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2单元第4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
展开
第四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
最新考纲
考法指南
核心素养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以区域的天气图、等压线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以及天气的变化过程。如2018·全国卷Ⅲ·T37,2015·全国卷Ⅱ·T4~5。
2.高考中对气候类型的考查多以区域图和气候统计图为载体,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特点、成因及其影响,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如2018·全国卷Ⅰ·T11。
1.综合思维:通过对暴雨、台风、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分析,说明我国北方地区多寒潮、东南沿海多台风的原因。
2.地理实践力:动手绘制锋面示意图和气旋、反气旋示意图,探讨各种天气系统在不同时段对天气影响的差异。
知识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和锋面
读锋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团: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气团分类。
①
②
(3)锋面: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特别提醒] 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2.锋与天气
(1)冷锋与暖锋
类型
冷锋
暖锋
锋面天气图
形成原因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暖气团运动状况
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
过境前天气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天气
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
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2)准静止锋
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幅度很小。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3.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气。
(2)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3)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考法1 以天气变化为切入点考查锋面的类型及影响
(2015·全国卷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解题流程]
↓
—←
↓ ↓
[尝试解答] 1.C 2.B
[规律方法] 冷、暖锋面的判读
(1)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
利用符号还可以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的方向。
(2)剖面图中,一看冷气团运动方向,二看锋面坡度。分析如下:
①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②看锋面坡度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3)统计图中看气温、气压变化特点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下题。
甲 乙
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B [根据图甲中近地面空气沿顺时针方向辐合流入中心可知,为南半球的气旋,⑦⑧两点间位于气旋西南部的锋面附近,应为冷锋,结合南半球锋面气旋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地吹西南风,选项B正确。]
考法2 结合等值线图考查锋面的判断及影响
(2015·江苏高考)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4.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3.B 4.B [第3题,图中显示,该日冷锋没有到达江苏,江苏还处于暖气团控制下,不可能出现冻害,故A错;重庆处于冷锋雨区位置,降水多,加之重庆多山地地形,所以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故B正确;青海此时位于高压控制下,不可能普降暴雨,故C错;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属低压系统,据图示气压状况可知,浙江沿海主要受高气压控制,附近海域无强烈发展的低压系统,因而浙江沿海不可能受台风袭击,故D错。第4题,图中锋面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前,江苏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冷锋过境后,江苏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上述气温、气压变化特点与图B吻合,故选B。]
考法3 以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为切入点考查锋面系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下图为温州、昆明、重庆、长沙四地多年平均降水量月分配图。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分别代表温州、昆明、重庆、长沙四地降水月变化曲线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6.下面对四地降水季节分配解释不合理的是( )
A.①地春末夏初受梅雨影响降水偏多
B.②地春季西南季风未到达多旱灾
C.③地秋季常出现“巴山夜雨”景观
D.④地盛夏不受台风影响降水偏少
7.导致四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势高低
C.下垫面性质 D.大气环流
5.A 6.D 7.D [第5题,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昆明冬季处在暖气团一侧,降水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而另外三个城市夏季降水多,但7、8月份有伏旱天气,故②线表示的是昆明降水;①曲线有两个高值区,温州符合这一特点,④③都在7、8月份降水比较少,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伏旱天气,故这两个城市是长沙和重庆。第6题,①为温州,春末夏初受梅雨影响降水偏多;②为昆明,春季西南季风未到达多旱灾;③为重庆,秋季常出现“巴山夜雨”景观;④为长沙,盛夏受台风影响,降水偏多。第7题,四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明显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所以D正确。]
[规律方法]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1)锋面类型
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③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①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②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③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④9月:雨带南撤。
⑤10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①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移动快,我国易出现南旱北涝。
②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移动慢,我国易出现南涝北旱。
考法4 以大气的运动为切入点考查准静止锋的成因及影响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8~9题。
8.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
A.准静止锋 B.冷锋
C.反气旋 D.暖锋
9.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阴雨连绵 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 D.暴雨如注
8.A 9.B [第8题,题干中提到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应该形成准静止锋。第9题,锋面雨的位置一般在锋面附近的冷气团一侧,而昆明在暖气团控制下,故天气晴朗,选B。]
[规律方法]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
类型
形成
天气影响
江淮准
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江淮地区每年夏初出现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
昆明准
静止锋
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
冬半年,在云贵高原东北侧(贵州省):阴雨寒冷,常有冬雨天气。在云贵高原西南侧(云南省):晴朗温暖
天山准
静止锋
南下冷空气受到天山的阻挡
在天山北坡常出现雨雪天气(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被天山阻挡)
知识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阅读基本气压场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
2.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示意图,填写下表。
天气系统
甲(低压)
乙(高压)
气流状况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近地面水平气流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近地面水平气流
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垂直方向
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常出现晴朗天气
过境前
后气压
变化曲线
我国典
型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特别提醒] 台风形成的地理条件
(1)洋面温度在26 ℃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形成热低压,逐渐发展成强热带气旋。
(2)但在赤道附近海区,由于地转偏向力小一般很难成为台风的发源地。
3.锋面气旋与天气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线处。
(2)确定半球或风向:根据北半球或南半球,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或反过来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关系判断北半球或南半球。
(3)判断冷暖空气(气团):“北北冷、南南冷”,北半球锋面北侧为冷气团,南半球锋面南侧为冷气团。如上图若为北半球时,H、K、E为冷气团,M、N、F为暖气团。
(4)确定锋面性质:“东暖西冷”,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东侧锋面均为暖锋,西侧均为冷锋。如上图无论是南半球或是北半球,CD均为暖锋,AB均为冷锋,但南北半球的移动方向相反。
(5)确定锋面的移动方向:“北逆南顺”,北半球锋面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锋面顺时针方向运动。如上图若在北半球,则锋面AB、CD均逆时针方向运动。
考法1 以等压线图为背景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成因及对天气的影响
1.(2018·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较低。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考法2 以美国龙卷风为切入点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灾害性天气的成因
2.(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解析] 第(1)题,据图,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湿”说明该气团可能来自海洋,“热”说明该气团来自纬度较低的地区,综合判断,形成龙卷风的湿热气团来自纬度较低的海洋,而图中大西洋沿岸龙卷风发生频次少,且有山脉阻挡,不利于龙卷风的形成,故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位于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美国中部平原地处中低纬度,太阳辐射较强,且来自南部墨西哥湾的湿热气团与来自北部的冷干气流(气团)在此交汇,空气受热抬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进一步促使空气抬升。气流旋转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第(2)题,主要从广阔平坦的地形对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及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形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第(4)题,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罕见性(历时短)以及危害性三个角度作答。
[答案] (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考法3 以经纬网图为背景考查气旋活动
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3~4题。
3.气旋( )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4.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3.D 4.B [第3题,由题干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①位于北美洲,因此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不正确,故A错误。根据经纬度判断②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故B错误。③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相同,故C错误。根据经纬度判断④位于太平洋,且在低纬度,属热带地区,故D正确。第4题,④位于太平洋,且在低纬度,属热带地区,在此处发育的台风自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的过程中,会经过副热带高气压的外围地区,高压四周的气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会对台风的移动方向产生影响,使其方向发生偏转。]
考法4 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影响
读2018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5~6题。
5.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6.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
A.黄海沿岸 B.台湾海峡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
5.A 6.D [图中显示了有多种天气系统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第5题,根据等压线来看,图中a、b、c和d附近有一个锋面气旋。一般来说,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天气系统多为冷锋,根据图中符号判断a与b之间有两个冷锋的黑三角标志,且a处在冷锋锋后,故a处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本题选A。第6题,可能形成灾害性海浪的一般有海啸、台风或风暴潮。本题没有地震引起海啸的相关信息,但从图中等压线来看,东南部菲律宾附近海域存在一个超强低压系统,风力强劲,有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本题选D。]
知识点三| 气候类型及判读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热量带
最冷(最热)月均温
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以上
亚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15 ℃以下
温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 ℃以下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其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4)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
(5)洋流
(6)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性质、大气成分等影响区域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G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E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
10°~20°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
H热带季风
气候
大致在10°N~25°N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
A热带沙漠
气候
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2)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D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C温带季风
气候
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温带大陆性
气候
南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I温带海洋性
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寒带针叶
林气候
北纬50°~北极圈的大陆
纬度高,且居内陆,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
夏短凉爽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降水少
F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地势高
全年酷寒,
降水少
考法1 通过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料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下面乙图是甲图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2题。
甲图
乙图
1.每年比拉姆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 )
A.地势 B.洋流
C.人类活动 D.太阳直射点移动
2.由比拉姆向北,随纬度逐渐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少雨期
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
[解题流程]
—
[尝试解答] 1.D 2.C
[规律方法]
1.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考法2 通过气候统计图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
如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可能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4.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
A.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B.东南季风 极地东风
C.东南季风 盛行西风 D.西南季风 盛行西风
3.D 4.C [第3题,甲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 ℃,高于-10 ℃,所以在温带范围,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最冷月气温在20 ℃以上,位于热带地区,丙地年降水量少于甲地,说明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可排除A、B、C项,只有D项正确。第4题,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其降水是东南季风从大洋带来的;丁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大陆西岸,主要受西风带影响。]
[规律方法] 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下图确定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所
属半球
气温
变化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南半球
②判断所
属温度带
最冷
(热)月
均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0 ℃~15 ℃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0 ℃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平均气温<10 ℃
寒带气候
③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降水的
季节分
配(降水
类型)
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
年降水量>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
热带季
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1 5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500~6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
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3)依据气候的成因判断
成因
气候类型及相关要素
受单一气压
带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
受单一风带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带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受季风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影响”。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
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⑥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
⑦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读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回答(1)~(2)题。
(1)土壤颗粒在风或水等外力作用下从地面被移除的现象称为“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的程度与土壤本身的特性、外力作用的方式和大小、植被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长期而言,在具有类似的地质及地形条件且未经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图中哪个气候区的集水区所产生的年平均土壤侵蚀最可能居于首位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气候都是雨热不同期
B.两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相似
C.两种气候都分布在大陆西岸
D.两种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1)B (2)B [第(1)题,图中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热带季风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区植被最差,多沙质土壤,降水集中,故土壤侵蚀相对其他气候区更严重,故B正确。第(2)题,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都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因素,都是雨热同期,且都分布在大陆东岸;热带季风气候只在北半球的亚洲有分布。]
考法3 通过区域气候资料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和描述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克罗地亚的橄榄油、葡萄酒等产品以其绿色天然的品质享誉欧洲。目前,该国正在积极申请农产品欧盟地理标志认证。下面左图为克罗地亚地形示意图,右边为左图中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
(1)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比较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差异。
[解析] 第(1)题,地理位置特征描述一般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几个方面描述。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地势倾斜方向、海岸线的曲直等方面描述。第(2)题,乙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甲城市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1)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西部(西南部)临(地中)海;位于欧洲中南部;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等。地形特征:海岸线曲折;西部(西南部)为山地(低山),东部为平原;地势高差大(起伏大),西高东低。
(2)甲城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城市为地中海气候。甲城市冬季气温比乙城市低,气温年较差比乙城市大;甲城市夏季多雨,乙城市冬季多雨。
[规律方法] 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方法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气温特征
最冷月、最热月
最冷(热)月出现在×月
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全年温和,冬季寒冷等
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
降水特征
降水总量
降水量多少
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
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小)
光照特征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冬季、夏季、全年
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等
注:高温—月均温>20 ℃;温和—月均温0 ℃~20 ℃之间;
寒冷—月均温<0 ℃;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
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丰富—月降水量>100 mm
学科素养提能——地理图表专攻(五)|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是描述某地区气温分布状况的地图,因气温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密切相关性,成为高考综合考查中的重要图类之一,判读的重点是等温线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图1 某城市气温时空分布图
图2 某地区年均温分布图 图3 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图
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
(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如图1中a地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值高于13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走向
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如图3中22 ℃、23 ℃、24 ℃等温线)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地形、地势(如图2中③地附近等温线走向)
等温线闭合
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高温)
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
海陆与
季节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
地形
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洋流
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
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季节
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温度
带
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海陆
位置
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洋流
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
地形
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如图2中台湾东部为台湾山脉,等温线密集,而其西部为平原地形,等温线稀疏)
[母题示例]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C (2)A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可能出现图示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为( )
A.8月 22时 B.8月 13时
C.1月 22时 D.1月 13时
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地形
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D.地形、洋流
1.A 2.B [第1题,从纬度与气温值可判断,不可能是冬季,故应该是8月;图中显示同一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则为夜晚。第2题,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表现有两个特点,一是与海岸线基本平行,说明受海陆分布影响;二是陆地上有一个闭合的低温区,说明该地有山地地形。]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图1
图2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丰富的图文信息,正确分析、推测地理事物的成因和特征。第(1)题,主要从地形着手分析。由图1、图2可知,攀枝花位于金沙江谷地中,地势较低,且经常受下沉气流增温作用的影响;再加上攀枝花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故1月份气温较高。第(2)题,从位置、地形等方面推测。攀枝花纬度低,且位于谷地中,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影响,降水少,但气温较高;受下沉气流影响大,晴天多;受高大山脉阻挡的影响,风力较弱。
[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
(教师用书独具)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1.D 2.C [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南山区,海拔较高,不易受台风、寒潮的影响。甲地该日受较强低压系统控制,气流上升形成较强降水,故不易引发森林火灾,但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故D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北京市未来两天将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常形成降水,风向转为偏北风;过境后往往气温显著下降,气压升高,故C选项正确。]
(2015·浙江高考)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3~4题。
3.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3.D 4.D [图示主要是景观图和气候资料统计图。第3题,由景观图可看出,甲图是沙丘和绿洲,应该分布在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尤其是降水比较少且终年高温、蒸发量大的④地,故甲和④对应;乙图是高原山地景观(有雪山),气温较低,四幅气候资料图中,只有③地气温相对较低,故D选项正确。第4题,甲地和乙地在同一条纬线(30°N)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别不大,故A选项中的太阳辐射不可选;甲地深居大陆内部,乙地也不靠海,故C选项洋流性质的影响几乎没有,同时也可排除B选项;由图可以看出,甲、乙两地的植被都比较低矮,甲地有沙丘,乙地有雪山,原因是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2019·南宁模拟)我国民间以农历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但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 ℃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读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回答5~6题。
中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
5.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平均入春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甲城镇为我国入春最早的地区
B.丁城镇与乙城镇入春时间较晚,且形成原因相同
C.影响丙城镇入春时间最主要的因素是地形
D.全年皆冬区与全年无冬区都没有春季
5.B 6.C [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春时间等值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自南向北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入春时间越迟,因此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位置,故B项正确。 第6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为四川盆地,除了无冬区外,四川盆地是春季到来最早地区,故A项错误;丁城镇入春时间较晚,主要由于纬度高,气温低,乙城镇位于青藏高原,入春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拔高,因此两地形成原因不相同,故B项错误;丙城镇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入春时间晚,故C项正确;全年皆冬区,说明终年温度较低,全年无冬区,说明该地冬季并不寒冷,但应存在春季,故D项错误。]
第四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
最新考纲
考法指南
核心素养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以区域的天气图、等压线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以及天气的变化过程。如2018·全国卷Ⅲ·T37,2015·全国卷Ⅱ·T4~5。
2.高考中对气候类型的考查多以区域图和气候统计图为载体,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特点、成因及其影响,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如2018·全国卷Ⅰ·T11。
1.综合思维:通过对暴雨、台风、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分析,说明我国北方地区多寒潮、东南沿海多台风的原因。
2.地理实践力:动手绘制锋面示意图和气旋、反气旋示意图,探讨各种天气系统在不同时段对天气影响的差异。
知识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和锋面
读锋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团: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气团分类。
①
②
(3)锋面: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特别提醒] 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2.锋与天气
(1)冷锋与暖锋
类型
冷锋
暖锋
锋面天气图
形成原因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暖气团运动状况
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
过境前天气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天气
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
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2)准静止锋
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幅度很小。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3.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气。
(2)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3)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考法1 以天气变化为切入点考查锋面的类型及影响
(2015·全国卷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解题流程]
↓
—←
↓ ↓
[尝试解答] 1.C 2.B
[规律方法] 冷、暖锋面的判读
(1)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
利用符号还可以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的方向。
(2)剖面图中,一看冷气团运动方向,二看锋面坡度。分析如下:
①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②看锋面坡度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3)统计图中看气温、气压变化特点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下题。
甲 乙
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B [根据图甲中近地面空气沿顺时针方向辐合流入中心可知,为南半球的气旋,⑦⑧两点间位于气旋西南部的锋面附近,应为冷锋,结合南半球锋面气旋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地吹西南风,选项B正确。]
考法2 结合等值线图考查锋面的判断及影响
(2015·江苏高考)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4.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3.B 4.B [第3题,图中显示,该日冷锋没有到达江苏,江苏还处于暖气团控制下,不可能出现冻害,故A错;重庆处于冷锋雨区位置,降水多,加之重庆多山地地形,所以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故B正确;青海此时位于高压控制下,不可能普降暴雨,故C错;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属低压系统,据图示气压状况可知,浙江沿海主要受高气压控制,附近海域无强烈发展的低压系统,因而浙江沿海不可能受台风袭击,故D错。第4题,图中锋面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前,江苏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冷锋过境后,江苏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上述气温、气压变化特点与图B吻合,故选B。]
考法3 以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为切入点考查锋面系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下图为温州、昆明、重庆、长沙四地多年平均降水量月分配图。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分别代表温州、昆明、重庆、长沙四地降水月变化曲线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6.下面对四地降水季节分配解释不合理的是( )
A.①地春末夏初受梅雨影响降水偏多
B.②地春季西南季风未到达多旱灾
C.③地秋季常出现“巴山夜雨”景观
D.④地盛夏不受台风影响降水偏少
7.导致四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势高低
C.下垫面性质 D.大气环流
5.A 6.D 7.D [第5题,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昆明冬季处在暖气团一侧,降水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而另外三个城市夏季降水多,但7、8月份有伏旱天气,故②线表示的是昆明降水;①曲线有两个高值区,温州符合这一特点,④③都在7、8月份降水比较少,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伏旱天气,故这两个城市是长沙和重庆。第6题,①为温州,春末夏初受梅雨影响降水偏多;②为昆明,春季西南季风未到达多旱灾;③为重庆,秋季常出现“巴山夜雨”景观;④为长沙,盛夏受台风影响,降水偏多。第7题,四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明显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所以D正确。]
[规律方法]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1)锋面类型
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③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①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②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③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④9月:雨带南撤。
⑤10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①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移动快,我国易出现南旱北涝。
②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移动慢,我国易出现南涝北旱。
考法4 以大气的运动为切入点考查准静止锋的成因及影响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8~9题。
8.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
A.准静止锋 B.冷锋
C.反气旋 D.暖锋
9.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阴雨连绵 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 D.暴雨如注
8.A 9.B [第8题,题干中提到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应该形成准静止锋。第9题,锋面雨的位置一般在锋面附近的冷气团一侧,而昆明在暖气团控制下,故天气晴朗,选B。]
[规律方法]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
类型
形成
天气影响
江淮准
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江淮地区每年夏初出现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
昆明准
静止锋
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
冬半年,在云贵高原东北侧(贵州省):阴雨寒冷,常有冬雨天气。在云贵高原西南侧(云南省):晴朗温暖
天山准
静止锋
南下冷空气受到天山的阻挡
在天山北坡常出现雨雪天气(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被天山阻挡)
知识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阅读基本气压场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
2.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示意图,填写下表。
天气系统
甲(低压)
乙(高压)
气流状况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近地面水平气流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近地面水平气流
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垂直方向
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常出现晴朗天气
过境前
后气压
变化曲线
我国典
型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特别提醒] 台风形成的地理条件
(1)洋面温度在26 ℃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形成热低压,逐渐发展成强热带气旋。
(2)但在赤道附近海区,由于地转偏向力小一般很难成为台风的发源地。
3.锋面气旋与天气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线处。
(2)确定半球或风向:根据北半球或南半球,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或反过来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关系判断北半球或南半球。
(3)判断冷暖空气(气团):“北北冷、南南冷”,北半球锋面北侧为冷气团,南半球锋面南侧为冷气团。如上图若为北半球时,H、K、E为冷气团,M、N、F为暖气团。
(4)确定锋面性质:“东暖西冷”,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东侧锋面均为暖锋,西侧均为冷锋。如上图无论是南半球或是北半球,CD均为暖锋,AB均为冷锋,但南北半球的移动方向相反。
(5)确定锋面的移动方向:“北逆南顺”,北半球锋面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锋面顺时针方向运动。如上图若在北半球,则锋面AB、CD均逆时针方向运动。
考法1 以等压线图为背景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成因及对天气的影响
1.(2018·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较低。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考法2 以美国龙卷风为切入点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灾害性天气的成因
2.(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解析] 第(1)题,据图,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湿”说明该气团可能来自海洋,“热”说明该气团来自纬度较低的地区,综合判断,形成龙卷风的湿热气团来自纬度较低的海洋,而图中大西洋沿岸龙卷风发生频次少,且有山脉阻挡,不利于龙卷风的形成,故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位于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美国中部平原地处中低纬度,太阳辐射较强,且来自南部墨西哥湾的湿热气团与来自北部的冷干气流(气团)在此交汇,空气受热抬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进一步促使空气抬升。气流旋转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第(2)题,主要从广阔平坦的地形对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及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形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第(4)题,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罕见性(历时短)以及危害性三个角度作答。
[答案] (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考法3 以经纬网图为背景考查气旋活动
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3~4题。
3.气旋( )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4.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3.D 4.B [第3题,由题干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①位于北美洲,因此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不正确,故A错误。根据经纬度判断②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故B错误。③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相同,故C错误。根据经纬度判断④位于太平洋,且在低纬度,属热带地区,故D正确。第4题,④位于太平洋,且在低纬度,属热带地区,在此处发育的台风自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的过程中,会经过副热带高气压的外围地区,高压四周的气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会对台风的移动方向产生影响,使其方向发生偏转。]
考法4 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影响
读2018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5~6题。
5.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6.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
A.黄海沿岸 B.台湾海峡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
5.A 6.D [图中显示了有多种天气系统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第5题,根据等压线来看,图中a、b、c和d附近有一个锋面气旋。一般来说,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天气系统多为冷锋,根据图中符号判断a与b之间有两个冷锋的黑三角标志,且a处在冷锋锋后,故a处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本题选A。第6题,可能形成灾害性海浪的一般有海啸、台风或风暴潮。本题没有地震引起海啸的相关信息,但从图中等压线来看,东南部菲律宾附近海域存在一个超强低压系统,风力强劲,有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本题选D。]
知识点三| 气候类型及判读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热量带
最冷(最热)月均温
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以上
亚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15 ℃以下
温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 ℃以下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其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4)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
(5)洋流
(6)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性质、大气成分等影响区域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G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E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
10°~20°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
H热带季风
气候
大致在10°N~25°N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
A热带沙漠
气候
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2)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D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C温带季风
气候
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温带大陆性
气候
南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I温带海洋性
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寒带针叶
林气候
北纬50°~北极圈的大陆
纬度高,且居内陆,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
夏短凉爽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降水少
F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地势高
全年酷寒,
降水少
考法1 通过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料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下面乙图是甲图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2题。
甲图
乙图
1.每年比拉姆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 )
A.地势 B.洋流
C.人类活动 D.太阳直射点移动
2.由比拉姆向北,随纬度逐渐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少雨期
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
[解题流程]
—
[尝试解答] 1.D 2.C
[规律方法]
1.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考法2 通过气候统计图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
如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可能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4.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
A.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B.东南季风 极地东风
C.东南季风 盛行西风 D.西南季风 盛行西风
3.D 4.C [第3题,甲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 ℃,高于-10 ℃,所以在温带范围,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最冷月气温在20 ℃以上,位于热带地区,丙地年降水量少于甲地,说明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可排除A、B、C项,只有D项正确。第4题,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其降水是东南季风从大洋带来的;丁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大陆西岸,主要受西风带影响。]
[规律方法] 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下图确定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所
属半球
气温
变化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南半球
②判断所
属温度带
最冷
(热)月
均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0 ℃~15 ℃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0 ℃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平均气温<10 ℃
寒带气候
③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降水的
季节分
配(降水
类型)
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
年降水量>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
热带季
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1 5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500~6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
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3)依据气候的成因判断
成因
气候类型及相关要素
受单一气压
带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
受单一风带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带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受季风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
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影响”。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
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⑥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
⑦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
读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回答(1)~(2)题。
(1)土壤颗粒在风或水等外力作用下从地面被移除的现象称为“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的程度与土壤本身的特性、外力作用的方式和大小、植被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长期而言,在具有类似的地质及地形条件且未经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图中哪个气候区的集水区所产生的年平均土壤侵蚀最可能居于首位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气候都是雨热不同期
B.两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相似
C.两种气候都分布在大陆西岸
D.两种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1)B (2)B [第(1)题,图中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热带季风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区植被最差,多沙质土壤,降水集中,故土壤侵蚀相对其他气候区更严重,故B正确。第(2)题,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都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因素,都是雨热同期,且都分布在大陆东岸;热带季风气候只在北半球的亚洲有分布。]
考法3 通过区域气候资料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和描述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克罗地亚的橄榄油、葡萄酒等产品以其绿色天然的品质享誉欧洲。目前,该国正在积极申请农产品欧盟地理标志认证。下面左图为克罗地亚地形示意图,右边为左图中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
(1)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比较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差异。
[解析] 第(1)题,地理位置特征描述一般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几个方面描述。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地势倾斜方向、海岸线的曲直等方面描述。第(2)题,乙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甲城市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1)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西部(西南部)临(地中)海;位于欧洲中南部;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等。地形特征:海岸线曲折;西部(西南部)为山地(低山),东部为平原;地势高差大(起伏大),西高东低。
(2)甲城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城市为地中海气候。甲城市冬季气温比乙城市低,气温年较差比乙城市大;甲城市夏季多雨,乙城市冬季多雨。
[规律方法] 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方法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气温特征
最冷月、最热月
最冷(热)月出现在×月
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全年温和,冬季寒冷等
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
降水特征
降水总量
降水量多少
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
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小)
光照特征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冬季、夏季、全年
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等
注:高温—月均温>20 ℃;温和—月均温0 ℃~20 ℃之间;
寒冷—月均温<0 ℃;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
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丰富—月降水量>100 mm
学科素养提能——地理图表专攻(五)|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是描述某地区气温分布状况的地图,因气温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密切相关性,成为高考综合考查中的重要图类之一,判读的重点是等温线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图1 某城市气温时空分布图
图2 某地区年均温分布图 图3 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图
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
(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如图1中a地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值高于13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走向
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如图3中22 ℃、23 ℃、24 ℃等温线)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地形、地势(如图2中③地附近等温线走向)
等温线闭合
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高温)
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
海陆与
季节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
地形
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洋流
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
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季节
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温度
带
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海陆
位置
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洋流
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
地形
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如图2中台湾东部为台湾山脉,等温线密集,而其西部为平原地形,等温线稀疏)
[母题示例]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C (2)A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可能出现图示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为( )
A.8月 22时 B.8月 13时
C.1月 22时 D.1月 13时
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地形
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D.地形、洋流
1.A 2.B [第1题,从纬度与气温值可判断,不可能是冬季,故应该是8月;图中显示同一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则为夜晚。第2题,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表现有两个特点,一是与海岸线基本平行,说明受海陆分布影响;二是陆地上有一个闭合的低温区,说明该地有山地地形。]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图1
图2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丰富的图文信息,正确分析、推测地理事物的成因和特征。第(1)题,主要从地形着手分析。由图1、图2可知,攀枝花位于金沙江谷地中,地势较低,且经常受下沉气流增温作用的影响;再加上攀枝花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故1月份气温较高。第(2)题,从位置、地形等方面推测。攀枝花纬度低,且位于谷地中,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影响,降水少,但气温较高;受下沉气流影响大,晴天多;受高大山脉阻挡的影响,风力较弱。
[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
(教师用书独具)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1.D 2.C [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南山区,海拔较高,不易受台风、寒潮的影响。甲地该日受较强低压系统控制,气流上升形成较强降水,故不易引发森林火灾,但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故D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北京市未来两天将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常形成降水,风向转为偏北风;过境后往往气温显著下降,气压升高,故C选项正确。]
(2015·浙江高考)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3~4题。
3.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3.D 4.D [图示主要是景观图和气候资料统计图。第3题,由景观图可看出,甲图是沙丘和绿洲,应该分布在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尤其是降水比较少且终年高温、蒸发量大的④地,故甲和④对应;乙图是高原山地景观(有雪山),气温较低,四幅气候资料图中,只有③地气温相对较低,故D选项正确。第4题,甲地和乙地在同一条纬线(30°N)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别不大,故A选项中的太阳辐射不可选;甲地深居大陆内部,乙地也不靠海,故C选项洋流性质的影响几乎没有,同时也可排除B选项;由图可以看出,甲、乙两地的植被都比较低矮,甲地有沙丘,乙地有雪山,原因是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2019·南宁模拟)我国民间以农历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但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 ℃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读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回答5~6题。
中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
5.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平均入春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甲城镇为我国入春最早的地区
B.丁城镇与乙城镇入春时间较晚,且形成原因相同
C.影响丙城镇入春时间最主要的因素是地形
D.全年皆冬区与全年无冬区都没有春季
5.B 6.C [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春时间等值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自南向北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入春时间越迟,因此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位置,故B项正确。 第6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为四川盆地,除了无冬区外,四川盆地是春季到来最早地区,故A项错误;丁城镇入春时间较晚,主要由于纬度高,气温低,乙城镇位于青藏高原,入春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拔高,因此两地形成原因不相同,故B项错误;丙城镇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入春时间晚,故C项正确;全年皆冬区,说明终年温度较低,全年无冬区,说明该地冬季并不寒冷,但应存在春季,故D项错误。]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