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大米酿酒 C.木柴燃烧 D.铁钉生锈
2.下列事实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C.硫能在空气中燃烧 D.氯化钠的熔点是801℃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酸碱中和 C.试管破碎 D.海水晒盐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氢气用作燃料 D.氮气、氦气做保护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D.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物质
B.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浮渣多的是软水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D.人饮用的自来水是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过程除去污染的水
7.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8.“黄金有价,玉无价”。某一种玉石的主要成分是NaAlSi2O6,其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aAlSi2O6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3D.+4
9.对于化学反应2KClO32KCl+3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C.MnO2加快了该反应速率D.氯酸钾中K、O元素的质量比是39:16
10.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A B.B C.C D.D
11.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指的是( )
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A.AB.BC.CD.D
13.下列符号与含义相符并都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4.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井水中若含有难溶性杂质,一般通过 的方法清除;要证明得到的水属于硬水,可以加入 .日常生活中要降低井水(或自来水)的硬度,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杀菌,多采用 的方法.
(2)通过电解水能得到绿色能源﹣氢气,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电解水时,若得到10mL氢气,同时能产生 mL的氧气,据此可以推出水的组成.
15.用化学用语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 ;
(2)硫酸亚铁是由Fe2+ 和_____构成的;
(3)标注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
(4)硝酸铵溶于水电离出的两种离子是____和______。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组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 。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 ,由此可验证分子的性质。
(3)实验3中,最易生锈的是 ,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防止铁生锈的原理。生活中使用过的菜刀、铁锅等铁制品,清洗后需要及时擦干放置,可以减少________对铁锈蚀的影响。
(4)实验4中,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 ,涉及到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17.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铝离子_____;
(2)两个铵根离子_____;
(3)钡的氧化物_____;
(4)氖气_____;
(5)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
(6)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的非金属单质_____;
(7)高粱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得到的绿色燃料是_____。
18.将下列物质按照要求进行分类:①冰水混合物 ②空气 ③液氧 ④稀有气体 ⑤澄清的石灰水⑥二氧化锰 ⑦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后剩余的固体;
以上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三、推断题
19.A~H是初中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E___,G____,H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B→F_,②C→B__,③B→G__.
20.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其中甲是黑色固体,乙、丙是气体;A、B、C、D、E都是化合物,很多建筑物因含有E而受到酸雨的侵蚀.上述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按下面的要求填空:
(1)A的化学式为 ,标出D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
(2)写出反应C→E的化学方程式
(3)举例说明B→D过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
四、实验题
21.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A中燃烧匙盛放的是红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某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小于理论值21%,原因可能有:________
A、红磷量不足 B、装置漏气 C、集气瓶末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2)图B中的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若用该装置过滤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发现仍浑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图C中通常加入几粒沸石,其作用是__________
(3)图B、C都是净水的装置,其中能降低水的硬度是图_________实验。
22.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⑴图26-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26-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 OH-=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知识升华)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五、计算题
23.莽草酸是我国传统香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试计算:
(1)莽草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2)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
(3)34.8g莽草酸中含有 g碳元素.
24.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 C2H4O3,请回答:
(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的,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有 个原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H:O为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本小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
(3)38g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g ?
(4)多少克水中与38g过氧乙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H2O(H2O2)
加入少量MnO2,过滤
B
KNO3[Ba(NO3)2]
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蒸发
C
CuO(Cu)
通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D
CO2(HCl)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选项
符号
含义
A
KS
硫化钾
B
3OH﹣1
3个氢氧根离子
C
Cl2
两个氯原子
D
2O3
2个臭氧分子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参考答案
1.A2.D3.B4.B5.C6.D7.C8.D9.D10.D11.D12.A13.D
14.(1)过滤;肥皂水;加热煮沸;(2)2H2+O2点燃
=
2H2O;5.
15.Al SO42-
16.(1)温度达到着火点
(2)溶液变为红色
(3)A 水
(4)A中布条不变色,B中布条变红,C中溶液变浑浊(答不全不给分)
H2O+CO2=H2CO3 CO2+Ca(OH)2=CaCO3↓+H2O(每个方程式1分,答对一个给1分,共2分)
17.Al3+; 2NH4+; BaO; Ne; Fe+32O3 P; C2H5OH。
18.②④⑤⑦③①⑥
19.C S SO2 H2 C+O2CO2 2H2O2H2↑+O2↑ S+ O2 SO2
20.(1)CO,; (2)CO2+Ca(OH) 2=CaCO3↓+H2O;
(3)制汽水(或碳酸饮料)
2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ABC 引流 滤纸破损 防止爆沸 C
22.【知识回放】⑴H2SO4+2NaOH=Na2SO4+2H2O
⑵H2SO4+Ba(NO3)2=BaSO4↓+2HNO3或K2CO3+Ba(NO3)2=BaCO3↓+2KNO3
【挖掘实质】Ba2+和NO3-或Ba2+和2NO3-;2H++CO32-=H2O+CO2↑或2H++CO32-=H2CO3,H2CO3=H2O+CO2↑ (若未配平,生成物未标注箭头,不扣分)
【实践运用】Ba2+和SO42-或Ba2+和CO32-或H+和CO32-;H+、Na+、K+和NO3-(必须答全四种得1分)
【知识升华】
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或者离子是否参加化学反应,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是否有剩余。(意义表达准确,都可给分。)
23.(1)174;(2)42:5:40;(3)16.8.
24.(1)三;9;2:4:3;76(2)31.6%(3)12.0克(4)18克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可能性一:Ba2+(同时答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的不得分,下同。)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Ba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Ba2+。
可能性二:SO42-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SO4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SO42-。
可能性三:Ba2+或SO42-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Ba2+,不含有SO4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必须验证SO42-)(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综合与测试练习,共9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