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巩固专讲专练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巩固专讲专练第1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巩固专讲专练第2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巩固专讲专练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8页。
    复习巩固专讲专练





    章 末 知 识 复 习





    类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要点简介:(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与应用。


    经典例题1 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甲是单质


    B. 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解析:由示意图可知,1个甲分子中含有2个B原子,所以甲是单质,故A正确;1个丙分子中含有1个B原子和3个A原子,故B正确;生成2个丙分子共需6个A原子,参加反应的有3个乙分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乙的化学式为A2,故D正确;反应前甲、乙分子个数之和是“4”,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是“2”,故C不正确。


    答案:C





    类型二 化学方程式


    要点简介:(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原则及步骤;(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经典例题2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NH3===CO(NH2)2+H2O。试计算:


    (1)配平题中化学方程式。


    (2)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直接写出答案)。


    (3)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20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解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数不变计算得,“ ”处为2。(2)尿素中C、O、N、H各元素的质量比=(12×1)∶(16×1)∶(14×2)∶(1×4)=3∶4∶7∶1。(3)题目中给出的是生成物尿素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先找出尿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然后列比例式,由尿素的质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1)2 (2)3∶4∶7∶1


    (3)设生产120t尿素,可固定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O2+2NH3===CO(NH2)2+H2O


    44 60


    x 120t


    eq \f(44,60)=eq \f(x,120t)


    x=88t


    答: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88t。




















    综 合 测 评





    一、选择题


    1. 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 B. 碳原子的数目


    C. 氢元素的化合价 D. 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


    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Mg+O2eq \(=====,\s\up20(点燃))MgO2


    B. 实验室用H2O2制氧气:H2O2eq \(=====,\s\up20(MnO2))H2↑+O2↑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eq \(=====,\s\up20(点燃))Fe3O4


    D. 生成蓝色沉淀:NaOH+CuSO4===NaSO4+CuOH↓


    3. 关于2H2+O2eq \(=====,\s\up20(点燃))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 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1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 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6 B. 32 C. 48 D. 64


    5.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6. 在A+3B===2C+2D的反应中,14g A完全反应生成44g C和18g 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6 B. 32 C. 64 D. 96


    7. “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eq \(=====,\s\up20(点燃))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 C3H8 B. C4H10 C. CH3OH D. C2H5OH


    8.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9. 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 )


    A. ①为30g B. ②为20g C. ③为22.5g D. ④为77.5g





    二、填空题


    10.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N2+H2eq \(=====,\s\up11(催化剂),\s\d4(高温高压))NH3


    (2)Al+Fe3O4eq \(=====,\s\up20(高温))Fe+Al2O3


    (3)H2+Fe3O4eq \(=====,\s\up20(高温))H2O+Fe


    (4)Al2(SO4)3+KOH===Al(OH)3↓+K2SO4


    11. 某学生书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


    ①HgOeq \(=====,\s\up20(高温))2Hg+O2↑ ②P2+O5eq \(=====,\s\up20(点燃))P2O5


    ③C+O2eq \(=====,\s\up20(点燃))CO2↑ ④Mg+O2===MgO2


    ⑤3Fe+2O2↑===Fe3O4 ⑥H2+O2eq \(=====,\s\up20(点燃))H2O↓


    你帮助检查一下,将其中有如下错误的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1)化学式写错的是 。


    (2)未配平的是 。


    (3)“↑”“↓”符号使用不当的是 。


    (4)反应条件写错或漏写的是 。


    12.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


    (2)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 。


    (3)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 。


    (4)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 。





    三、实验题


    13.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 每32g S和32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 SO2


    C. 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2)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14. 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


    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 (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 。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的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 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 种元素组成。





    四、计算题


    15. 在科学实验中,常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备纯净的氢气供研究工作使用。现电解90g水,可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1)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除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外,请再用一种方法进行计算。




















    16. 某学习小组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收集到4.8g O2后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g,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O2,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g,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


    (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 g;


    (2)理论上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7.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 C 2. C 3. C 4. B 5. C 6. B 7. B 8. D 9. C


    10. (1)1 3 2 (2)8 3 9 4 (3)4 1 4 3 (4)1 6 2 3


    11. (1)②④ (2)①⑥ (3)③⑤⑥ (4)①④⑤


    12. (1)2H2O2eq \(=====,\s\up20(MnO2))2H2O+O2↑


    (2)2SO2+O2eq \(=====,\s\up20(尘埃))2SO3


    (3)Cu+2AgNO3===Cu(NO3)2+2Ag


    (4)CuSO4+2NaOH===Cu(OH)2↓+Na2SO4


    13. (1)B (2)88 46


    14. Na2CO3+2HCl===2NaCl+H2O+CO2↑ 密闭容器(或封闭体系等) B A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气球膨胀,浮力增大,导致称量结果不准(或C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瓶内气压增大,可能导致瓶塞迸出)(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参加化学反应(或参加反应) 四(或4或C、H、O、Cu四等)


    15. 解:(1)设可以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2H2Oeq \(=====,\s\up20(通电))2H2↑+O2↑


    36 4


    90g x


    eq \f(36,4)=eq \f(90g,x) x=10g


    (2)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利用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则得氢气质量=90g×eq \f(2,18)×100%=10g。答:可以制得氢气的质量为10g。


    16. 解:(1)9.6


    (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eq \(=====,\s\up11(MnO2),\s\d4(△))2KCl+3O2↑


    149 96


    x 9.6g


    eq \f(149,96)=eq \f(x,9.6g) x=14.9g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为23.2g-14.9g=8.3g。 答: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为8.3g。


    17. 解:(1)78∶71∶96 (2)1.92


    (1)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eq \(=====,\s\up11(MnO2),\s\d4(△))2KCl+3O2↑


    245 96


    x 1.92g


    eq \f(245,96)=eq \f(x,1.92g) 解得:x=4.9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6.0g-4.9g=1.1g,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eq \f(1.1g,6.0g)×100%≈18.3%。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18.3%。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
    60g
    60g
    0
    0
    反应中
    36g
    12g
    18g

    反应后

    0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


    (反应后略)
    实验


    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2正确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

    相关试卷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易错题专练05 化学方程式(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易错题专练05 化学方程式(含解析),共17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1届中考化学核心素养专练:化学方程式(含反应类型):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1届中考化学核心素养专练:化学方程式(含反应类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1届中考化学核心素养专练:教材基础实验专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1届中考化学核心素养专练:教材基础实验专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对比是化学实验常用的科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