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5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种类 ②元素种类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3.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成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有关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 一定条件
2X+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2 C.NO2 D.N2O
4.对于化学反应:4P + 5O2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5.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KMnO4K2MnO4+MnO2+O2↑
B.Mg+O2═MgO2
C.Cu+FeSO4═CuSO4+Fe
D.Na2CO3+HCl═NaCl+H2O+CO2↑
6.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B.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
7.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8.从2H2 + O2 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 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 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的没有改变
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10.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80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4/9,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 )
A.16gB.36gC.44gD.64g
11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12.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MgO和Mg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6g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
A. 16.6% B.6.1% C.12.2% D.9.1%
13.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 2.0,乙可能是催化剂 B.甲和丙是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 D.丁一定是化合物
14.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
15.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黒,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CuO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二、(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35分)
16.(3分)今年6月初,“东方之星”号客船在长江翻沉,救援方法之一是切割船底钢板。切割原理是:利用乙炔(C2H2)与氧气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金属,请回答:
(1)乙炔属于 (填序号);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2)乙炔(C2H2)分子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 ;
(3)己知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4分)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由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氯化酸,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氯化氢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只写2点) 。
(2)写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8.(4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 ,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 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
19.(6分)(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体的高效液体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请阅读信息并回答:
(1)次氯酸钠的制取原理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次氯酸(HCl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氯气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毒气体,因此,84消毒液必须__________保存。
20.(6分)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21.(12分)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丁四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
(1)甲组研究了反应:2H2 + O2 2H2O,他们从该反应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
②该化学反应的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反应的生成物是水;
④ ;
⑤ 。
(2)乙、丙、丁三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①A实验中将两种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B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③C实验中的现象是 。
(3)戊组同学研究了物质W的组成.一定条件下,W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其中x=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氧化”、“化合”或“分解”)。
三、(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计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如下: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
1.A 解析: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种类也没有改变;③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④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
2.B 解析: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前的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反应物,等号后面的表示反应物,A正确;在化学方程式中,反映不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B错误;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上下标的是反应的条件,C正确;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即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D正确。
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为N2。
4.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①正确,②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原子的种类、质量都不发生变化,③④⑤正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⑥不正确。
5.A
6.A 解析: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固体质量增加
7.B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8.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及原子的种类、质量不变,A、D正确;根据反应条件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B错误;根据化学反应可知,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份质量的水, C正确。
9.D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故不属于置换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生成物为6个氢原子,x为3;反应前氢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为0,反应后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反应中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4:7。
10.D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X和Y两种物质共80g,则生成Z和W共80g,而Z、W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1:9,故反应生成W的质量是:80g×=36g,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为36g×=16g,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80g﹣16g=64g。
11.A 解析:锥形瓶内的白磷和氧气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如果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大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否则气球较大,由于会受空气浮力的影响;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膨胀,冷却后气体收缩,因此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防止锥形瓶底骤热时发生炸裂。故选A。
12.D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
MgO+2HCl=MgCl2+H2O 溶液增重
40 95 40
MgCO3+2HCl=MgCl2+H2O+CO2↑ 溶液增重
84 95 44 84﹣44=40
可知,当溶液的增重相同时,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相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MgO+2HCl=MgCl2+H2O 溶液增重
40 95 40
x 156g﹣150g
解得:x=14.25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1%
由此可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D。
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X的值为2.0,反应前后乙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甲与丙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2.8:0.6=14:3,C不正确;该反应是甲、乙两种物质生成丁一种物质,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D正确。
C 解析:由于反应后生成气体,可知固体质量减少,而铜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A错误; Cu2(OH)2CO3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5,B错误;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判断X的化学式是H2O,H2O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正确;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是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发生装置不同,D错误。
15.D 解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且铜与氧气的反应需要加热,A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减小,B错误;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增加,因为增加了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C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D正确。
16.(1)② (2)1:1 (3)2C2H2+5O24CO2+2H2O
17.(1)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或比空气重的气体) (2)+1 (3)Cl2+H2O═HCl+HclO (4)2HClO2HCl+O2
18.(1)B (2)2Mg+O22MgO 参加反应的氧气
(3)部分生成物散逸到空气中
解析:(1)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2)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m2与m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3)通过观察可知,镁燃烧时,一部分生成的氧化镁扩散到了空气中,会导致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
19. 2NaOH + Cl2===NaCl + H2O + NaClO (2)2NaClO+CO2 + H2O===Na2CO3+2HClO (3)密封
解析:1)根据反应物为氯气和氢氧化钠,生成物为氯化钠、次氯酸钠、水可写出化学方程式。(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确定反应物为次氯酸钠、二氧化碳、水,生成物为碳酸钠、次氯酸。(3)因为氯气有毒,次氯酸钠不稳定,所以84消毒液必须密封保存。
20.混合物 (2)C2H2+H2O 催化剂、加压 CH3CHO 化合反应
解析:图例可知左方框图中有两种分子,分别为C2H2 、 H2O ,故左方框中的物质为混合物;右方框中物质的分子为C2H4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H2O 催化剂、加压 CH3CHO,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21.(1)④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⑤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
(2)①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②不能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③a端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铜丝向a端倾斜 化合反应
(3)52 氧化
22.(1)2Mg+O22MgO (2)不同意 因为镁燃烧是镁与空气中氧气等的反应
(3)
O2比N2化学性质活泼(合理即得分)
(4)做对比实验
①盐可以做镁与水反应的催化剂,因为盐能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
②温度改变反应速率,因为升高温度可以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
③升高温度能使反应更复杂,因为升高温度使镁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在与盐反应生成氨气(NH3)。
解析:(1)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MgO。(2)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的“各物质”不单指固体,还包括液体和气体。(3)镁不但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且还可以和氮气、二氧化碳反应,不过O2比N2活泼,相同条件下以和O2反应为主。(4)分析表格中现象可以发现,相同条件下不同盐溶液中反应的快慢不同,实验1反应最快,实验2次之,实验3再次之,对照实验最慢。加热时各实验反应均加快。结合NH4Cl和NH3的性质,可以作答。
23.(1)NaOH+HCl=NaCl+H2O (2)1.6g (3)10%(计算过程见解析)。
解析:(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由反应图像可知,0—4g发生的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2)和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g×20%= 1.6g。
(3)设混合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
2NaOH+CuCl2==Cu(OH)2↓+2NaCl
80 135
1.6g x
80 / 1.6g =135/x x=2.7g
混合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2.7g÷27g×100%=10%
答:略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
NH4Cl
NaCl
Na2SO4
H2O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气泡极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
气泡明显增多可闻到氨味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实验操作[来源:]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试管中有气体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猜想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