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检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299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检测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299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检测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299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检测
展开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28分。1~8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9~12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的高度约为8 m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
C.电瓶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4 km/h
D.50 m短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15 s
2.如图,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 )
A.水蒸发放热
B.水蒸发吸热
C.水凝固放热
D.水凝固吸热
3.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图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4.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遥控器调电视) ,B.激光准直)
,C.渔民叉鱼) ,D.鱼缸里的“大”鱼)
5.“五一”黄金周,小明来到青山环抱、绿树簇拥的碧流河水库。站在拦河坝上,俯视清澈平静的水面,看到“鸟儿在水中飞翔,鱼儿在白云中穿游,青山倒立在水中……”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鸟 B.鱼 C.白云 D.青山
6.如图是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要使发光点S发出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下面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凸透镜
B.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凹透镜
C.发光点的位置向右移
D.发光点的位置向上移
7.丽丽新买来一瓶矿泉水,把它放在冰箱冷冻室中很长一段时间后,则这瓶矿泉水( )
A.质量减少了,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密度都减少了 D.质量、密度都不变
8.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 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ρ水=1 g/cm3,ρ酒精=0.8 g/cm3)( )
A.400 cm3 B.350 cm3
C.250 cm3 D.200 cm3
9.(多选)临近考试,晚上丽丽在家复习功课,可邻居家正在装修,电锯声音干扰了她的学习,请你帮丽丽选择下列可行的措施( )
A.与邻居协商让工人错时工作 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
C.在家安装噪声监控装置 D.紧闭室内的门窗
10.(多选)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d四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小于10米,则( )
A.甲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a
B.甲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c
C.乙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b
D.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d
11.(多选)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凸透镜可以成几种特点的像,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总结出( )
A.实像是正立的,虚像是倒立的
B.实、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D.成实像时,物、像在镜的异侧;成虚像时,物、像在镜的同侧
12.(多选)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量杯的质量是40 g
B.液体的体积是60 cm3
C.液体的质量是100 g
D.液体的密度1.0×103 kg/m3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13.请你给下列物理量填上合适的单位(填符号):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______;
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_;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___。
14.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运动的,卡车向______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运动的。(均选填“左”或“右”)
15.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击打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入人耳,人们能区分出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16.如图是商场里的试鞋镜,小飞站在试鞋镜前看见鞋的像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像,鞋的像和鞋的连线与镜面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当他走近试鞋镜时,鞋所成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夏天里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现象,其中放热的物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选填“袋内”“袋外”或“袋内和袋外”)。
18.如图所示是小朋和小华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沸腾图象(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由图可知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造成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不同。
19.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其中红点B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O沿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大小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如图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图甲、乙是小明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只蝴蝶的两张照片(摄像头焦距不变),拍第二张比拍第一张离蝴蝶________(选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蝴蝶的距离都是________(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
2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惜水如金。小丽洗完手后,没有关紧水龙头就离开了。如果这个水龙头每分钟流失50 mL水,那么10 h将流失水______kg。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1 mL=1 cm3,ρ水=1.0×103 kg/m3)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22.如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下图中画出物体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3.有一点光源S,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F重合,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为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
(1)凸透镜的焦点F;
(2)点光源S的位置;
(3)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4.如图甲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方A点处,看到浮在水面上B点的小鸭子与飞在天空中C点的小鸟“撞”在了一起。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人眼看到小鸟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
四、简答题(3分)
25.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橘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橘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26.周末,爸爸开车带小明去新华书店买科普读物,回来后小明向爸爸请教了有关车的一些问题,并做了记录,内容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的内容计算:
(1)小明去新华书店单程时间30 min,则小明家距新华书店的路程大约多少千米?
(2)往返途中,用掉汽油多少千克?
(3)此次行程需花费汽油费多少元?
27.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 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0.4 kg,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 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 kg,求:(ρ水=1 g/cm3)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密度。
六、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弟28题4分,第29题7分,第30题8分,第31题9分,第32题7分,共35分)
28.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eq \a\vs4\al(
\x())(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_____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7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C两点,图中是A、B、C三处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坡度要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其目的是让小车下滑的时间______(选填“长”或“短”),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3)若s2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练习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0.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将适量碎冰放入试管中,利用水给冰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
(3)图乙是根据所测数据绘制成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熔化用时________min。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填符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误差
31.下面甲图是小宇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
(2)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利用了这个原理。
(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
(4)凸透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将蜡烛移到55 cm刻度线处,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2)的条件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宇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为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
(6)同组的小亮利用两支等大的蜡烛和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观察到蜡烛像的大致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这是竖直放在A点的平板玻璃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导致的。
32.小红想测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她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如下实验方法:
(1)如图甲是小红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她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ρ水=1.0×103 kg/m3)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______g;
②将玻璃杯中水装满,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__c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3)小红测完小木块密度后,同组的小丽同学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测牛奶的密度”,她实验的主要测量步骤如下:
①先用天平测空烧杯质量m0;
②再将适量牛奶倒入烧杯中,测出杯和牛奶总质量为m1;
③将烧杯中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后,读出量筒中牛奶体积V;
④再测烧杯质量m2。
小丽同学测量不必要的一步是______(填序号),按照合理的步骤,尽量减少实验误差,她测量的牛奶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
平均车速
30 km/h
等速耗油
9 L/100 km
油价
7.10元/L
汽油密度
800 kg/m3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1.50
2 131
2
31.00
2.00
1 284
3
48.50
2.50
656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期中检测 (4):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期中检测 (4),共1页。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期中检测 (5):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期中检测 (5),共1页。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期中检测 (1):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期中检测 (1),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