工产品意愿低。第(4)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与河北承德相比,攀枝花钛资源更加丰富;水能资源充足,水电价格较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
(2)攀枝花以钒钛磁铁矿为主,多伴生矿、贫矿,分选较难;中小企业多,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较低,企业设备比较落后,缺乏相关技术人才。
(3)缺乏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产业基础差;距离东部市场比较远,且交通不便,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4)政府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人才培养;规划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考纲展示]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4页
[基础梳理]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区位优势
2.发展概况
(1)发展成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
(2)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衰落的原因
(1)廉价石油的竞争。
(2)单一重型工业结构阻碍了经济发展。
(3)技术的发展使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
2.后果
特别提示 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除出现传统产业衰落外,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其原因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鲁尔区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
(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使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减少,生产效率提高。
(2)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采取平衡策略
3.治理环境污染
[图文拓展]
1.羊八井地热电站
羊八井海拔4 306米 ,其地热田地下深200米,地热蒸汽温度高达172 ℃,温度约为145~170 ℃。每年二 、三季度水量丰富时靠水力发电,一、四季度靠水热发电,能源互补。
2.达坂城风电场
目前我国最大的风能基地——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位于中天山和东天山之间的谷地,西北起于乌鲁木齐南郊,东南至达坂城山口,是南北疆的气流通道,可安装风力发电机的面积在1 000平方公里以上,同时,风速分布较为平均,破坏性风速和不可利用风速极少发生。一年内,12个月均可开机发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4页
考点一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规范审答
1.获取和解读信息
信息来源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材料
“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能属清洁能源、无污染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建设成本高,投资大
“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风能资源丰富
图象信息
年大风日数68.5天
年大风日数多
戈壁面积广
土地广阔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审清题干要求“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因此从风能比煤炭、风能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
(2)明确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的自然条件:一是丰富的风力资源,二是占用大量土地。
(3)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小、基础设施不足、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
(4)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保障电网的稳定性”,风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建设热电站是为了保证电力输出的稳定。
我的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评价角度
内容
资源条件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开采条件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市场条件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交通运输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例如,上题中瓜州距离省会城市、东部较远,是开发风能的不利条件。
2.案例分析(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为例)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
交通运输能力不足
我国能源生产地区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致使出现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现象,使铁路运输的压力进一步加重
水资源短缺
一方面,山西省水资源总量贫乏,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另一方面,随着大型能源基地的建设,工业耗水量加大,特别是火电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水土流失严重
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如果大面积露天开采煤矿,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题。
1.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②地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能源需求量大,风力资源丰富,利用最方便,B项正确。
答案:B
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解析:由图读出关键信息:油气田多、等深线大部分<200 m、周边国家经济发达,进一步分析其开采的有利条件;海洋油气开采受海洋环境、天气等影响较大,且开采成本较高。
答案: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
考点二 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规范审答
1.从文字资料中获取信息
“焦煤资源丰富”→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市场需求量大。“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技术和设备水平低,能耗多,污染源多。
2.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20世纪90年代焦化企业以汽车运输为主。2014年企业的数量减少,规模扩大,实力增强;交通运输方式增加了。
我的答案:(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1.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2.山西省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
①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 )
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
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
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
2.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 )
A.资金不足 B.交通不便
C.气候恶劣 D.氧气缺乏
解析:第1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由图可知,木里煤田位于大通河上游地区,煤炭露天开采导致当地原有的高山草甸出现大面积破坏,从而导致当地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下游地区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木里煤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当地植被为高山草甸,再结合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当地海拔在4 000米以上,地势较高,气候条件恶劣,造成植被恢复和生长困难,故生态环境修复的难度较大。
答案:1.B 2.C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3~4题。
3.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
4.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第4题,煤炭外运对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用煤炭发电后,由输煤变输电可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但这样会使本地大气污染更严重。
答案:3.C 4.B
考点三 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发展
(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二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审答
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任答两点)
1.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
(1)衰落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
(2)转型措施
①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
②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④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2.案例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持续发展
(1)区位优势:①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以西地区的铁矿资源丰富;②大西洋沿岸优良的港口,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便利的水运;③五大湖水资源丰富;④市场需求量大。
(2)产业结构:发展了钢铁、机械制造、化学、汽车等制造业,产业结构渐趋复杂,形成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
(3)衰落原因:①资源枯竭;②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衰落;③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④用地紧张,劳动力价格上涨;⑤新技术革命冲击等。
(4)转型复兴
①措施:a.大力发展科技(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b.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加快产业升级;c.治理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改善地区投资环境;d.政府提供支持(实现工人再就业;提供就业机会)。
②实例:许多城市由制造业中心转为服务业中心。如匹兹堡由钢都转为知识城。
下面图Ⅰ是美国甲城市位置图,图Ⅱ是甲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Ⅱ中陷入困境的产业主要有( )
A.炼铝、玻璃、精密仪表
B.机器人制造、医疗、金融
C.钢铁、煤炭、重型机械
D.生物制药、计算机、教育
2.甲城市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之后,钢铁技术服务企业仍选址在该城市附近的原因不包括( )
A.原有钢铁工业基础好 B.技术条件好
C.协作条件好 D.发展新兴工业的需要
解析:第1题,由图Ⅰ信息可知,甲城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接近阿巴拉契亚煤田,应是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传统工业中心。结合图Ⅱ可以判定,陷入困境的产业应该是传统工业,故排除新兴工业,可获得答案。第2题,除了发展新兴工业外,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还要运用先进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升级改造。甲城市原是钢铁工业发达的城市,原有工业基础、技术条件和协作条件较好,为钢铁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答案:1.C 2.D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至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
2005
2008
2012
GDP(亿元)
1 400
2 220
4 000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79
72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解析:第(1)题,产业结构和变化的特点据表中信息分析说明。第(2)题,根据材料比较分析两市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第(3)题,产业发展方向结合两市优势条件来分析。大庆发展较早,位于东部地区,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新能源产业。第(4)题,国家战略层面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支持。第(5)题,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要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角度来阐释。
答案:(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4)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
(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考点四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高考经典题)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下面是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据此回答(1)~(2)题。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煤炭
83.43%
86.51%
89.99%
石油
16.23%
13.23%
9.84%
天然气
0.34%
0.26%
0.17%
(1)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规范审答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1)C (2)D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卷中常见的图象之一。
1.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通过柱的长短反映某种能源结构组成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某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构成图。
判读方法:图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在西班牙的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比较三个国家,风电西班牙的比重最大,热电意大利的比重最大,核电法国的比重最大。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2.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
常见的曲线(折线)图是动态曲线图,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这种图一般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各种能源所占比重。判读方法如下:
(1)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内容与横坐标内容(时间)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
(3)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如下面的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的纵坐标段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重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1 204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12年的2 735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下图为我国2003年和2012年能源消费构成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
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
C.水力发电消费比重下降
D.核电和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最慢
2.下列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的叙述,合理的是( )
①减少灰霾天气 ②减少紫外线辐射 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 ④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程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从消费量上讲,煤炭和原油消费量增加较大;从比重上来讲,水电比重在上升,煤炭比重变化不大,发展速度最慢。第2题,从比重上看,化石燃料为主,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从数量上看,化石燃料消费量在增多,加剧了能源供应紧张程度。
答案:1.B 2.C
图1为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1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
B.粗铜综合能耗量增幅大于水泥
C.清洁能源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
D.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少
4.图2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工业比重上升 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
C.工业技术的革新 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粗铜综合能耗量降幅大于水泥;目前石油所占的比重仅次于煤炭,为18%;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少。第4题,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工业技术的革新。
答案:3.D 4.C
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57页
[基础巩固组]
(2019·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据此完成1~2题。
1.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生物能和太阳能、沼气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的薪柴和太阳能、沼气所占的比重最大。第2题,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但是并不能说明煤炭资源缺乏;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但工业化水平较低;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答案:1.D 2.B
(2019·试题调研)干热岩是指温度大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干热岩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未来干热岩地热资源将成为全球的主要能源之一,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2018年5月5日,在海南琼北成功完成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下图为干热岩地热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当前制约海南省干热岩规模化开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技术 D.气候
4.若规模化开发干热岩,将有利于我国( )
①加快进入石油时代 ②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③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3题,读图文材料可知,干热岩地热发电对技术要求高,故制约海南省干热岩规模化开发的主要因素是技术。第4题,规模化开发干热岩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对石油的依赖度减小;与能源利用效率无关;干热岩是清洁能源,可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答案:3.C 4.B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
①四川 ②河北 ③福建 ④辽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③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 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四川和辽宁矿产资源丰富,但GDP增幅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第6题,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长期依赖输出煤炭资源维持经济增长,为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摆脱“资源诅咒”。
答案:5.C 6.B
7.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鄂尔多斯地区能源开发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呼包鄂地区重点承接东部地区煤炭生产设备、发电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制造,农牧机械装备配套等项目。
(3)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包鄂地区重点承接东部地区上述项目的原因(请从上述项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从矿产资源、能源、工业用水、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角度作答即可。第(2)题,对地理环境影响应该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两个角度作答;大规模开采会导致地面塌陷、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第(3)题,生产联系也就是产业上下游,要从产业链的角度作答。从以下思路作答:首先当地该种资源丰富,引进设备,会促进该地产业结构升级,并且能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
答案:(1)接近白云鄂博稀土产地,原料丰富;靠近鄂尔多斯煤田,能源丰富;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源充足。
(2)大量开采煤炭引起地面塌陷;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造成环境污染。
(3)当地的煤炭工业发达(或:煤炭资源丰富);引进煤炭生产设备,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
或:当地的风能等电力资源丰富;引进发电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制造,促进电力工业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
或:当地的农牧业发达;引进农牧机械装备配套,促进农牧业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进程。
[能力提升组]
(2018·高考海南卷)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解析:第1题,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第2题,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第3题,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 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答案:1.B 2.A 3.C
(2019·试题调研)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渗透压力推动涡轮发电机而获得的能源。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在发电厂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淡水供给。挪威能源集团研发出了获取这种新绿色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的工作原理。读图,完成4~6题。
4.我国依靠海洋渗透能发电最理想的盐湖是( )
A.青海西部察尔汗盐湖
B.山西南部运城盐湖
C.江苏东部盐城大盐湖
D.新疆东部巴里坤盐湖
5.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受天气影响小 B.受地域的影响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 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
6.我国利用海洋渗透能的天然优势是( )
A.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B.山地多,地势起伏大
C.有众多的内陆湖 D.有漫长的海岸线
解析:第4题,察尔汗盐湖、运城盐湖、巴里坤盐湖都位于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盐分浓度大,但由于气候较干旱,缺乏充足的淡水;盐城大盐湖地处江苏东部,濒临海洋,且有充足的淡水。第5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受天气影响小;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渗透能发电都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受地域的影响都很大;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水体中进行,电站建造成本高;海洋渗透能发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刚刚研发成功,在我国还处于研发初期阶段,说明其技术难度较大。第6题,我国海岸线漫长,发展海洋渗透能的自然条件优越;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不属于天然优势;海洋渗透能的开发,与地形关系不大;海洋渗透能的利用需有充足的淡水,有众多的内陆湖,不是优势。
答案:4.C 5.A 6.D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钛矿资源以钒钛磁铁矿为主,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攀枝花是著名的钒钛之都,有全国最大伴生多种稀有金属的钒钛磁铁矿,其中钛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目前全市钒钛磁铁矿中钛的利用率只有15%,众多选矿厂的钛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该市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攀枝花在战略布局上一直没有布局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主要是向外提供钛白粉等钛产品原料,在2015年之前几乎没有企业生产面向终端市场的钛金属产品。下图为“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1)与河北承德相比,简述攀枝花发展钛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2)简述攀枝花钛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
(3)分析攀枝花一直没有企业生产面向终端市场的钛金属产品的原因。
(4)目前攀枝花已经提出要延伸和发展钒钛产业链,大力促进钒钛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对此请你提出合理的对策。
解析:第(1)题,承德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攀枝花位于西部经济地带,与承德相比,攀枝花钛资源、水能资源更加丰富,生产成本低,政策更优惠。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攀枝花以钒钛磁铁矿为主,多伴生矿,分选较难。该地中小企业多,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较低,企业设备较落后,故资源利用率低。第(3)题,本地经济较为落后,产业基础差,且距离东部市场比较远,交通不便,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导致企业生产钛金属加工产品意愿低。第(4)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与河北承德相比,攀枝花钛资源更加丰富;水能资源充足,水电价格较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
(2)攀枝花以钒钛磁铁矿为主,多伴生矿、贫矿,分选较难;中小企业多,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较低,企业设备比较落后,缺乏相关技术人才。
(3)缺乏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产业基础差;距离东部市场比较远,且交通不便,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4)政府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人才培养;规划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