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及反思,共3页。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学案学习目标:1. 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 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3. 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学习重点和难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自主学习】 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应分析 、能量散失、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 、 和 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过程1. 能量的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 ,通过 (生物成分)输入,储存在 ,这样, 就输入的奥了生态系统的 。2. 能量的传递: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不同中期至今传递的过程,能量沿着 进行传递。3. 能量的散失: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 作用散失。4. 能量的转化:在传递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发生了由 → → 的转化。思考: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为什么?②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 。原因:能量只能从 流向 ,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 ,也 。2.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 。原因;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 ;③有少部分能量随 传递给了分解者。3.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概是 。 4. 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 ,由 到 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 思考: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不是也是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外?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 、 ,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 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利的部分。思考: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可采取什么措施?【巩固提升】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生物圈所得到的全部太阳能 B、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消费者得到的全部化学能 D、照射到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2. 在下了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3. 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 )A、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获得C、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 D、被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掉 4.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这个人增加1Kg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Kg B、28Kg C、100Kg D、280Kg 5. “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可以解释为( )A、恐此虎以彼虎为食 B、虎性情独居,不群居 C、虎具有攻击性 D、一定的生态空间只能支持一定数量的最高营养级的动物 Pg Pn RA 15.9 2.8 13.1 B 870.7 369.4 501.3 C 0.9 0.3 0.6 D 141,.0 61.9 79.1 E 211.5 20.1 191.46.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为106KJ·m﹣2·a-1。请分析下列问题。 (1)能量流动时从A、B、C、D中那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从第三营养级流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 (3)从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会逐渐增加?为什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