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学案:模块三第一章第三讲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展开
第三讲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关系
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时刻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2.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地理环境具有反作用,人类活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改变地理环境。
3.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
二、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
影
响
有利
形成了许多产业部门,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不利
工业废渣占据农田,浪费大量土地资源
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水循环
治理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
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工程案例
中国的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
影响
对调入区
增加水源,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
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小气候
缓解生态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减少地下水开采,有利于水循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
对水资源调出区和沿途流经地区也带来一定影响
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
负面影响
过度砍伐森林导致物种急剧减少
正面影响
灌溉、施肥、塑料大棚等使土地的生物产量大幅增加
培育改良农产品,使农产品产量显著升高,提高了饲养的劳动效率
[典题例析]
(2019·桂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分三条线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2004年全线贯通,二线工程2012年全线贯通,三线工程2014年全线贯通。如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图。
(1)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简述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建设对上海、广州共同的影响。
(3)推测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
图示为我国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输出区为我国新疆地区,经济落后,天然气资源丰富;输入区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能源资源匮乏。
二、审其问——答什么
本题共有三问,第(1)问考查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第(2)问考查该工程的建设对上海、广州产生的影响,此两问属于递进式设问,正确回答第(1)问是解答第(2)问的关键。第(3)问考查冬季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地理实践力这一学科素养得到充分体现,考生需联系相关地理环境来作答。
三、析其材——用何答
第(1)问,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资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北煤南运占用大量运力,加重铁路运输的负担。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优势,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等问题。第(2)问,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建设,能够缓解上海、广州的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第(3)问,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大风天数多,可能遇到多风沙天气;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工程建设等。
[答案] (1)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资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北煤南运占用大量运力;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优势。
(2)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3)大风天数多,多风沙天气;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昼夜温差大,工程建设不利等。
[答题策略]
(一)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南水北调
2.西电东送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晋煤外运
类型
主要线路
东西运
煤通道
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通往华北
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等
南北运煤通道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答题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资源多少
气候特征资源分布
位于××气候区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少(多);××资源贫乏(丰富)
需求量大小,利用的合理性
工农业、人口、污染、浪费
位于××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小);污染、浪费严重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调出地、沿线、调入地、有利、不利
经济角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生态效益
[集训冲关]
(2019·安阳模拟)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 cm,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 %,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完成1~3题。
1.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2.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解析:1.C 2.D 3.C 第1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发展灌溉农业,过量引河水灌溉,使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则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第2题,图示工程由俄罗斯、经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工程协调难度大;同时线路长而投资大、工期长。第3题,引水工程可以补给沿途水量,使沿线地区农业得以更好发展。但对生长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工程不经过西西伯利亚,不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工程使得中亚地区水资源量增加,可能会使其年降水量有所增长。
4.读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
(2)分析与西气东输一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的优点。
(3)试分析规划多条西气东输线路的原因。
(4)除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
解析:第(1)题,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过我国四大气区中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可以补充气源,增强天然气供给的稳定性;可以将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该地经济发展,减轻环境压力,同时对其基础设施建设也会起到推动作用。第(2)题,西气东输二线的优点可从气源地、调入区、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方面考虑。第(3)题,规划多条西气东输线路与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和带动西部及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有关。第(4)题,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应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考虑。
答案:(1)原因:青海柴达木盆地为我国主要天然气分布区之一,能作为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
意义:可促进该地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该地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广天然气的使用,减少对薪柴的需求,减轻环境压力。
(2)与西气东输一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气源充足,覆盖华南能源短缺区,有利于优化华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该地区因燃烧煤炭而造成的酸雨等环境问题;气源地包括中亚地区,有利于从供给多元化方面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
(3)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贫乏;②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带动西部地区及沿线经济发展。
(4)建立能源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增加石油产量;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发展乙醇汽油等。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被列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如图)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
(1)简述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
(2)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有哪些?
(3)如果你作为规划者,是否支持“疆煤东运”“疆电外送”等项目的实施?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看,新疆资源丰富而需求量小,东部地区资源短缺而需求量大。第(2)题,从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若支持,要从资源外运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说明理由;若反对,则要强调这些项目可能带来的资源、环境等问题。
答案:(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
(2)减小交通运输压力;改善环境。
(3)支持。理由:有利于新疆能源开发,进一步促进新疆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或者反对。理由:大幅度开采煤炭会破坏植被和土地资源,加剧水资源短缺;“疆电外送”项目的大范围开展,会引起水、大气的严重污染;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会引发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一、国内热点区域——西部大开发区域
[在哪里]
中国西部大开发区域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686.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71.5%。
[有什么]
1.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2.市场潜力大。
3.交通便利。
4.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力度大。
[现如何]
截止到2013年末,西部地区人口3.663 7亿人,占全国的26.92%;国内生产总值126 002.78亿元,占全国的22.15%。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怎发展]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
(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推进西部大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
二、国外热点区域——澳大利亚东水西调(雪山工程)
[在哪里]
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以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自约克角半岛至维多利亚州,绵延约3 000千米,宽约160千米~320千米。雪山是大分水岭的一部分,位于南纬33°~35°之间,雪山工程及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
[为什么]
澳大利亚由于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非常干旱,特别是中西部,到处是干燥的土地。而东部,受大分水岭地形影响,雨水充沛。为了开发西部,发展农业、畜牧业,澳大利亚政府不惜余力地修建水利工程,在雪河及其支流上修建水库,通过自流或抽水,经隧洞或明渠,将南流入塔斯曼海的雪河水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何影响]
大量的水被调到西部,导致东部河流水量减少,海水倒灌使东部河流中下游水质恶化。西部地区不合理灌溉,不注意排灌结合,加之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土地盐渍化严重。
[怎么办]
营造植被,涵养水源;有计划地进行调水,控制调水量,尤其是东部旱季时,要保证东部河流中下游的水位、水量,防止海水倒灌;西部地区有灌有排,合理灌溉;农作物收获后可以利用秸秆将地面覆盖,减少水分蒸发。
考点二 产业转移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
1.劳动力及形态变化
产业
劳动力变化
产业结构形态
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产业
逐渐减少
低级
↓
高级
低
↓
高
第二产业
先增后降
第三产业
稳步增加
2.地区差异: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进而导致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之间存在差异。
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1.要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业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2.要抓住两类地区,一是发达国家转出区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区,二是经济发达的转出区和经济落后的承接区。
[为什么]
二、产业转移规律
1.一般规律
2.产业转移类型变化
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然后是部分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移。
[是什么]
产业转移方向的一般规律
1.资源密集型工业布局由能源地向原料地,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例如,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到原料再到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2.劳动密集型工业都是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
3.污染严重的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三、产业转移影响
转出区
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加
转入区
促进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加重;就业机会增多,缓解就业压力
[何影响]
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
一是要从产业转出区和产业承接区两个角度回答,二是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
[典题例析]
(2018·全国卷Ⅱ)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
由题干材料及示意图可知,该公司成立于浙江温州,后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其生产也由自己生产变为外包加盟生产厂。温州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上海科技和信息发达。
二、审其问——答什么
分析三个问题可知:第(1)题要求回答目的,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主要考查考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2)题要求分析原因,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3)题要求分析发展方向,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三个问题依时间循序设问,步步深入,利于考生分析、解答问题。
三、析其材——用何答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把握M公司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结合变化,联系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等相关知识,分析其成因和目的。第(1)题,在多家生产厂加盟之后选择关闭自有生产厂,可联想到企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第(2)题,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这就要求考生从温州与上海的差异及其转移的目的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是对(1)(2)题的延伸和M公司发展过程的概括,抓住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关闭自有生产厂”“研发中心、总部先后迁向上海”“销售网络覆盖全国”等,结合选项即可快速判定。
[答案] (1)A (2)D (3)A
[答题策略]
(一)产业转移成因分析
产业转移的直接表现是部分或全部生产在地域空间上发生变化。根据变化的地域空间范围不同,可分成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两类,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如图所示:
1.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
(1)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租便宜的优势。
(2)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2.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
区域内部也存在由区域间资源优势差异而引起的产业转移,因区域之间存在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快,为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产业、资金或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产业转移思路分析
首先是分析产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分析影响产业部门的区位因素。
1.对产业部门的分析:纺织、服装、电子装配等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转移方向为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钢铁工业对于资源和资金的要求很高,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受主导区位因素变化的影响,其转移方向先是接近煤炭产区,然后转向铁矿产区,后又转向交通和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沿海地区。
2.对发达和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分析: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具有技术、信息、交通、市场等优势;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有丰富的资源、廉价劳动力、便宜的地租、广阔的市场、优惠的政策优势。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
影响
转出地
转入地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污染产业移出,环境质量改善,区域景观变化
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区域景观变化
改变劳动
力就业的
空间分布
随着产业移出,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大量产业移入,就业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力
(四)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集训冲关]
(2019·湖北七市联考)OLED屏是新一代高清显示屏幕,韩国LGD公司在广州投资建设大型OLED面板工厂获得韩国政府批准。韩国政府批准的前提是LGD公司提高对韩国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加强技术安全检查,以及新一代技术研发环节必须保留在韩国本土等。据此完成1~3题。
1.LGD 公司在中国广州建厂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 B.市场
C.政策 D.原料
2.LGD 公司在中国广州建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削弱韩国本土产业的竞争力
B.促进广州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减轻中国的就业压力
D.增强LGD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3.韩国政府提出严格的批准条件,其目的有( )
①保持韩国在OLED产业的优势地位 ②带动韩国本土相关公司的发展 ③限制LGD公司在国外的产业规模
④降低LGD公司的生产成本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1.B 2.D 3.C 第1题,技术研发环节仍保留在韩国,则在广州建厂的主导因素是中国市场;材料中看不出中国政策的因素;原料、设备使用以韩国为主;广州劳动力成本较高。第2题,在中国广州建厂可以扩大销售市场,增强LGD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技术研发仍在韩国,不会削弱韩国本土产业的竞争力。第3题,条件中的“新一代技术研发环节必须保留在韩国本土”,利于保持韩国在该行业的优势地位;“提高对韩国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利于带动韩国本土相关公司的发展。与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无关。
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据此回答4~5题。
4.“西进运动”( )
A.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
B.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C.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
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5.“西进运动”的有利影响有( )
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
B.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4.A 5.D 第4题,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土地地价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第5题,“西进运动”属于产业转移的范畴,相关产业转移到我国内地地区,可促进内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我国沿海地区,可加速进行产业升级。
6.(2019·河南调研)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合肥经济开发区不仅成为中西部地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而且也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范。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材料二 图甲表示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图乙表示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又称“微笑曲线”图。
(1)分析合肥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2)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结合材料二,分析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合肥经济开发区也是“中西部最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第(1)题,分析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可以从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地价、交通条件、市场、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作答。第(2)题,材料二给出的是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和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读这两幅图可知,产品生产环节在加工环节利润最低,而支撑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几乎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价值链上处于不利地位。除此之外,引进产业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第(3)题,产业转移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等几个方面。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南北方交界处,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相对较好;政策支持。
(2)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槛,重视环境保护,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科技支撑,注重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消化能力,引进增长期或者成熟期的产业;尽量承接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促进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变区域地理景观,促进城市化发展;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
一、国内热点区域——雄安新区
[在哪里]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中国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起步区面积约100 km2,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 km2。
[有什么]
(1)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有和已经在规划多条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
(2)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3)国家政策的支持。
[何意义]
(1)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3)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4)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二、国外热点问题
新一轮科技革命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呈现出新趋势和新动向。制造业转移不再仅仅局限于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低成本优势,而是更加侧重于消费市场、技术体系、营商环境以及创新生态等高端要素。
(一)全球制造业转移呈现五大新趋势
1.以智能制造为导向向发达国家转移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引燃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智能制造为特征的新型生产模式不断涌现,极大地优化了劳动力、资本、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了生产及管理效率,颠覆了传统制造业更多倾向成本洼地的布局理念,企业选址更多地关注智能化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管理水平、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等综合水平。
2.以“按需生产”为导向开展全球化布局
按需生产是消费者直接将消费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达给生产企业,企业按消费者的意见设计生产个性化定制的商品,再送到消费者手中。按需生产模式对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工厂规模越来越小,交货周期缩至最短,库存成本大幅降低,供应链管理效率显著提升,企业与客户的距离无限拉近。
3.以“下一岸外包”为导向向潜在市场转移
“下一岸外包”即靠近需求、靠近创新、建立多元、灵活的生产地组合,构建丰富的创新网络如极强的技术资源。“下一岸外包”不是将制造活动简单地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而是在任何地方都能为制造环境变化所需而做好准备。
4.以“现地市场”为导向向消费地转移
现地化是日资企业提出的一个理念,目的是让日资企业在中国(海外)扎根,融入当地文化、社会,培养当地的管理人员,由现地管理人员来管理工厂。目前这一理念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
5.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导向向营商环境高地转移
随着近些年基于知识产权的贸易摩擦、经济纠纷的不断加剧,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成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许多高技术企业为了避免关键核心技术的泄露和复制,选择将新产品的制造转移至有相对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国家或地区。
(二)对我国的启示
1.发挥成本优势,吸引成本敏感型产业转移。
2.突出市场优势,吸引市场导向型产业转移。
3.巩固供应链优势,以集群为磁场吸引产业转移。
4.挖掘创新潜力,吸引产业高价值环节转移。
5.借力智能制造,抢滩新业态、新模式阵地。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2019·武汉模拟)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1~3题。
1.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
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2.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3.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1.C 2.A 3.D 第1题,材料显示:因“煤改气”导致“气荒”,则最有效的措施是暂缓实施煤改气。注意高耗气产业有些是影响很大的产业,不能随意关停。A、B两项所述内容实行起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第2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不利于管道铺设;该地纬度低而气温高、降水多而湿度大,不利于施工。植被茂密,虫蛇出没的影响要小于地形、气候因素;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第3题,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图示油气输送到云南;作为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能够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并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③④正确;管道建设能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⑤正确。
(2019·武威模拟)如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5.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
A.弥补西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解析:4.A 5.C 第4题,甲位于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丰富;乙位于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都以火电为主;丙、丁两处水能资源丰富,以水电为主。第5题,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西电东送能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同时能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减少环境污染。
(2019·遵义检测)我国是世界上玉器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国家,缅甸以生产和加工玉器蜚声远播。北京自古以来是全国的玉雕加工中心和消费中心,产品以精雕细琢著称。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引进国外现代化的加工技术,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基地。近年来,北京玉雕加工业逐渐向玉器产地转移,缅甸、云南昆明等地成为新的产业转移区。大部分制玉厂家把采矿地点放在缅甸,加工地点放在云南。据此完成6~8题。
6.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能源充足 ②政策支持 ③劳动力丰富 ④加工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缅甸吸引北京玉雕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交通便利 B.产业基础好
C.环境优美 D.消费市场广
8.和缅甸相比,在云南设厂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开高额关税 B.劳动力价格低
C.减少运输成本 D.加工技术成熟
解析:6.C 7.B 8.A 第6题,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引进国外现代化的加工技术,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基地”,可知政府的支持和加工技术的先进,是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条件。②④正确,故选C项。第7题,缅甸是玉器的产地,玉雕产业基础好,有利于玉雕产业的发展;缅甸消费市场没有中国大;环境优美和交通便利对玉雕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小。故选B项。第8题,玉雕产业的市场主要在中国,在中国加工可以避开高额关税,减少成本,故选A。
(2019·太原一模)单位劳动力成本=劳动总报酬/总产出,或平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国家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比较,完成9~11题。
9.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单位能源消耗低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劳动生产率高 D.科技投入比重高
10.图中巴西的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较高,可( )
A.减少本国劳动者收入 B.使国内企业竞争力下降
C.扩大制造业产品的市场 D.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11.与美国相比,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应对措施是( )
A.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 B.鼓励制造业向国外迁移
C.缩小制造业生产规模 D.向高端制造业转化
解析:9.C 10.B 11.D 第9题,依据材料中“单位劳动力成本=劳动总报酬/总产出,或平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可知,单位劳动力成本低,可能是劳动总报酬低,或总产出高,或平均劳动报酬低,或劳动生产率高。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劳动总报酬不可能低;则主要原因是总产出量大或劳动生产率高。第10题,巴西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较高,会使产品成本较高,则不利于国内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第11题,图示中美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2012年以来已经相差不大,即成本优势已不再明显;应对措施可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从而提高附加值方面考虑,即向高端制造业转化。注意缩小规模、向外转移都是被动或消极措施,不利于国内就业与发展。
二、非选择题
12.(2019·郑州质量检测)中俄原油管道途经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止于大庆。如图为中俄原油管道路径和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2)简述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分析中俄原油管道终点选择在大庆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中俄原油管道经过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可判断出,修建过程中会遇到气候寒冷、地形复杂、冻土广布等障碍。第(2)题,可从对沿线植被、土壤、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等的影响方面入手分析。第(3)题,可从大庆的地理位置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等方面分析。
答案:(1)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地势起伏大(多山),地形复杂;冻土广布;丛林密布,河流较多,沼泽、湿地广布。
(2)破坏沿线植被;造成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冻土层;施工扬尘造成短期内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在运营过程中,输油管道破裂会造成原油泄漏,严重污染土壤、水体等。
(3)距离俄罗斯泰纳线较近,可以缩短管道长度,减少工程量与投资;大庆石油工业基础雄厚,石油加工能力强,石油需求量大;大庆有输油管道通向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大庆距离我国东北主要的石油消费市场较近。
13.(2019·菏泽模拟)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东连江西,南邻广东,作为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如图是湖南省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郴州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郴州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有人建议“十三五”期间郴州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从资源、交通、劳动力、地价、与珠三角的距离等方面分析优势条件。第(2)题,可从产业升级、城市化、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换代和改善环境的角度分析可行性,也可从环境、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劣势。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地价低廉;距粤港澳地区近;有铁路与外界相连;政策扶持等。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赞成。郴州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可以促进郴州的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有利于改善郴州的环境等。
或不赞成。郴州的城市等级较低;高校少,科技实力弱;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环境较差,因而郴州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考点一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关系
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时刻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2.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地理环境具有反作用,人类活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改变地理环境。
3.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
二、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
影
响
有利
形成了许多产业部门,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不利
工业废渣占据农田,浪费大量土地资源
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水循环
治理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
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工程案例
中国的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
影响
对调入区
增加水源,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
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小气候
缓解生态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减少地下水开采,有利于水循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
对水资源调出区和沿途流经地区也带来一定影响
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
负面影响
过度砍伐森林导致物种急剧减少
正面影响
灌溉、施肥、塑料大棚等使土地的生物产量大幅增加
培育改良农产品,使农产品产量显著升高,提高了饲养的劳动效率
[典题例析]
(2019·桂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分三条线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2004年全线贯通,二线工程2012年全线贯通,三线工程2014年全线贯通。如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图。
(1)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简述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建设对上海、广州共同的影响。
(3)推测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
图示为我国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输出区为我国新疆地区,经济落后,天然气资源丰富;输入区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能源资源匮乏。
二、审其问——答什么
本题共有三问,第(1)问考查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第(2)问考查该工程的建设对上海、广州产生的影响,此两问属于递进式设问,正确回答第(1)问是解答第(2)问的关键。第(3)问考查冬季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地理实践力这一学科素养得到充分体现,考生需联系相关地理环境来作答。
三、析其材——用何答
第(1)问,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资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北煤南运占用大量运力,加重铁路运输的负担。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优势,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等问题。第(2)问,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建设,能够缓解上海、广州的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第(3)问,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大风天数多,可能遇到多风沙天气;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工程建设等。
[答案] (1)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资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北煤南运占用大量运力;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优势。
(2)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3)大风天数多,多风沙天气;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昼夜温差大,工程建设不利等。
[答题策略]
(一)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南水北调
2.西电东送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晋煤外运
类型
主要线路
东西运
煤通道
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通往华北
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等
南北运煤通道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答题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资源多少
气候特征资源分布
位于××气候区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少(多);××资源贫乏(丰富)
需求量大小,利用的合理性
工农业、人口、污染、浪费
位于××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小);污染、浪费严重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调出地、沿线、调入地、有利、不利
经济角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生态效益
[集训冲关]
(2019·安阳模拟)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 cm,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 %,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完成1~3题。
1.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2.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解析:1.C 2.D 3.C 第1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发展灌溉农业,过量引河水灌溉,使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则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第2题,图示工程由俄罗斯、经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工程协调难度大;同时线路长而投资大、工期长。第3题,引水工程可以补给沿途水量,使沿线地区农业得以更好发展。但对生长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工程不经过西西伯利亚,不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工程使得中亚地区水资源量增加,可能会使其年降水量有所增长。
4.读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
(2)分析与西气东输一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的优点。
(3)试分析规划多条西气东输线路的原因。
(4)除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
解析:第(1)题,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过我国四大气区中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可以补充气源,增强天然气供给的稳定性;可以将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该地经济发展,减轻环境压力,同时对其基础设施建设也会起到推动作用。第(2)题,西气东输二线的优点可从气源地、调入区、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方面考虑。第(3)题,规划多条西气东输线路与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和带动西部及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有关。第(4)题,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应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考虑。
答案:(1)原因:青海柴达木盆地为我国主要天然气分布区之一,能作为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
意义:可促进该地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该地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广天然气的使用,减少对薪柴的需求,减轻环境压力。
(2)与西气东输一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气源充足,覆盖华南能源短缺区,有利于优化华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该地区因燃烧煤炭而造成的酸雨等环境问题;气源地包括中亚地区,有利于从供给多元化方面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
(3)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贫乏;②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带动西部地区及沿线经济发展。
(4)建立能源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增加石油产量;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发展乙醇汽油等。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被列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如图)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
(1)简述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
(2)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有哪些?
(3)如果你作为规划者,是否支持“疆煤东运”“疆电外送”等项目的实施?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看,新疆资源丰富而需求量小,东部地区资源短缺而需求量大。第(2)题,从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若支持,要从资源外运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说明理由;若反对,则要强调这些项目可能带来的资源、环境等问题。
答案:(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
(2)减小交通运输压力;改善环境。
(3)支持。理由:有利于新疆能源开发,进一步促进新疆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或者反对。理由:大幅度开采煤炭会破坏植被和土地资源,加剧水资源短缺;“疆电外送”项目的大范围开展,会引起水、大气的严重污染;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会引发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一、国内热点区域——西部大开发区域
[在哪里]
中国西部大开发区域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686.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71.5%。
[有什么]
1.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2.市场潜力大。
3.交通便利。
4.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力度大。
[现如何]
截止到2013年末,西部地区人口3.663 7亿人,占全国的26.92%;国内生产总值126 002.78亿元,占全国的22.15%。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怎发展]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
(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推进西部大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
二、国外热点区域——澳大利亚东水西调(雪山工程)
[在哪里]
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以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自约克角半岛至维多利亚州,绵延约3 000千米,宽约160千米~320千米。雪山是大分水岭的一部分,位于南纬33°~35°之间,雪山工程及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
[为什么]
澳大利亚由于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非常干旱,特别是中西部,到处是干燥的土地。而东部,受大分水岭地形影响,雨水充沛。为了开发西部,发展农业、畜牧业,澳大利亚政府不惜余力地修建水利工程,在雪河及其支流上修建水库,通过自流或抽水,经隧洞或明渠,将南流入塔斯曼海的雪河水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何影响]
大量的水被调到西部,导致东部河流水量减少,海水倒灌使东部河流中下游水质恶化。西部地区不合理灌溉,不注意排灌结合,加之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土地盐渍化严重。
[怎么办]
营造植被,涵养水源;有计划地进行调水,控制调水量,尤其是东部旱季时,要保证东部河流中下游的水位、水量,防止海水倒灌;西部地区有灌有排,合理灌溉;农作物收获后可以利用秸秆将地面覆盖,减少水分蒸发。
考点二 产业转移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
1.劳动力及形态变化
产业
劳动力变化
产业结构形态
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产业
逐渐减少
低级
↓
高级
低
↓
高
第二产业
先增后降
第三产业
稳步增加
2.地区差异: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进而导致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之间存在差异。
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1.要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业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2.要抓住两类地区,一是发达国家转出区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区,二是经济发达的转出区和经济落后的承接区。
[为什么]
二、产业转移规律
1.一般规律
2.产业转移类型变化
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然后是部分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移。
[是什么]
产业转移方向的一般规律
1.资源密集型工业布局由能源地向原料地,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例如,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到原料再到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2.劳动密集型工业都是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
3.污染严重的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三、产业转移影响
转出区
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加
转入区
促进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加重;就业机会增多,缓解就业压力
[何影响]
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
一是要从产业转出区和产业承接区两个角度回答,二是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
[典题例析]
(2018·全国卷Ⅱ)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
由题干材料及示意图可知,该公司成立于浙江温州,后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其生产也由自己生产变为外包加盟生产厂。温州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上海科技和信息发达。
二、审其问——答什么
分析三个问题可知:第(1)题要求回答目的,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主要考查考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2)题要求分析原因,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3)题要求分析发展方向,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三个问题依时间循序设问,步步深入,利于考生分析、解答问题。
三、析其材——用何答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把握M公司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结合变化,联系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等相关知识,分析其成因和目的。第(1)题,在多家生产厂加盟之后选择关闭自有生产厂,可联想到企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第(2)题,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这就要求考生从温州与上海的差异及其转移的目的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是对(1)(2)题的延伸和M公司发展过程的概括,抓住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关闭自有生产厂”“研发中心、总部先后迁向上海”“销售网络覆盖全国”等,结合选项即可快速判定。
[答案] (1)A (2)D (3)A
[答题策略]
(一)产业转移成因分析
产业转移的直接表现是部分或全部生产在地域空间上发生变化。根据变化的地域空间范围不同,可分成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两类,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如图所示:
1.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
(1)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租便宜的优势。
(2)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2.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
区域内部也存在由区域间资源优势差异而引起的产业转移,因区域之间存在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快,为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产业、资金或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产业转移思路分析
首先是分析产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分析影响产业部门的区位因素。
1.对产业部门的分析:纺织、服装、电子装配等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转移方向为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钢铁工业对于资源和资金的要求很高,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受主导区位因素变化的影响,其转移方向先是接近煤炭产区,然后转向铁矿产区,后又转向交通和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沿海地区。
2.对发达和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分析: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具有技术、信息、交通、市场等优势;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有丰富的资源、廉价劳动力、便宜的地租、广阔的市场、优惠的政策优势。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
影响
转出地
转入地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污染产业移出,环境质量改善,区域景观变化
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区域景观变化
改变劳动
力就业的
空间分布
随着产业移出,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大量产业移入,就业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力
(四)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集训冲关]
(2019·湖北七市联考)OLED屏是新一代高清显示屏幕,韩国LGD公司在广州投资建设大型OLED面板工厂获得韩国政府批准。韩国政府批准的前提是LGD公司提高对韩国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加强技术安全检查,以及新一代技术研发环节必须保留在韩国本土等。据此完成1~3题。
1.LGD 公司在中国广州建厂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 B.市场
C.政策 D.原料
2.LGD 公司在中国广州建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削弱韩国本土产业的竞争力
B.促进广州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减轻中国的就业压力
D.增强LGD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3.韩国政府提出严格的批准条件,其目的有( )
①保持韩国在OLED产业的优势地位 ②带动韩国本土相关公司的发展 ③限制LGD公司在国外的产业规模
④降低LGD公司的生产成本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1.B 2.D 3.C 第1题,技术研发环节仍保留在韩国,则在广州建厂的主导因素是中国市场;材料中看不出中国政策的因素;原料、设备使用以韩国为主;广州劳动力成本较高。第2题,在中国广州建厂可以扩大销售市场,增强LGD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技术研发仍在韩国,不会削弱韩国本土产业的竞争力。第3题,条件中的“新一代技术研发环节必须保留在韩国本土”,利于保持韩国在该行业的优势地位;“提高对韩国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利于带动韩国本土相关公司的发展。与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无关。
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据此回答4~5题。
4.“西进运动”( )
A.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
B.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C.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
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5.“西进运动”的有利影响有( )
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
B.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4.A 5.D 第4题,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土地地价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第5题,“西进运动”属于产业转移的范畴,相关产业转移到我国内地地区,可促进内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我国沿海地区,可加速进行产业升级。
6.(2019·河南调研)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合肥经济开发区不仅成为中西部地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而且也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范。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材料二 图甲表示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图乙表示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又称“微笑曲线”图。
(1)分析合肥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2)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结合材料二,分析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合肥经济开发区也是“中西部最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第(1)题,分析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可以从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地价、交通条件、市场、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作答。第(2)题,材料二给出的是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和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读这两幅图可知,产品生产环节在加工环节利润最低,而支撑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几乎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价值链上处于不利地位。除此之外,引进产业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第(3)题,产业转移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等几个方面。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南北方交界处,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相对较好;政策支持。
(2)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槛,重视环境保护,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科技支撑,注重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消化能力,引进增长期或者成熟期的产业;尽量承接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促进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变区域地理景观,促进城市化发展;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
一、国内热点区域——雄安新区
[在哪里]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中国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起步区面积约100 km2,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 km2。
[有什么]
(1)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有和已经在规划多条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
(2)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3)国家政策的支持。
[何意义]
(1)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3)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4)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二、国外热点问题
新一轮科技革命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呈现出新趋势和新动向。制造业转移不再仅仅局限于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低成本优势,而是更加侧重于消费市场、技术体系、营商环境以及创新生态等高端要素。
(一)全球制造业转移呈现五大新趋势
1.以智能制造为导向向发达国家转移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引燃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智能制造为特征的新型生产模式不断涌现,极大地优化了劳动力、资本、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了生产及管理效率,颠覆了传统制造业更多倾向成本洼地的布局理念,企业选址更多地关注智能化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管理水平、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等综合水平。
2.以“按需生产”为导向开展全球化布局
按需生产是消费者直接将消费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达给生产企业,企业按消费者的意见设计生产个性化定制的商品,再送到消费者手中。按需生产模式对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工厂规模越来越小,交货周期缩至最短,库存成本大幅降低,供应链管理效率显著提升,企业与客户的距离无限拉近。
3.以“下一岸外包”为导向向潜在市场转移
“下一岸外包”即靠近需求、靠近创新、建立多元、灵活的生产地组合,构建丰富的创新网络如极强的技术资源。“下一岸外包”不是将制造活动简单地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而是在任何地方都能为制造环境变化所需而做好准备。
4.以“现地市场”为导向向消费地转移
现地化是日资企业提出的一个理念,目的是让日资企业在中国(海外)扎根,融入当地文化、社会,培养当地的管理人员,由现地管理人员来管理工厂。目前这一理念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
5.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导向向营商环境高地转移
随着近些年基于知识产权的贸易摩擦、经济纠纷的不断加剧,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成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许多高技术企业为了避免关键核心技术的泄露和复制,选择将新产品的制造转移至有相对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国家或地区。
(二)对我国的启示
1.发挥成本优势,吸引成本敏感型产业转移。
2.突出市场优势,吸引市场导向型产业转移。
3.巩固供应链优势,以集群为磁场吸引产业转移。
4.挖掘创新潜力,吸引产业高价值环节转移。
5.借力智能制造,抢滩新业态、新模式阵地。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2019·武汉模拟)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1~3题。
1.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
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2.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3.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1.C 2.A 3.D 第1题,材料显示:因“煤改气”导致“气荒”,则最有效的措施是暂缓实施煤改气。注意高耗气产业有些是影响很大的产业,不能随意关停。A、B两项所述内容实行起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第2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不利于管道铺设;该地纬度低而气温高、降水多而湿度大,不利于施工。植被茂密,虫蛇出没的影响要小于地形、气候因素;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第3题,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图示油气输送到云南;作为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能够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并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③④正确;管道建设能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⑤正确。
(2019·武威模拟)如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5.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
A.弥补西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解析:4.A 5.C 第4题,甲位于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丰富;乙位于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都以火电为主;丙、丁两处水能资源丰富,以水电为主。第5题,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西电东送能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同时能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减少环境污染。
(2019·遵义检测)我国是世界上玉器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国家,缅甸以生产和加工玉器蜚声远播。北京自古以来是全国的玉雕加工中心和消费中心,产品以精雕细琢著称。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引进国外现代化的加工技术,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基地。近年来,北京玉雕加工业逐渐向玉器产地转移,缅甸、云南昆明等地成为新的产业转移区。大部分制玉厂家把采矿地点放在缅甸,加工地点放在云南。据此完成6~8题。
6.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能源充足 ②政策支持 ③劳动力丰富 ④加工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缅甸吸引北京玉雕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交通便利 B.产业基础好
C.环境优美 D.消费市场广
8.和缅甸相比,在云南设厂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开高额关税 B.劳动力价格低
C.减少运输成本 D.加工技术成熟
解析:6.C 7.B 8.A 第6题,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引进国外现代化的加工技术,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基地”,可知政府的支持和加工技术的先进,是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条件。②④正确,故选C项。第7题,缅甸是玉器的产地,玉雕产业基础好,有利于玉雕产业的发展;缅甸消费市场没有中国大;环境优美和交通便利对玉雕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小。故选B项。第8题,玉雕产业的市场主要在中国,在中国加工可以避开高额关税,减少成本,故选A。
(2019·太原一模)单位劳动力成本=劳动总报酬/总产出,或平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国家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比较,完成9~11题。
9.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单位能源消耗低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劳动生产率高 D.科技投入比重高
10.图中巴西的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较高,可( )
A.减少本国劳动者收入 B.使国内企业竞争力下降
C.扩大制造业产品的市场 D.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11.与美国相比,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应对措施是( )
A.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 B.鼓励制造业向国外迁移
C.缩小制造业生产规模 D.向高端制造业转化
解析:9.C 10.B 11.D 第9题,依据材料中“单位劳动力成本=劳动总报酬/总产出,或平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可知,单位劳动力成本低,可能是劳动总报酬低,或总产出高,或平均劳动报酬低,或劳动生产率高。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劳动总报酬不可能低;则主要原因是总产出量大或劳动生产率高。第10题,巴西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较高,会使产品成本较高,则不利于国内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第11题,图示中美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2012年以来已经相差不大,即成本优势已不再明显;应对措施可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从而提高附加值方面考虑,即向高端制造业转化。注意缩小规模、向外转移都是被动或消极措施,不利于国内就业与发展。
二、非选择题
12.(2019·郑州质量检测)中俄原油管道途经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止于大庆。如图为中俄原油管道路径和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2)简述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分析中俄原油管道终点选择在大庆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中俄原油管道经过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可判断出,修建过程中会遇到气候寒冷、地形复杂、冻土广布等障碍。第(2)题,可从对沿线植被、土壤、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等的影响方面入手分析。第(3)题,可从大庆的地理位置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等方面分析。
答案:(1)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地势起伏大(多山),地形复杂;冻土广布;丛林密布,河流较多,沼泽、湿地广布。
(2)破坏沿线植被;造成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冻土层;施工扬尘造成短期内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在运营过程中,输油管道破裂会造成原油泄漏,严重污染土壤、水体等。
(3)距离俄罗斯泰纳线较近,可以缩短管道长度,减少工程量与投资;大庆石油工业基础雄厚,石油加工能力强,石油需求量大;大庆有输油管道通向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大庆距离我国东北主要的石油消费市场较近。
13.(2019·菏泽模拟)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东连江西,南邻广东,作为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如图是湖南省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郴州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郴州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有人建议“十三五”期间郴州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从资源、交通、劳动力、地价、与珠三角的距离等方面分析优势条件。第(2)题,可从产业升级、城市化、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换代和改善环境的角度分析可行性,也可从环境、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劣势。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地价低廉;距粤港澳地区近;有铁路与外界相连;政策扶持等。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赞成。郴州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可以促进郴州的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有利于改善郴州的环境等。
或不赞成。郴州的城市等级较低;高校少,科技实力弱;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环境较差,因而郴州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