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设计
展开第3讲
讲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够:
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学会应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旋转问题.
概 述
【教学建议】
正方形这种图形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并且在小学阶段已有涉及,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矩形物体和复习回顾学过的矩形知识,将使学生对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知识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在本讲中我们将会更加深入地学习正方形,正方形在初中数学四边形题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故正方形具有矩形、菱形的性质.
性质: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考点2 矩形的判定
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三 、例题精析
类型一 正方形的定义与性质
例题1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E是BC上任意一点,EG⊥BD于G,EF⊥AC于F,若AC=10,则EG+EF的值为( )
A.10 B.4 C.8 D.5
【总结与反思】
类型二 正方形中的旋转问题
例题1
在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任取一点E,作EF⊥AB交BD于点F,取FD的中点G,连接EG、CG,如图(1),易证 EG=CG且EG⊥CG.
(1)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如图(2),则线段EG和CG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2)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180°,如图(3),则线段EG和CG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解析】
【总结与反思】
类型三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题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
(1)求证:∠ADB=∠CDB;
(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
【解析】
【总结与反思】
四 、课堂运用
基础
1.如图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M在DC上,且DM=1,N是AC上一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为( ).
A.3 B.4 C.5 D.
2.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D重合),连结AP,过点B作直线AP的垂线,垂足为H,连结D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
3.如图,分别以线段AB的两个端点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N两点,连接MN,交AB于点D、C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连接CA、CB,过点D作DE⊥AC于点E,DF⊥BC于点F.
(1)求证:△AED≌△BFD;
(2)若AB=2,当CD的值为 时,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
巩固
1.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BE对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A′处,连接A′C,则∠BA′C=
度.
2.如图,AB是CD的垂直平分线,交CD于点M,过点M作ME⊥A C,MF⊥A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CAB=∠DAB;
(2)若∠CAD=90°,求证:四边形AEMF是正方形.
3.猜想与证明:
如图1摆放矩形纸片ABCD与矩形纸片ECGF,使B、C、G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在边CD上,连接AF,若M为AF的中点,连接DM、ME,试猜想DM与ME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与延伸:
(1)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其他条件不变,则DM和ME的关系为 .
(2)如图2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使点F在边CD上,点M仍为AF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拔高
1.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 落在CD上,落点记为E(不与点C,D重合),点A落在点F处,折痕MN交AD于点M,交BC于点N.若,则BN的长是 ,的值等于 ;若(,且为整数),则的值等于 (用含的式子表示).
2.结论: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
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2, PB=, PC=1.求∠BPC度数的大小和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
李明同学做了如图2所示的辅助线: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连接PP′,从而问题得到解决.你能说说其中的理由吗?
请你参考李明同学的思路,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BP=,PC=1.求∠BPC度数的大小和正方形ABCD的边长.
五 、课堂小结
本节的重要内容: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六 、课后作业
基础
1.如图,将正方形对折后展开(图④是连续两次对折后再展开),再按图示方法折叠,能够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且它的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样的图形有( )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如图,已知线段AB=10,AC=BD=2,点P是CD上一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向上、向下作正方形APEF和PHKB,设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分别为O1、O2,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线段O1O2中点G的运动路径的长是 .
3.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的直线MN∥AB,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交直线MN于E,垂足为F,连接CD、BE.
(1)求证:CE=AD;
(2)当D在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
(3)若D为AB中点,则当∠A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请说明你的理由.
巩固
1.四边形ABCD、AEFG都是正方形,当正方形AEFG绕点A逆时针旋转45°时,如图,连接DG、BE,并延长BE交DG于点H,且BH⊥DG与H.若AB=4,AE=时,则线段BH的长是 .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为 .
3.在正方形外侧作直线,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连接,其中交直线于点.
(1)依题意补全图1;
(2)若,求的度数;
(3)如图2,若,用等式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拔高
1.阅读下面材料:
小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连结EF,则EF=BE+DF,试说明理由.
小炎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些分散的线段相对集中.她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最后发现线段AB,AD是共点并且相等的,于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她的方法是将△ABE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G,再利用全等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2).
参考小炎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EAF=45°.若∠B,∠D都不是直角,则当∠B与∠D满足_ 关系时,仍有EF=BE+DF;
(2)如图4,在△ABC中,∠BAC=90°,AB=AC,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45°,若BD=1, EC=2,求DE的长.
2.如图甲,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解答下列问题:
(1)如果AB=AC,∠BAC=90º.
= 1 \* GB3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乙,线段CF、BD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数量关系为 .
= 2 \* GB3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丙, = 1 \* GB3 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
(2)如果AB≠AC,∠BAC≠90º,点D在线段BC上运动.
试探究:当△ABC满足一个什么条件时,CF⊥BC(点C、F重合除外)?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理由.(画图不写作法)
若AC=,BC=3,在(2)的条件下,设正方形ADEF的边DE与线段CF相交于点P,求线段CP长的最大值.
适用学科
初中数学
适用年级
初三
适用区域
北师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中的旋转问题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2、掌握正方形的旋转问题.
教学重点
能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
正方形综合题.
数学九年级上册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共3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总结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九年级上册1 反比例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1 反比例函数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导图,总结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导图,总结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