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4章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展开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最新考纲 | 考法指南 | 核心素养 |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以河床剖面图、河流地貌景观图、素描图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2018·全国卷Ⅰ·T6~8;2017·全国卷Ⅱ·T9~11,2017·全国卷Ⅲ·T1、2;2016·全国卷Ⅰ·T7~9,2016·全国卷Ⅱ·T9~11;2014·全国卷Ⅰ·T6。 | 1.综合思维:结合流水作用的特点,综合分析不同的河流地貌的发育、分布特点,并理解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地理实践力:结合实验理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原因,探究不同河流地貌聚落选址的优缺点。 |
知识点一| 不同河段地貌类型及成因
1.河流侵蚀地貌
结合河谷的演变图,回答问题。
河谷发展阶段 | 侵蚀类型 | 地貌 |
初期(A) | 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
中期(B) |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
成熟期(C) |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 |
2.河流堆积地貌
结合下列河流地貌形态,回答问题。
地貌类型 | 地区分布 | 形成原因 |
甲洪(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 | 河流出山口处 | 地势突然趋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物质在山麓地带沉积 |
乙河漫滩平原 | 河流中下游地区 | 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的堆积体,随着其面积的不断扩大,形成河漫滩,河漫滩在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的情况下连接在一起 |
丙三角洲、冲积岛 | 河流入海口 | 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河流携带泥沙沉积 |
◎考法1 分析示意图,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特点
(2018·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1.A 2.A 3.D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下蚀作用明显;且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说明T0为河漫滩,枯水期河流水位降低,河漫滩出露地表,接受泥沙堆积,面积会扩大。第2题,河流流速越快,堆积的砾石颗粒越大。由材料可知T3时期砾石的平均砾径最大,说明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第3题,图中显示T3、T2、T1现位于地势较高的河流阶地上,说明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抬升作用。由图可知,每个时期的阶地面都较平坦,说明各个时期内地壳比较稳定,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考法2 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分布特征
(2017·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4~6题。
4.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5.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4.C 5.B 6.B [第4题,洪积扇主要是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地势平坦处堆积形成的。C对:由图可知,贺兰山东坡河流、沟谷数量众多,且贺兰山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率低,因此有利于河流、沟谷携带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A错:贺兰山东麓和西麓相比,坡度差异不明显。B错:岩石裸露不是形成洪积扇的条件。D错: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与降水集中关系不大。第5题,②③对:由图可知,甲地主要位于低山区,山地相对高度较小且河流流程较长,河流流速较慢,侵蚀搬运作用较弱,因此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①错:贺兰山东麓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差异与其他洪积扇区相比不明显。④错:风化物粒径较小与堆积物中砾石较少没有直接的关系。第6题,B对:由材料可知,贺兰山东麓南部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因此土层浅薄,不利于发展种植业。A错:贺兰山东麓地区,地势平坦,海拔较低。C错:该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D错:该地水源短缺,但不是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
[规律方法]
1.不同河段的流水作用与地貌差异
(1)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呈V字形,如图中A。
(2)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河谷介于A、C之间,如图中B。
(3)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泥沙淤积,河床较浅,河谷宽阔,如图中C。
2.河流流水沉积的差异
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水的流速、流量的变化以及碎屑物本身大小、形状、密度等的差异,会导致沉积顺序有先后之分。一般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因此,在不同的沉积条件下形成砾石、沙、粉沙、黏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层。
◎考法3 借助景观图分析、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影响
(2018·东北三校二模)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直到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甲、乙两河( )
A.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
B.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
C.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
D.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
8.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 )
A.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
B.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
C.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
D.地转偏向力作用导致堆积严重
9.有观点认为,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过于宽大。依据该观点,图中哪个河段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指导] 注意关键信息“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可以推断河流袭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河流侵蚀作用大小的差异导致的河道变化;而袭夺完成以后,原河道和新河道在流速和流量上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进而导致河流侵蚀、搬运以及堆积作用发生变化。
7.C 8.A 9.B [第7题,根据图示水流箭头,甲河的水从图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说明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C对。乙河流量不一定大于甲河,A错。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流具有较强的侵蚀力,袭夺高位河流,甲河地势高,不能袭夺乙河,B错。是乙河袭夺甲河,D错。第8题,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河流袭夺,导致上游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严重。河道两侧岩体崩塌,与泥沙堆积较强无关,B错。泥沙堆积易导致河道变浅,河道变窄,C中因果关系倒置,C错。地转偏向力不是堆积严重的原因,D错。第9题,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过于宽大。即原来河道宽大,袭夺后,水量减小,河道变窄。图中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的是②河段。]
[规律方法]
河流侵蚀岸(陡坡岸)与堆积岸(缓坡岸)的判别方法
1.河流直道段,根据南、北半球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直道段的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反之。
2.河流弯道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河流流经弯道时,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3.根据聚落和港口分布判别侵蚀岸和堆积岸
堆积岸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用地;侵蚀岸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据此可反推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分布。
◎考法4 依据相关统计图表分析、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影响
(2016·全国卷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0~12题。
10.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11.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2.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10.D 11.B 12.A [第10题,读图可知,甲时段河床较深,水位较高,是河流冲刷作用的结果,主要发生在汛期。受锋面雨带进退的影响,浙江东部地区的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此时为河流的汛期。图中乙时段河床较高,是泥沙淤积的结果,应为枯水期,因此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由汛期到枯水期的时段,9~12月符合,故选项D正确。第11题,水库竣工后,汛期水库下游流量减小,径流冲刷河床的作用减弱,河道淤积加重,故选项B正确。第12题,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可以减弱潮流带来的泥沙补给,从而减少河流的泥沙淤积,故选项A正确。]
知识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结合河流沿岸聚落分布图,回答问题。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
(3)为聚落提供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沿河成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4.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地形 | 高原 | 山区 | 平原 |
分布 |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 | 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或河漫滩平原向山坡的过渡地带 |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
形态 | 多呈狭长的带状 | 条带状 | 团状、带状 |
聚落密度 | 小 | 较小 | 大 |
成因 |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 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受洪水威胁小 |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 |
◎考法1 借助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考查地形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结合某区域地形图,完成1~2题。
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聚落中受泥石流威胁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聚落中( )
A.甲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取水最方便,形成最早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但发展缓慢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发展最快
D.丁聚落地形平坦,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慢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1.C 2.B
◎考法2 依据区域分布图,实例分析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巴伦西亚位于地中海沿岸巴伦西亚湾,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一直有着“地中海明珠”的美誉。公元前138年,罗马人在古希腊人建立的小村落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命名为巴伦西亚沿用至今。目前,巴伦西亚市仍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商埠、经济、文化中心和西班牙四大工业区之一。下图示意巴伦西亚地理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巴伦西亚早期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交通
4.图里亚河被称为巴伦西亚的“母亲河”,其主要原因是该河( )
A.沿岸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B.流量稳定,内河航运便利
C.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D.水系发达,流域面积较广
5.巴伦西亚被誉为“地中海明珠”主要得益于其(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发达的工业经济
D.先进的农业技术
3.B 4.A 5.B [第3题,早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较差,聚落临河布局有利于取水,所以早期影响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河流。第4题,河流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农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第5题,巴伦西亚为地中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考法3 依据地理示意图,考查河流地貌发育及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7题。
6.图中( )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7.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6.C 7.D [第6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基岩为花岗岩,不可能发育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故A选项错误;乙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不易发生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多发生在坡度大的山谷地区,故B选项错误;由图例可知,丙村位于冲积平原黏土上,丁村位于山麓处,黏土土层厚,故C选项正确;根据图中引水渠水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可以推断,丁村比丙村的地势高,地下水埋藏深,故D选项错误。第7题,根据图中地表水的流动方向可以判断该地区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根据引水渠水流的方向可以判断地势北高南低,故选项A错误;山前冲积平原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该地地势低平,受外力侵蚀很小,故B选项错误;洪积扇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所携带泥沙数量的多少,而不是降水量的多少,且该地为华北地区,降水量差异不大,故C选项错误;水渠中的水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故D选项正确。]
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
(教师用书独具)
结合祁连山周边地区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
1.祁连山北侧城市分布地区的地貌类型大多为( )
A.三角洲 B.洪积扇
C.河漫滩 D.河流谷地
2.祁连山南侧城市多分布于河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较好 B.土壤比较肥沃
C.水运比较便利 D.降水量丰富
1.B 2.A [第1题,祁连山北侧城市主要分布于山麓地带,源于祁连山的河流携带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洪积扇。第2题,祁连山南侧属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区。]
(2019·太原模拟)下图示意某河流沉积地貌剖面。读图完成3~5题。
3.该地貌多发育在河流的( )
A.入海口 B.出山口
C.发源地 D.中下游
4.受流水的长期作用,该段河道的横向迁移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5.甲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农业用地 B.港口用地
C.生态用地 D.住宅用地
3.D 4.A 5.C [第3题,该图西侧较浅多沉积物,东侧较深无沉积物,可判断其为河漫滩的河床剖面图,河漫滩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第4题,河道在弯曲处不断向凹岸方向移动,由图可知河流东侧为凹岸,因此河流不断自西向东横向迁移。第5题,甲地为河漫滩,汛期时河水能够漫过河漫滩,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河漫滩易出现航道淤积,不利于港口的建设;河漫滩细砂、黏土层分布且汛期易被淹没的特点适合作为生态用地,以起到保持水土、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河漫滩土层松软,修建房屋易造成地基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